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记承天寺夜游》研读心得

内容摘要: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文质兼美之作,但是作者当时所处之境,却是其人生中的最低谷。与其他文豪相比,逆境中能把失意之态写得如此云淡风轻,实是难能可贵,无数次品读,总能读出其美其妙,本文试整理之。

关键词:高深立意 纯美意境 巧妙结构 奇葩 文质兼美

苏轼诗文,在文坛上最大的贡献是,一改唐五代盛行的纤巧柔媚、婉约绮丽之风,从题材、内容、写作手法等各方面开旷达豪放之先河。因此,苏轼诗文被人传唱不绝的往往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式的洒脱奔放。

但是,细究其诗其文,我们却很容易发现,和很多因宦海沉浮,而文风大改的文学大家一样,苏轼也因官道坎坷而深谙世事,诗文风格有了明显的分界。

如果说,以“乌台诗案”为界,苏诗文前期是飘逸灵动、恣肆、精新奇巧,让人读来畅快淋漓的话,那么,被贬黄州之后,其诗文风格则转向了坐看云卷云舒、笑谈疾风骤雨的闲淡宁静,有了更多的禅意佛理。《记承天寺夜游》即是一篇代表了其后期诗文风格的名篇。

《记承天寺夜游》一文,统共85字,却是一篇值得揣摩,甚至是值得“临摹”的佳作。

一.逆境中的高深立意

作者何以写作此文?为己。放在今天,就是一篇日记而已,把今天发生的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夜游承天寺——写了出来。用我们今天的话译出来,是一篇多么简单,多么平凡的一件事情。那么,其立意之高远、之深刻从何而来?

文题告诉我们,此文所记乃“夜游承天寺也”,何以夜游?且地点是承天寺?文首告诉我们,夜游时间是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一个曾经的科考举人,官场骄子,当是“案牍”缠身,何以有此雅兴?

连作者都自问:“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今夜有何特别?

心境不同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此两人:苏轼、张怀民,俩“闲人”,遭贬谪,被流放之人。

元丰二年,苏轼因与当庭宰相王安石***见不合,为“新***”中人所不容,遂兴“文字狱”,苏轼因诗获罪,下狱御史台(又称“乌台”),遭受103天的审问折磨,几次濒临被杀境地。次年元月,被流放至黄州任团练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果然是闲人一个啊,曾经胸怀报国惠民之大志,而今落得朝不保夕之境地,在黄州一呆四年,心境该是何等凄凉?

但是我们细品此文,既无悲秋伤月,更无满腔愤懑。少许失意,间有不平,但都是那么地轻,那么地淡,更多的却是对世事的洞察,对人生的顿悟:追名逐利之人,趋炎附势,在宦海中起起伏伏难以自拔,哪有闲情逸致静享这清虚冷月之仙境?自己尽管遭不平之待遇,但能有此佛境可参禅,能有此美景可品评,实在也是人生之一大幸事。那些纠缠不清的官场世事,那些忠贞为民确遭贬谪的失意,都在这静谧的佛院中,如水的月光下化开,变淡。

人生之事,失意常十有八九,有志同道合之友,有如此美景,这般宁静的心境,足矣。

此为本文立意,不纠结于自己心中的愤懑,不强调自己超乎常人的苦处,而是苦中寻乐,逆境中寻出路,以一种恬静淡泊的心境去对待世事变幻。人闲,心静,淡泊,安闲自适。其立意之深之远如此可见。

二.失意中的纯美意境

官场不得志,人生不尽欢,但是作者的笔下,给我们的却尽是美。

不愧为诗文画全才,信手拈来,就勾勒了一幅“月光竹影”***:“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景纯美:月光澄澈如水,竹影斑驳如画,“水”上浮着、漾着“藻、荇”,虚实、静美、动感,就这么组合在了这18字之中。或许把月光喻为水,把竹影看做荇,都只是作者一时之感,但妙就妙在,苏轼这个大文豪不仅善于捕捉事物之美,更善于描绘脑中稍纵即逝的奇思妙想。

更妙的是,曾经遭受如许磨难的坡,在难以入眠之夜,在失意难以排解的状况下,也只是寥寥几笔,点到即止,“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不必更多的哀叹,也不必矫情地抒情,两问一答,一切尽在不言中。

三.叙、绘、议的完美结合

此文堪称表达方式完美结合的典范:由事贯穿,有景有情。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巧妙结合。先叙:交代时地人事,48字;自然顺承:描写,绘一幅竹影冷月***,18字;最后抒情议论:19字,道出此时此地之事、之人、之景实乃人生大幸。

其次,此文表现手法细腻传神。“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生动贴切的比喻,化静景为灵动,实景虚写,不多费一点笔墨,却不欠缺一点美感。简、美宛如诗歌。

作者此文,短短85字,读来流畅自然如行云流水,细品之下,则是字字珠玑惜墨如金。此文很好地体现了苏轼文章艺术境界上的理念:“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

四.独具匠心的巧妙结构

最巧妙的文章结构也一定是最自然的。品读此文,我们甚至忘记了此文之结构,作者一气呵成式的行文结构,天衣无缝。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事——景——情,如此结构恰如诸多名家名诗,借事喻理,借景抒怀,由事入景,由景入情,结合紧密。作者写作此文,其匠心蕴于自然之中,其作文功夫,与其诗词并驾齐驱。

此外,苏轼此文,从详略处理上看,其独到之处显而易见:叙事部分,寻友夜游,张怀民,何许人?作者为何偏去寻他?作者不费一墨,因为我们可以从文末了解:“闲人如吾两人。”何必赘述?又如写景部分,寺院中当有其它景致,作者何以只写明月、竹影?文末又告诉我们:“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取的就是天下人身边都有,却非人人都能共赏的景致呀!非“如吾闲人”,哪来心境?另外,此为的语言精辟凝练也是一绝,上文有所涉及,在此不作一一赘述。

综上所述,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恰如一株文学奇葩,无论从其立意选择、文章意境,还是写作手法、文章结构等等各方各面,均是一篇文质兼美之作。放在今天,就是我们学生学习写作的典范。

参考文献:

[1]周克勤.乌台诗案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姚复.“乌台诗案”起因新探[J].中南***法学院学报,1987(03)。

[3]宋·魏泰.东坡笔录,卷十[M].上海市,中华书局,1983第10月版,第114页。

[4]《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5]赵理直.揭示文豪的真面目—苏轼在乌台诗案中被扭曲和被误读[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年第26卷第7期。

[6]《苏轼文集》,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86。

[7]《苏轼诗集》,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82。

彭丽冬,广东珠海南屏中学教师。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研读心得

学习

阿Q·阿混·阿叔

阅读(33)

这张照片摄于1991年7月的上海滑稽剧团的排练房中。当时已临近午饭时间,排练房中的人渐渐散去。唯独严顺开还在一丝不苟地教导着他的学生。“喜剧表演不仅得靠演技,到头来还得用情,这样幽默过后才能打动观众,观众才能有所思有所想。喜剧得用

学习

纯电动客车的发展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纯电动客车的发展,内容包括纯电动客车大全价格表,纯电动客车发展趋势总结。汽车已经在现代社会各方面起到无可取代的作用,给人们的生存方式带来了很大变动,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权衡标识。汽车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交通工具

学习

东方通的“杀手锏”

阅读(27)

IBM、Oracle一直是绝大多数国产基础软件厂商的一块心病:拉单、招标、谈客户,对方的影响力无处不在。近来,孙亚明和杨桦脸上喜感颇浓,只因三件事:入围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首批研制单位名单、与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航信)达成合

学习

透析短语“粉身碎骨”

阅读(40)

【摘要】对“粉身碎骨”这个短语,在我们日常的用语中还是比较常见的,我们从多角度立体的对“粉身碎骨”进行分析,力求探究这个短语的深层次的内涵,准确的掌握“粉身碎骨”的用法,发现以前没有注意到的特殊用法和特别之处。【关键词】粉身碎骨

学习

赵阳:三年投了20个项目,成功率70%

阅读(28)

他曾笑言,创业者BP里最不应该出现的三个词分别是:“互联网+”“互联网思维”,以及“社群”。“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句话很像险峰长青副总裁赵阳的投资风格。他说自己就希望陪伴创业者做个“上铺的兄弟”,扶上马,送一程。“投后其实是需要

学习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范文精选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范文精选,内容包括二年级上册语文必考重点归纳课件,二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课件ppt。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篇1是指以课本画面、场景或其他内容为素材,经过教师的加工创造,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孩子面前,调动孩子

学习

漆画的发展研究论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漆画的发展研究论文,内容包括关于漆画论文参考文献,漆画创作国内外研究现状。[摘要]事物发展当随时展,漆画也不例外,中国漆画的出路在于不断创新。现代漆画作为一个新兴画种,在今日迅速发展。笔者通过对古代漆画的缘起、艺术语

学习

Records作文300字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Records作文300字,内容包括300字作文拼音版,signs小学作文。Thisafternoon,afriendwhoopenedashopinTaobaopulledmeintoasinglegroup.Infact,Ididn'thavemuchinterestinthiskindofthing,becausethetimeIputinand

学习

智慧妈妈巧治“小财迷”

阅读(29)

儿子今年12岁,从一年级开始有零花钱、压岁钱,5年来共积攒了7700元,这是今年春节后最新的统计数据。其实我知道,儿子拥有今天的积蓄,与他平日善于理财是分不开的,同时也是他抵制各种诱惑,克服种种购买欲望的结果。这对于一个爱玩贪吃的小男孩,的

学习

练武入门(三)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练武入门(三),内容包括成人练武入门,练武的古籍。上两期介绍了武术运动的腰腿,肩臂,眼神、身法的练习方法,本文着重于阐述平衡、跳跃和跌仆滚翻的动作内容。武术运动是个全身性协调性很强的项目,曾有“一动无处不动”之说。通过

学习

薄伽梵歌与孙子兵法

阅读(26)

作者简介:董娟,财经媒体记者当人们大谈美式、中式、日式、韩式管理时。基于印度文化的管理思想正无声无息地浸入。这是英国一家媒体的记者在自己的博客中描述的场景:美国商界最优秀、最聪明的一群人脱掉鞋子,盘腿坐在一位身形清癯、一袭白色

学习

项目融资的一般过程及其成本分析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项目融资的一般过程及其成本分析,内容包括如何分析项目融资成本,融资成本对比分析。【摘要】项目融资,一般是指为了建设一个新项目、收购一个现有项目或者对已有项目进行债务重组而进行的融资活动。文章通过对加拿大407公路

学习

细菌活的但非可培养(VBNC)状态研究进展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细菌活的但非可培养(VBNC)状态研究进展,内容包括细菌的生理生化实验讨论与分析,细菌培养与耐药分析。【摘要】细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iablebutnon-culturablestate,VBNC)概念的提出对公共卫生学、微生物学、预防医学等传统

学习

女性“三期”如何保健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女性“三期”如何保健,内容包括女性养生三步走阅读,养生馆女性按摩保健。女性从出生到衰老,是一个渐进的生理过程,通常分为新生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性成熟期、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期6个阶段。近年来开展的起始于胎儿期的

学习

苏轼与柳永词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苏轼与柳永词,内容包括苏轼柳永的诗句,苏轼柳永的词。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冬,作为密州(治所在今山东诸城)太守的苏轼与同僚出城打猎,踌躇满志,情绪高昂,遂作《江城子・密州出猎》以抒心意: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

学习

“名人素材”解读与延伸运用之一:苏轼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名人素材”解读与延伸运用之一:苏轼,内容包括苏轼多维素材解读,苏轼和而不同素材。针对2016年的中考作文素材备考,我们特别策划了由深谙考场作文之道并具有深厚古典文学功底的刘德福老师撰写的“名人素材”系列稿件。此系

学习

苏轼词《定风波》赏析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苏轼词《定风波》赏析,内容包括苏轼的定风波的详细赏析,苏轼定风波寓意与赏析。定风波宋・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两具失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己而遂睛,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志,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

学习

夜游西湖作文300字

阅读(45)

夜游西湖一天傍晚,妈妈问我:“想去坐西湖的夜游船吗?”我说:“想啊!”妈妈就开车带我到了西湖边。我们坐上了手划船,我兴奋地看着四周闪烁的灯光,有红的、黄的、蓝的、绿的,五彩缤纷地倒映在湖中,非常美丽。西湖边的山,在夜色中蒙蒙胧胧的,像一个个

学习

略论苏轼、辛弃疾词作风格的差异性

阅读(53)

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的重要代表,他们的创作确定了词在文坛的主体地位,词不再是"余力而作"的小众,而是直抒胸臆的大作。虽然苏辛对后世豪放词有着深远影响,但二人在词风上却呈现出不同特点:苏词具有超然旷达的豪放,充分显示出其坦诚旷达的胸怀

学习

苏轼、辛弃疾豪放词风的比较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苏轼、辛弃疾豪放词风的比较,内容包括苏轼辛弃疾是豪放词的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豪放词风的比较论文。【摘要】在我国历史上,苏轼和辛弃疾都是豪放词风的代表词人,他们不受当时词曲声律的束缚,作品以豪放见长,在宋代乃至中国词坛

学习

苏轼《放鹤亭记》(节选)导读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苏轼《放鹤亭记》(节选)导读,内容包括苏轼放鹤亭记翻译及原文,苏轼放鹤亭记书法。原文:熙宁十年秋,彭城①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②。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

学习

浅论苏轼与宋代文学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浅论苏轼与宋代文学,内容包括对唐宋时期苏轼的进行解读的论文,苏轼是宋代文学家字什么。在宋代文学史上,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又一伟大的文坛领袖,他以丰富的文学实践,把北宋的诗新运动推向前进,使诗、文、词各方面的创作出现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