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芗剧的发展历程
芗剧,原名歌仔戏,起源于福建漳州的锦歌。明末清初,郑成功率部,把流传于漳州的“歌仔”(锦歌)、“车鼓弄”等民间艺术带到台湾,并与当地民歌小调结合,在农村、渔区广泛流行,出现坐唱形式的“歌仔馆”。清末,民间出于迎神赛会的需要,清唱的“歌仔馆”走上广场,出现化妆游行的表演形式,时称“歌仔阵”。此后,“歌仔阵”吸收梨园戏、闽剧等其他歌舞、曲艺、戏剧的艺术营养,在农村谷场、庙会等处演出。逢年过节,也搭戏棚表演。因为是从“歌仔阵”发展起来的,故称“歌仔戏”。到20世纪初,歌仔戏逐渐丰富定型,终于搬上舞台。
歌仔戏音乐曲调富有地方色彩,使用方言俚语,通俗易懂,又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秀剧目与表演艺术,民国初年盛行一时。1928年4月,台湾歌仔戏三乐轩班来漳州白礁慈济宫进香,归途在厦门演出了3天歌仔戏,大受群众欢迎。之后,漳州地区的龙溪、海澄等县城乡纷纷成立歌仔馆或歌仔戏班,歌仔戏由此迅速在闽南一带流行开来。抗日战争爆发后,地方***府把形成于台湾的歌仔戏视为“亡国调”,通令禁演。当时,一些民间艺人从锦歌吸收养分,重新创作一套新的唱腔改良调,搬上舞台演出,时称“改良戏”。改良戏在漳州龙溪一带广泛流传与发展,仅龙溪县的改良戏班、歌仔馆就有200多个。1948年,南靖县的一个剧团前往台湾演出,带去改良戏和新编杂碎调,受到台胞的喜爱与欢迎。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改良调主要流行于福建龙溪芗江一带,就改称芗剧。1951年8月,成立漳州市实验芗剧团。从此,芗剧逐渐发展成为福建省五大剧种之一。
“”期间,芗剧专业剧团全部被解散。粉碎“”后,漳州各县芗剧团相继恢复并有所发展。1979年,新编歌仔戏现代剧《双剑春》参加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芗剧首次进入首都舞台。1983年、1988年,漳州市芗剧团两次出访新加坡,共演出49场,受到各界的赞赏。至1990年,漳州市有专业芗剧团6个,民间职业剧团50多个,还有许多业余剧团遍布城乡,全市涌现了一批著名的芗剧艺人。2006年5月20日,芗剧被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漳州芗剧的表演艺术特色
漳州芗剧吸收外来剧种(四平戏、汉剧、乱弹、京剧等)的表演艺术,创造发展了自己的表演程式,其基本功有指法、步法、水袖、扇功、伞功和麈尾功等。凡演员都要参加的基本功训练是步法、趟马、跳台、四角***和“三十二刀”。
唱腔:漳州芗剧唱词通俗,乡土气息浓厚。唱腔的特点是唱多旁白少,曲调自由,旋律优美,节奏强烈,富有乡土情调。主要曲调有七字调与杂碎调两大声腔曲调,以及哭调、杂念调、民歌小调等。场景音乐既有来自漳州地区汉族民间音乐锦歌、十音、八音,也吸收竹马戏、潮剧、京剧、南曲的音乐。传统歌仔戏的主奏乐器有4大件:壳仔弦、大广弦、月琴、台湾笛。上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新音乐工作者的加入,从填词、配曲,改为作曲、配器,并发展了和声、伴唱,增加了二胡、扬琴、笙等民族乐器,引进西洋管弦乐,使芗剧音乐更加丰富多彩,更具表现力。
角色行当:芗剧的行当,早期只有生、旦、丑几个角色,后来吸收京剧的分行,角色增加。小生头戴罗帽,身穿短衣,腰系白堂裙,下穿灯笼裤,右手舞“扇子花”,左手甩“长袖筒”,载歌载舞,轻松自如。旦角台步技巧丰富多姿,有一字步、十字步、交叉步、蹀步、云步、蹉步、碎步等,表演细腻,生活气息浓郁。丑角表演滑稽风趣,诙谐幽默。
漳州芗剧与时俱进绽放新光彩
漳州芗剧最初多用歌仔戏的唱本,进入城市后,增加了历史题材的剧目,多是从其他剧种或小说改编而来。上世纪30年代末,漳州芗剧艺人邵江海为改变幕表制,曾编演《六月飞雪》等定型戏。
新中国成立后,龙溪地区成立剧目工作室,组织力量对传统剧目进行发掘、记录、整理,并积极推行定型戏。至1963年,记录芗剧老艺人口述的传统剧目410个,其中4个剧本收入《中国戏曲选》(福建卷)。上世纪60年代后,全区改幕表制为剧本制,建立保留剧目制,芗剧纳入文学创作规范化的轨道。全区拥有一支20多人的专业创作队伍,创作、改编和整理的一批优秀剧目,在参加省、华东区及全国会演中屡次得奖。较著名的芗剧编剧有邵江海、陈志亮、姚溪山、杨联源、方朝晖等。上世纪90年代初,杨联源、方朝晖创作的《戏魂》,获得全国现代戏会演优秀编剧奖、文化部第二届文华剧作奖,成为历届文华奖福建省获此殊荣的少数现代戏剧目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漳州芗剧历年上演创作和移植的现代戏80多个,涌现了国家一级演员郑秀琴、杨月霞、郑娅玲等优秀芗剧表演艺术家。她们饰演主角的剧目,都曾在福建省戏剧汇演中获奖。2014年8月,漳州芗剧团曾荣获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的《保婴记》,再次获得部级奖项――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传承海峡两岸民间艺术的漳州芗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