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
借鉴“考据”理论,对课文三处对比深入挖掘,从旁证文献出发,指向课文文本,弥补文本分析不足,深化学生对梁启超情感与形象的理解。学生发现疑问,提出质疑,讨论探究,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1.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梁启超先生演讲的魅力。
2.探究演讲中使用的素材和梁启超演讲的魅力及梁启超情感、形象的关系。
3.学习梁启超先生爱国精神,深化对梁启超先生的认识。
教学重点:
梁启超先生在演讲中所寄寓的情感、梁启超先生的形象。
教学难点:
演讲中三则材料的探究解读以及与梁启超形象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课前准备:
学生充分预习、阅读相关旁证材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课件展示英文单词“LECTURE”,请学生大声朗读并解释其含义。
教师:我对这个单词的注释是“来开扯”。很多所谓的名人演讲都符合这三个字的解释,来某地演讲,开始胡扯一番,引听众哈哈一笑,然后就结束了。眼看着他们来了,眼见着他们到了,眼望着他们走了。扯的是什么,很少有人记住。能让人几十年后还念念不忘的演讲一定魅力非凡。梁实秋有幸聆听著名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的演讲,并在几十年之后写下一篇文章来纪念先生风采。今天我们就体会一下这篇演讲和这个演讲者的魅力。
二、学生配乐阅读课文
学生读课文,指导学生注意字音错误。
三、整体感知
提问:本文记述的对象是什么?
学生的回答可能出现演讲或演讲者梁启超两种答案,请学生充分阐释自己的理由。
如:题目是记述演讲。文章中的文眼写的是一个“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形象。
提问:请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梁启超及其演讲的魅力的?
学生简答,如描写类,议论类,对比等。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进行学法指导:对一篇文章的鉴赏,最基本的两个问题就是写的是什么和怎么样写的。同学们能从文本分析角度得出答案,这很好。但是依靠其他文献材料对文章深度解读是一个更好的办法。文章中的对比句子说得非常简略,我们不妨从此入手分析一下。
四、生疑探究
1.请学生找到原文中三处表现演讲魅力的对比的句子,并指出是从哪个方面对比的。
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与他人对比)
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与讲稿对比)
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与文章对比)
(二)探究一:梁启超先生演讲的特点。
参考句子以及旁证材料,用一个词或短语概括梁启超先生和周作人、徐志摩演讲的特点。
旁证材料(一)
1.从北平城里到清华,路相当远,人力车要一个多小时,但是他准时来了,高等科礼堂有两三百人听他演讲。讲题是《日本的小诗》。他特别提出所谓俳句,那是日本的一种诗体,以十七个字为一首,一首分为三段,首五字,次七字,再五字,这是正格,也有不守十七字之限者。这种短诗比我们的五言绝句还要短。由于周先生语声过低,乡音太重,听众不易了解,讲演不算成功。幸而他有讲稿,随即发表。
——梁实秋《忆周作人先生》
2.之后,徐志摩从英国回来了。……这次演讲,……梁实秋用“飘然而至”形容徐志摩的到来。这个词的确很符合诗人的气质。他白白的面孔,长长的脸,鼻子很大,下巴很长,穿着一件绸夹袍,外面是一件小背心,缀着几粒闪着金光的纽扣,脚上是一双黑缎鞋,尽显文质彬彬和潇洒神态。清华小礼堂里挤满了慕名而来的学生,人数不比听周作人的少,黑压压一片。梁实秋说的不错,与其说他们是听众,不如说他们是观众——大多数人都是为“看”而来。
走上讲台,徐志摩旁若无人地自怀中掏出一卷稿纸,大约有六、七张,用打字机打好的,全英文的,然后坐了下来,环顾了一下四周后,准备开讲。听众(观众)们首先就被他手上的那一叠稿纸弄糊涂了:他这是要演讲,还是照本宣科?徐志摩解释道:“我的讲题是《艺术与人生》,Art and Life,我要按照牛津的方式,宣读我的讲稿。”这一下,学生们躁动起来。既然按照牛津的方式,那么,肯定是用英语的。之前,从来没有人直接用英语演讲过。这是一个不习惯。另外,按照牛津的方式,他是“宣读”,而非演讲。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显而易见,演讲更随意些,而宣读则太正经。
“牛津的方式”,注定徐志摩的这次演讲是失败的。他的演讲(实则宣读)一开始,就有人退场。虽然他的口齿较周作人伶俐,乡音也不像周作人那么浊重,声音也够洪亮,但大多数人听不太明白。就连梁实秋,也自认“没有听懂他读的是什么”。徐志摩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自我陶醉着,尽管他坚持宣读,但语调变得夸张,手势也多了起来,表情更加丰富。于是,演讲显得有趣起来。但是,这个“有趣”,并非演讲本身,而是外在形式。当然,这样的有趣终究没有办法改变演讲失败的命运。
——王一心、李伶伶《徐志摩·新月社》
学生概括,并谈自己的理解。梁启超先生演讲最大的特点是饱含情感。周作人的演讲吐字不清,内容枯燥;徐志摩的演讲形势洋气,自我陶醉。
(三)探究二:梁启超先生在演讲中的情感。
阅读旁证材料(二),你有哪些问题想和大家一起讨论?请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提出来,写在一张纸上。选出来迫切需要讨论的问题,思考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你的提问就是我们的问题;你的回答就是我们的答案!
旁证材料(二)
1.古乐府里头有一首《箜篌引》,不知何人所作:据说是有一个狂夫,当冬天早上在河边“被发乱流而渡”,他的妻子从后面赶上来要拦他,拦不住,溺死了。他妻子做了一首“引”,是: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
……
以我所记得的独《桃花扇》里头,有几段很见力量。那《哭主》一出写左良玉在黄鹤楼开宴,正饮得热闹时,忽然接到崇祯帝殉国的急报,唱道:
高皇帝,在九京,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你圣子神孙,反不如飘蓬断梗!十七年忧国如病,呼不应天灵祖灵,调不来亲兵救兵。白练无情,送君王一命!……
那《沉江》一出,写清兵破了扬州,史可法从围城里跑出,要到南京,听见福王已经投降,哀痛到极,迸出来几句话:
抛下俺断蓬船,撇下俺无家犬!呼天叫地千百遍,归无路进又难前!……累死英雄,到此日看江山换主,无可留恋。
唱完了这一段,就跳下水里死了。跟着有一位志士赶来,已经救他不及,便唱道:……谁知歌罢剩空筵?长江一线,吴头楚尾路三千,尽归别姓,雨翻云变!寒涛东卷,万事付空烟!……
正式的五七言诗用这类表情法的很少,因为多少总受格律的束缚,不自由。要我在各名家诗集里头举例,几乎一个也举不出。(也许是我记不起)独有表情老手的杜工部有一首最为怪诞。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结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此首诗是近体,个个字受“声病”的束缚,他却做得如此淋漓尽致!那一种手舞足蹈的情形,读了令人发怔。据我看过去的诗没有第二首比得上了。
——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奔迸的表情法》
2.闻一多多年后向他的学生们“表演”过梁启超讲授古乐府《箜篌引》的情形——“梁任公先把那首古诗写在黑板上,然后摇头摆脑地朗诵一句:‘公、无、渡、河’,接着大声喝彩,叫一声‘好’!然后再重复地念:‘公、无、渡、河’,‘好’!‘好,实在是好!’梁任公这样自我陶醉地一唱三叹,一声高似一声,并无半句解释。”然后黑板一擦就算讲完。闻一多讲述时,情不自禁地跟着把脑袋转来转去,讲得满脸通红,声音激昂。末了把声音压低,两手一摊,正告弟子:“大师讲学,就是这样!”
——马逢华《清华旧影》
学生提交问题,教师读问题。
将学生的问题分类,可能会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闻一多与梁实秋对这次演讲的记述为什么不一样,谁的更可信,你怎么看?
《公无渡河》是什么意思,表现什么情感,梁启超为何赞不绝口?
三首诗中蕴含的情感究竟是什么?和梁启超有什么关系?梁实秋为何只选择这三则材料表现梁启超的风采?
学生思考并探究。引导学生抓住《公无渡河》表现的故事和梁启超个人经历的共同点,探究梁启超讲《桃花扇》哪一句会引发他的“哭”,讲《闻官***收河南河北》为何笑。
明确:梁启超引用的三首诗都是有感于国家和自身经历的。因此其中蕴含着其***治理想不能实现的悲愤和对国家形势的忧虑之情。
(四)探究三:梁启超的***治情怀。
阅读旁证材料(三),谈一谈梁启超先生“笔锋常带情感”的体现,探究旁证材料(三)中的对“谤”“誉”的看法和梁启超在演讲中的情绪有何关系。
旁证材料(三)
1.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举天下人而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乎。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矣乎。虽然,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论非常人,乌见其可?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梁启超《李鸿章传绪论》
学生读材料,进行讨论。梁启超对“谤”“誉”的看法以及在演讲中的“哭”“笑”等情绪均来源于其失意且爱国的***治家情怀。
五、深化总结
现在重新思考以下两个问题,你是否有更深入的理解呢?
课文写的是什么?课文是怎样写的?
学生重新回答问题:本文塑造的不单单是学者形象,更是一个追求理想不忘忧国的爱国者形象。
教师总结:如果我们只从文本进行分析,很容易将自己的认识拘囿于某个方面。而通过旁证材料进行考据式探究,将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引领我们走向未知的世界,让我们的生命更丰厚。
(屈彦奎 大庆实验中学语文组 163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