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照片摄于1991年7月的上海滑稽剧团的排练房中。当时已临近午饭时间,排练房中的人渐渐散去。唯独严顺开还在一丝不苟地教导着他的学生。“喜剧表演不仅得靠演技,到头来还得用情,这样幽默过后才能打动观众,观众才能有所思有所想。喜剧得用‘心’来演!”严顺开当时说得颇为动情,一边说一边配合着动作,被汗水浸湿而卷起的衣领加上有些乱糟糟的头发,活脱脱一个“小老头子”的模样。摄影者老崔记得,那一天他对学生的单独辅导足足持续了一个多小时。
严顺开的一丝不苟是从小培养出来的习惯。1959年,严顺开进入中央戏剧学院学习。由于外形条件的限制,他大多扮演喜剧小角色。但他依然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做好自己每一次的表演。在第一学期,他的表演成绩就拿到了满分5分。他当时说,“其实演喜剧也有一个好处,看着观众高兴我就来劲儿,越高兴我越来劲儿。”
可后来再听闻严老(转眼间就得称“严老”了)的消息,却得知他因拍戏过于劳累突发脑梗,住进了医院。据说严老平时就患有高血压,在拍摄电视剧《我的丑爹》时,为了影片需要,年过七旬的他不仅多次在雨中行走,还下海捡垃圾,在冰冷的海水中跌跌撞撞。虽然电视剧获得盛赞,但严老却累垮了。所幸抢救及时,严老脱离了危险,如今正在慢慢康复。
严顺开演了那么多角色,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个,都是“阿”字系列的:阿Q、阿混。前一个,如今的孩子多少知道些,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严顺开成为银幕上具象的阿Q。阿混则是他在同时期的滑稽舞台和银幕上同时演绎过的上海小青工的经典形象——对80后而言,后一个的熟悉程度大约与“山顶洞人”差不多。
没错,整个1980年代正是他最火的时候。1986年,我上高中,去鞍山新村的同学家玩,同学很神秘地带我到抚顺路一幢老公房前,告诉我:“严顺开就住在里边。”两个半大的孩子围着房子转了几圈,没有“咸与维新”的阿Q出来,也不见歪带软舌帽的阿混。这个同学喜欢惟妙惟肖地模仿阿Q的一句台词“吴妈,我要和你困觉……”当然,他只敢在我们男生面前学。
小时候看电影时,我是把严顺开的阿Q当做喜剧看的,但是语文课本里总结出的中心思想,又说他是悲剧,我一度相当凌乱。长到很大时才明白,贴标签是没有意义的,看严顺开的东西,笑中带泪的感觉最佳,无论是阿Q还是阿混。
严顺开生于1937年,当阿混诞生时,他其实已经40出头了,几乎是现实生活中阿混的上一辈人。我之所以对阿混念兹在兹,是因为我们这个年龄的上海人,几乎都有一个和阿混十分相像的阿叔,上海人也叫爷叔的。他们没读过太多的书,很早就进了工厂,在吃大锅饭的年代,他们“混”得不要忒惬意。《阿混正传》里边,阿混的姐夫主持厂里的技术革新,得了奖金全厂平均分配,他到手三块五毛钱,寸功未立的阿混也拿到了三块五毛。
《阿混新传》最后留了个光明的尾巴,让我多少感觉假如一直生活在八十年代的上海,倒是一桩不坏的选择。但真实的“阿混”们后来怎样了?或许,他们的厂子倒闭了?下岗了?工龄买断了?也许你会在小区里看到身穿睡衣遛狗的他们,与当年的阿混一样地百无聊赖;也许你会在宜家的咖啡厅里看到他们神情自如地蹭免费咖啡,和当年的女青工们坐而论道。但是,反映他们生活的“用心去演”的作品在哪里?阿混们真的被遗忘了吗?
严顺开很特别。湖北人,生在上海,考本城的上戏,碰到外貌协会的考官,不取,转入中戏,毕业,回沪,常年活跃在喜剧舞台,多次受邀参演春晚小品。严氏的喜剧,长期汲取本埠养料,却又不受方言之羁绊,故可从容走出去返回来。他的编制属于“滑稽”,境界却似更高。“某某某老滑稽的”,这句话用在不少本城的大师身上很妥帖,但严顺开不滑稽,他幽默。
严老今年已经70多岁了,看报纸报道前几年还中过一次风。当年经他拍板招进滑稽剧团的那位头势清爽的先生,据说送去一部价值过万的轮椅。今天,阿混老了,我们也变成了当年爷叔们的那个年龄。当年,我们曾没心没肺地笑过那个无所事事到处瞎混的阿混。二十几年过去,当初笑过的,怕自己也成了阿混。不同的只是,我们在舞台上、银幕上,找不到一个角色,让我们在多年之后还能感慨几句:喏,当年我们就是这个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