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临沂方言中的几个特殊语气词的语用功能及使用情况,这些语气词有的是临沂方言特有的;有的可能同时存在于山东其它地市方言或其它北方方言中,但是在语音形式、意义和用法等方面往往会有所不同。并且通过与普通话的语气词进行比较,来分析临沂方言语气词的特殊性,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对临沂方言有更多的了解,同时对临沂方言的研究也做出一点贡献。
关键词:临沂方言;语气词;普通话
中***分类号:H3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3-0053-02
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 因濒临沂河而得名, 东、西、北分别与日照、枣庄、济宁、泰安、淄博和维坊等市为邻, 南与江苏省接壤。现辖兰山区、罗庄区、河东区和郯城、苍山、沂水、沂南、平邑、费县、蒙阴、莒南、临沭, 共3区9县。①临沂市位于汉语官话方言东部偏南的地区,境内方言全部具有官话方言的一些共同特点, 但又有其自身的特色。在临沂方言中, 有些语气词很有特色, 与其它方言以及普通话有很大不同。本文所讲的特殊语气词不涉及新派方言, 在新派方言中, 这些语气词已经或多或少发生了某种变化或部分地被普通话中的一些语气词所取代了。
临沂方言中的特殊语气词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临沂方言所独有的,比如语气词“”[lai]、“吭”[h?耷51]、“嫩”[n?藜n]、“ 千”[qian]等;另一种是可能同时存在于山东其他地市方言或其他北方方言中, 但是在语音形式、意义和用法等方面往往会有所不同。比如语气词“了”[la]、“没”[mu]、“着”[ts?藜]等。临沂方言中的这几个特殊的语气词一般都用于句末,“句末语气词的语用功能表现为:其一,句标记,即指明一个句子的完结,以此与其他句子划开界限;其二,完句功能,汉语中许多语言结构形式是不自足的,句末语气词的加入可以帮助句子成立;其三,凸现情感,句末语气词可以凸现说话人的情感。”②一个句末语气词,有的只具有其中一种语用功能,有的会兼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用功能。下面具体来分析这两类语气词在临沂方言中的使用情况。
一、临沂方言中独有的语气词
这一类语气词是临沂方言中所特有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也比较高,并且可以表示多种意义。一般来说,这类的语气词有“”[lai]、“吭”[h?耷51]“嫩”[n?藜n]、“ 千”[qian]等。
(一)语气词“”③
“”这个语气词最能体现临沂方言的特色,无论是使用频率还是功能多样化,都是其他语气词所不能与之相比的。现在不仅是老派方言,新派方言也仍旧保留着这个语气词。下面通过举例来说明语气词“”的各种不同的用法:
(1)用来招呼人、呼唤人,以便引起别人的注意。“”可以帮助延长音节,从而在招呼人、呼唤人的时候,可以使被招呼、呼唤的对象听得更清楚。例如:
“老王!” “丫头,快出来看看!”。
而在普通话里,招呼人、呼唤人时,一般不用语气词。
“老王!”“丫头,快出来看看!”
(2)表示感叹、赞叹的语气。似乎说话人脸上的那种骄傲、羡慕的表情都可以很明显体会到,略带一点夸张的色彩。例如:
“那个埝儿可好!”。
在普通话里,则只用最常用的的语气词“啊”。
“那个地方真好啊!”
(3)表示疑问的语气。例如:
“你干什么?”
这里表达的意思是:在说话的时刻之前,你去干了什么?说话人知道对方的动作已经完成了。普通话要表达相同的意思,除了加语气词“了”,一般还要加上表示时间的词语。
“你之前干什么了?”
表示疑问的“”在临沂方言中还常用于这一句型中。即:
“你叫什么?”
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说话人以前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在说话的时刻忘记了或者假装忘记了,所以发问;一是说话人不知道对方的名字,故意假装以前知道但是忘记了,借此拉近与对方的距离,于是发问。在普通话里通常的说法是:
“你叫什么来着?”
(二)语气词“吭”[h?耷51]
语气词“吭”[h?耷51]在临沂方言中使用也较为普遍,它的用法有:
(1)表示自己对自己的观点不确定,希望对方同意自己的观点,能够与自己共鸣,使自己的观点得到肯定的语气。此时一般在一句话之后加一个逗号,然后在用语气词“吭”。例如:
“那个老师不怎么样,吭!”“千佛山也不怎么好玩,吭!”
在普通话中没有能与之对应的语气词,一般要用“是不是”、“行不行”、“好不好”来表示。
(2)表示人在生气、愤怒时,对对方发出的强制性的命令的语气。例如:
“你别[bai51]说了,赶紧走吭!”“赶紧吃吭!吃完好滚!”
在普通话中要表达相同的意思,一般不用语气词。
“你别说了,赶紧走!”“赶紧吃!吃完就滚!”
(3)表示自己应该这样做而又希望对方有不同意见,这样一种矛盾而又略带疑问的语气。例如:
“我真的走了吭?”“我进去了吭?”
在普通话中,一般不用语气词,而是用语调的升调来直接表疑问,语调和语气词一样在语气系统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④。即:
“我真的走了?”“我进去了?”
(三)语气词“嫩”[n?藜n]
语气词“嫩”[n?藜n]一般是出现在撒娇或耍小脾气的时候,因此小孩儿或女性使用的比较多。
(1)表示在对方拒绝自己时,故意撒娇使对方满足自己的需求的语气。例如:
“妈妈,俺要嫩!俺要嫩!”
普通话中一般的说法是:
“妈妈,我要嘛!我要嘛!”
(2)表示在耍小脾气时,不允许商量并希望对方不要再强迫自己的语气。例如:
“你快走嫩!”“俺不去嫩!”
普通话中一般很少用语气词,而是借助一种缓慢的语调来表达。
“你快走!”“我不去!”
(四)语气词“ 千”[qian]
语气词“ 千”[qian]一般表示祈使语气,命令对方做某事,态度可以温和也可以强硬。例如:
“明明,快去吃饭千!”“明明,去干活[h?藜35]千!”
“ 千”[qian]也可以与“不”构成语气词“不千”,表示说话人觉得对方只能如此了,劝说或命令对方就这样做的语气。例如:
“还赖这里干什[se?耷35]么,赶紧走不千!”
普通话中态度温和的祈使语气,例如:
“明明,快去吃饭吧!”
态度强硬的祈使语气,例如:
“明明,去干活了!”
普通话中没有与语气词“不千”相对应的语气词,这是临沂方言有的语气词。
二、在临沂方言中,还有一种特殊的语气词,它们可能同时存在于山东其他地市方言或其他北方方言中, 但是在语音形式、意义和用法等方面往往会有所不同。比如语气词“了”[la]、“没”[mu]、“着”[ts?藜]等。
(一)语气词“了”[la]⑤
临沂方言的助词“了”可以分为“了1”和“了2”。 “了1”用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的实现。“了2”用在句末,是语气词,有成句的作用。在普通话里,“了1”和“了2”都读[l?藜],是同音的,而在临沂方言里则不同音,“了1”读作[l?藜],“了2”读作[la],此处写作“啦”。如果动词正好位于句子的末尾,“了1”和“了2”则合二为一,读[la]。例如:
“来了三个人。”“吃了饭啦。”“他去啦!”
此时,语气词“了2”和普通话里的语气词“了”表示相同的语气,表示变化或动作已经实现。另外,在临沂方言中,语气词“了2”还可以表示疑问语气,例如:
“你来啦?”“你吃啦?”
(二)语气词“没[mu]”
现代汉语中的“没有”一般认为有两种用法,一种作为“有”否定式,充当句子的谓语成分,是实义动词;另一种是副词,否定动作或状态已经发生,经常作状语。而沈莉娜的《现代汉语中的“没有”作为疑问语气词的思考》⑥通过大量语料的研究发现“没有”还有一种用法,由动词虚化为副词,又由副词语法化为语气词,经常出现在疑问句末尾,表示疑问语气。这是对普通话“没有”的分析,例如:
“这本书你看了没有?”
当然这里的“没有”可以省略为“没”,即:
“这本书你看了没?”
在临沂方言中“没”也有这种用法,但是和普通话不同,不读作[mei35],而读作[mu]。例如:
“这本书你看了没[mu]?”“你今天跑步了没[mu]?”
(三)语气词“着”
在临沂方言中,“着”有着与普通话不同的用法,“着”可以用作事态助词,表示“……的时候”或者“……以后”;用作语气词,表示假设语气;还可以用作介词,保留了很多近代汉语中的用法,这都是普通话中没有的。沂水话中“着”的分布很广,使用频率很高。⑦在这里,我们只讨论“着”作为语气词的用法,“着”表示假设,相当于普通话中的“要……的话”,它的粘着性很强,一般不单用。经常以分句的形式出现,后一分句有“就”、“也”等副词呼应,构成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着”即使出现在单句中时,也需有一定的语境,有说话人和听话人共知的信息,在语义上也能把另一部分补充出来。例如:
“钱不够着,我帮你点儿。”“搁着我着,我才不受这个罪。”“换了旁人着,谁也请不动他。”
另外,“着”也可以表示祈使语气,但也是在表假设语气的前提之下,在语义上也可以补充出来另一部分。例如:
“吃了饭着!”
这句话补充完整是“吃了饭着,再出去玩!”
在临沂方言中,可能还有其他特殊的语气词,但这几个语气词是使用频率比较高,范围比较广,比较典型的特殊语气词。通过介绍临沂方言中的几个特殊语气词的语用功能及使用情况。并且与普通话的语气词进行了一些比较,分析了临沂方言语气词的特殊性,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对临沂方言有更多的了解,同时对临沂方言的研究也做出一点贡献。
注释:
①马静,吴永焕.临沂方言志[M].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版.第1页.
②胡清国.句末语气词的语用功能[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4).第19页.
③ 马静,吴永焕.临沂方言志[M].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版.第240页.
④齐沪扬.语气词与语气系统[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第24页.
⑤马静,吴永焕.临沂方言志[M].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版.第241页.
⑥沈莉娜.现代汉语中的“没有”作为疑问语气词的思考[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3.(07).第43页.
⑦武玉丽,王坤.临沂方言中的虚词“着”[J].消费导刊(文化研究).2009.(01).第224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临沂方言中的特殊语气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