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的奇葩,几千年来,优秀的古诗犹如丰富的精神食粮哺育着一代代中华儿女成长。在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入选了许多古诗词供学生阅读,古诗教学历来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板块。但是,由于古诗的语言习惯及语法特点与现代白话文存在很大的差异,再加上初中生的社会阅历和语言积累不是很丰富,因此,古诗教学又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于是,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存在“就诗解诗”的现象,导致了古诗教学的低效。那么,如何优化古诗教学呢?
一、诵读成韵——把握古诗的“情趣”
古诗具有音乐美,具有很强的节奏性,读起来往往琅琅上口,能给人以一种音乐美感的享受,这就是古诗的内在“情趣”。因此,在初中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古诗“诵读成韵”,在诵读的过程中把握古诗的情趣美,在诵读的过程中体会古诗所蕴含的丰富情感,从而引发思想共鸣。
初中古诗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诵读时,首先要讲求节奏的指导。这就需要教师针对不同的古诗内容指导学生进行节奏的划分,例如,四言的古诗,一般都为“二二节奏”,如《诗经》中的《蒹葭》、曹操的《观沧海》等;五言的古诗一般为“二二一”节奏,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七言的古诗有的为 “二二三”节奏,也有的为“二二二一”节奏,还有的为“二二一二”节奏。不同古诗的不同节奏,能够表达不同的情感,因此,指导学生感情诵读的第一步就是要让他们掌握古诗的节奏。古诗语言的另一大特点是压韵,每一首古诗都有韵脚,因此,指导学生进行古诗诵读时,要让他们把韵脚读得响亮而稍长,这样,就能够读出古诗的韵味。
当然,诵读古诗的目的不是单单地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音乐美,而是让学生通过诵读在把握古诗节奏和韵律的基础上体会古诗本身的情趣,因为情趣是内化的,而节奏和韵律是外化的,只有通过外化的朗读,学生才能充分体验内在的情趣,从而让学生在古诗学习中得到语言的积累和发展。
二、引导想象——把握古诗的“意趣”
前人曾经说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首古诗虽然只有短短几句,但却给人创设了无穷的意境美。意境美是古诗的另一大特点,也是最吸引学生之处。因此,在初中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诗中的某一些佳句所描绘的意境进行想象,把握古诗的“意趣”,从而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例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其中“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句意境深远,教学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的:“同学们,春天到了,西湖的景色十分美丽,真是令为目不暇接呀。你们能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理解这两句诗所蕴含的情感吗?”这样,学生就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他们在想象的过程中深刻体验到了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意境,体会到诗中具有动态进程的“渐”和充满动感的“迷”与花色相配,将色彩与动感巧妙结合,感受到了诗中西湖景色的春意盎然。
可见,在初中古诗教学中,教师只要以古诗中的关键句为切入口,并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学生就能够自然地进入到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中,从而深刻体验古诗的“意趣”。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也是高效的,不仅能够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有效地提高了审美能力,可谓一举两得,事半功倍。
三、文本分析——把握古诗的“理趣”
在很多古诗中,具有很深刻的哲理,诗人通过文学的笔调在古诗中体现哲理,这就是古诗的“理趣”。古诗的理趣,由于比较隐含,所以初中生一般一时难以发现。因此,在初中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分析,在文本分析的过程中把握古诗的“理趣”。
1.借景说理
在一些古诗中,诗人是通过描写景物的方式进行说理的。例如,《登飞来峰》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在这句诗中不仅写景,更重要的是抒情,教学中,教师就要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发现写景背后所蕴含的“诗理”,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学习中得到思维的训练。
2.意象说理
在一些古诗中,有时诗人还通过描绘意象的形式来说理。这样,诗句的意象与哲理合二为一,就能够给人以一种无穷的启发。例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中,诗人刘禹锡就是利用“病树”“沉舟”这两个意象进行自比,从而说明每个人在失败后要积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去,充满奋发精神。
可见,古诗中的哲理是构成古诗内涵的重要因素,教学中,教师如果善于结合具体的情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思考,学生就能够有效地体验古诗的内涵及其所蕴含的深刻哲理,从而让学生的文本品味更深入、更有效。
总之,古诗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诵读成韵、合理想象、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把握古诗的情趣、意趣、理趣。需要指出的是,古诗的情趣、意趣、理趣并不是相对***的,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的古诗内容进行合理分析,灵活调控,做到“三趣”合一,这样,才能让古诗教学更有效。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一般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GS[2011]GHB157)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潭县第三中学(747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