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笔者外祖父为让一件黄小松镌刻、范述曾制器的锡包紫砂镶玉壶躲避“大炼钢铁”,将壶转藏我家。多年来虽经常观看,但一直未能读懂。恰巧近日喜购《陈根远说古印》一书,读后使我茅塞顿开。
此壶为八方型,高10厘米,底径10厘米,口径6厘米,壶表为锡制,内胎为紫砂,方把与方流口为青玉镶嵌,壶盖镶圆饼状白玉钮。壶内底正中戳印一篆书方章“范述曾制”,壶正面刻句“其清若镜,味甘如醴”,款署“小松作”。壶之另一面刻《竹棘***》一幅。
从《陈根远说古印》第84页得知小松大名黄易:
黄易(1744~1802年),字大易,因其父名松石,故又号小松,杭州人。黄易的父亲与丁敬是世交,“析碑论古,晨夕过从”。黄易幼承家学,善诗文,工书画,篆隶尤精,古穆静雅。黄易的篆刻以他深厚的金石学为基础,直接师承丁敬,远溯秦汉,兼及元明诸家,渊雅醇古,有出蓝之誉。早年丁敬见到他的篆刻作品时,便感叹:“他日传龙泓(丁敬号)而起者,小松也!”对他寄以厚望。后人以丁黄并称。深厚的学养、丰富的艺术实践,使黄小松在印论上往往有惊人之语。如他说篆刻要“小心落墨,大胆奏刀”,一语道破篆刻三昧,至今为篆刻家奉为信条。
静观壶上刻文,其书以刀,气势逼人。黄小松和丁敬、金农、郑板桥、奚冈、陈鸿寿合称为“雍嘉七子”。秦祖永也将这“七子”所刻的印章及边款辑为《七家印跋》(见《美术丛书》二集第三辑)。上海博物馆编著的《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1136页著录了黄小松各类印章71方。足见黄小松在艺林的深远影响。壶上小松刻字突显体尚方、刀尚切、味尚醇等特征,应为黄小松真迹。
壶之另面《竹棘***》中的竹子刻得清瘦、挺拔,用简练的刀法生动地表现出竹枝的弹性和叶片的生机。每个叶片都刻画得如钢针般刺人眼目,给人以滋润青翠之感。这正合古人“一两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叶;自然淡淡疏疏,何必重重叠叠?”的诗意。
范述曾主要艺术活动在乾隆、嘉庆、道光年间,善制锡包紫砂镶玉壶,选料精良,造型别致。此种壶的制作难点是将包锡与砂胎贴紧,将制锡、制玉工艺移植于紫砂壶的装饰上,开创了紫砂壶的新工艺、新品种。范述曾曾与陈鸿寿(曼生)、杨彭年合作锡包玉壶,与“西泠八家”中人也多有接触,有陈范合壶传世,与杨彭年齐名。如其传世的六瓣梅锡包紫砂三镶玉壶,壶身一面刻梅兰***等,另面刻诗文,款署“石泉”。内也有方“范述曾制”印,作品品位甚高。可惜自范述曾之后,此种工艺即失传了。
此壶之内层紫砂,色泽紫褐,砂粗而温润。“范述曾制”极具汉印篆刻意味,淳厚古朴,运刀老练,豪迈自如。
“袖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此壶制作规矩,融包锡、紫砂、玉石为一器,其工艺制作难度可想而知。器盖器身子母口严丝合缝,玉与锡镶嵌自然工巧,无处不显示出作者巧夺天工的制壶技艺和大家风范。作品别致的造型、细腻的做工、精美的书画、一流的篆刻,令人百看不厌、爱不释手。紫砂三镶壶最早由朱坚首创,盛于杨彭年,止于范述曾。生产短暂,存世很少。此壶更出自黄小松、范述曾两位大师之手,实属珍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