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很难听的词儿,因为盗不仅仅是偷,更意味着一种野蛮、强行的开掘和破坏。
第一个光顾始皇陵的名人就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历史记载,项羽火烧咸阳宫殿之后,率领大兵30万直扑秦始皇陵,据估计除了掠取财物之外,很可能要学习当年伍子胥鞭尸的一幕。
《史记・高祖本纪》这样记载;刘邦与项羽伯持征广陵(今荥阳东北)之间时,刘邦列项羽十大罪状,第四项是“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物”。《汉书・楚文王传》这样记载:“郦山之作未成,而周章(周文)百万之师至其下矣。项籍燔其宫室营宇,往者成见发掘。“《水经注》中说得更是详尽:“项羽入关发之,以30万人,30日运物不能穷。关东盗贼销椁取铜。”
刘泽华等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也说项羽“挖了秦始皇的坟,放火焚烧咸阳”。关于这方面的史料,在王子今先生所著的《中国盗墓史》里都有着详细的收集和精辟的分析。
让我们想象一下当年的情景。
荡荡30万人马,扬起遮天蔽日的尘土,冲!
骊山门外。“停!”项羽丹田怒喝,30万人马登时立住。
唰唰……只有旗帜的飘舞声。哈哈……充满血丝的双目伴随着狂笑在风中飘荡。“将***,我们到了。”带着悲泣的狂笑顿住。“赢***,可惜我们见面晚了。”瞬间,乌骓已经闪到骊山门前。
“开门!”一声怒喝,天色忽的变得极暗。1万人马奋力打开骊山大门。
忽的天上一声闷雷,咔!骊山摇动。所有的马上将官没有一个再可以立住,除了项羽。杀!对于不听命令的马匹一律全部斩杀。
大雨倾盆,却很难冲淡地上的鲜血。
……
骊山继续摇动,
1万人仍在前进,
又一道霹雳,那闪亮让项羽看到了赢***的面目,那样轻蔑的笑容,那样随意的大手一挥。1万人全部消失,因为几分钟的时间,骊山的门里冲出无数的怪兽,每一个都是红色的毛发,大雨里那红色被冲下,融于先前的马血中。
是神话?
不知道,只是少了1万人。
“哼!”随着项王的怒喝,骊山正上方的天空也出现了一道霹雳。而且山顶的树林被削掉出一个圆形。“嗯!”5万人直冲骊山门里。“喳喳……”10万只怪鸟的叫声从骊山的门里传了出来,5万,再也没有任何声音……
沉默,项羽的回答。
骊山门内,英雄对决。
崤山,秦国的最险要的关口。项王提马过它。然而,骊山门内,项羽看到的是一座小型的银色的崤山,冲上去,冲过去,前面就能见到赢***。
乱箭射出,项王一人迎接。
傍晚……黎明……傍晚。雨早停了,还剩下的24万仍立住。
“虞姬,我如果一天没有出来……你就走吧。”
“嗯。”
虞姬款步走出队伍,却面向着骊山大门。
骊山门内,已经没有了箭羽,剩下的是一匹马,一个项羽。虞姬攀上箭山。“大王,我们走吧。”项王记起了先前一天叔叔在梦里的嘱托,“不要斗天……”
骊山门外,一个白发老叟、一个项羽开始对话。
“为什么不能打开?”
“谁能超过自己的祖先呢,他是始皇,是第一个,你只是王。”
“你是?”
“说人不是人,说神不是神,天地虽大,一谷内住。”
项王下马一鞠躬。“撤。”
后来,有人说他是鬼谷子。
项羽之后,秦始皇陵安睡了将近1000多年,在这1000多年中,各朝代似乎都忘记了它的存在,风雨雷电之中,再也没有人能够找到。
这样一直到唐朝末年,始皇陵前开始骚动。
先看这样一首诗: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这首《题》是黄巢所写。
黄巢是唐朝末年,曹州冤句(今山东荷泽)人。举进士不第,公元875年率领数千人在曹州起义,878年继王仙芝死后被推为领袖,称冲天大将***。881年攻破唐朝京都长安,建立农民***权,国号大齐。但由于没有建立较稳固的根据地和未乘胜追歼残余势力,被迫撤出长安,转战山东,884年在泰山狼虎谷战败自杀。
就是这位诗人兼起义者,应验了“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俗语,为了***队的“财务不至于失调”,也开始动秦始皇陵的脑子,读书人是不同于项羽的莽撞,他是想好之后才带兵去的。
“黄将***,虽然我***攻入长安,可是粮饷不够了。”
“大家有何良策?”
“我有”,一向默默无闻只知道溜须拍马的将官吴打油忽然说话。
“黄将***,我们现在可是坐在宝山上面啊,长安附近有大唐18位皇帝陵墓,最重要的是还有当年横扫六国的秦始皇陵啊,要是……?”
“住口,混蛋,我乃是圣人门徒,怎能做偷坟掘墓的狗贼行径,来人,将吴打油拉下去。杀!”黄巢脸色铁青。
众将一看,连忙求情,“将***,看在吴将***跟随您多年的份上,您就饶了他吧。”
“哼”黄巢想了想,“死罪放过,活罪难饶,逐出***中永不录用。”
……
夜晚,黄巢住所。 “老吴,今天如何?没吓着吧。” “将***”,吴打油嘻嘻一笑,“要是事先我不知道,还真吓人呢。您这招真高,咱们是黄盖挨打……”
“下一步?”黄巢正了正脸。
“明白。”
月黑风高,吴打油率领800骑兵突袭始皇陵……
温韬,五代时候人,原本就是强盗出身,后来没有办法投降梁朝,做了一个小***阀。没有什么名气,对于盗墓可是有一些心得。历史记载他不仅仅动过秦始皇陵的脑子,而且对长安的18个唐朝陵寝,都有所涉掠。中国有句古话不是不报,时候未到。风光之后,最后不免被流放、客死异乡的结局,贻笑历史。
“老温,你说这个就是秦始皇的陵墓?”老友黑牛问。
“弟兄们,找找墓门啊。”温韬命令。
……
“报告将***,没有找到。”
“混蛋,黑牛,你去带着弟兄们给我挖,老子就不信邪,响当当的大唐朝的18个皇帝陵墓我都观光过,别说……” 一阵挖掘之声。 “报告将***,什么都没有。” “报告将***,郭崇韬郭大人到长安了。” “老郭来了可不好,这老家伙一直抓俺的小辫子,今儿这事儿可不能让他知道。”温韬想。
“弟兄们,风紧,扯呼!”
1974年,八百里秦川因苦早无雨,3月29日临潼区下和村杨培彦、杨文学、杨新满等几位农民在骊山脚下柿树园石滩上画了一个不规则的圆圈,挥金厥打井,偏偏滴水不现。
“哥几个,今天这井打的真不顺利,怎么地这么硬,就是不出水?”新满说。
“谁知道呢,听老辈儿说这儿可能埋着什么秦始皇。兴许咱们今天就……”文学回答。
“得了,别净想美事,干活吧。”培彦擦了擦汗。
“等等,老哥你看这里。”文学忽然惊呼。
“呦,有鼻子有眼的,好像是个瓦爷(兵马俑头),看着像是古代的。”培彦捧着边看边说。
“怎么办?”文学问。
“报告***府。”
“对 ”
随后,由陕西省组织考古发掘队开赴现场,发现了规模巨大的秦始里陵陪葬兵马俑。
新中国成立后对帝王陵寝尤其是秦始皇陵是否开掘争论不决,文物总局强调“保护第一”。
以秦陵研究专家赵化成为主的秦陵研究专家不主张发掘秦始皇陵墓。他认为现在文物保护技术还不过关,不如在地下的自然保存。最难保护的是丝绸、壁画,漆器、青铜器好一点,但也会生锈。赵化成举例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棺、帛画,都不能完全保存如初,发掘在某种意义上讲是破坏。”少数人也有不同看法,“文物地下长期存放,也未必保护得好,挖出来保护更好,而且秦始皇陵墓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1955年,郭沫若、沈雁冰、吴啥、邓拓、范文澜等向***务院提交《关于发掘明长陵的请示报告》。消息传出,时任文化部文物局局长的郑振铎和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夏鼐直接找到吴啥,告以当时我国的考古水平不足以发掘陵寝、进行研究和保护文物。无奈信奉“古为今用”的历史学家们和文物界专家争论不下,最后,“长陵发掘委员会”成立。
由于偶然的原因,进展迟缓的长陵发掘转移到定陵,1957年5月,使用铁铲、手电等工具,人们打开了定陵地宫,取出了丝绸、青花瓷等大量文物。然而夏鼐等不幸言中,艳丽的丝绸很快变得类似树皮,大量文物未得以保存下来,万历皇帝的尸骨也被***焚毁,30多年以后,发掘报告才完成。
1965年,郭沫若等人再次提出发掘长陵,予以否决。
随后,时任社科院院长的郭沫若闻知陕西发现乾陵地宫陵道并计划开挖的消息后,特别兴奋,盼望有生之年能亲眼目睹传说保存在地宫内的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手迹。于是他打算以与多年的老交情及社科院院长的身份说服。但当他讲完开挖乾陵的好处及必要性后,只说了一句“十年之内不开帝王陵。”(见光明日报1999年1月18日)
盗墓,一直以来似乎被定义为只是某个或者某几个人的行为,其实不计后果,没有进行充分科学论证的大规模的国家开掘是否也应被视为一种盗墓行为?很多的文物发掘,应该是在被无意发现或者必须进行抢救性保护的基础上进行,而不是刻意的去为了经济利益或者所谓研究。
科技的发展,让我们越来越有能力去发现秦始皇陵墓。与其挖掘,不如保护,不仅仅保护它的完整,还要维护它本身的神秘性。从研究角度来讲完全可以利用高科技的手段进行探测,以获取足够的研究资料。从经济角度来说可以采用“虚拟开发”的做法,利用高科技探测陵墓内部的情况,通过分析数据虚拟一个秦始皇陵墓供游人参观。国外曾经热炒尼斯湖水怪,后来据说是假的,其实当地人未必不知道。凡是开掘过的金字塔,看过就会丧失兴趣。
秦始皇陵蕴藏着巨大的宝藏,可是那些毕竟是前人的,是老祖宗的东西。是不是把能掘开的统统掘开。嘿~~等有一天,中国的掘完了再去掘国外的?
长江后浪推前浪,如果我们只盯着祖宗,拿老祖宗的东西炫耀,就好像是两个已经40多岁的人还在比父亲当年的官职大小一样。
不能够去有所创造的话,愧对祖先,不能超越古人的后代是不可能有所发展的。
归根到底,未来是属于我们的,我们必须也应该有勇气超过前人。
最新消息:2003年12月27日上午,在北京召开的秦始皇陵考古遥感与地球物理技术成果验收会上,秦始皇陵考古队队长段清波宣布,通过最新遥感考古和物探勘查表明,中国第一个帝王陵园的布局之谜已经解开。
“黄将***,我们现在可是坐在宝山上面啊,长安附近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秦始皇陵:两千年无间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