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传慈禧皇太后的御笔书法和绘画雄浑大气,造诣精湛,众多史料也曾记载慈禧的文化学养非比寻常。慈禧的手谕真迹曝光,为什么与她的书画作品判若两人?慈禧真的是传说中的才女,还是有人捉刀?BTV青年频道《书香北京》邀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开玺为您揭秘慈禧的文化学养之谜!
三位密切接触者著书为证:慈禧擅作诗通历史
近些年,一些画展中惊现据说是慈禧真迹的绘画和书法作品,有书法家评价慈禧的书法“底气足”,有媒体赞其“画艳惊众人”,一些拍卖会上也有很多标注“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的绘画作品。慈禧究竟是不是精书善画的才女呢?
慈禧身边的人对她的文化学养曾有过评价,“慈禧的侍从女官德龄写过一本书《慈禧后私生活实录》,说慈禧太后对于中国古代的历史,还有稗史,就是稗官野史,以及一些比较有名的传记或者传奇都有几分研究,非常人所能及。美国女画家卡尔写国一本书《清官见闻杂记》,说慈禧太后很了不起,善于作诗,能为诗‘出词清新’,说她在作诗司的时候写作的手法包括写作内容都是很清新的,不像有些文人都是老一套。卡尔还说慈禧太后写诗常常洋洋千言,而且一气呵成,不加思索,可以说才如泉涌。另外,慈禧太后平常喜欢浏览古代名家的诗文集,如果按照这们已载去分析,慈禧的文化修养应该很高。卡尔还赞扬慈禧太后的书法虽翰林中人亦不过是,就是说慈禧太后的书法,清***府翰林院当中的翰林也不过如此。慈禧曾侄孙叶赫那拉・根正写过一本书《我所知道的太后》,书里说慈禧太后从小就很聪明,8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书法,后来也有很多绘画的作品。他说他们家族的人当时都认为慈禧太后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聪明的女孩。”这三本书的作者都在当时与慈禧有过密切的接触,所以他们的著作也自然成为后人研究慈禧的重要资料,但也正因为他们与慈禧的特殊关系,以砭局限于当时的历史环境,难免对慈禧有溢美之词。
王开玺说:“还有一些记载说慈禧太后非常善于试帖诗,试帖诗就是清***府这些文人士子参加考试的时候要作诗,有一定的规范要求。像《清稗类钞》当中记载了慈禧的一些试帖诗,这诗后来我看了看,写得还真是好,不但文字工整对仗,而且写得很有意境。”
慈禧237字手谕有16处错别字
王开玺在研究慈禧时看到了一些她起草的上谕手稿,发现和我们所看到的她的绘画、书法相差很大,“可以说有天壤之别。我对慈禧的文化修养,包括她的书法绘画到底怎么样产生了疑问。”
1861年,辛酉之前,慈禧太后在热河起草了一道上谕,主要是对肃顺、载垣、端华赞襄***务臣治罪。从这道上谕可以看出慈蓓的真实书法水平。“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她的字迹写得并不工整,有点歪七扭八的,里面有很多词句不通顺,正是因为不通顺,所以她才在后边写‘求七兄弟改写’,这个七兄弟是她丈夫的七弟醇亲王奕嚣,也就是光绪皇帝的父亲。另外仔细看,有好多错别字,朝***的***她写的是正确的正,归***也写成正确的正。我专门数了一下,237个字的上谕错了13个字,16处用错。有一个字她两个地方都用,错了16处,错字率6.75%。这个史料绝对真实,是故宫博物院第一历史档案馆整理出来的。”
再看看慈禧4年以后的手谕真迹,仍然有错别字。“1865年的时候她和恭亲王发生矛盾,要罢免他。慈禧事先起草了一个上谕,文字比上一篇略微好一点,但是仍然字迹不工整,歪歪扭扭的,还有错别字,226个字错了10个、12处,错字率是5.75%。她起草上谕之后,就告诉大臣――很有名的理学家、文渊阁大学士倭仁,还有一个体仁阁大学士,说我这个上谕里边多有错字别字,‘汝为润色之、润饰之”,你帮助我好好地修改一下润色一下。所以说过了4年之后,慈禧太后的书法水平和文化修养还没有明显的提高。”
近60年后,慈禧太后在1904年抄的佛经显示她的书法水平仍然没有什么进步。“跟前面的两个上谕相比,她的字比以前要好一些,工整一些,有的字有一些笔锋了。但是没有很显的提高,文字结构还是有一些松散,运笔的笔锋也不是很好,字还是写得很孱弱,看不到什么功力,基本上还是属于初学者的水平。”
慈禧能否写如姚明身高的大字
美国画家卡尔说自己1903年奉命进宫,“见太后方持如椽之笔,濒濡其毫端于大砚台中。既见墨色已浓淡得中,遂振笔疾书,一挥而就,全字长可四英尺,作‘福’、‘寿’等字样,笔力绝劲,不作一豪巾帼气,当挥毫时,其腕力之强,用笔之速,令人嗟叹勿及。”清末太监1言修明在《老太监的回忆》一书里说“太后习写龙虎福寿等字,大字,其字之大甚至达六尺八尺,极有气魄”。
对于这样的描述,王开玺觉得不太现实:“中国古尺长短是不一样的,如果按照秦汉的尺子算,八尺大字我计算一下要1.7米到1.9米;如果按照清代的木尺算,一尺相当于现在的31.1厘米,八尺就是2米48、2米49的样子,比姚明还高。看照片慈禧太后的身高大概也就1米6甚至更矮。老太监信修明说慈禧太后身高四尺有余,按照清代的木尺算,大概是1米55.1米56。另外我们还要考虑一个因素,慈蓓太后是1835年出生的,1903年她68周岁了,距离她死还有5年。身高不够1米6而且是68周岁的一个老人,怎么可能拿着如椽之笔迅笔疾书,写出一个1米7、1米9甚至2米的字?”
18名优秀女画家为慈禧
一直以来有一个说法,市面上流传的慈禧书法、绘画作品是有人的。如果世传慈禧御笔书画皆为作品,那么谁是慈禧的捉刀者呢?“《清稗类钞》当中有记载,说慈禧日理万机,闲瞩的时候喜欢画扇面和写立轴,写福寿龙虎大字,很多人都跟她要字,患不能给,就是说她一个人写不了那么多,不能够供给。然后乃觅二人,一个是归安姚彦氏方伯之嫂,还有一个是云南缪中书嘉玉之妹,就是缪嘉蕙。”
缪嘉蕙,1841年出生于昆明一书香世家,自幼习书画,尤以花鸟工笔画为佳。15岁时嫁给昆明人陈瑞并随其到四川做官,可惜陈瑞在缪嘉蕙怀孕之际去世,缪嘉蕙回到昆明娘家生下孩子,靠卖画抚育幼子。缪嘉蕙是如何进宫的?较通行的说法是,慈禧选女画家的诏书一下,四川督抚立即派人将缪嘉蕙送至京师。缪嘉蕙在北京通过层层选拔,最后由慈禧太后亲自进行面试,先画了一幅《布袋和尚》,慈禧并不满意,后来她以颐和园景为题材画了一幅《秋韵深远》,方被慈禧认可。
王开玺说:“缪嘉蕙到宫里之后有两个任务,一是要做慈蓓的老师敦她画画,当然也要为慈蓓。缪嘉蕙说慈禧太后在全国挑选了18名最优秀的女画家,每年每个人都要为她作画,慈禧太后把这18人分成三拨,每一拨去10天,就跟到宫里上班一样。女画家作完画,慈禧盖上她的印章,再找翰林院的文人学士写上一些相关的诗词,赏赐给大臣。缪嘉蕙给慈禧太后作画最多,她既给慈禧太后绘画,包括像有些龙虎、福寿大字也都是缪嘉蕙写的。缪嘉蕙说她每年要给慈禧太后作画60张,如果乘以18个人,一年就要捉刀一千多幅。”
除了缪嘉蕙以外,还有两位有名有姓的人曾为慈禧。“一个叫屈兆麟,是清廷的宫廷画师,主要给慈禧太后画一些花鸟的绘画,比如松、鹤、灵芝。还有一个女画家王韶,是浙江人,也善于工笔画,绘画水平也很高,但她不太善于人际交往,不会阿谀奉承,因此慈禧太后后来对她就很冷淡了,王韶回到浙江之很抑郁,最后服毒自杀了。”
曾国藩称慈禧“才地平常”
并非所有人都对慈禧的文化学养持肯定的态度,晚清重臣曾国藩曾在京觐见两宫太后以后,在1869年7月7日的日记中说:两宫太后“才地平常,见面无一要语”。所谓“才地平常”,并非仅是指其***治见解、***治才能平常,同样也包括她们个人的文化素养、知识才智及书法、绘画等艺术修养各方面,都是很一般很平常的。曾国藩的这一评价,可为慈禧文化素养不高,至少不像有些人所记述、所描绘的那么高的佐证。
王开玺说:“慈禧太后的文化水平不高,字写得也不是很好。但是客观地讲,如果和清代的其他皇后或者嫔妃们相比,慈禧太后的文化水平应该算其中的佼佼者。”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揭秘慈禧的文化学养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