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广播情感类谈话节目具有广泛的听众基础,是人们情感宣泄与表达的平台;作为广播情感类谈话节目,要突出人本关怀的主题,正确引导人们树立健康的情感观和价值观,从而为构建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注入新的活力。本文以《相伴到黎明·情感专线》和《叶文有话要说》节目为例,从节目定位决定主持人定位、地域性和时空性决定话语方式的不同、主持风格的迥异等三个方面予以比较分析,谈谈广播情感类谈话节目人本关怀的重要性。
【关键词】人本关怀 情感类谈话节目 主持风格
所谓人本关怀,就是一切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为基础,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体性和谐发展。人本关怀体现在很多方面,在广播情感类谈话节目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广播情感类谈话节目是以人类的社会观念、价值取向、人际交往和婚姻家庭等为主要探讨内容,以人际交流方式为主要传播手段来体现人本关怀的广播节目。一直以来,广播情感类谈话节目以其思想性、交流性、艺术性、思辨性和伴随性深受听众青睐,因此全国各家电台对创办这类节目也往往“情有独钟”,并涌现出许多优秀的节目和主持人。情感类谈话节目关注人生,关怀生命,以人本关怀的核心理念探寻人生百味。在众多广播情感类谈话节目中,上海东方都市广播的《相伴到黎明·情感专线》和黑龙江都市女性广播的《叶文有话要说》特别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本文试从两档节目的主持人定位、地域性和时空性以及主持风格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从中阐释广播情感类节目应该坚守的核心——人本关怀。
一、节目定位决定主持人的定位
早在原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开播之前,节目主创人员认为,像上海这样一座有着“远东不夜城”美誉的国际大都市,应该有一档在午夜零点播出的广播节目来展现这座城市浓浓的人情味儿,从而充分展示上海这座城市及上海人的情感生活和喜怒哀乐。于是上海东方电台于开播的第二天(1992年10月28日)正式推出情感类谈话节目《相伴到黎明·情感专线》。这档节目从零点到六点直播,节目自开播20多年来始终坚持“相伴”的节目定位原则,持续关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中人际交往的各种矛盾冲突。节目内容包括从社交到职场,从交友到婚姻等方方面面。针对听众的困惑和问题,节目主持人叶沙以理性的视角、倾听的姿态、智慧的话语对听众提出的各种情感问题抽丝剥茧,条分缕析,真正起到了倾听、明理、疏导、解压的效果,伴随听众度过漫长的午夜时光。
与之相类似的另一档广播情感类谈话节目《叶文有话要说》,则是黑龙江电台于2005年1月1日推出的一档以关注女性情感、婚姻生活为主要内容,融新闻性、思辨性、参与性于一炉的谈话节目。主持人叶文针对听众提出的一个个情感矛盾纠纷和问题,以睿智辛辣、快言快语、个性十足的语言表达方式,对那些在婚姻和爱情中不道德的人与事予以猛烈抨击,痛快淋漓而不失理性,让听众大呼过瘾。
叶文在她的《叶文有话要说:情感婚恋新解码》一文中是这样描述“主持人”这一角色的:“……站在当事人的角度,为其答疑解惑。”由此可见,叶文始终坚守切实解决听众提出的情感困惑这个节目定位原则,酣畅淋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而在2009年原国家广电总局举办的全国播音员主持人培训班上,作为主讲嘉宾的叶沙在作关于“谈话节目主持人角色定位”阐释时认为:“主持人是应答者、倾听者,而不是让听众成为你的倾听者。”
综上所述,尽管叶文和叶沙两位广播情感类谈话节目主持人对主持人角色定位有各自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但她们的表述都不约而同地突出了对人本的关怀,对人类心灵的应答。换言之,节目定位决定了主持人的定位。
二、地域性和时空性决定话语方式的不同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水土培育一方文化”。地域性和时空性的背景差异也同样决定主持人话语方式的不同。
上海是一座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国际化都市,其“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海派文化传统,体现在上海文化的方方面面。在这样一个文化背景下,《相伴到黎明·情感专线》节目自然会展示出其包容性和多元化的交流语态,主持人叶沙以对等的语态和含蓄优雅的谈话方式来体现其“相伴”的特质。另外,该节目的播出时间在夜间,这就带给听众更多思考、探讨、回味、自省的空间,为多元性的思维碰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叶文有话要说》则诞生于东北地区。东北地区地域广阔,茫茫雪原、莽莽林海和一马平川的黑土地都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历朝历代,迁徙移民,扎根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基础之上,便产生了地域特色显著的乡土文化,呈现出粗犷豪放、充满生机、充满活力、不拘一格、刚健冷峻的黑土文化特点。所以在《叶文有话要说》节目中,主持人叶文直率的个性、犀利的言辞和冷峻的风格是有着很深的文化土壤做底蕴的,是深受东北人喜爱和欢迎的一种交流方式。而节目选择在晚高峰出行时播出,也特别能体现出一种快节奏的交流风格,使人听起来格外过瘾。
从地域性和时空性的比较中不难看出,这两档节目都是有着浓郁的人文关怀色彩的,深刻地映衬与关照了本地区民众的文化风格和时空特点,体现出浓郁的人本关怀的气息。
三、主持风格的迥异
在节目内容定位允许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化主持风格不仅成为节目主持人的追求,也是媒体品牌宣传和受众接受的需要。无论是《叶文有话要说》的激烈火爆还是《相伴到黎明·情感专线》的沉静优雅都是主持人个性化风格的直接体现。
有人或许会觉得叶文在节目中的有些观点偏激,在与听众交流时可以更委婉些,更含蓄些。其实,我们在听《叶文有话要说》时可以感觉到,叶文对听众充满了一种兄弟姐妹情,在节目中她对某些在感情中执迷不悟的听众抱着怒其不争、恨其不明甚至是恨铁不成钢的态度,这也充分体现其“站在当事人的角度,为其答疑解惑”的角色定位。
听叶文的节目会发现,年轻听众一般会称呼她“叶文姐”。对待善良理性的听众,叶文会热情地肯定他们身上良好的品格;对待执迷不悟的听众,她会充满耐心,待之以循循善诱的暖人言语;对待遭遇不幸的听众,她会热心劝慰开导,并给予鼓励和安抚;对待长者,她总是礼貌在先;对待欲念炽烈之徒,叶文绝对嗤之以鼻,毫不心慈嘴软;对一些说话不着边际的人,叶文也能够应对如流,显示出大度宽容的胸怀。
如果说叶文以辛辣、犀利的言辞鞭笞一切丑恶言行,打出了一套令人招架不住的组合拳的话,那么叶沙则是旁敲侧击,不露声色地展现其绵里藏针的太极功夫。
叶沙在节目中始终以冷静的语气、客观的视角和思辨的态度帮助听众理清思路、反思自我。在2012年2月29日的节目中,一位在上海工作的郭姓女士就自己的情感困惑打进热线:
郭女士:我们俩是异地恋,他在上学,不过到五六月份就毕业了,我在上海工作,而他家在大连,还比我小两岁。我不知道是对还是错。
叶沙:那你认为怎么算对,怎么算是错?
郭女士:就是按照我自己心里面所想的坚持下去而不管别人怎么说,但又担心万一自己投入进去了又没成,肯定会伤心,不知道要不要再继续,但心里很想把这份感情再继续下去。
叶沙:你知道你自己说不继续下去也是你的愿望之一吗?
郭女士:是的。
叶沙:那么我们来正面跟这个不继续下去的愿望打打交道。你是怎么想到要终止这样的恋情?如果没有这场恋爱和这个人,你能够因此而获得的是什么?
郭女士:他现在一心想毕业后在他的家乡大连找工作,而我在上海工作,我怕受伤。
叶沙:那么你能够获得安全感,逃避一次伤害之后的庆幸的感觉。
郭女士:对,就是这种感觉。
叶沙:更待何时啊?
郭女士:我不明白。
叶沙:你连逃命的心都有了你还等什么呀?你不知道火灾不能够逃离现场的人就是这种等待的人吗?所以我问你更待何时啊?
郭女士:那就是赶紧逃呗。可是我心里还是有一点不想放弃。
叶沙:我不是那种会鼓励你的人,如果你跟我说你还是想和他在一起,那你就去吧,而如果你要跟我露出一丝犹豫,我就说那你逃吧。
郭女士:那我明白该怎么做了,谢谢你。
从这段对话中可以感到,叶沙确如自己所言,是以“应答者”、“倾听者”的身份与当事人交流。她并不直接去评判当事人的是与非,不鼓励当事人应该怎么做,而是在不断地对话中捕捉当事人犹豫不决的心理状态,引领当事人自行去分析判断行为的后果与得失,最终使当事人有了自己的判断和选择。可见,叶沙是顺着当事人的思路提出相关的问题,环环相扣,让人不得不停下来认真思索一下自己内心真正的诉求,这种严丝合缝的提问方式加上冷静客观的态度是叶沙“绵里藏针”式的谈话风格,是另一种“眼里揉不得沙子”。
在听叶沙的节目中,我们有时候可以感觉叶沙像一位老师,不断地把问题掰开,去分析去查找缘由,最终启发听众自己去思考去判断,从而使听众作出合乎逻辑与情理的选择。
虽然叶文和叶沙的主持风格有很大的不同,但她们都始终怀揣着一颗人本关怀的火热的心,真诚地为听众解疑释惑,使听众的情感诉求得到适度的疏导。
广播情感类谈话节目呈现的方式虽然千差万别,但其核心宗旨始终围绕着人本关怀,只有贯彻落实人本关怀这一主题,才能使广播情感类谈话节目真正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盎然的活力。叶文和叶沙这两位主持风格迥异的情感类谈话节目主持人,也是万变不离其宗,节目最终的落脚点依然是人本关怀。通过“两叶”的主持艺术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广播情感类谈话节目的形式无论怎样千变万化,其实都是殊途同归,无时无刻不体现出浓浓的人本关怀。通过上述的相关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深切地感知,广播情感类谈话节目赖以生存的根本便是设身处地真诚服务于听众,切实解决和梳理听众在情感上的各类困惑与矛盾。广播情感类谈话节目只有将听众的情感诉求放在第一位,认真解决好听众在情感方面的“疑难杂症”,将人本关怀贯彻于节目始终,才能充分体现出广播情感类谈话节目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
责编:姚少宝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广播情感类谈话节目的人本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