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勉略构造带是中央造山带除商丹构造带以外又一条重要的板块缝合带。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国内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但在一些问题上尚存争议。本文总结了勉略带研究取得的共识,并对争议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勉略构造带,研究现状
Abstract:Mianlue tectonic zone is another plate suture zone apart from the Shangdan suture zone in Central Orogenic System. Domestic researchers have made many important achievements from
the nineties of the 20th century , but some aspects about it are still controversial. In this paper the achievements are summarized, and controversies are also disscussed.
Key words: Mianlue tectonic zone,Research status
中***分类号:A7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现今意义的勉略构造带包括传统的勉县—略阳构造混杂岩带及其东西延展。勉略构造带现沿秦岭大别造山带南缘边界呈近东西向延伸,东端在大别南缘被郯庐断裂左行平移至鲁东,而向西经武当山、大巴山弧南缘和勉县—略阳—康县继续沿西秦岭南缘的文县—玛曲—玛沁接东昆仑南缘断裂带西延,后又为阿尔金断裂平移接西昆仑南缘而至帕米尔构造结,并可再西延,成为中国大陆构造中一条划分中国大陆南北的重要构造带,是秦岭大别等中央造山系南缘的边界断裂构造带[1]。
1 勉略带研究取得的共识
研究表明,勉略带内物质组成复杂,由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构造岩片组成,构造变形发育,变质程度从绿片岩相到麻粒岩相均有出露。经历了中一晚泥盆世扩张打开、晚二叠世开始俯冲、中一晚三叠世陆一陆碰撞造山的构造演化过程[2,3]。带内发育有德尔尼、琵琶寺、庄科、鞍子山、随州花山及大别清水河等地区的蛇绿岩,南坪—康县地区的洋岛火山岩,三岔子等地区的岛弧火山岩,黑沟峡、大别男缘兰溪双峰式火山岩系。蛇绿岩及火山岩的年龄证据、沉积学证据、古生物证据都证明中—晚泥盆世至中—晚三叠世的洋陆转换过程[1,4],并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接受。总的来看,晚古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比较明朗,并且证据齐全充分。
2 勉略带研究存在的争议
近年来,勉略带内一批“古老年龄数据”的报导为晚古生代以前的构造演化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窗口”。张宗清等[5,6]在略阳三岔子偏桥沟岛弧火山岩性质的变质安山岩中获得Sm-Nd等时线年龄为873±71Ma,同源斜长花岗岩U—Pb年龄为913±20Ma,逐层蒸发法207Pb/206Pb年龄为926±10Ma;张宗清等[6-8]在勉县安子山类似N-MORB洋壳碎片的变质镁铁质火山岩块中获得Sm—Nd等时线年龄为877±78Ma。闫全人等[9]通过对勉略构造带康县—勉县段的铁镁质岩块或蛇绿岩进行了系统的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研究,获得了841±16Ma的年龄数据,在蛇绿混杂岩中的辉长岩和辉绿岩块中获得了827±14Ma~808±10Ma的年龄数据,认为沿南秦岭分布的新元古代弧—盆组合与勉略带康县—勉县段蛇绿岩残片所代表的新元代代洋盆在结构和时代上是相配置的。李瑞宝等[10]对琵琶寺基性火山岩的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琵琶寺基性火山岩形成时限为783±15~754±14Ma,认为琵琶寺基性火山岩是Rodinia超大陆裂解事件在西秦岭南缘或扬子地块北缘地区的响应。边千韬等[11]认为勉略缝合带可能是一条包括晋宁期、加里东期和晚海西—早印支期个时代蛇绿岩的复合蛇绿混杂岩带,并指出中央造山带南北演化时间和程度的差异,认为中央造山带的主造山期为晋宁期和加里东期。张国伟等[1]认为勉略带内蛇绿岩及相关火山岩中获得的10亿年和4亿年左右的同位素年代数据应是勉略古缝合带中混入的古老混杂岩块的时代,并通过区域地质对比、分析判定秦岭主导的碰撞造山构造作用主要发生于印支期中—晚三叠世期间,而后才转入从晚三叠世—侏罗纪开始的全区普遍一致的造山期后的陆内构造演化阶段。
3 讨论
中央造山带,包括勉略构造带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晋宁期、加里东起、华西—印支期蛇绿岩的出露从区域上说明中央造山带是一条复合型造山带。由于地质演化的漫长性和复杂性,很多构造现象难以保存完好,但造山带中保留的珍贵构造遗迹为我们研究中国大陆的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物质资料。我们需要从宏观和微观进行综合研究,要以运动的、发展的思维模式来衡量已有的理论。
勉略构造带两期甚至多期蛇绿岩及火山岩的出露暗示其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但由于构造作用的叠加改造,早期的很多物质和构造现象都被破坏,证据不甚齐全,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理论的不断更新,研究资料的不断丰富,我们对勉略构造带的认识会更加深入。
参考文献
张国伟,程顺有,郭安林,董云鹏,赖绍聪,姚安平. 2004. 秦岭—大别中央造山系南缘勉略古缝合带的再认识——兼论中国大陆主体的拼合[J]. 地质通报,23(9~10):846-853.
张国伟,孟庆任,赖绍聪. 1995a. 秦岭造山带的结构与构造[J]. 中国科学( D辑),25( 9):994-1003.
张国伟,董石鹏,赖绍聪,郭安林,刘少峰,孟庆任,程有顺,姚安平,张宗清,裴先治,李三忠. 2003.秦岭大别造山带南缘勉略构造带与勉略缝合带[J]. 中国科学D(辑),33(12):1121-1135.
裴先治. 2001. 勉略—阿尼玛卿构造带的形成演化与动力学特征. 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154.
张宗清, 唐索寒, 张国伟, 杨永成, 王进辉. 2005. 勉县—略阳蛇绿混杂岩带镁铁质—安山质火山岩块年龄和该带构造演化的复杂性[J]. 地质学报,79(4):531-539.
张宗清, 张国伟, 刘敦一, 王宗起, 唐索寒, 王进辉. 2006. 秦岭造山带蛇绿岩、花岗岩和碎屑沉积岩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348.
张宗清, 张国伟, 唐索寒, 许继峰, 杨永成, 王进辉. 2002. 秦岭勉略带中安子山麻粒岩的年龄[J]. 科学通报, 47( 22) : 1751-1755.
张宗清, 张国伟, 唐索寒. 2002. 南秦岭变质地层同位素年代学[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256.
闫全人, 王宗起, 闫臻, 向忠金, 陈隽璐, 王涛. 2007. 秦岭勉略构造混杂带康县—勉县段蛇绿岩块—铁镁质岩块的SHRIMP年代及其意义[J]. 地质论评, 53( 6):755-763.
李瑞宝,裴先治,丁仨平,李佐臣,冯建赟,孙雨,张亚峰,刘战庆. 2009. 西秦岭南缘勉略带琵琶寺基性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J]. 地质学报,83(11):1612-1623.
边千韬,赵大升,叶正仁,常承法,罗小林,高山林. 2002. 初论昆祁秦缝合系[J]. 地球学报,23(6):5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