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论行事的著作。对“孝”道的论述是《论语》的重要内容之一,简单概括来说“孝”即子女秉承先道,赡养并尊敬父母的行为。在现代社会,“孝”仍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道德规范,是我们所遵循的基本的道德准则。本文主要阐述《论语》中的忠孝之道及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孝;《论语》;孔子;礼;恭敬
中***分类号:K2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0-0158-02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华夏儿女孝亲敬老,代代相传,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在《论语》这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中就可发现,在中国古代社会,“孝”就已经被视为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基础之一。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孝”道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论语》中对“孝”的表述
(一)“孝”与从***为官
《论语》开篇第二章便提到有子说的一段话“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者,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由此可见,“孝”在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性。“孝”是儒家用以规范父母与子女关系、治国安邦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之一;是做人持家的根本。一个人只有做到“孝”,打理好家***才能逐渐拓展到做一个好官,治理好***务,治理好国家,最终平定天下。
(二)“孝”之父引子继
《论语》学而篇中有孔子这样一段话,原文是:“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之孝矣”。此句后在里仁篇也有提及。这段话非常有深意,在一个人尚未成年正处在成长立志的阶段,需要父母的呵护与指引,确立他的志向;在年轻的时候多多从父辈那里吸取经验教训,学会扬弃,把父辈们留下来的合理部分继承下来,长期坚持。此处孔子在这里论及的“孝”,贯穿了父母和子女两代人的责任和义务,是父辈的引导和子女的继承。这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孝”有利于人类社会的代代相传,向好的方面不断发展。
(三)恭敬懂礼才谓“孝”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即“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仔细分析可知,这里的“无违”实际就是无违于“礼”。“孝”应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片敬爱之心,是为人子弟永不忘本的一种人性,总而言之,无违于礼就是不违天道人道,用“孝”这一人道的重要形式来对待人的生命的全过程。
亦有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又有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是孝乎?”。如若与父母长辈谈话做事时经常是沉着脸,即使有再好的物质生活父母也不会开心。俗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尽孝就要不管何时都和颜悦色的对待父母,心中孝态度敬才能给父母带来心灵上的安慰和舒畅。
《论语》第四篇里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因为每个人对待事物的态度和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很少有人能在与父母意见不合时仍然恭敬相劝不违抗父母的命令。当我们与父母意见不同时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但不要顶撞父母,否则会伤了他们的心。即使父母说的不对,出发点也是为了子女好,做儿女的应该学会理解和宽容。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多为他们考虑着想,“孝”也就体现了出来。
二、我所理解的“孝”的内涵
从伦理学角度来看,“孝”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一种晚辈对长辈的伦理道德。“孝”主要包括的内容有:一为养,即赡养父母。二为敬,即孝敬父母。三为安亲,四为终身孝敬。表现在子女,晚辈敬仰追念祖先,秉承先道,赡养并尊敬父母的行为。行“孝”要赡养、尊敬父母;要态度谦和,不违礼;要继承父道。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及的丧葬及其丧葬的礼节问题也是对孝敬父母的一种延伸。
作为人之本,“孝”贯穿于人类生活的始末,父母是给予我们生命的人,是我们一生都要感恩的人。岁月如梭时光荏苒,而老人对于儿女的那份担心和爱恋之情却永远不变,父母与儿女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人,思想上也同样有代沟,在父母眼里子女永远是长不大的小孩,我们可能永远都无法理解父母对我们的“多余的担忧”,就像父母永远无法理解我们的那种“叛逆”。但这些都不能影响和阻碍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子女对父母的尊重与孝敬。
中国有句老话叫:“百善孝为先”。在新的历史时期尊老敬老必须更加重视,弘扬孝道,孝敬父母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是人们要遵循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孝”是衡量一个人的品质,营造和谐家庭的法宝,继续大力弘扬“孝”道,这样才有利于提高现代文明的水平,构建和谐的小家,和谐的社会。
三、“孝”的时代要求与现实意义
经过时代的发展与积淀,“孝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针对现代的特点,较之于孔子时代,“孝”的观念应该有新的时代内涵。
(一)从狭义上讲,“孝”是让父母心情愉悦不担忧
让父母心情愉悦不担忧一方面是指为人子女应该让父母在衣食住行上无忧虑,精神上愉快有寄托。在当今社会物质丰富,人民生活富足,现代的“孝”已经不仅仅是传统的茶足饭饱衣食无忧,而更多的体现在对父母长辈在精神领域的关怀与照顾。很多子女虽然跟父母同住一个屋檐下,却让父母在精神上备感到寂寞。广州一位80岁的老人衣食无忧,儿女经常买东西给他却还被这位老人状告“不孝”,原因就是儿女从来没有与这位老人有过精神上的交流,没有对他嘘寒问暖耐心关怀过,所以老人觉得儿女不孝。这一事例正好印证了《论语》里“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所以,在满足了父母的物质需求以后,无论多忙,我们都不应该“吝惜”对父母的陪伴和贴心的问候。
让父母无忧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不要让父母为自己过分担忧。为人子女不可能整日守在父母身边,在外求学、就业,子女的安全、健康、疾患都牵着父母的心,就像《论语》里孔子说的:“父母唯其疾之忧”。现在想想自己,不管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是否做到不让父母担心?是否经常按时打电话给父母聊天报平安?出门在外,能够做到自立自强,照顾好自己,让父母安心不担忧便足矣。
(二)从广义上讲,博爱之为“孝”
“博爱之为仁”, 博爱是对全人类广泛的爱,是一种特殊的爱、无私的爱。博爱是一种奉献,“孝”也是一种奉献。通常爱自己的父母容易,爱别人的父母难,爱天下的老人更难。现代的社会家庭状况多是夫妻两个侍奉四个老人,本来陌生的人变成自己的父母,岳父母与女婿、公婆与儿媳的关系变的微妙起来。要处理好这层关系,就要意识到“孝”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要像孝顺侍奉自己的父母一样孝顺岳父母和公婆,建立一个和睦美满的大家庭。
博爱教人有博大的胸怀,能容得下大千世界,能把这种爱给予亲人,给予朋友,也能把爱给予不认识的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敬老院养老院等机构也越来越多,里面多是没有儿女侍奉的老人,与此同时也涌现出一批充满爱心的志愿者经常去养老院看望陪伴老人,像亲生子女一般带给他们生活上的关怀和心灵上的慰藉。这样充满博爱之心的人对待自己的父母自然也是“孝”字当先。“孝”是人的理性提升、良知升华,能爱天下人,天下人爱我,更何况父母呢。
(三)从更高层面讲,爱岗爱国是为“孝”
爱国意识之爱也是源于“孝”,人们在长期发展中认识到自己与父母、与同胞、与故土的关系是同荣共苦的关系,这种认识使人们形成了对父母和故乡的依恋和热爱。
古有民族英雄岳飞,从***为官上廉洁奉公,严以律己厚以待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今有科学家钱学森,他在美国待了十几年,却说“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即使拘役的磨难和生命的威胁也不能改变钱学森报效祖国的决心。这就是钱学森大孝至孝的爱国之情。
为人子者,离开父母身在***、兵、工、商、学各岗各业,尽管岗位不同,却都要求热爱本职、努力工作、无私奉献、做到“八荣八耻”、为国争光。家在国中,小家在大家中,尽忠于国,奉献于岗,为国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此乃为大孝,这便是时代对“孝”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谈《论语》之“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