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东老师感悟式语文教学的提出是将“实践、感悟、内化”三者相统一的立体学习观过程,相比较于传统线性即“知识―能力”(后来被丰富为“知识―感知―体悟―练习―能力”)的教学观而言,体现出以学生为本、以生活为源、以内化为宗、以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实践感悟为主要活动方式,重新诠释了语文教学中人、言、言语实践的三个要素。本文将就在感悟式教学框架下,以《穷人》为例,浅谈感悟式语文教学策略。
《穷人》一文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小说,讲的是在沙皇黑暗统治下渔夫和妻子桑娜宁可自己吃苦受累也要抱养西蒙的两个孩子的故事,反映出穷人那种淳朴善良的美好品质。小说内容并不复杂,故事情节的展开也略显平铺直叙,但读后却能打动人心,究其原因就在于作家深刻独到的环境描写,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惟妙惟肖的神态描写,意味深长的题目,似完非完的结尾。这些看似平常却值得推敲琢磨,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潜心感悟这几处的描写与布局,正是教师教好这篇课文、学生学好这篇课文的关键节点。
一、“感”问路在何方
所谓“感悟”,就是由感而悟,因感而悟。核心是“悟”,“感”是基础,“感”若不深,“悟”则无门,离开了“感”的“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感悟式语文教学,教师首先必须引领学生先“感”,深入文本,充分地感知语言,感受形象,找准“感”的切入点,才能形成“悟”的动情点。文本内涵各有其点,有的是课文内容的凝聚点,有的是思想感情的抒发点,有的是表达方式的启示点。就《穷人》一文而言,“感”的指向决定着其与“悟”的衔接点。
1.题目
首先,“穷人”的义项涵盖了谁?依其在文中的重要性是否应该依次为桑娜、渔夫、西蒙、两家七个孩子,还有隐藏在沙俄统治下生活悲惨的底层劳动人民。
其次,“穷”与“富”如何交织?这篇课文如果只是让学生读到了“穷”和因“穷”带来的困窘,那就彻底失败了。《穷人》一文,诸如《卖火柴的小女孩》《音乐家扬科》《小珊迪》《凡卡》等课文的主人公一样,他们在身陷悲惨生活境地中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向往与追求,“穷”并没有泯灭人性的善良,从而达到精神上的富有。
再次,何以为“穷”?课文除题目之外,全文再没出现过一个“穷”字,但是穷到什么地步我们都能感同身受,这些潜藏在字里行间的交代是否值得我们去挖掘呢?
2.细节
《穷人》一文以桑娜内心矛盾为主线,其内心矛盾主要通过她的心理描写得以彰显。在这条主线的运行中,环境描写做好铺垫,语文描写加以佐证,神态描写辅以衬托。正是这些细节描写丰满了一个没有豪言壮语、不经拔高的草根英雄。
3.结局
文章的另一妙处在于似是而非的结尾。这样的结局留给我们无限遐想的空间和理由,我们能否在合宜的想象和祝福中替他们做出下一步的规划呢?
二、“悟”入藕花深处
对于一篇课文,我们可以悟其遣词造句之妙,谋篇布局之奇,情理韵味之长,标点运用之精。就本文而言,在关于“感”的既定基本内容引导下,如何让学生“悟”?“悟”什么?这在于教师引导方式的选择。方式是感性与理性之间的链接,是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整合的手段,是学生由“感”入“悟”的关键。基于此,感悟式语文教学对于《穷人》一课可以在下列三个层面做出努力与引导。
1.以文为本,显形入境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是一道桥梁,通过它,读者才能和作者会面,而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也就是说,感悟不能脱离文本,而是紧扣并依托语言文字,在反复的涵泳品味、咬文嚼字、以读带悟中显化课文内容。
(1)交流描写环境的句子
①屋外寒风呼啸……五个孩子在海风呼啸中安静地睡着。②屋子里没有生炉子……
读了描写环境的句子,你能体会到什么?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那就通过读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
(2)品析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
①桑娜沉思……②她忐忑不安地想:……③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为什么会想到这些?这里如此多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呢?“非……不可”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这个词说一句话吗?这句话说明什么?你们能不能把这个矛盾的心理过程通过读展示出来呢?
(3)描写人物对话的句子
分角色朗读桑娜和渔夫的对话;说说自己体会到了什么;同桌分角色读;读完后,你有什么疑问?两个“沉默”各有什么含义?这个“熬”字能不能用另一个字代替?换完字再比较一下意思,说明什么?
通过这样的品、析、读,心入于境,情会于物,学生与文本耦合、共鸣,通达“悟”的境界。这样的境界又能让学生对语言文字更加敏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
2.感文悟题,升华内化
“悟”显然不仅仅是一种理智活动,它是由感而生,这种认识的升华同时也伴随着情感的升华,而情感的升华使得个人的认识更为丰富,二者融合而构成个人的意义世界。然而历史一直是语文教学的荒漠地带,时空的距离显然妨碍了学生进入“穷人”的世界,如果这种视阈上的距离不消除,学生很难摆脱“悟”的狭隘性。因此,本文对于精神世界建构的诉求不能通过理性的说教,而应通过学生基于对时代背景的了解,基于对课文的理解而产生同情、视阈融合和逆转来实现。在时代背景的契合后,教师要引导学唤醒蛰伏的题目:穷人是什么意思?穷人指谁?课文如何写他们的穷?课文只写他们的穷吗?桑娜和渔夫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认为他们穷吗?学生借作品构建一种对个体来说有意义的价值观和情感世界,这才是感悟式语文教学的“藕花深处”。
3.各陈其情,各有所悟
在以桑娜内心矛盾为主线的运行中,课文设置两处悬念,一是丈夫能否平安归来,二是丈夫是否同意收养孩子。在桑娜焦灼的内心交战与等待答案中,渔夫以同样的焦灼反诘着桑娜。课文在她拉开帐子后戛然而止,这样的结局隐喻着另一个悬念的雏形:桑娜拉开帐子后,会看到怎样的情景?桑娜和渔夫会怎么说、怎么做?第二天桑娜和渔夫跟孩子怎么解释?他们会怎样对待西蒙那两个孩子?两个孤儿的命运将会怎么样?今后桑娜一家人的生活会怎样?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各有所感的基础上完成各有所悟、各陈其情,在想象与畅言中化悟为情。
(作者单位 福建省南安市天山小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有所受 有所察 有所兴 有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