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提升行业主管部门管理效能,利用汽车电子标识技术开展危化品运输车辆运行监管。首先,分析汽车电子标识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然后,提出汽车电子标识技术在危化品运输车辆运行监管中的应用,包括证照信息化管理、出入场站自动化管理、车辆运行路线网格化监管及线下路面全景化缉查等4个方面。最后,为实现上述应用,构建基于汽车电子标识技术的危化品运输车辆监管平台,提出平台技术框架。
关键词:交通运输系统工程;汽车电子标识;危化品运输车辆;交通安全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危化品道路运输量逐年增长,危化品车辆引发的道路运输事故数量呈现高发态势。作为移动危险源,危化品车辆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重特大恶性事故,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公共安全构成巨大威胁[1-4]。近几年来,***、交通运输部、安监总局等***相关部委及地方各级***十分重视危化品运输车辆安全监管。2009年,***组织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启用剧毒化学品系统。2010年,***针对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大整合,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其中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管理是该系统一项重要内容。同年,由交通运输部组织的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上线运行,系统实现了全国范围内危化品车辆动态信息的跨区域、跨部门信息交换和共享。2011年,交通运输部、***、国家安检总局和工信部要求危化品车辆运输企业于2012年1月1日起必须为危险品车辆安装卫星定位装置,并接入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控系统。从上述系统应用的经验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违法违规行为监管难,驾驶人在行车过程中存在超速超载、不按照预定路线行驶或者违规进/出目标区域等违规行为;而现有的卫星定位系统,设备需电池供电,人为易损坏,且偏远地区信号盲点较多;(2)信息共享复用难,危化品运输全流程管理档案信息不完备,数据资源整合困难、实时共享交换效果不理想,跨系统、跨警种、跨部门、跨地域信息共享不能满通管理实战需求。面对危险品车辆事故的严峻形势,公安机关将推动和加强危化品车辆运输全过程动态安全监管列入重点工作,提出要建立危化品运输车辆动态监管的新型勤务模式。汽车电子标识是运用超高频RFID技术进行汽车身份电子化管理的新型手段,被称为汽车“二代身份证”,具备唯一性、准确性、可写性等技术优势,是车辆运行监管的最新手段。利用汽车电子标识技术开展危化品运输车辆运行监管将极大地提升行业主管部门管理效能。
1汽车电子标识工作原理
汽车电子标识(ElectronicRegistrationIdentificationoftheMotorVehicle,简称ERI)也叫汽车电子身份证、汽车数字化标准信源,俗称“电子车牌”,主要包括标签和读写设备,是物联网无源射频识别(RFID)在智慧交通领域的延伸。汽车电子标识标签存车辆号牌、号牌种类、车辆类型、使用性质等信息,通过安装在路面的读写设备能够自动、非接触、不停车地读取标签信息完成车辆的识别和监控。其具有无源超高频、标识码唯一、可读可写、安全性能高等特点。汽车电子标识的工作原理如***1所示,当装有汽车电子标识的车辆进入读写设备工作区域时,标识被激活,读写设备获得车辆信息,并上传至后端系统进行存储和分析应用。系统通过数据加密、身份认证、中心授权、存储区访问限制、分行业密钥管理等安全机制,有效保证了车辆信息安全、保护了驾驶员隐私,满足了各行各业的涉车应用需求[5-7]。
2汽车电子标识在危化品运输车辆运行监管中的应用
目前,危化品运输车辆管理主要涉及交通运输部门、公安机关治安管理部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等,其中交通运输部门主要负责核发承运单位经营(运输)许可证、运输车辆道路运输证、驾驶人及押运人员上岗资格证等;公安机关治安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核发剧毒化学品购买凭证(购买证明、准购证),审核购买单位信息,通行证备案核销等工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核发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通行信息通报签收等工作。汽车电子标识标签卡片采用多分区设计,卡片可应用的存储区域分为登记信息区及至少5个用户区。登记信息区存储车辆号牌、使用性质等车辆基本信息;用户区预留给交通运输、环保等行业应用。整个卡片采用具备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密钥体系,行业用户在此基础上可以在用户区再建立本行业的密钥体系,在“一卡多用”的同时实现“双重安全认证”。鉴于此,汽车电子标识在危化品车辆监管工作中可开展以下应用。(1)实现证照信息化管理通过不同的“读、写”授权和安全访问机制,由公安机关的交通管理部门、治安管理部门将危化品运输车辆业务流程中涉及的通行证、许可证、资格证等证照信息写入电子标识标签的不同分区,结合电子标识“身份唯一性”,实现相关信息防伪、防复用、防篡改等功能。(2)实现出入场站自动化管理通过汽车电子标识管理系统与危化品场站出入管理系统进行联动,实现授权车辆自动进出场站,减少人工巡检、手动记录等环节,在保证核查信息准确性的前提下提高场站运行效率。(3)实现车辆运行路线网格化监管通过布设在危化品运输车辆许可运行线路上的汽车电子标识读写设备,实时读取车辆的“打卡”信息,结合GIS地***上路况信息,计算并预测车辆运行参数,一旦路线上某点位长时间读取不到车辆“打卡”信息或者其他非授权区域中汽车电子标识读写设备读取到该车通行信息,随即产生预警信息,并可通过短信提醒车辆驾驶人和押运人。(4)实现线下路面全景化缉查可为路面***人员配备移动式、手持式电子标识管理终端,在路面进行拦车检查时,通过现场识读电子标识标签中的全项档案信息、查验车辆实际情况,确保实际情况与申请信息的一致性,进一步降低安全风险。(5)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复用无缝化通过建立基于汽车电子标识的交通管理系统,强化危化品运输车辆监管模块功能,建立基于汽车电子标识的横跨公安各警种、危化品运输监管全链条、部省市县四级的“三维”数据共享交换体系,实现危化品运输车辆行-停全时空管理,达到“一点预警,多级联动”的管理效果。
3基于汽车电子标识技术的危化品运输车辆监管平台架构
基于汽车电子标识技术的危化品运输车辆监管平台如***2所示。基于汽车电子标识技术的危化品运输车辆监管平台主要包含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应用层以及密钥管理体系和系统安全体系。(1)感知层:主要包括各型汽车电子标识读写设备(包括一体式、分体式、手持式、射频-视频一体机等)以及传统的视频卡口、电子警察等交通信息采集设备。(2)传输层:主要包括公安网链路、设备网链路、行业专网链路、互联网链路、3G/4G通讯等,用于前端设备和上端软件系统的数据传输。(3)平台层:主要包括中间件、数据库、数据分析模型、数据访问总线等支撑软硬件系统,实现对危化品运输车辆通行数据的汇聚、存储、融合、关联和分析。(4)应用层:主要包括危化品运输车辆证照电子化管理、场站出入自动化管理、车辆运行线路监管、路面缉查布控等。
4结语
本文研究内容包括3部分:(1)分析汽车电子标识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2)提出汽车电子标识技术在危化品运输车辆运行监管中的应用,包括证照信息化管理、出入场站自动化管理、车辆运行路线网格化监管及线下路面全景化缉查等4个方面;(3)构建基于汽车电子标识技术的危化品运输车辆监管平台,提出平台技术框架。此外,鉴于通常情况下汽车电子标识项目想要达到显著的效果需要满足标识标签覆盖率高、识读基站建设密度大2个基本前提,如若针对单项应用开展大规模建设势必存在效费比不高等问题,因此在利用汽车电子标识技术解决危化品运输车辆监管问题上,建议***府涉车管理部门将城市涉车管理中汽车电子标识应用通盘考虑,注重顶层设计,加强与行业现有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将其在危化品运输车辆运行监管中的应用作为汽车电子标识应用中的优先方向和切入点,在撬动汽车电子标识产业化的同时深化单领域应用,以点带面、以面促点,实现最佳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旭磊,赵来***.如何真正提升我国危化品安全管理——基于危化事故大数据的分析[J].探索与争鸣,2016(2):73-77.
[2]陈国华,王煜,陈珑凯,等.危化品安全生产科技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5,25(3):126-132.
[3]陈闻杰,张冠华.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危化品运输监控与管理平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6,33(1):45-48.
[4]王其,蒋平,李严,等.一种危化品运输车定位监控系统:中国,CN105372681A[P].2016-03-02.
[5]黄金,王***华,胡家彬.汽车电子标识应用系统研究与设计[J].警察技术,2017(3):9-12.
[6]孙正良.汽车电子标识运用与实践的思考[J].中国信息安全,2016(10):68-70.
[7]易海燕,童典利.基于汽车电子标识的物流信息平台构建研究[J].物流科技,2016,39(1):58-63.
作者:刘飞 王松浩 李珊珊 单位: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汽车电子标识技术与车辆监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