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的关系,笔者时常参加各种级别的观课评课活动,听了不少的古诗词教学课,对高中宋词教学尤为关注。笔者发现,无论是观摩课,还是常态课,宋词教学都存在普遍的问题,诸如把词等同于诗来教,以讲析代感悟,以背读代吟诵,以解题代鉴赏,等等。这样的教学,常让笔者深感焦虑,更觉遗憾。
如何更好地教古诗词,这是值得我们花大力气加以研究的课题。下面笔者结合“人教版”必修四宋词单元的教学,从“口诵心惟,以声传情”的角度,谈谈如何运用吟诵法教宋词。
一、通览全局,确定目标
必修四第二单元选取宋代四位作家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的八首词作。从风格上,有婉约词,也有豪放词;从体制上,有双调词,也有长调词;从内容上,有写山水之美、别情离绪、怀古伤今、壮志难酬、游子之思、报国之情,等等。如此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我们提供了极为广阔的教与学实践的空间。
那么,我们应该设计怎样合宜的教学目标来引导学生学习宋词呢?著名学者周汝昌说:“词的欣赏,首先要从格律美的角度去领略赏会。离开这一点而侈谈词的艺术,很容易流为肤辞泛语。”[1 ]而领略赏会词的声韵之美,则要借助吟诵法。朱自清先生认为,吟诵是高中生学诗的第一步。他在《论诗词门径》中提到,高中生学习国文,理解与鉴赏旧诗比一般文言困难,但对于诗的兴味比文大,因为诗的声调和谐,便于吟诵。而声调又是诗的原始的,也是主要的效用,所以学生乐意读。[2 ]实践也证明,吟诵是一种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的过程,把自己的情感投入进去,在口诵心惟中,因声求气,以声传情,是最为切合中国古代诗词特点的学习方法之一。
因此,在教学总体安排上,我们要把吟诵的教学纳入计划,把它与鉴赏教学等量齐观,不可厚此薄彼。一个单元,八首宋词,一般要花10课时左右,长达两周左右的教学时间。在教学安排上,除了教诗词鉴赏的知识与方法外,应当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教授词的知识和吟诵方法,这样才能相辅相成,入口入心。
二、因词施教,吟之有法
叶圣陶先生说:“吟诵的语调,有客观的规律。”[3 ]在他看来,吟诵一篇文章,要依据对于文章的了解与体会,应合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与情感,错综地使用高低、强弱、缓急这三类语调。此外,还要在文字上记上符号,以此来吟诵就不会漫无凭依。
借鉴叶老的话,在宋词吟诵教学中,可以因词施教,授之以法。与诗相比,词有其独特的文体特质。词作为诗的一种变体,句子短则一两个字,长则十几个字,表面上看似自由随意,其实不然。写词又叫“填词”,是按照一定的词牌填上合适的字,每个词牌多少句,每一个句子几个字,是规定好的。每句中的每个字是平声还是仄声,也是规定好的,不能随意更改。所以,教学中要关注“词牌”,词牌不同,形式相异,内容不同。依词牌,标明平仄、划好停顿、找对韵脚,就能发现词的声韵之美。
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吟诵指导:
1.标平仄,读出韵律
预习时,把标出词句的平仄作为一项作业。短的双调词,如苏轼的《定风波》,李清照的《醉花阴》等,可以要求全词标注;长的慢词,如柳永的《望海潮》、《雨霖铃》,坡的《念奴娇》,辛弃疾的词和李清照的《声声慢》等,可以同桌合作标注。标注使用规范的符号,平声用横线,仄声用竖线。下面以李清照的《醉花阴》为例,示范一下 [4 ]:
【原词】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
在学生标注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吟咏出声调的长、短、高、低、轻、重的变化。平声为长,仄声为短;阴平阳平高而平,上声先低后高,去声先高后降。这样诵读,声音上就有了抑扬顿挫的变化,有利于表达情感。
2.划停顿,读出节奏
中国古典诗歌的节奏主要靠顿来体现,诗中的顿来源于平时日常语言中的顿,但两者有区别。一般而言,古典诗歌基本上两字一顿,而奇数诗句的句末一字用音的延长成为一顿。相对于诗歌而言,词句的顿显得更为复杂。偶数词句的顿基本与诗歌相同,但奇数词句的顿就变得多样了。
在有些长调慢词的词句之前,往往在紧要的发端处,还有所谓的领字,又叫“逗”,有“一字逗”、“二字逗”、“三字逗”之分。比如柳永的《雨霖铃》词,“对/长亭晚”的“对”字,“竟/无语凝噎”的“竟”字,属一字逗;“应是/良辰好景虚设”的“应是”,属二字逗;“念去去,千里烟波”的“念去去”,“便纵有/千种风情”的“便纵有”,都属于三字逗。《望海潮》中“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有”字,属一字逗,领起后面两句对仗的四字句。辛弃疾《水龙吟》词中“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的“把”,“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的“倩”,都是领字,属于一字逗,这些领字多为仄声字。
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把顿用斜线标注,在吟诵时要注意停顿,尤其是读到领字处,要读得响亮有力,情绪饱满,要有意识地停顿或拉长以突出其领起下文的功能,方能恰到好处地表现其声韵的节奏。
3.找韵脚,读出情感
所谓“韵脚”,主要是指词中句尾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一般情况下,格律诗要求偶句押韵。朱光潜先生说:“就一般诗来说,韵的最大功用在把涣散的声音联络贯串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曲调在中国诗中。它好比贯珠的串子,在中国诗里这串子尤不可少。” [5 ]这句话对词也是适用的,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找对韵脚,有意识地吟咏,有助于完整地感受与把握全词的情感。
词按词牌填写,押韵的情况比较复杂。与诗相比,词的韵脚位置不定,或一句一韵,或两句一韵,或多句一韵;词有平声韵,有仄声韵,有一首词中既有平声韵,又有仄声韵,或平声仄声同押;诗常是一韵到底,词则不一定,或一韵,或换韵,有的词甚至多次换韵。词的这种押韵的特点既有利于抒情性,又保证它的音乐性。
下面以具体的词为例,说说韵脚的特点。
(1)平声韵
柳永词《望海潮·东南形胜》,双调,107字,上片53字,下片54字。平声韵,上片五平韵,韵脚为“华、家、沙、涯、奢”;下片六平韵,“嘉、花、娃、牙、霞、夸”;全词一韵到底。
(2)仄声韵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双调,104字。仄韵调,上下片各十一句四韵,上片韵脚分别是:“处、去、住、虎”;下片韵脚分别是:“顾、路、鼓、否”;全词一韵到底,押的都是u韵。
(3)平仄转韵调
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词则是特别的押韵格式。它属于平仄转韵调,全词62字。上片五句30字,三平韵两仄韵,韵脚分别是:“声、行(平韵)——马、怕(仄韵)——生(平韵)”;下片六句32字,四仄韵两平韵,韵脚分别是:“醒、冷(仄韵)——迎(平韵)——处、去(仄韵)——晴(平韵)”;平仄换韵方式是“甲乙甲丙甲丁甲”,由于词中押韵的调变化多,因而读起来节奏起伏大,感情变化明显,在吟诵中,可以明显感觉到本词与其他词的差别。
找对韵脚后,学生用符号加以标示,然后吟诵,遇到押韵的字,根据韵脚的特点,或短促急收,或舒展拉长,以表现其声韵,以突出其情感,并力求在整首词中形成情感旋律。
三、因声求气,以声传情
口诵心惟,因声求气,以声传情,有助于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情境中充分感悟与理解诗词的情韵之美。周振甫先生在《文章例话》中说:“作者由气盛决定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读者则入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中求气,得到了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感情,这就是因声求气。” [6 ]他说的是读文之法,同时也适用于读诗词。
试以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为例简说。据专家研究,这首词历来词人多用平韵调,但李清照却用了仄韵,全词97字,上片十句四韵,下片九句五韵,分别是:“戚、息、急、识”和“积、摘、黑、滴、得”;所押的韵脚古音全是入声字,但现在除了“识”字外,都读平声。这些入声字在当时不但押韵,而且还体现作品特有的声情,如果换成上声或去声字,就达不到这样的后果。这些入声字在福州方言中还是读入声字。
试把它的平仄标示如下(加点字为韵脚),以供参考⑦: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韵)。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平仄(韵),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韵)。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韵)。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仄(韵)。
全词97字,用了60个仄声字,16句句尾是仄声字,这在众多词中是少见的。这就是人们一旦读到该词便情不自禁地为之吸引,乃至着迷的原因所在。
教学中可分四步:第一步“识其声韵”,过程如下:学生先自读,谈读感;结合学生读感,教师相机解说其声韵特点,并吟诵一遍;再让学生自读,请一位学生诵读,教师予以吟诵指点,全班吟诵;从声韵上感受与揣摩词句中传递出的低回、婉曲、缠绵、哀怨、凄楚、悲苦等情绪。第二步“明其情脉”,全词97字无一字不含愁,无一处不写愁,首句述心境,接着写寒暖难调,酒不敌寒,雁声增愁,睹花伤怀,寒窗难守,细雨添愁,最后以愁字作结。诗人选取一系列承载愁绪与勾连愁情的意象,营造了凄凉孤苦、哀怨悲怆的意境,使人读后,难以释愁,让学生循着词句,披文入情,直抵词情内核,把握“愁”之情脉。第三步“以声传情”,把握“愁情”后,师生反复吟诵,因声求气,以倾听、探寻、触摸词心;继之以声传情,用吟诵来传递与表达自己的体验与理解,以求声情并茂。第四步“知人论世”,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与时代特点,深度解读诗人“愁”情之深层原因。这样的教学,方能达到入口入心,悦耳怡情。
因声求气,以声传情,可以透过“言”这种感性的存在,进而探寻诗词更为深刻的“意”,在抑扬顿挫、高低缓急的语调中,细心揣摩词句声音上的感彩和作者情绪的变化,充分领会作品的情韵之美,最后领悟诗人寄予其中的精神意义和生命境界。叶圣陶先生指出:“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学生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 [8 ]要让吟诵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享受,教师就要着力于吟诵的指导,要有一份吟诵的情趣与追求。
在许多课堂上,把“吟诵”等同于朗读、速读或背诵的做法并不少见,这种错误做法还在延续。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读词的兴味,口诵心惟,以声传情,把这种兴味置于背诵与默写之上,应当成为我们教学古典诗词的高追求。
参考文献:
[1]周汝昌:《唐宋词鉴赏辞典·序言(二)》,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第3页。
[2]朱自清:《朱自清语文教学经验》,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79页。
[3]叶圣陶:《精读的指导》,《教育与人生——叶圣陶教育论著选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61页。
[4]《白香词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52页。
[5]朱光潜:《诗论》,北京出版社,2006年,第232页。
[6]周振甫:《文章例话》,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第52页。
[7]《白香词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26页。
[8]叶圣陶:《精读的指导》,《教育与人生——叶圣陶教育论著选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