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为广东省有特色有代表性的期刊《岭南文史》,其对岭南文化研究现状与趋势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内容分析方法,对《岭南文史》近三年内容开展研究,结果显示岭南文化研究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当前岭南文化研究者的关注重点主要在于岭南历史和岭南人物方面。
关键词 岭南 岭南文化 岭南文史 广东 地方文化
中***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7.04.088
Abstract The study analyzed” Lingnan Literature and History” with content analysis method. It showed that the research of Lingnan culture had achieved some good successes. The history and characters were the most hot topics.
Key words Lingnan; Lingnan culture; Lingnan literature and history; Guangdong; local cultures
1 问题的提出
岭南文化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岭南文化研究是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必然要求。《岭南文史》期刊是专门研究岭南文化的重要期刊,是研究岭南文化的主要学术阵地。对于岭南文化研究分析,研究者的研究角度众多,如黄明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岭南文化的三次大兼容和三个发展高峰,[1]叶岱夫从人文地理角度分析了岭南文化的区域系统,[2]唐孝祥分析了岭南文化的基本精神,[3]梁凤莲研究了岭南文化的历史与现实视界,[4]刘益分析了岭南文化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地理因素。[5]而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岭南文化研究的分析还很少,因此本研究拟采用内容分析,力***通过对《岭南文史》的近几年载文的分析,以期从期刊学术载文的角度,了解岭南文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为相关研究提出有益意见和参考。
2 研究方法与过程
本文采用的是内容分析法,它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其实质是对传播内容所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6]目前,研究者还很少把内容分析法运用历史和文化研究中,仅有唐智松等学者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了《重庆陶研文史》,从而得出了重庆陶瓷研究文献的基本状况和特点。[7]
本研究运用内容分析,对《岭南文史》开展研究,以期获得岭南文化研究的状况和特点,并以此为依据为岭南文化研究提出有益意见和建议。研究以《岭南文史》期刊2014年第一期至2016年第二期共十期刊载的文章作为研究样本,在抽样期间,采取统计、对比、文本分析等方法对其现状进行研究。《岭南文史》是季刊,一年有四期,本研究共选取了十期共173篇文章进行分析,由于其中的***片新闻等的学术性较不高,在本次调查中进行了适当的删减。
3 研究内容与分析
3.1 载文单位统计分析
载文单位是期刊文章的出处,在本研究中,载文单位主要划分为高校、文博馆、出版社、企业、行***事业单位、作家协会、媒体及其他等几个方面。
统计数据显示,《岭南文史》刊载的文章最中来自高校的最多,所占调查总比重的39.9%,包括广东省内的重点大学,如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还有包括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海南大学等为代表的省外高校。由此可见,高校学者是研究岭南文化的主力***。
其次是文博馆,包括广东省博物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中山市博物馆、鸦片战争博物馆、广东省文物鉴定站、广州鲁迅纪念馆等,占调查总数的28.7%,说明广东省内各文物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单位的学者,也是岭南文化研究的重要学术群体。
再次,来自行***事业单位的载文也不少,占调查总数的19.6%,如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地方志办公室、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中共广东省委***史研究室、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州市***协、南京市人民***府***、广西社会科学院等,说明行***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也有很多岭南文化研究的学者,机关单位的岭南文化研究气氛也比较浓。
来自作家协会、出版社以及媒体的较少,包括中国作家协会、广东科技出版社、羊城晚报、梅州日报社等,分别占调查总数的2.6%,2.6%,2%;值得一提的是来自企业的也占了调查总数的2%,包括中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无线网络运营中心、广东省出版集团等;另外,占调查总数2.6%的其他单位。
从统计结果可以说明《岭南文史》刊载的文章来源主要是高校、文博馆以及行***事业单位,其中也不乏媒体、出版社、企业和中学等学术较冷门单位,各行各业都有涉及,来源广泛,研究题材丰富,说明岭南文化研究得到众多行业学术人士的关注。
3.2 栏目载文总数统计分析
衡量一个栏目信息量的重要指标是栏目的载文量。本文对《岭南文史》的栏目进行了统计,共选取163篇。
其中,历史长河栏目和史海钩沉栏目载文量最大,共44篇,有《黄埔***校与扶助农工》,《梁启超对先秦儒家伦理与***治关系的解读》,也有《清代广州十三行与法国经贸文化交流》,还有《石峡文化――岭南史前考古学文化的重大发现》。其次就是文苑艺坛栏目,人杰风华栏目,馆员风采栏目,分别有13、12、11篇;另外文化论坛、岭南风物栏目载文量相同。
其中载文量最少的是学术争鸣,研究动态,异国艺术以及书坛品评栏目,均只有一篇,学术争鸣栏目的是《潮剧源流新证――兼与《潮剧史》一观点商榷》;研究动态栏目的是《新世纪以来岭南文化研究综述》;异国艺术栏目的是《中国对越南磨漆画的研究》;而书坛品评栏目的是《佛山历史的正名之作:读《佛教与佛山文化》有感》。
此外,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栏目载文量也不少,如《试论海外华人华侨对中共领导的广东抗战作出的历史贡献》、《抗战时期日***飞机对梅县多次空袭》、《广东抗日第一仗――南澳血战》等,极具时代和地方特色。
可见,《岭南文史》十期文章中栏目共有23个,设置广泛且涵盖了各个方面,很有特色。从载文量统计结果可以说明历史长河栏目以及史海钩沉栏目在《岭南文史》中有很高的地位,反映出《岭南文史》的岭南文化研究方面重点在岭南历史方面。
3.3 文章作者统计分析
通过作者信息可以反映研究的人群,单位,本文对《岭南文史》2014至2016年十期的论文高产作者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来自中山大学的黄启臣发表的数量居第一,达到7篇,发表了《阿拉伯沉船的唐代商货文物实证海上丝路繁盛发展》、《清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中美贸易――兼论广州“一口通商”的始发港地位》等。其次是广东省人民***府地方志办公室的侯月祥,发表《学术大家 为人楷模――记当代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张磊》《“粤剧大师马老师、红姐鼓励我要好好传承粤剧”――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关国华访谈》等6篇;来自汕头市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的陈汉初发表了《从“尺素雅牍”到世界遗产名录的成功申报》《试论潮汕民间祖传手抄中医秘方的重要价值》等5篇。这三位学者不仅是岭南文化研究的高产作者,也是具有代表性的岭南文化研究学者。
3.4 主题统计分析
主题是一篇文章的核心内容,高度概括了文章中心。本文对《岭南文史》刊载的170篇文章进行了主题分类。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岭南史主题的最多,占调查总数的24.1%,有《开放进取的珠江文化史》《汉武帝时期的司法状况》《试论海外华人华侨对中共领导的广东抗战作出的历史贡献》等41篇;其次是岭南人物,占了调查总数的20.0%,有《黄天骥先生的学术人生》《我和两位前辈馆员的书画缘――怀念蔡敬翔、莫仲予两先生》等34篇;文学艺术主题的占所占调查总数的17.6%,有《学习和创作文言文的现实意义》《一声迟来的“惊雷”――《雷州文化概论》读后感》等30篇。这三个方面总共占了一半以上数量的文章,说明岭南史、岭南人物和岭南文学艺术,是岭南文化研究的主要热点。
而民俗风情和岭南建筑主题的最少,有《广州花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及人文关怀》《广东珍稀戏曲发展源流概述》《飞鹅岭与西樵山》等共5篇,仅占了1.8%和1.2%,这些方面还亟需学者们加强关注和研究。
4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通过内容分析法研究近三年《岭南文史》载文,得出了近年岭南文化研究领域的状况和特点,主要结论如下:
岭南文化研究领域较稳定,高校是岭南文化研究的主力***,并且广东省内各文物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单位的学者,也是岭南文化研究的重要学术群体。另外,行***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也有很多岭南文化研究的学者,其中也不乏媒体、出版社、企业和中学等学术较冷门单位,各行各业都有涉及,来源广泛,研究题材丰富,研究学术氛围浓厚,另外,还有不少岭南文化研究的高产学者,说明岭南文化研究得到了众多行业学术人士的关注,更有学者专门做这方面的研究,硕果累累。岭南文化栏目设置广泛且很有特色,涵盖了历史文学文物建筑人物名俗,覆盖了大部分岭南文化研究领域,各栏目载文数量不一,数量相差较大。岭南文化研究主题多样,范围广泛,其中研究岭南史、岭南人物和岭南文学艺术的文章最多,是岭南文化研究的热点,学者们非常关注岭南的历史、人物及文学艺术研究。
不过,岭南文化研究还存在岭南文化研究兼容性不够,研究主题还不够广泛等不足,对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增强岭南文化研究的兼容性,打破校域界限,鼓励各行各业人士学者参与岭南文化的研究。调查发现,岭南文化研究人士主要集中在高校,然后是文物馆和博物馆等,对于媒体、企业等一些学术冷门单位可以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有利于吸收更多合适的稿件,使岭南文化研究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结出更多丰硕的果实。
(2)扩大岭南文化研究的领域,均衡发展。调查发现,岭南文化研究的主题主要是岭南历史、人物、文学艺术方面,对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岭南文化来说,要充分并全面挖掘,特别是在岭南建筑和民俗风情主题等方面,研究的文章较少,亟需学者们加强关注和研究。
*通讯作者:陈瑜林
参考文献
[1] 黄明同.岭南文化的三次大兼容与三个发展高峰[J].学术研究,2000(9):98-101.
[2] 叶岱夫.岭南文化区域系统分析[J].人文地理,2000(5):5-9.
[3] 唐孝祥.试论近代岭南文化的基本精神[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19-22.
[4] 梁凤莲.岭南文化的历史与现实视界[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5):70-76.
[5] 刘益.岭南文化的特c及其形成的地理因素[J].人文地理,1997(1):48-50.
[6] 李克东.教育技术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27.
[7] 唐智松,倪煜豪.《重庆陶研文史》的内容分析――以创刊至2014年的版本为例[J].生活教育,2015(21).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岭南文化研究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