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泥石流灾害是对我国西南山区城镇威胁最为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汶川8.0级强震诱发了大量的滑坡和崩塌等次生灾害,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必要的物源条件。本文以四川省汶川县特大泥石流灾害为例,浅析泥石流灾害形成的原因,以期引起人们对泥石流灾害的警惕与重视。
关键词 泥石流 次生灾害 地震 地质结构
中***分类号:P64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地处世界两大灾害地带之中,是世界上灾害数量多、灾害强度大、灾情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一次次灾害的沉痛打击,让这个高速发展的国家在前进的路上走的颤颤巍巍。而许多强度较大的自然灾害经常会诱发一连串的其他灾害反映,这种现象被称为灾害链,最早起作用的灾害就是“原生灾害”,而由原生灾害引发的则称为“次生灾害”。2013年7月四川地区多处因暴雨引发泥石流灾害,其中汶川县为重灾区。专家分析“5・12”地震才是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这次泥石流可看做是汶川地震的“次生灾难”。地质部门对震后次生灾难的估计显然落在大自然的魔掌之后,而汶川在重建过程中的缺陷如“原址重建”、水利工程改造、灾难排查和整治以及对泥石流预警不足等问题都开始浮出水面。
汶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龙门山断裂带的后山断裂―茂汶断裂由县城邻近的东南侧通过,软弱的千枚岩地层广泛分布,地质环境较为脆弱。在汶川8.0级地震的影响下,汶川县城城区共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12处,其中就包括对县城构成潜在威胁的泥石流。
2013年四川地区爆发的泥石流,是由局部地区大雨和暴雨引发的,除降雨量暴增这个诱因之外,“5.12”地震是这次汶川泥石流爆发的主要诱因。在经历地震之后,汶川地区的地质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四川省地震地质灾害方面的专家表示,地震令当地的山体不稳定,暴雨极易诱发地质灾害。汶川震区大量难以统计的沟谷、坡面型松散的物质都增加了泥石流爆发的几率。
作为事故多发地段的都汶高速,经常因为塌方事故而导致堵车。自从“5.12”汶川大地震之后,国家对于这条生命线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不管硬件还是软件设施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危险路段修建了隧道,易落石地段修建了远离山体的高架桥,沿路的易滑坡山体拉上了防护网等等,这一系列的措施都体现了***府对这条生命线的重视,然而更加频发的滑坡和泥石流,以及每到雨季疯长的岷江水一次次冲毁路基,这都归咎于汶川大地震所造成的地质结构的改变。2013年夏天的泥石流再一次冲毁了都汶路的路基,这对阿坝州众多县城以及都江堰、成都人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如此频发的灾难让我们不得不再次思考这座城市的防灾减灾问题。首先就是灾害发生的原因。汶川县在2008年地震之后的重建过程中,异地重建还是原地重建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央视曾报道过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尹稚对汶川地区实地重建的调查新闻,当时的地质调查组组长尹稚的观点非常明确:汶川不适合实地重建。尹稚根据卫星***和田野考察的数据得出结论认为汶川安全的使用土地面积最多只能容纳1万余人。一份《汶川地震重灾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的报告显示,汶川和北川县是四川30个重灾区中仅有的两个全部地区均为次生灾害“极高、高度危险区”。在人居环境适宜性划分中,汶川的“不适宜地区”和实际人数,均位于所有灾区中的榜首。但就是在这样一个严谨的调查报告出炉之后,汶川地震后重建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组已做出决定:汶川县城将在“行***区划内异址重建”。
汶川灾区既然选择了原地重建,就应该加强对次生灾难的预警工作。在汶川地震发生之后不久,当局地质部门就预测到次生灾害发生的可能性。然而对于地震之后的水利工程建设和改造并没有太大进展,在震后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人员的安置、家园的重建、物资的供给方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认为,应对泥石流的有效方法是建立精确的空间预警,即在灾害发生前提前24小时或更多时间进行通知,达到转移人员、财产的目的。但他也指出中国的预警系统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地质工作基础精度不够,第二是对24小时或48小时降雨量的预报的精确性还有限。在预警方面,日本和欧洲等国是做得最好的。日本预警系统中使用一种导线传感器,在泥石流发生的初期,固定在警戒区域的导线被泥石流拉断,传感器随即报警。不过它一旦切断后必须重新连接,不适宜布置在泥石流多发地区;还有一种震动传感器,泥石流的震动以及声波被传感器探知后发出报警信号。而欧洲在治理泥石流上也做得很到位。以德国为例,所有的河流和沟谷都做了堰,每隔几百米有一个,这使得河水对河床不再下切,河岸的坡度也不会变陡,雨量再大都没问题。但这样的思路在中国并没有被完全接受。
汶川泥石流的发生其实是早有预警,专家10年前就曾告诫过舟曲地质存在问题,而在汶川震后重建问题上也曾有过激烈交锋,但这些都被忽视了。在大自然面前有些科学数据显得苍白无力,中国的泥石流预警也远落后日本和欧洲等国。汶川特大泥石流灾害再次为我们敲响警钟――次生灾难远比我们想象得更加猛烈,我们的家园远比想象中脆弱。在救灾和重建之余,我们也该反思下一个震后次生灾害会是什么,而我们又该怎样应对。
参考文献
[1] 铁永波,唐川.汶川县城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研究[J].灾害学,2010(4).
[2] 刘希林,陈宜娟.泥石流风险区划方法及其应用――以四川西部地区为例[J].地理科学,2010(4).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城市泥石流灾害形成原因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