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窦圌山两座险峰间的铁索上“死”去多次之后,“亚洲飞人”杨海平曾经思考过退出这场死亡游戏。但遗憾的是,梦想和现实却继续将他和女儿绑在了那条凌空悬挂的铁锁之上……
在两座险峻的山峰之间,横着长长的铁索,下面,是万丈深渊。年过六旬的父亲和年方妙龄的女儿,每天就在这条铁索上“飞来飞去”,旁边,是掌声雷动的游客……
这座山叫做窦圌山,又名圌山,位于四川省江油市城北20公里的涪江东岸。唐代的时候,主簿窦圌曾经隐居在这里,此山因此而得名。
历史上,窦圌山曾经和峨眉、青城等著名山脉并称“蜀中五大名山”。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座山峰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尤其是在上世纪80年代,甚至萧条到了“外地无人知晓,蜀中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
这样的境况,一直到“飞人”的出现才重新被改变。从很年轻的时候开始,飞人就在长长的铁索上表演,许多年之后,飞人年过六旬,他最大的梦想是在窦圌山下,修建“铁索表演陈列馆”,就在这个时候,景区方面提出:飞人的女儿必须出现在铁索上……
一个人撑起一座山
窦圌山有三座险峰,三峰上分别立有东岳殿、窦真殿、鲁班殿三座古庙。在当地人的传说中,窦圌山原本是座孤峰,后来鲁班在这里修筑神殿,两斧头下去,就形成了现在三峰并立的奇观。
三座险峰之间无路可通,只有一根30多米长的铁索将它们连接。铁锁下,就是万丈深渊。那位著名的“飞人”,就是因为在这条铁索上行走表演而成名的。
他叫杨海平,土生土长的窦圌山村民。从小,杨海平就听长辈说:山峰上的古庙里有宝藏,窦真殿里有圣水,喝了能够得道成仙,鲁班殿里还有一座金库……
杨海平13岁那年,村里仍然没有人能够通过铁索去到另一端,这也让他的好奇心愈来愈重。所以,当杨海平遇到能够在铁索上如履平地的云岩寺常聪法师时,就义无反顾地拜这位和尚为师,和他一起拜师的,还有好友钟印国。
杨海平永远记得第一次踏上铁索的情景:那是一个雾气很浓的早晨,本以为脚下的悬崖不那么明晰,可以降低恐惧感。但是,当双脚踩上摇摇晃晃的铁链时,自己的心脏都快要跳出来了。当亦步亦趋地走到中间的位置,胆怯之下,他想往回走,但回头一看,身后已有一长段距离,冷风从裤管直往上灌……最后,杨海平壮胆一咬牙,总算是硬着头皮抵达了另一端。
他笑称这次行走让他“破了胆”,这一破,就再也不怕了。
窦真殿里并没有传说中的宝贝,但杨海平却是真正学到了功夫。自此之后,他与铁索的默契日益加深,还练就了一身超凡的本领。
从此,杨海平开始了在窦圌山的走铁索表演。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他独创了“金鸡***”、“雄鹰展翅”、“倒挂金钩”、“仙人指路”、“白鹤亮翅”、“韦驮献杵”、“童子拜观音”等十多个惊险动作。而这些动作都是他在竹林里每天练习后,逐渐搬到悬空铁索上来的。
听说窦圌山出了一个飞人,能在险峻的山峰间铁索飞渡,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前来。窦圌山旅游业也再一次火了起来。在窦圌山景区的对外宣传资料中,杨海平被列为最重要的卖点。有游客更是在网上评论说:因为杨海平,窦圌山才让游客有了前往的理由。
与死神共舞的游戏
尽管山峰因为这位飞人而火,但杨海平告诉记者,自己的成就感远没有那么大,甚至还曾思考过退隐,因为这是用命在做事情,他已经“死”过好几次了。
在窦圌山人的记忆中,如果死里逃生是场比赛,那么杨海平则是当之无愧的冠***。1995年的一天,杨海平在表演“双手脱链”时,不小心脚底一滑,身体猛地往下坠落,幸好危急关头他眼疾手快,一把抓住掠身而过的铁链,才免于粉身碎骨;1998年8月,杨海平在“倒挂金钩”的时候,受力的脚背突然抽筋,在身体即将滑落的千钧一发之时,他忍着剧痛奋力改变重心,弯腰抓住了铁索下方的铁绳,再次与死神擦肩……
不过,在杨海平心中,真正让他感到恐惧的只有两次。
一次是在1996年,杨海平身体不适,坐在山间休息,师弟钟印国代替他上铁索。突然,他发现原本喧闹的观众们安静了,凑上去一看,铁索上的人不见了……“只有半盏茶的时间,一个大活人就和我天人永隔了。”
另一次是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那天,杨海平刚刚走完铁索,顷刻间就地动山摇了,他清楚地看见:窦圌山的三座山峰一会儿靠拢,一会儿分离,四周的山体和古建筑都在垮塌。因为剧烈的摇晃,他倒在了悬崖边上……几分钟过去,世界终于安静下来,他顾不得疼痛,奔向山顶已经垮塌的小屋,一边扒开废墟,一边高呼着妻子的名字。当妻子终于从废墟中爬出来时,两位老人相拥痛哭。
曾经,杨海平也退出过走铁索表演。那是1990年,因为年迈的父母和妻子竭力反对,他不得不中止了这份差事,用表演挣来的钱开起照相馆。可惜天不遂人愿,不久后生意失败破产,但儿子和女儿要上学,要吃饭……无奈之下,他不得不再次回到铁索上,用这份“提着脑袋”的职业为家庭的幸福筹谋。
杨海平的儿子杨朝说:以前,父亲只有2000块钱的工资,为了给自己和妹妹多赚一点读书的钱,表演时就不系保险绳,让观众过足眼瘾,多给几十块钱……杨朝说:“为了我和妹妹的学费,爸爸是用命在换钱”。
杨朝还翻出一张碟子,里面刻录的是央视曾为父亲制作的专题片《窦圌山惊魂》,片中的杨海平被称为“杨老爹”,从让游人流泪的情节可以看出,这位用生命教育儿女的父亲,光环已经远胜于窦圌山景区本身。
被“绑架”的“亚洲女飞人”
2012年的窦圌山,依旧如往日一般宁静。
但某一天,前往窦圌山观看铁索飞渡表演的游客却惊奇地发现:杨海平不见了。峭壁间的铁索上,出现的是一位眉目清秀、身着粉色衣服的少女。少女虽然年纪很轻,却在铁锁上蝴蝶般翻飞,做着各种令人窒息的高难度动作,和杨海平的表演形式一脉相承。
她叫杨力,22岁,是杨海平的亲生女儿,也是窦圌山景区重磅推出的“大红人”——她甚至被戴上了“亚洲女飞人”的帽子。
11岁那年夏天,杨力在父亲杨海平的引领下第一次走上铁索,成为“铁索飞渡”最年轻的女性。从那以后,她的生活就和窦圌山粘合起来,被贴上不平凡的标签。
杨海平站在观景台上,眯缝着眼观看女儿表演,并频频点头。他身边的宣传海报则记录了当地媒体的报道,标题很有噱头:《江油女大学生杨力:不系保险绳穿着拖鞋走铁索》,文章大篇幅渲染了杨力的高超技艺。
在杨老爹心中,女儿的技艺和窦圌山旅游的发展,以及家族影响力的延续性休戚与共。他认为,已经年过花甲的自己,迟早是要撤去光环的,但是,窦圌山却不能丢失“铁索飞渡”这个诱人的看点。杨海平不愿意这段历史被掐断。
但是,在和记者的交谈中,杨力却表示,自己并没有像报道所说的那样急切地希望继承父亲的衣钵。
其实,导致刚刚大学毕业的杨力回到窦圌山,是景区给予的压力,以及父亲一个又一个的催促电话。杨力知道:父亲这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修建“铁索表演陈列馆”,而这项工程的完工,必须要得到窦圌山景区方面的支持。在双方谈判之后,景区开出的条件是:杨力必须以“女飞人”的身份出现在铁索上。换一句话说,就是杨力如果不表演,那么父亲的梦想就不能实现。
大学就要毕业的很长一段时间,身在异地的杨力几乎每天都会接到亲人的电话:希望能尽早回家参与表演……内心纠结的杨力一直没有给予正面回应。杨海平曾经发脾气:“如果你不回来表演,我就再也不建陈列馆了……”
就这样,杨力被“绑架”了回来。
杨力告诉记者,她很怀念在成都念大学的日子,尽管自己意识到迟早是要回窦圌山的,但仍然还是想在外面多走走、看看……曾经,父亲为了她牺牲很多,那么现在,她要成为父亲梦想的主要构筑者和参与者。
女儿回来后,似乎万事俱备了。
杨海平告诉记者,希望能在3年内建起以铁索飞渡为主题的陈列馆。但遗憾的是,他一直用生命服务的窦圌山景区却并没有进行积极的支持行动。因为杨海平的陈列馆项目好像在带动客流量上作用并不明显。所以,老人只能一边表演,一边化缘。曾经,他的故事经过电视台报道后,有人愿意出资赞助,但最终仍然不了了之。
尽管如此,杨海平似乎还是很有信心,他依旧拿着用生命换来的每月几千元的工资,和家人一起,几乎把所有的收入都投进了陈列馆工地上。记者在现场看到:工地的另一侧,杨家的青瓦房残旧而坚定地伫立着。
记者手记:人文的悲哀
接受采访时,尽管60岁的杨海平鬓须全白,但仍然面泛红光,头发扑愣愣地绑在脑后,显得十分精干。他声若洪钟地和记者聊天,讲述着早已被世人熟知的传奇,那抑扬顿挫的语调,像是天桥底下的说书人。
儿子杨朝说,父亲对走铁索已经到了痴狂的地步。有一次,杨海平手臂受伤,打着钢钉,依然照旧上铁索,家人把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虽然现在,杨海平每次表演都会系上保险索,但杨朝依旧非常担心——因为那保险索十分简陋,在做倒挂的动作时,保险索非常容易从腰部以上松脱,形同虚设。
那么,飞人传奇该如何续写呢?
对于杨海平老人来说,这个问题可能会关乎到他的整个下半生。但对于从唐朝以来就享有盛名的窦圌山而言,飞人的几十年传奇似乎只是个轻描淡写的故事。在景区看来,杨海平和他女儿的未来似乎并不重要,景区只看重他们怎样帮助自己招揽游客——在窦圌山,记者的一个深刻感受就是,除了杨家父女,似乎山上的其他景致都是虚拟的。
在杨海平老人关于“铁索表演陈列馆”的梦里,也许更多的颜色是黑色。这是他的悲哀,更是千年窦圌山人文的悲哀。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窦圌山上的死亡舞蹈:被铁索绑架的亚洲女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