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新课程改革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持续推进,来自教学实践中的种种潜在问题逐渐浮出了水面。特别是语文教学中窄语文、泛语文和非语文的种种“刨根”现象,如任其蔓延和扩展下去而不强加纠正,必将严重地影响语文教学改革的健康推进。这种现象主要表现为:绝对地否定传统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的精华被架空或遗弃,导致了语文教改失去了根基;片面强调人文性,教学目光聚焦在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人文性的挖掘,语文学科的独特性被忽略,导致语文课程失去了根本;随意丢弃文本的学习,冷落了语言的训练,导致了语文教学失去了根底。在国际和国内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面对大语文教育和语文环境,我们有必要以科学的发展观和辨证的思维对当前的语文教学进行深入理性思考。
一、承建语文的根基: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它涉及到课程的目标、功能、内容、实施、管理、评价等诸多方面,立足于实现基础教育课程由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方向转变。新的课程改革的确令我们的耳目一新、欢欣鼓舞,但实践新的教学理念,并不等于就要割裂传统、抛弃传统、否定传统。在新事物的发展中,人们容易陷入一种认识误区,即非“破”不“立”,大“破”才能大“立”。这种片面的认识已经出现在我们对新课程的实践中,如主体挤走主导,探索否定接受,自主冷落训练……其实欲“立”,并非得先“破”。因为新课程与以往新课程它们并非完全对立的关系,诚然它们有许多不一致的地方,但其间的一些看似对立的关系常常是视角不同所致,或是对某种偏失的纠正,对某种理念的强化。它们之问更多的是相伴共生、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比如:预设与生成、文本内涵与独特体验、探索与接受、合作与***、认知与情感、自主与训练、课内与课外等等。新课程绝非另砌炉灶,另辟天地,它是以传统课程为基础,把传统课程作为新课程的课程资源和对话对象,深入研究和挖掘传统课程的精华,实现传统课程的完善和发展,丰富新课程的历史内涵,保持课程发展的延续性,从而实现新课程对历史的超越。
我国的语文教学有着极为丰富的经验,如***前,强调熟读精思,读写结合,多读多练,循序渐进,注意读写方法的指导。***后,提出反对注入式教学,提倡启发式教学,强调师生互动,文道结合,提出加强基础训练,主张精讲多练、讲练结合。改革开放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发展,突出体现在:(1)明确了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基础工具学科、表情达意的工具学科。(2)在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相结合思想的指导下,加强“双基”训练。(3)在“文道统一”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加强语言训练。(4)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上,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5)注意识字、阅读、写作方法的指导。这些都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是一代代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的总结和积累,是智慧的结晶,是科学的提炼,是我国基础教育对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贡献。同时它们又与当前的课改方向是一脉相承的。
小学语文教学要不断地改革,不断地创新,但改革应是渐进的,应扎根传统,面向现代,展望未来。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是我国语文教学、语文教改的根基,是否坚持以传统的语文教学为根基,是关系到我国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和科学发展的问题,并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研究的创新能力和成果质量。我们要以科学的思维,时代的眼光,辨证的方式,敏锐的想象力去学习、研究传统的语文教学,以传统的语文教学为根基,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借鉴,发展当代的语文教学,形成根深叶茂的改革态势。
二、坚持语文的根本: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的性质、任务究竟是什么?这个看似简单又十分关键的问题,数千年来一直没能真正搞清楚。它始终困扰着我国的语文教学,使之左右摇摆、举棋不定、效率低下。建国以后,我国小语界对此进行了反复的研究,艰苦的探讨。20世纪90年代之前是集中在对语文教学工具性和思想性关系的争论,而20世纪到90年代以后又集中在对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关系的争论。《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使这个问题终于有了明确的答案,才真正地拨云见日。
追根溯源,回顾我国语文教学探求正确定位、寻求真实自我的艰辛历程,可见学科性质不清,目标任务不明,给语文学科带来深深的伤痛。片面地强调语文课程的***治性和思想性,语文课一味突出***治思想,大搞“兴无灭资”、“阶级斗争”、“大批判”,语文的“双基”成为空中楼阁,学生的语文水平急剧下滑。一味地强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不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大搞题海战术,要求偏高,内容偏难,形式偏旧,练习偏多,致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压力过大,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在今天的课改实践中又出现的一些怪异现象,使语文教学可能再度步入误区。语文课上,我们错误地把自己的主要精力都用在追求所谓的人文关怀、新奇形式、热闹情境^而忽略了对语文学习目标的把握和落实。难怪著名的小学语文教育专家杨再隋惊呼:“语文课又怎么了?”
对《语文课程标准》作了这样的表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明确地告诉我们工具性、人文性是一对相互依存的统一事物。其中的“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丁学生思想情感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性的特点。指明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人文性,目的正在于凸显这两方面的功能。语文课程实现了两大目标并不矛盾,我们应注重在教学目标与内容的设计上,在学习语言的实施上下功夫。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与生俱来,相辅相成的。没有了工具性,便没有必要设立语文学科,人文性也无从谈起;没有了人文性,语文有的只是枯燥的字、词、句、段、篇僵死的语言训练,语文课便失去了生机和情味。科学的做法是:坚守语文的学科本位,按照语文教学自身的规律指导和规范语文教学实践。在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的过程中,在听说读写思等语文综合实践的历练中,吸收人文内涵,培植人文精神,从而使工具性、人文性相得益彰,同生共构。当然就一篇课文而言,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在工具性和人文性上可有所侧重。总之,语文教师“守土有责”,要警惕内容庞杂、花样翻新、喧宾夺主、淡化文本的种种现象。舍人文而讲语文与舍语文而讲人文,其结果都会导致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两败俱伤。
三、夯实语文的根底: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学习、
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何谓“素养”?“素”,有“向来”之意。故“素养”一般指平时的修养和训练。由此观之,语文素养的含意就是对语文有长久的修养和训练。而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语文能力的习得不可能只靠教师的讲解,必须要经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己动口、动手、动脑的反复练习。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历练之。因此,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加强语言训练,重视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是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框架设计的。三个维度的关系为:凸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过程和方法”,落实“知识和能力”,“凸显”、“关注”的落脚点都集中在“知识和能力”上。毋庸置疑,“知识和能力”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目标,是语文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根本属性,同时也是“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依托。如果舍其依托,“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今我们不少语文课却渐渐丧失了语文的特征,舍弃了“知识和能力”的训练,忽视文本,冷落语言,大肆在本不属于语文的领地跟跑行走。我们必须明白小学是人生中学习语言的最佳时光,如果没能通过大量的、科学的、扎实的训练,以夯实其语文基础,就不可能为他们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那么也就失去了学习母语的根本意义。
“知识和能力”指的就是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基本能力。语文基础知识主要有:(1)语文体系的字词句等;(2)篇章体系的文章的段落、中心、标题、开头、结尾、过渡等。语文基本能力主要是识字、写字和听说读写能力。“双基”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根底,是实现课程目标、保证语文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淡化“双基”,丑化“双基”是对“双基”的严重误解。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缺少了“双基”的落实,必定是残缺的语文教学,浮躁的语文教学,偏离了学科本性的语文教学。在新课改下的语文“双基”该怎样落实呢?依靠的是科学的训练。我们应根据时代的发展、国情的特点和语文的规律,审视与反思“双基”理论与实践,改进“双基”的实施策略,提升“双基”教学的水平和效果,应注重以下三方面:
1 三维目标,整体推进。过去的语文“双基”教学缺乏灵性,冷落情感、机械重复。今天的语文“双基’:教学必须从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度统一的战略高度出发,走三维目标整体推进,听说读写综合发展的新路子。简而言之,新课程下的“双基”训练,既要有过程和方法的目标,又应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而知识和能力的目标是通过过程和方法来落实的,同时生成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 学用结合,习得能力。“主动参号性”是21世纪世界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学会学习”是人类适应未来社会的基本手段。语文应满足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充分地提供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不仅要把语文知识当作一种知识,还要把它当作理解内容,体会情感的手段。要注重凭借文本语言,精心设计和组织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听说读写等实践活动。要把学和用、课内和课外紧密地结合起来,努力促进语文知识向语文能力的转化。
3 关注形式,体味神韵。语文教材文质兼美,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是形成和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凭借。语文课应坚持以课文的言语形式为纲,坚持把语文实践活动指向提高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聚焦于“怎么说”,而不是“说什么”。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以语文学习的方式,扎扎实实地让学生经历语言文字的学习、理解、积累、感悟、内化、运用、生成的过程,从而感受语言文字在表达特定内容时所显示出来的强大的表现力和美妙的神韵,并从中学习如何表达和精彩表达。
4 潜心涵泳,熟读精思。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语言环境里去口诵心维,使其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整体把握,明文达意。坚持阅读教学以读为本,以读攻读,反复诵读,让学生零距离地与语言文字交往。主张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整体感悟,掌握语文知识,习得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主张集中研读语言,一篇课文精选一到两个专题,以点带面,涵盖全文。当然,反复诵读并不是机械重复地读,要精心设计诵读的层次、坡度和方式,达到百读不厌,常读常新,渐入佳境。
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要把语文的“根”留住了,在继承传统语文教学精华的基础上求发展,在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前提下求突破,在致力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求落实。只有坚守语文学科的本位,才能落实语文教学的专务。当然,语文教学不仅要把“根”留住,而且要使根系更加发达健壮,方能使“中国语文教学”这棵大树欣欣向荣,生机无限。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根”深方能叶茂“本”固才能枝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