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课题《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实践研究》 ND2013162
【文章摘要】
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因素,如何提升学科阅读能力。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比耶说:“书籍的唯一真正用处,是使人能自己去思考”。普希金说:“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哈佛大学有一句校训:“人不能选择自然的故乡,但可以选择心灵的故乡。阅读,将协助我们找到魂最适宜的居所。”
心理学词典对阅读的解释是:从书面材料(印刷文字、***画、***解、***表等)获取信息或意义的过程。即把来自文字等符号的视觉信息与来自读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进行比较、预测、判断、推理和整合,从而理解文字等符号表达的意义。因此,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是读者基于文本提供的相关信息,通过联想和想象,将文本信息与头脑中的既有***式(经验) 建立联系,丰富、完善现有***式或产生新***式的过程。
【关键词】
阅读能力;影响因素;如何提升
1 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因素有哪些呢?又是如何影响的呢?
首先是感知整体。“感知整体” 能力要求学生能把文本作为一个整体,形成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在阅读的初始阶段,这种整体把握是简单的、粗略的,是对文本的“一种近乎直觉的认识”,但正是这种直接的简单的整体把握不仅为后续的准确提取信息、对问题的深入揭示提供了背景和基础,而且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相互联系的信息网络。
其次是提取信息。根据汉语词典的解释和笔者自己的理解,提取信息应该指提炼而取得文本中与问题相关的音信、消息。“提取信息”是“解释问题”、“作出评价”乃至“实际应用”的基础,是有效阅读的“砖头瓦块”。
调查表明,学生提取信息能力,特别是提取隐含的多个信息的能力较弱。例如硝酸钾(KNO3)、尿素[CO(NH2)2]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化肥。小鸣家种了一片玉米,经科技人员测定该片土壤需补充钾元素78Kg,氮元素56Kg。请你帮小鸣算算,他家至少需购买硝酸钾、尿素各多少千克?多数学生只提取“尿素[CO(NH2)2]中的氮”一个信息,没有意识到再去搜索硝酸钾(KNO3)中还有氮元素。究其原因:一是学生没有寻找完整信息的意识,思维发展还处于单一的水平,不能向多元水平发展,浅尝辄止。二是由于学生缺少寻找隐含信息的有效策略,没有利用最近发展区挖掘出相关联的、隐含的信息。三是提取信息时出现惯性错误意识。如求尿素中碳、氮、氢元素的质量比______。60%以上的学生不是求三种而是求四种元素的质量比。
再次是解释问题。“解释问题”是将提取的文本信息与既有经验建立联系的过程。既要联系已有经验,又要充分利用文本信息,较为深入地理解文本中的关键词句、关键概念、关键细节等。“解释问题”能力的培养是教师日常阅读教学中下功夫最多的,但学生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原因何在呢?学生在恰当利用既有经验,特别是生活经验,建立其与文本信息的联系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也成为制约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向高一阶段发展的重要障碍。譬如文本中呈现的信息如果是“家庭中,防止铁锅生锈的方法”,就会有学生忽视文本重要信息――“铁锅生锈”,写出“刷油漆、涂防锈油”等不合生活经验的答案。
“作出评价”能力要求学生将文本信息、个人经验、公共标准结合起来,针对文本的内容表达自己的心得;“实际应用”则要求学生借助阅读所得继续发展,或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 如何提升学科阅读能力呢
2.1 培养学生精深阅读的能力
2.1.1 整体把握文本,帮助学生建立文本信息与经验之间的联系。
其一 ,化学课中《氧气的性质》一课,通过分析课题名称学生了解到本文主要学习的是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然后引导学生利用提出问题的方法来检测他们在规定范围内的整体感知情况。
其二,阅读理解的关键是建立文本信息与既有经验之间的联系,因此,提高学生“解释问题”能力的一个有效手段是在整体把握文本的前提下,正确处理生活经验与文本信息之间的关系,不能过度依赖生活经验,忽视了文本信息的规定性;也不能忽视生活经验,对文本信息过于咬文嚼字地曲解。
2.1.2 提高信息提取的质量 ,为解释问题垫定基础。
“提取信息”是“解释问题”的基础。提取信息完整,解释的线索才会完整,学生对问题的解释就能从多个角度来考虑。
其一,明确提取信息的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重点范围。
在阅读之前明确阅读的目的或任务要求,可以帮助学生有效调整阅读行为,提高阅读效率。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首先明确信息提取的要求是什么,在此基础上确定提取信息的重点范围。避免漫无目的、全面铺开式的阅读。
其二,教给学生提取隐含信息的有效方法。
首先培养学生要有寻找完整信息的意识,思维发展不能处于单一的水平,要向多元水平发展,不能找到单个信息就停止。其次利用教育学的最近发展区挖掘出相关联的、隐含的信息。最后要有意识地重新梳理,不要出现惯性错误思维。
其三,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利用普遍联系的思想提取分布在文本不同角落的多个关键信息,与提取头脑中原有的生活经验相结合,经过思维转换,去伪存真,才会形成较合理的解释。
因此,对文本信息的准确、全面的提取是建立联系的基础。调查表明,学生提取信息能力的表现越强,其解释问题的能力表现越强。
3 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
快速阅读完全不是表面的浏览,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创造性的理解过程。从心理学和脑科学上来看,快速阅读不仅是开发脑功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而且还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吸收较多的信息和知识,扩大人的经验,从而有利于晶体智力的提高。这里着重说说以下两种方法。
其一,跳读法:顾名思义,就是跳跃着进行阅读,而不是逐字地阅读。第一步首尾跳读。重点阅读每一段的起始句和结尾句,对段落有一个概括的了解。第二步关键词跳读。在阅读时要跳读找到句子中关键词。
其二,顺序阅读法:苏联速读专家库兹涅佐夫认为,顺序阅读法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阅读过程。该方法的七项内容是:1、题目,是文章的经典概括;2、作者,对作者的了解有助于对文本的理解;3、导语;前言或背景资料加深对文本的理解。4、内容;学生应该大概地复述出来。5、事实,文本中有一些重要的信息和观点。6、文章的特点,对文本进行质疑,大有认可失之过疑,也不可失之过信的气势。7、文章的创新之处,了解了创新点,才有可能认同,进而才会传承。顺序阅读法使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有助于掌握材料中主要内容,还可以用以上七项内容来检查自己的阅读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英杰著的《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仇定荣著的《整体感知》、《阅读教学的起点》,沈德立主编的《高效率学习的心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