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豫剧,原名为河南梆子。与河北梆子同属于大梆子体系,从明末清初的乾隆年间开始流行,至今已经有二百五十多年的历史,是山陕梆子流传到河南后与当地的语言文化、民间音乐相融合的产物。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经济文化飞速发展,音乐也经历了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本文从唱腔及剧目等的发展,来论述二十世纪河南豫剧所经历的变革与发展。
关键词:豫剧 唱腔 发展 二十世纪
绪论
二十世纪是中国社会走向发展与变革的重要时期。实现了由传统到现代的历史性转变。从此中国社会进入了现代化的发展阶段。世纪初期,资产阶级民主***的思想得到广泛传播。相继出现了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等著名民主***思想家和宣传家。孙中山领导的辛亥***,终于了清王朝200多年的统治。同时也结束了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了中华民国,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
此后在中国***的领导下,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战争四个历史阶段,终于在1949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此后又经历了十年的动荡,而由***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所提出的改革开放***策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插上了理想的翅膀,经济文化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蓬勃发展的时期。
一、豫剧舞台的城镇化转变
在社会历史发生巨大变革的背景下。音乐文化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戏曲艺术的发展开始逐渐顺应社会变革的趋势。河南豫剧在30年代以前是被人们以低俗视之的,因为豫剧主要流传在农村。扮演者皆目不识丁,多染有食烟嗜好,演唱均墨守旧法,唱词多含秽语,被人评价为粗俗不雅,传承发展的方式只能是口传心授,以讹传讹,相沿既久,其错误多到不可思议。剧目也没有剧本之说,因此它的发展有着很多的弊端,例如文学性不强、唱腔不成体系等。在艺术形式上也比较粗糙,舞台布景及人物的服饰都非常潦草。唱红脸的戴个黑布条,小生鼻梁上抹一道红。旦角用胭脂涂一下手心。花脸的前额上剃个半拉头。台上不穿厚底靴子。也没有水袖。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左右。豫剧才经历了真正意义上的大变革,进入了现代豫剧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豫剧这一戏剧艺术开始由农村所盛行的跑野台逐渐向大都市正规剧院营业演出转型。开始逐渐适应都市化的审美需求,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与喜欢。这些知识分子的参与彻底转变了大众对于豫剧“不登大雅之堂”的印象,使豫剧这一流传于民间的艺术慢慢推向城市化的舞台,逐步将这一戏剧形式的文学性提升了起来,这是豫剧改革中最为突出和重要的一个部分。
后来樊粹庭同豫剧名家陈素珍合作。编写出了豫剧的新的剧本,例如《义烈风》、《柳绿云》等,在这些剧目中唱词一改往日粗俗的旧貌,而又包含着强烈的民主、自由及爱国主义思想。顺应了当时动荡的社会历史背景,很快收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追捧,在当时得到了巨大的轰动与反响,为豫剧得以走向全国的舞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铺平了道路。
二、豫剧剧目的变化与革新
我国第一豫剧名家常香玉于30年代到开封演出,在王镇南的支持下。成立了“中州戏曲研究社”。开始对豫剧进行改革。由王镇南改编、常吞玉主演的六部《西厢记》在开封首演后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到现在仍是经久不衰的佳作。
此后王镇南所创作的一部现代戏《打土地》真实地反应出了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的恶行以及老百姓艰难困苦、民不聊生的境况,再一次将豫剧推向了风口浪尖。被称为是豫剧现代戏的开端之作。同时,王镇南与常香玉对于演出的舞台布景也进行了革新,更加丰富了豫剧的艺术表现力。常香玉所达到的艺术造诣,王镇南功不可没。他对于豫剧发展的贡献使得豫剧这一古老的艺术形态从自发的状态走向更高的艺术追求,将豫剧的艺术性提高至了一个新的台阶。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进入到了豫剧发展的第二个历史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府开始对戏剧进行改革,传统的豫剧剧目已经不能顺应社会历史发展及大众审美的需要。因此,文化部门提出了整改传统戏、历史剧和创作现代戏三者同时进行的剧目***策。这样的要求极大的丰富了豫剧剧目创作的题材,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了许多优秀的剧目,例如新编传统戏《秦雪梅》、《穆桂英挂帅》,新编历史剧《花木兰》等。
新创作的现代戏《***》在1956年河南省第一届戏曲会演时。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它在音乐的演唱形式上,在继承传统豫剧音乐的基础之上,采用了独唱、对唱、二重唱、领唱、齐唱、混声唱等,展现出了豫剧现代戏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特征。创造出了较具有经典意义的豫剧现代戏唱法。这些剧目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更为直接地反应了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使得这一艺术形式更为群众所接受。这一时期,现代豫剧的艺术风格及美学特征基本成型。
1958年由杨兰春所创作的豫剧《朝阳沟》掀起了新的热潮,在这部剧目中塑造出了一群性格较生动、血肉较丰满的人物形象,反映出了劳动人民渴望追求自由的思想,并创造了较具有经典意义的豫剧现代戏唱腔方式。这部剧标志着河南豫剧现代戏从雏型走向成熟,走向了自身艺术审美的完善。他们证明了传统艺术要和现代生活紧密结合、不断给戏曲注入新鲜血,从而才会有新的面貌来满足当代观众精神文化的需要。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戏剧大赛上再一次的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豫剧作品,例如《朝阳沟内传》、《儿大不由爹》等,显示出了这一时期豫剧的兴盛与繁荣,新世纪是个不断变化发展的时代,此后在豫剧的舞台上又出现了《倒霉大叔的婚事》以及在第六届中国艺术节上获大奖的《香魂女》等标志性的豫剧现代戏剧目。
三、豫剧唱腔的发展与创新
豫剧是河南的第一大剧种,也在我国所有戏剧种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原名为河南梆子,也被称为河南高调。因为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也被称作为“河南讴”。唱腔由唱词、歌唱旋律、过门等几部分组成。由于流传的地域不同。在不同的地区也有着不同的地方特色。
以开封为中心的祥符调、以商丘为中心的豫东调,以周口、漂河一带为中心的沙河调,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调(西府调)。除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调演唱以真嗓为主之外,其他地区的唱腔都以假嗓为主。
从唱腔的变化发展上来看,在二十世纪之前,豫东豫西两大唱腔门派的演唱仅局限于自己的唱法,男女同腔同调。传统的豫东调多用假嗓(二本腔)演唱,声音高而且细。唱腔中所使用花腔较为广泛,有着明亮、奔放的色彩。传统的豫西调多用真嗓(大本腔)来演唱,声音较为低沉、浑厚,唱腔中较多使用寒韵(哭腔)。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豫剧中男声唱腔开始较多以真声为主,并结合真假声相结合的“夹本音”的方法发展男声唱腔。另外,净行“炸音”的唱法也很独特。
***之后东西两大唱腔开始互相交流贯通,并进行了改革,例如同调异腔、同腔异调、调式交替等。这一唱腔方式的转变主要是由常香玉所引起的变革,常香玉是河南豫西人,她的豫剧唱腔是豫西调。但她在豫西调的基础上不断地去学习豫东调的唱法,将两种唱法融汇贯通,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唱腔方式,使豫剧唱腔发生了新的变化,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此后又不断的学习新的艺术形式,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演唱技巧与方法,对唱腔板式能动地融汇、变革形成了板式变化的丰富多姿。在她的唱腔中摄取了秦腔的低音、洛阳调的柔音、平剧的尖团字,为豫剧唱腔的发展找到了新的出路。
被称为豫剧皇后的陈素珍也有着自身独特的演唱风格。她的唱腔显得较为华丽、明快、激越、热情,她的表演有着极为细腻入微的刻画,非常注重做功的表现,对于豫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她最初学习的演唱方法为祥符调,曲调简单、旋律呆板。此后陈素珍繁复推敲自己的演唱方式,从一出豫剧的传统剧目《三上轿》中作为自己改革唱腔的起点。从人物出发,同时也强调板式的变化和旋律的优美。之后她又创造出许多新腔,其中如“拣柴”、“哭剑”等唱段风靡河南。她的唱腔艺术,遵循了我国戏曲声乐艺术传统中所谓“四绝”,“字正、腔圆、板清、情真”,形成了陈派唱腔艺术的独特风格。
豫剧唱腔名家不得不提的是崔兰田。她的唱腔是正宗的豫西调,为著名的豫剧‘十八兰’之首。唱腔朴实无华、细腻含蓄,行腔流畅自然,演唱咬字准确、吐字清晰。演唱特点以“哭”见长。她那风格独特的哭泣腔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在唱法上她以大本腔(真嗓)演唱方式为主,兼用二本腔(假嗓),音域宽广,运用自如,她的鼻音更是给人一种悲痛欲绝的凄厉之感。崔兰田的唱腔很少使用花腔和装饰音。从而给人一种情深意切的感觉。
结论
豫剧是个多流派的大剧种,经过二十世纪的变革与发展。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同时由农村走向了世界的舞台。这一古老的剧种经历了二百多年的发展,无论是从剧目的多样化还是唱腔形式上来看都已经形成了自身特有的艺术特色。在改革开放以来在台湾也开始兴盛起来。它的发展与完善顺应了时代的变革及群众的需要,正是如此我们的国粹才得以存活并兴盛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相信在几个世纪之后,豫剧又会有新的变化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小香.常派真假混合声唱法[J].河南戏剧,1986,(03).
[2]陈欣.豫剧艺术大师——崔兰田[J].中国戏剧,2003,(06).
[3]陈义敏.现代戏戏曲化杂感[J].戏曲艺术,1983,(01).
[4]丛笑.豫剧的底气[J].东方艺术,2002,(S6).
[5]安葵.古老的豫剧为什么能充满活力[J].东方艺术,2005,(18).
本文的发表是以课题项目:传承传统民间音乐河南文化繁荣问题的研究(资助项目编号:2012-GH-211)为依托。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二十世纪河南豫剧的发展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