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
家庭农场在中国是一个新概念。说通俗点儿,家庭农场相当于种粮大户的升级版,一样的是以家庭为主,不一样的是家庭农场相较于种粮大户,规模扩大了,种植水平提高了,注入了现代农业的元素。
一个草莓“小农场主”
近年来,上海松江、湖北武汉、吉林延边、浙江宁波、安徽郎溪等地积极培育家庭农场。
宁波的奉化尚田是浙江的草莓之乡,这里的草莓有着相当高的知名度。张庆华家的20亩草莓在当地规模并不算太大。他家的草莓农场就是从自家成员起步,到现在已经成长为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生产经营企业。
15年前,张庆华在村里承包了10亩草莓地,当时收入并不高,一年也就3万多元。2008年,张庆华把隔壁3户人家的10亩地以每亩500元的价格租了下来,规模一下子翻了一倍。从2010年开始,尚田草莓的价格稳定在每斤20元以上,张庆华一家最好的时候,每亩草莓园有3万元左右的收入。
截至2010年,在宁波工商部门注册的家庭农场有385个,共实现销售收入8.26亿元、利润1.48亿元,每个家庭农场的年均收入大大超过了普通农户的收入水平。
据统计,农业部确定的33个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地区已有家庭农场6670多个。
发展家庭农场的双重目标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徐勇说,近些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农村老龄化、空心化现象严重,导致农业种植水平不高,并有大量耕地被抛荒。因此,发展家庭农场,让“能耕者有其田”,通过租赁、土地流转等形式把耕地集中到一些种田能人手上,是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的一条有效路径。
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张晓山表示,农业规模化经营是在稳定提高土地生产率的基础上,较大幅度地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这样使劳动者的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同时使农产品的供给得到有效保证。因此,包括家庭农场在内的农业规模化经营能够实现双重目标,既确保农民的收入增长,又确保中国的粮食安全。
加大对家庭农场的扶持力度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孙中华认为,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要守住一条底线,就是要充分尊重和保障农民承包土地的权利。
另外,做好农村土地的确权工作是发展家庭农场的关键一步。因为给土地承包者确权颁证能为创新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代农业、探索集体经济奠定坚实的产权基础。
徐勇认为,发展家庭农场,***府应当加大扶持力度,现在的***策是农业补贴给土地承包者,今后应把补贴直接给开展家庭农场经营的农户,以提高农户的积极性。
关注农业投资的新希望产业基金投资总监汤珣表示,在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过程中,有两个问题需要***府切实解决,一是食品安全的管控,因为以农户为生产经营主体的经营机制使得包括相关药品使用在内的涉及食品安全的因素不能得到有效管理;二是农户的贷款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