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教学方法的更新,任务驱动法以其任务的情境化、教学的探究化在实际应用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大大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弊端,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中职课堂,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中职语文; 任务驱动法; 实践;
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我一直关注并积极地在教学中应用新的教学方法,我发现任务驱动法在实际教学中操作性较强,效果也相对较好。
首先,目标明确,指向性强。
很多时候,学生按步就班的上课,貌似认真地听讲,可是当你问他你学到了什么,学生会一脸茫然的告诉你“我也不知道”,但是采用了任务驱动法去教学,因为明确给出了任务,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通过任务的完成情况去检验学习效果,所以他们对学习内容是清晰的,上课的时候他们会明白自己要干什么,这就是任务驱动法指向性所带来的好处。
其次,任务情境化,参与程度高。
这种方法目前在教学中使用比较多,的确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有较高的热情去参与任务中去。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任务,创设真实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和职场生活情境。
再次,步骤明晰,便于操作。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围绕任务的开展,会让学生有有比较明晰的思路,当然这种思路可以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去引导,让学生逐渐适应这种方法并能相互协作完成任务。当初我最开始使用这种方法时,我告诉他们中国有一句老话,老师很喜欢,叫做“三思而后行”。我觉得当我们拿到任务时也应该也应该这样做。一思,任务是什么?二思,如何完成任务?三思,如何出色的完成任务?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维模式训练,学生拿到任务的时候自然而然的有了明晰的思路,会按步骤的进行,也很容易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鉴于任务驱动法的特点,我觉得在实际教学中,如要这种教学方法,要特别注意几个方面。
一.围绕教学目标有针对性的设置任务。
任务驱动法就是通过任务维系教与学的关系,是直接关系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关键环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把设计任务作为重要环节,否则就会影响整体教学效果。例如,我在设计“自我介绍”的实践活动时,将教学目标定为结合自身特点,认真分析岗位需求,有针对性地介绍自己;用规范流畅的语言正确地进行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展现自我的勇气。结合这个目标,我针对营销专业将任务设计为“在美特斯邦威的促销员的招聘现场,请要求结合自身特点和岗位要求有针对性的介绍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因为与学生的就业方向相关,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很多学生的介绍非常精彩,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教师要善于引导和鼓励学生。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学习情况,适时指导他们,使任务不偏离预设目标,同时要多鼓励学生,促使任务顺利完成。因为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其自主性较强,如果不适时引导和督促,可能会产生放任自流的现象。此外,每一个任务都具有一定的难度,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可能会胜任,但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一旦发现别人完成的较快或许会产生畏难情绪,慢慢地就不愿意参加探讨,这就不利于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也不能真正发挥任务驱动法的作用了,所以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观察每位同学的参与情况,采用各种方式鼓励他们完成任务。
三.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及时反馈。
教师在制定任务的时候,都应该有一个评价的大致规则,有时候也可以将评价的方式及评价细则交由学生去制定,每一次任务的完成,教师都应鼓励学生依据评价细则进行评价和反馈,这种评价应该多元化。因为评价的过程与任务的完成同等重要,只有让学生明确知道哪里做的好,哪里有不足,什么地方是闪光点,学生才能进步,也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也才能让他们更有兴趣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更有热情地迎接下一个学习任务。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实际教学中我们也应该用创新的眼光去看待,有针对性地去运用,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参考文献:
1.《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作者刘国磊.
王虹,湖北武汉市供销商业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