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古代,人们对饮酒与养生保健的关系就有所认识。《诗经・豳风》中便有“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把酒和长寿联系到了一起。
也许有人认为,饮酒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其实不然。饮酒实际上是一种境界颇高的艺术享受,有许多学问。特别是在古代,人们不仅注重酒的质量和强调节制饮酒,而且还十分讲究饮酒的环境和方式。具体而言,古人饮酒的经验和方法主要表现在:
环境要好
古人认为,酒不能乱饮,只有在身体和情绪正常的情况下才能饮用。身体不适、过分忧愁或盛怒之时都不能饮酒,否则会损害身体健康。古人为使饮酒时的情绪达到最佳状态,也摸索出了至今看来仍可效仿的办法:
选择合适的时间: 如凉风好月,快雨时雪,花开满庭,新酿初熟,旧地故友,久别重逢时饮酒,可达到宾主皆欢的目的。而在日炙风燥,连阴恶雨,近暮思归,心情烦躁,不速客至,而有他期之时,则不宜饮酒。
选择合适的场合: 无论在花前月下,泛舟中流的露天场合,还是在宅舍酒楼,只要使人感到幽雅、舒畅,便是饮酒的最佳场合。
温酒而喝
古人饮酒多温热了喝。商周时期的温酒器皿等,便是有力的证明。酒为什么要温了喝呢?元人贾铭说:“凡饮酒宜温,不宜热。”但喝冷酒也不好,认为“饮冷酒成手战(即颤抖)”。
此说法是有道理的。因为酒中除乙醇外,还含有甲醇、杂醇油、乙酪、铅等有害物质。甲醇对视力有害,10毫升甲醇就会导致眼睛失明,摄入量过多会危及生命。但甲醇的沸点是64.7摄氏度,比乙醇的沸点78.3摄氏度低,用沸水或酒精火加热,它就会变成气体蒸发掉。乙酪是酒的辛辣气味的主要构成因素,过量吸入会出现头晕等醉酒现象,而它的沸点只有21摄氏度,用稍热一点的水即可使之挥发。同时,在酒加热的过程中,酒精也会随之挥发一些,这样,酒中的有害成分也就减少了许多,对人体的损害也就少些。当然,酒的温度也不能加得太高,饮用过热的酒,乙醇挥发太多,再好的酒也没味了。
“饮必小咽”
许多现代人常讲究干杯,似乎一杯杯地干才觉得痛快,才显得豪爽。其实这样饮酒是不科学的。正确的饮法应该是轻酌慢饮。《吕氏春秋》说:“凡养生,……饮必小咽,端直无戾。”明龙遵钗在《饮食绅言》中说,喝酒不宜太多太急,否则会损伤肠胃和肺。
勿混饮
各种不同的酒中除都含有乙醇外,还含有其他一些互不相同的成分,其中有些成分不宜混杂。多种酒混杂饮用会产生一些新的有害成分,会使人感觉胃不舒服、头痛等。《清升录》记载:“酒不可杂饮。饮之,虽善酒者亦醉,乃饮家所慎。”并举一例说:“宛叶书生胡适,冬至日宴客,以诸家群遗之酒为具。席半,客恐,私相告戒,适疑而问之,一人曰:‘某忸君家百氏浆。’”掺着喝宾客都受不了。
另外,药酒也不宜用作饮宴用酒。药酒中一般含有多种中草药成分,如作饮宴用酒,某些药物成分可能和食物中的一些成分发生矛盾,令人不适。
空腹勿饮
有句古语叫“空腹盛怒,切勿饮酒”,认为饮酒必佐佳肴。唐孙思邈《千金食治》中也提醒人们忌空腹饮酒。因为酒进入人体后,乙醇是靠肝脏分解的。肝脏在分解过程中又需要各种维生素来维持辅助,如果此时胃肠中空无食物,乙醇最易被迅速吸收,造成机理失调、肝脏受损。因此,饮酒时应佐以营养价值比较高的菜肴、水果,这也是饮酒养生的一个窍门。当然,饱食后也不宜饮酒。
勿强饮
饮酒时不能强逼硬劝别人,自己也不能赌气争胜,不能喝硬要往肚里灌。张潮在《酒社刍吉》小引中说:“饮酒之人,有三种,其善饮者不待劝,其绝饮者不能劝。唯有一种能饮而故不饮者宜用劝,然能饮而故不饮,彼先已自欺矣,吾亦何为劝之哉。故不问作主作客,唯当率喜称量而饮,人我皆不须劝。”
酒后少饮茶
不少人喜欢酒后立即喝浓茶,以为可以解酒。其实不然。李时珍说:“酒后饮茶,伤肾脏,腰脚重坠,膀胱冷痛,兼患痰饮水肿、消渴挛痛之疾。”现代科学已证实了酒后立饮茶对肾脏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