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乾嘉考据学成因研究及存在的问题

乾嘉考据学肇端于明末,形成于清初,鼎盛于乾嘉,式微于晚清。(注:此种说法与传统的表述——“乾嘉考据学兴起(发韧、萌芽、肇端、导源)于清初,鼎盛(全盛)于乾嘉,衰落(式微)于晚清或道光以后”——存在显著差异。它要求将以经史考证为本质特征和内容的乾嘉考据学作整体而系统的考察,抛弃“汉学”中心论和唯经学标准,对该学派形成于何时予以准确说明,在此基础上合乎逻辑地说明乾嘉考据学的成因及有关问题。)作为考据之学,它与历代不同之处在于:“在考据学诸学科中,以小学为先导与枢纽,小学之中又绝重音韵学;四部书中经史子集兼治但又以经史为主;考据与义理兼治但又偏重考据;词章之学与释道之学被排斥在学术以外”(注:漆永祥:《乾嘉考据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简言之,在治学内容上以经史为中心,而旁及小学、音韵、舆地、天算、典制、校勘、辑佚、金石、辨伪等。在治学方法上,胡适认为有四个特点:即历史的眼光,工具的发明,归纳的研究,证据的注重。(注:胡适:《戴东原的哲学》,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中国哲学史》,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1001页。)其实就是讲“实事求是”,重立言有据:一是证据(evid-ence),一是依据(authority)。(注:胡适:《戴东原的哲学》,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中国哲学史》,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1060页。)考据之为一代学术的代称,为清代所独有。它以其特有的风姿矗立在学术史上,瑰伟而神奇,从而成为继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隋唐佛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之后的又一学术奇观。又由于经学历经了十余个世纪的开辟、流传、昌明、极盛、中衰、分立、统一、变古、积衰过程,(注: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年版。)至清代而回光返照,放一异彩,以超迈秦汉、傲视往哲的“绝学”之姿,使迄今为止的任何传统文化和学术都难以逃脱其光芒的强烈辐射和形塑。

几乎是随着乾嘉考据学的式微,对它的总结性探究即及身而至。(注:方东树:《汉学商兑》即为第一部系统之作。)根据90年代初台湾林庆彰先生的估计,仅民初以来有关清代考据学的论文就在2000篇以上,其中有相当部分或直接或间接涉及到其成因问题。论者多同意考证学的兴起涉及多方面因素,但因着重点和视角不同,结论又言人人殊。黄克武先生在《清代考证学的渊源——民初以来研究成果之评介》(注: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第11期,1991年,第140~154页。)一文中将其分为六类,虽不尽条贯合理,但内容却较周全,故本文先以此为线索对有关观点作一简要回顾和述评:

1.“考证学源于明末前后七子的复古以及杨慎、陈第、方以智等人个人的经历与博学的雅好。”持相关看法者盖有朱希租、萧一山、钱穆、容肇祖、林庆彰等人。(注:萧一山:《清代通史》第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67年版(下同),第941~942页;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1册,台北:三民书局1971年版,第135~136页;容肇祖:《明代思想史》,台湾开明书店1962年版,第279页;林庆彰:《实证精神的探讨——明清考据学的发展》,载《中国文化新论学术篇:浩瀚的学海》,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1年版,第298页。)此论考察清代考据学不以清朝为断限,而追溯其构成一个完整周期和过程的合乎逻辑的源头,确为远见。然而,若仅以“个人的经历与博学的雅好”来解释考据学的形成,又显似单薄。考据作为一种治学的方法,导源于对古典经籍的致疑和辨正,古已有之,但作为一代学术代称的考据学则为清代所仅见。个人的“雅好”如何演变为主流学术,自有根本的内在矛盾性和外部规定性,无论是乾嘉考据学的形成还是发展,都与此前提不可须臾而离。当然,朱、萧、钱等人注重此点,但并不完全排斥其它因素。

2.“考证学受到耶稣会士所传西学的影响”。梁启超、谢国桢等多人曾论及此点,其论尚持中平允。(注: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北京出版社1996年版(下同),第26页;谢国桢:《明末清初的学风》,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99页。)外人彼德生(willard peterson)、艾尔曼(benjamin a.elman)也具有代表性。(注:willard j.petersen,fang-chih:western learning and the investigation of things.in w.t.de bary ed.,the unfolding of neo-confucianism,pp.369~411.bitter gowrd:fong i-chih and the impetus for intellectual cha-nge,new haven yale univesity press,1979.艾尔曼(benjamin a.el-man)著,赵刚译:《从理学到朴学》(from philoophy to plilology),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9页。)明末清初西学的引进固然促进了中国原有的天文历算学的复兴,但不宜持之太过,如艾尔曼说:“汉学家对西方实证科学的兴趣是他们追求客观性知识的关键因素”(注:艾尔曼著,赵刚译:《从理学到朴学》,第28页。),显然是袭韦伯之余绪,带有明显的西方中心论色彩。其它如joseph r.levenson也有类似观点,(注:joseph r.levenseon,confucian china and lts modern fate,berkeley:california university press,1958,pp.3~14.)因而引起激烈批评。(注:paul cohen,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4,pp.61~69.)

3.“由于清廷的高压统治与笼络,士人参加***府的学术计划或自行从事与***治无关的考证工作;并有学者由此评估考证学者精神上的沦落。”虽然章太炎、梁启超、钱穆、唐君毅、侯外庐等人有此说,(注:章太炎:《清儒》,见***编:《章太炎学术史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7页;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北京出版社1996年版,第25页;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自序,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页;唐君毅:《人文精神的重建》,香港:新亚研究所1955年版,第113~114页;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5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10~411页。)但不唯此说。此论被概括为“文字狱高压说”,长期以来成为最流行的诠释,尽管它在后来也受到各方面的严重挑战。此说的最大负面倾向在于,将考据学的兴盛简单地看成是学者们对清朝文化高压***策被动而消极的适应,即主要地归结为一个“逼”字,从而否定或低估了汉族学者积极而主动地“反”的一面,因而说考证学者精神上完全“沦落”并不合适。此说往往推源章太炎,其实有很大误解,因为章氏对该学派成因的完整解释实际上是“文字狱—反满说”,是“两点论”而非“一点论”,而反满又居核心地位。(注:参见章太炎《学隐》、《与吴检斋论清代学术书》、《汉学论》、《说林》、《清儒》、《论读经有利而无弊》等文。)

4.“考证学与社会经济变化有关,社会中的许多成员如官员、商人的奖掖、出版印刷业的发达以及人口的成长都直接间接促成此运动的发展。”倪文孙(david nivison)、梁启超、侯外庐、王俊义等学者有所阐述,(注:david nivison,the life and thought of chang hsiieh-ch''eng,1738~1801,stardford: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1966,p.15;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书店1985年版,第9~10页。《清代学术概论》,第59页;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5卷,第29页;王俊义:《清代的乾嘉学派》,《文史知识》1983年第3期。)然轻重程度则殊,有的甚至将其视为主要或决定性因素。(注:如王俊义说:“康乾盛世是乾嘉学派产生兴盛的根本原因和条件”。见《清代的乾嘉学派》,《文史知识》1983年第3期。宋衍申也说:“乾嘉学派所以蓬勃发展,成为有清一代之‘显学’,主要原因应从当时的经济发展、***治形势安定和当权者对‘文治’提倡这诸多根本的社会原因中去寻找。”见《考据与历史研究》,《人民日报》1983年3月23日。)“康乾盛世”诚然对清代考据学的兴盛有莫大外在式关联,但与其产生或兴起关系不大,因为考据学形成于17世纪晚期,与“康乾盛世”并非处于同一时区。

5.“考证学源于思想性的因素或儒学内部的发展,例如认为考证的兴起涉及于对宋明理学‘空谈心性’之***,(注: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1~10页;萧一山:《清代通史》第1册,第940页;胡适:《几个反理学的思想家》,载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中国哲学史》下,第1141~1183页;joseph r.levensen,confucian china and lts modern fate,berkeley:california university press,1958,pp.3~14.以上几位学者多强调宋学与考据学的对立性,或曰不连续性。)或认为受程朱陆王的辩论、(注:fung yu-lan,a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7,tr.by derk bodde,vol.ⅱ,pp.630~631;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香港:龙门书店1976年版,第45~81页;《从宋明儒学的发展论清代思想史》,《中国学人》1970年第2期,第19~41页;陆宝千:《论清代经学》,《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1975年第3期,第82~103页。以上学者强调宋学与清代考据学连续性的一面。)气的一元论的提出(注:参见[日]山井甬:《明清时代气的哲学》,《哲学杂志》,46:711(1951),第82~103页。同时可参见[日]小野泽精一等编著,李庆译:《气的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或经世思想的出现等因素影响。”此论尤其是后者诸说一度受到广泛重视,但又存在夸大作为社会意识的学术思想的***性而忽视社会存在的最终规定作用的倾向。

6.“认为考证学的出现是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的交互影响,并强调上述第四项社会经济变化的重视性。”(注:参见艾尔曼著,赵刚译:《从理学到朴学》第三、四、五章;漆永祥:《乾嘉考据学研究》第一、二章;章太炎:《说林》,见《章太炎学术史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23页。)黄克武先生以艾尔曼的《从理学到朴学》一书为集大成之作,似誉之稍过。梁启超早在20年就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就是尝试从内外诸因素综合考察乾嘉考据学的一部巨著,其功当不在艾氏之下。另外,大陆青年学者漆永祥所著《乾嘉考据学研究》一书也在这方面用功颇多。当然也勿庸讳言,在我们还没有厘清清代考据学集合内的诸要素并理顺它们之间的各种真实联系之前,我们的结论就难免“堆马铃薯”之讥。

上述六类解释罗列虽较周全,但不免汗漫散处,且交叉重复多。1993年底蒋秋华先生又将学术界关于“乾嘉学术”之成因的研究总结为两大方面、三个要素。(注:童小铃:《“清乾嘉学术研究之回顾”座谈会纪要》,《中国文史研究通讯》第4卷,第1期,第22~23页。)两大方面是指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即在于考据学的思想性因素或儒学内部的发展,大致相当于以上第1、5两类;外在因素又分为***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前者主要包括满清对汉族士人所采取的压制和笼络并施的手段,核心内容则为文字狱,与第3类同,后者强调“康乾盛世”,与第4类同。虽较简略,却能提纲挈领,便于我们从宏观上把握研究动态。

总地来看,20世纪对乾嘉考据学的研究经历了一个由草创渐趋精卓、由粗疏渐趋细密、由多门户之见渐趋平实之论的过程。早期的学者虽有“近水楼台”之便,也有以“庐山”自蔽之嫌,且他们的研究乾嘉考据析理未严,多为研究断代学术史之副产品。即如章太炎、梁启超诸大师,虽负绝人之姿,发举世未发之论,精神已具,而草创未精。其后学者创获甚丰,但另一方面随着研究的纵深推进,已有的讹误和偏颇也由隐而显。

客观地说,由于众所周知的缘故,与港台和国际汉学界多角度、多元化的研究格局相比,建国后大陆学者对乾嘉考据学的学术性研究则黯然失色,直到80年代才有所改观,并取得丰硕成果。这种改观和成绩既得益于对以往研究结论的质疑和反思,也得益于对港台和国际汉学界学术成果的汲取和借鉴。具体到乾嘉考据学的成因,大陆学者尤其是王俊义和陈祖武两先生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争鸣,并作了阶段性总结,它标志着到90年代海峡两岸学者在认识上的趋同。(注:海峡两岸关于乾嘉考据学形成原因的总结性文章大致有:黄克武:《清代考证学的渊源——民初以来研究成果之评介》:蒋秋华:《乾嘉学术兴起原因之探讨》,见童小玲:《“清乾嘉学术研究之回顾”座谈会纪要》,《中国文史研究通讯》;陈祖武:《从清初的反理学思潮看乾嘉学派的形成》,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论丛》第6辑;王俊义:《乾嘉汉学论纲》、《关于乾嘉学派的成因及派别划分的商榷》和《乾嘉学派的成因及其评价》,分别载《中国哲学》第18辑、《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学报》1995年第3期和《人民日报》1982年10月25日;赵永春:《近十年来乾嘉学派讨论综述》,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89年第8期;许道勋:《四十年来乾嘉学派研究述评》,见《历史文献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虽然上述学者在总结中叙述方式和分类不尽相同,但都与王俊义、陈祖武、蒋秋华先生概括的三个要素、两大方面达成共识。)

数十年以来,对乾嘉考据学成因的研究虽然取得显著进展,然而在研究方法和识断审度方面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果不进行深刻的检讨和反思,研究的深入以及完善结论的获得依然将只是一种企盼。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概念的混乱造成论题的歧义和转移

关于乾嘉考据学的名称和界定,自清代始就一直是令学者们煞费苦心的事,也颇多争议。戴震、段玉裁、凌廷堪等人称考核学,《四库提要》多称考证学,孙星衍、江藩则称考据学,另有朴学、实学、汉学、制数学、名物典制之学等通称,今人则多称乾嘉学术或乾嘉考据学。尽管释名各有千秋,但均侧重于某一特征,如称之为“朴学”,侧重于它质朴求实、不尚浮华之特征;称之为“实学”,侧重于其重实际、重实证的主张和旨趣;称其为“汉学”则与宋学相对,侧重于其崇尚汉儒重小学训诂与名物考辨的学术特质;称“考证学”或“考据学”则强调其治学方法和价值取向的本质特征。总之,无论何种称谓,只要赋予它严格的内涵和外延并约定俗成地被接受,都无可非议。但是在我们的研究中却出现广义与狭义两种概念的严重混用和混同。简单地说,广义的乾嘉考据学指整个清代268年的考据学,而狭义的乾嘉考据学则仅指乾隆、嘉庆两朝85年的考据学。

这种概念的混用和混同首先表现在不同的论者之间。如在大陆,范文澜、戴逸、王俊义、漆永祥等新老学者用广义,而其它学者如陈祖武、来新夏、邓瑞、李映发、朱瑞强等学者却用狭义。范文澜说:“自明清之际起,考据曾是一种很发达的学问。顾炎武启其先行,戴震为其中坚,王国维集其大成,其间卓然成家者无虑数十人,统称为乾嘉考据学派。”(注:近代史研究所编:《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44页。)戴逸在《汉学探析》中对“汉学”之名称进行辨析:“有清一代,经学研究的风气极盛,产生了所谓‘汉学’。……称它为‘汉学’是就其学术宗旨而说的。……但也有称它为‘朴学’或‘考据学’的,这是就其学术风格和研究方法而说的;也有称它为‘乾嘉学派’的,这是就其时代而说的,这一思潮和学派在十八世纪中叶至十九世纪初,也就是乾隆、嘉庆统治时期达到全盛阶段。”(注: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编:《清史研究集》第2集(1982年),第1~2页。)王俊义在《乾嘉汉学论纲》中也说:“乾嘉汉学虽以乾嘉表明其时代特征,但并非其起迄时间仅界定在乾隆、嘉庆这两朝,即从乾隆元年(1736年)到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这八十五年,实际上乾嘉汉学从其产生形成,经发展鼎盛,再到走向衰落,则与有清一代相始终。”(注:《中国哲学》第18辑,第349页。)漆永祥也沿此说:“到了清代尤其是乾嘉时期,关于考据学之称名与界定,在学术界引起了激烈争论。……而称乾嘉学术或乾嘉考据学则是因其极盛于清代乾隆、嘉庆时期,故以时代为学术之代名。”(注:《乾嘉考据学研究》前言,第1页。)持狭义的陈祖武先生则认为:“清代乾嘉之世,形成了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以及宋明理学后先媲美的清代汉学。治学术史者遂将以考据为学的清代汉学称为乾嘉学派。”(注:陈祖武:《从清初的反理学思潮看乾嘉学派的形成》,《清史论丛》第6辑,第238页。)又说:“清初反理学思潮的经世致用宗旨,是决定这一思潮的性质及其历史价值的基本方面,也是使它有别于之前的宋明理学,又不同于其后的乾嘉考据学的根本原因所在。……以致到乾隆初叶,经世致用的宗旨丧失殆尽,反理学思潮遂脱变为一个自考据始迄考据终的复古学派,即乾嘉学派。”(注:陈祖武:《从清初的反理学思潮看乾嘉学派的形成》,《清史论丛》第6辑,第248~249页。)邓瑞在《试论乾嘉考据》一文中倾向于用狭义。(注:《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86年第4期。)来新夏在《清代考据学述论》中也主狭义:“由于他们(考据学者)处在乾嘉时期,又称为‘乾嘉学派’。正是在这一阶段才把汉学、考据学和乾嘉学派赋予了同一内涵意义。”(注:《南开学报》1983年第3期。)李映发在《“乾嘉学派”的兴衰》中也有言:“清代中叶,有一个著作较多、影响颇大的学术流派,这就是‘乾嘉学派’。”(注:《历史知识》1981年第1期。)朱端强在《乾嘉学派治学方法简论》中亦作如是观。(注:《历史教学》1981年第6期。)他们以名称相同而内涵和外延迥异的概念来讨论、研究字面相同而其实不同的一个问题——乾嘉考据学的成因,主广义的王俊义先生与主狭义的陈祖武先生之间发生的一场旷日持久的关于乾嘉学派成因的争论和“商榷”即为典型一例。(注:参见陈祖武《从清初的反理学思潮看乾嘉学派的形成》一文及王俊义《关于乾嘉学派的成因及派别划分的商榷》、《乾嘉汉学论纲》等文。)在台湾情形也大致如此,如蒋秋华等先生多用狭义,而黄克武等先生多习惯于用广义来讨论此问题。(注:黄克武先生在《清代考证学的渊源》中,其研究对象显然是广义的。而蒋秋华先生则明确表示:“所谓乾嘉学术,比较精准正确的解释,应指清乾隆、嘉庆时期所有的学术活动而言”,又“由于乾嘉时期的学术研究,以考据学最为兴盛,因而有人直接以考据学作为乾嘉学术的代称”。见《“清乾嘉学术研究之回顾”座谈会纪要》。)总体而言,台湾学者多倾向于用狭义,大陆学者多倾向于用广义,如前所述,所得的结论居然惊人地相似,以逻辑学的反证***之,其病必不在发肤。

其次,这一矛盾现象又以两种方式大量而普遍地表现在同一学者个人的研究和著述之中;一种是“讲广义,做狭义”,另一种是“讲狭义,做广义”。前者在追溯此学派成因时既用广义,而又拘牵于乾嘉两朝,坚持以吴、皖两派“中分乾嘉学派”(注:章太炎、梁启超以惠、戴二派中分乾嘉学派时,其语境为乾嘉两朝,故能自圆其说。而范文澜、戴逸、王俊义诸学者既主广义,而又沿此种分法,则彼此莫能相顾。王俊义先生试***解决这个矛盾,解释说:“吴派、皖派的划分,同乾嘉学术的历史进程完全吻合,并未掩盖其演进的历史轨迹。”前揭文,《中国哲学》第18辑,356页。其实是要以时间上的“中分”代替空间上的“中分”,正与章、梁二公之意不合,似属拘牵之见。),或以惠、戴、钱三分“天下”(注:参见漆永祥《乾嘉考据学研究》有关部分。),同时将“文字狱说”或“康乾盛世说”作为主要的或唯一的解释(我们将专文论述乾嘉考据学形成于17世纪晚期。无论是清朝的文化高压***策还是所谓“康乾盛世”对乾嘉考据学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它已经形成之后的18世纪(注:梁启超曾留意到直至“康熙中叶”,“文网极宽”(见《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176页)。同时,在乾隆中叶以前的半个世纪里,清代学术一度出现相对沉寂的局面,这些都进一步证明了在17世纪下半期乾嘉考据学的形成期内,无论是文字狱的高压还是所谓“盛世”,对该学派形成的作用比我们估计的要小得多。))。“讲广义,做狭义”是将一顶大帽子戴在小矮人身上,而“讲狭义,做广义”则相反,是将一顶小帽子硬扣在巨人头上。既界定乾嘉学派仅指两朝85年考据学,又说乾嘉学派“兴起于清初,大盛于乾隆、嘉庆,没落于清中叶之后”,(注:李映发:《“乾嘉学派”的兴衰》,《历史知识》1981年第1期。)其实际的研究对象和过程乃是整个清代考据学。这里所说的只是两种大致的类型,更准确地说,广义与狭义不自觉地混用,或时而广义时而狭义,此种现象更为普遍。

严格地说,狭义和广义两种“乾嘉考据学”中所指的“形成”及其“成因”并非同一论题。广义所说的成因,实质是指在清初考据学何以兴起或形成,强调的是该学派的诞生和起始以及旧质事物演变成新质事物的质变过程;而狭义所说的成因,则是指在清中叶考据学何以兴盛或鼎盛,强调的是其演变过程的中间状态即新事物形成之后的量变过程。对前进来说是近因、内因和正因的东西,对后者则可能是远因、外因和旁因,两者虽有一定关联,但其差异也如黑白之不能混淆、东西之不能易位。若混而同之,只能是“剪不断,理还乱”,其结论也只会是非驴非马,甚至南辕北辙。

近年来的状况是,不同的学者使用不同的概念(广义或狭义)来讨论一个看似相同实则不同的问题——乾嘉考据学的成因,却达成了少有的“共识”,在奇怪和骇异之余,不能不令人对此种结论作一些反思。

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的乾嘉考据学,都是学术研究具有各自***价值的可行性视野,但必须以逻辑的规范为前提,确保概念、推理和判断的科学性,既要看到两者的同质性,也应区分两者的差异性。清代以乾嘉学术为标志的考据学既有其相对***而完整的发展过程,也有其特有的内部规律和动因,已构成不容分割的时空连续体。因而至少在研究诸如清代考据学的成因这类根本性问题时,只有使用广义的概念才能条贯自如,从而具有本质和整体的意义。

二、由于对乾嘉考据学的形成和分期缺乏明确的描述和界定,导致了认知的时空错位和对其发展过程表述的矛盾

如前所述,“乾嘉考据学兴起于清初,全盛于乾嘉,式微于晚清”(注:李映发:《“乾嘉学派”的兴衰》,《历史知识》1981年第1期。其它如漆永祥说:“乾嘉考据学兴起于明末清初,全盛于乾嘉时期,式微于晚清。”见《乾嘉考据学研究》,第5页。)之类的概括,长期以来成为关于该学派形成和分期最典型也最流行的表述,其模糊性和随意性显而易见(详见下文),而更严重的缺陷还在于掩盖和忽略了乾嘉考据学形成的具体内容和时间。乾嘉考据学究竟形成于何时,弄清这一问题毫无疑问是我们回答乾嘉考据学形成原因的基本前提及首要步骤,而对此问题却从来就缺乏一种严密而合乎逻辑的界定。绝大多数涉及此问题的学者均本江藩、皮锡瑞陈说,认为形成于“元和惠氏”即惠栋或“惠栋和吴派学者”(注:江藩《宋学渊源记》说:“本朝为汉学者,始于元和惠氏。”皮锡瑞说:“国朝经学凡三变。国初,汉学方萌芽,旨以宋学为根柢,不分门户,各取所长,是为汉、宋兼采之学。乾隆以后,许、郑之学大明,治宋学者已少。说经皆主实证,不空谈义理。是谓专门汉学。”见《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41页。之后范文澜又加以沿用,他说“皮锡瑞的这种分法,大致是对的”,并进一步解释道:“国朝(清)经学凡三变,国初,汉学萌芽,汉学与宋学未分家,未立门户。乾隆之后,古文之学大盛,推倒宋学,讲实证,不讲义理,这是纯汉学。道光以后,讲的是西汉今文学,讲微言大义,好引伸附会。”戴逸在《汉学探析》中也引用此说,认为“汉学”亦即乾嘉考据学“形成于惠栋和吴派学者”。见《清史研究集》第2辑,第2、10页。王俊义在《清代的乾嘉学派》中言:“***《汉学师承记》说‘本朝为汉学者,始于元和惠氏’,说明以宗汉学为标榜的乾嘉学派在惠栋时才正式形成。”见《文史知识》1983年第3期,第81页。),而惠氏在世62年,“吴派”准确地说形成于何时也模棱两可。有的学者则说迄于乾隆中叶,“考据学终于风靡朝野,形成了自成体系的清代汉学,亦即乾嘉学派”(注:陈祖武:《乾嘉学术与乾嘉学派》,《文史知识》1994年第9期,第12页。)。这又显然是指形成于1773年开四库馆之后“人人贾、马,家家许、郑”的鼎盛时期。也有以为“乾嘉之际,考证学兴”(注:王戎笙编:《台港清史研究文摘》,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41页。)者。讨论乾嘉考据学的形成原因而不清楚乾嘉考据学究竟形成于何时,其与葫芦僧判葫芦案何异!再者,论者一方面认为乾嘉考据学形成于乾隆、嘉庆时期,一方面又指乾嘉两朝为其“全盛期”或“鼎盛期”,(注:甚至也有认为全盛期在乾嘉以后者,如梁启超曾说:“乾嘉以后,号称清学全盛时代,条理和方法虽比初期致密许多,思想界也已成为化石了。”见《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176页。)形成期与鼎盛期合而为一,于理不通,于情更谬。譬之如婴儿,岂有一出世即为壮汉之理哉!

推原根由,即皮氏之说也多袭自江藩《汉学师承记》。而***之论显然存在坚持“汉学”中心论和唯经学标准的“颛固”(注:章太炎:《说林》,见《章太炎学术史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23页。)。经学固然是乾嘉考据学之大宗,或曰清代“学术之中心”,但是否可以囊括替代整个乾嘉考据学,显然还值得商榷。唯经学标准使四部之中子集两部不得为学,已去其枝叶。又使经史之中史部不得齿列,再去其干。经学之中又独尊“专门汉学”,其根也去大半。其实,乾嘉学者创获最丰者厥在史学,(注:柳诒徵在《中国文化史》中云:“然吾谓乾嘉诸儒所独到者,实非经学,而为考史之学。考史之学,不独赵翼《二十二史答记》,王鸣盛《十七史商榷》或章学诚《文史通义》之类,为有益于史学也。诸儒治经,实皆考史,或集一代之学说,或明一师之家法,于经义亦未有大发明,特区分畛域,可以使学者知此时代此经师之学如此耳。”转引自萧一山:《清代通史》第2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97页。)今连史学也被扫地出门,乾嘉考据学已是唇亡齿寒了,无论其它。戴震为清代考据之集大成者,戴派则为清学之主流,对此举世公认。而江藩作《汉学师承记》必欲置惠派于中心地位,竟于戴氏也有所不容。陈启源说“西方美人”,一言不善即削其名氏。因“同门相***”,“以褊心訾异已”,故“世多病其颛固”。(注:章太炎:《说林》,见《章太炎学术史论集》,第323页。)江翁当年尚捉襟见肘,面对攻驳如潮,既惶且恐,今人拾其牙慧而无旦夕不安,不亦怪哉!

乾嘉考据学形成于17世纪晚期——而不是半个世纪以后考据学鼎盛的乾嘉时期。(注:乾嘉考据学形成于17世纪晚期有6个标志:1.由“理”到“气”的哲学转变基本完成,“理学之信仰,根本动摇”;2.读书明经渐成学界主潮,经学上升为“学术之中心”;3.乾嘉考据学的学术宗旨和治学方法已经成为清学的主流宗旨和方法;4.考据之学已具规模,崇尚同一旨趣的学术共同体已经形成;5.由“经世之学”到经籍之学的转变大体完成;6.“纯汉学”占有相当可观的比例。)更值得注意的是,17世纪下半期的“纯汉学”无论从哪方面来讲,都足以震竦学林。“***作《汉学师承记》,阮氏集《经解》,于诸家著述,凡不关小学,不纯用汉儒古训者,概不著录。”(注:方东树:《汉学商兑》卷上,钱钟书主编:《汉学师承记(外二种)》,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60页。)但***依然嫌其传记不能展示清代汉学的纯正,又“取其专论经述而一本汉学之书”,作附记一卷,题作《国朝经师经义目录》,入选标准之苛严,竟然连王昶、钱大昕、汪中等巨儒都不得入其庙堂。《皇清经解》共收录学者75位,著作180种,共1400卷(阮元一家编著即有272卷)。而在1700年之前大于30岁的学者就有12人,所入选的12人的著作30种(绝大部分成书于1700年前后或之前),计234卷,均占了总数的1/6。而在《国朝经师经义目录》中所占比例更高。该目收学者33人,著作95种,计810卷,而在1700年前大于30岁的学者竟有9人,占27%;所收此9人著作28种,207卷,分别占29%和25%。以占“纯汉学”1/4强的比例——无论非纯之汉学,而不得谓汉学在17世纪业已形成,断非求实之论。

一般来说,考察一事物的成因应在它形成之前和形成之中去寻找,而不是在它已经形成之后去做文章。既然时空具有不可逆性,那么“文字狱说”或“康乾盛世说”就不能成为乾嘉考据学成因的唯一或主要解释。

三、过于突出儒学发展的内部矛盾运动或“内在理路”,忽略了因“夷夏鼎革”而空前高涨的民族意识对乾嘉考据学形成的关键和枢纽作用

认为考证学的兴起涉及儒学内部的矛盾性,这一点至少可以追溯到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等人,其后梁启超、萧一山、胡适、雷文生等中外学者也曾着意阐发。由于这种主张强调宋学与清学之间的非连续性,另有一批学者则对两者之间的传承和连续性颇多致意。第一位应该是章学诚,(注:参见章学诚:《浙东学术》与《朱陆》两篇,见《文史通义》,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第51~58页。)近世学者则有钱穆、冯友兰、西人秋百瑞(wm.theodore de bay)等,而最直接对此挑战者则是余英时,(注:参见黄克武:《清代考证学的渊源——民初以来研究成果之评介》,《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第11期。)另有大陆陈祖武也是顺此思路。各位学者的识断高下自然一言难尽,但毫无疑问,从学术流变的内部规律来剖析考据学的成因是颇有创意也颇具魅力的。然而,片面坚持“儒学自身发展的矛盾运动”或“内在理路”,而对其它因素漠然视之就一定能“把握问题的本质”(注:陈祖武:《从清初的反理学思潮看乾嘉学派的形成》,《清史论丛》第6辑。)吗?

虽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但它并不否认外因在很多时候对事物的质变和发展能起关键作用。“理学之***”起于南宋,何以到500年后的清初才完成由理学到朴学的转变并使考据学在稍后一统天下、风行朝野呢?另外,尽管作为意识形态的学术思想具有其本身的***性,但这种***性却是有条件的和相对的,归根到底要取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如侯外庐等人虽然留意于社会存在对明末清初学风转变的规定作用,但却是带有明显目的性的假设,亦即侧重于所谓江南“资本主义萌芽”与“启蒙主义思潮”的关系,而忽视了“救亡与启蒙”、***治与学术互动的客观事实。在当时,所谓“启蒙主义”的核心内容只能是民族主义,而不可能是其它别的内容。

很遗憾,除了“有心人士”的几部《遗民录》和“国粹派”之外,学界对于明清之际的乾坤巨变对华夏文明所造成的冲击以及对汉族士人所产生的心灵震撼,缺乏最起码的关注和描述。要么简单地将这种异常激烈的民族情绪看成是“汉族地主阶级的夷夏观”,要么简单地以为这只不过是国内民族关系的一次变动,从而将以阶级压迫为本质内容的民族压迫淡化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诚然,满洲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成员之一,但随着它的入主中原,对汉民族的民族屠杀、民族歧视、民族压迫和文化摧残也变本加利,因而汉族各阶层人民的反满斗争就不能不带有反抗民族屠杀、民族歧视、民族压迫和保卫先进民族文化的正义性质。虽然此时的满汉矛盾与后来的日冠侵华性质绝异,但它对由宋元鼎革的故训和宋明理学的种族气节所濡染哺育起来的明末清初的汉族士人刺激之烈、震撼之深,以及由此导致的规模巨大、范围宽广的民族主义的空前膨胀却是史不多见的。这种民族主义和文化保卫意识对学术思想影响甚巨,不但深刻而且广泛,它无论对明末清初学风的由“虚”而“实”还是对它后来的由“实”而“虚”,(注:明末清初的学风在由理学之“虚”转向汉学之“实”之后,由于匡复无望,朴学随即走向脱离现实***治的途径而导入“偏枯”,由“实”转为“虚”。二次转变大致完成于遗民学人,而不是“乾嘉以后”。由此可见,清初学风的“虚”“实”变动是围绕着民族主义的轴心而波动演进的。)无论是对乾嘉考据学的治学宗旨和路径还是对它的治学内容及发展状态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从儒学内部的矛盾运动来揭示乾嘉考据学的成因,只有与清初以民族斗争和民族主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才能顺理成章,从而说明考据学是如何汇“思”成“潮”,横扫无前,成为一代“绝业”的。

四、从否断式论断到“堆马铃薯”式的结论

蒋秋华先生在回顾乾嘉考据学成因研究时曾指出:“早期的学者几乎都企***为乾嘉考据学的形成,寻找一个最根本、最直接的理由,以致为了突出自己的说法,经常驳斥别人的观点。这种一元式的思考模式,虽然具有简单明了、提纲挈领的作用,然而毕竟是不周全、片面的。”(注:童小玲:《“清乾嘉学术研究之回顾”座谈会纪要》,《中国文史研究通讯》,第4卷,第1期,第24页。)其实何止是早期,这种“历史事实的序列”与“语言的序列”缺乏对应的否断式思维模式直到80年代依然比较明显。80年代初,王俊义先生首先对不少论著将文字狱说成是乾嘉考据学产生的主要和唯一原因提出强烈质疑,指出“康乾盛世是乾嘉学派产生兴盛的根本原因和条件”。(注:周维衍:《乾嘉学派的产生与文字狱并无因果关系》,《学术月刊》1983年第3期。)周维衍也同时指出“乾嘉学派的产生与文字狱并无因果关系”(注:王俊义:《清代的乾嘉学派》,《文史知识》1983年第3期。)。随即李洵先生对“康乾盛世说”进行否定,而认为“考据学是近代启蒙运动的一部分,乾嘉学者是为了社会改革才去考据的”,是为“时代改革说”。(注:《关于乾嘉学派的学术通信》,《清史研究通讯》1983年第3期。)对“康乾盛世说”进行较全面彻底诘难的是陈祖武先生,他说“把清代考据学的风靡朝野归结为康乾盛世,实际上并没有对乾嘉学派的成因作出解释”,应该“从中国儒学自身发展的矛盾运动中去把握问题的本质”。(注:陈祖武:《从清初的反理学思潮看乾嘉学派的形成》,《清史论丛》第6辑。)

尽管近年来这种否断式思维模式已大有改观,“学者大都倾向于多元性的考虑,亦即广纳各种不同的说法,试着去调和其间的冲突和矛盾,以较全面的眼光,去审视问题”,但却仍然存在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各自具有不能全面照顾的缺憾”(注:童小玲:《“清乾嘉学术研究之回顾”座谈会纪要》,《中国文史研究通讯》,第4卷,第1期,第22~23页。)。很显然,各种因素简单相加的作法不大可能使我们找到事物的根本联系,有时甚至适得其反。系统论要求我们把研究对象的各要素看成一个由共时性和历时性连接起来的集合,既要考察各因素的共时性序列和比例,又要考察其历时性流变规律和线索。

凡此四弊,不过荦荦大端,其余问题非区区此文所能详尽。这些缺憾是伴随着对乾嘉考据学的研究日益科学化和专业化而逐渐显现出来的,有的属于方***问题,有的则属于识断问题,也有不少是相沿成习、人云亦云所造成的。要最终解决问题,除注意上述几点外,同时还必须用求真的精神、客观的态度、丰富的材料、博洽的论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唯其如此,乾嘉考据学的成因问题才可能最终得到雄辩而完善的答案。

回眸20世纪主要是后半世纪的研究状况,由于概念的混乱造成了论题的歧义和转移;由于对乾嘉考据学的形成及分期缺乏明晰的描述和界定,导致了认知的时空错位,即往往不是在乾嘉考据学形成之前和形成之中,而是在它形成之后的盛极阶段去找形成的原因,这也同时导致兴起与兴盛、形成与鼎盛两个自然段落相互重叠、合二为一的表述矛盾。大体而言,无论是“文字狱高压说”还是“康乾盛世说”,都只是从外缘来说明乾嘉考据学的成因问题,而且由于在乾嘉考据学形成时“文网极宽”,“康乾盛世”也只是对该学派形成之后的发展状态有明显影响,因而文字狱的高压和“康乾盛世”对乾嘉考据学形成的影响比我们估计的要微弱得多。从儒学内部的矛盾性来解释其成因固然抓住了内缘,但由于没有将它根置于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历史土壤之中,因而也无法说明早在南宋就已肇端的“理学之***”何以只到清初才完成向朴学的质变。正是明末清初的“夷夏”鼎革,造成了神州大地尤其是江浙“人文渊薮之地”的民族主义和种族意识空前而持续的高潮,最终成为学风转变和新的学术流派——考据学——形成的枢纽和关键因素。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20世纪的乾嘉考据学成因研究及存在的问题

学习

心肺复苏期间酸碱失衡的研究进展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心肺复苏期间酸碱失衡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心肺脑复苏的参考文献,心肺复苏以后出现的酸碱失衡。关键词:心搏骤停心肺复苏血气分析酸碱失衡二氧化碳超射;高碳酸性酸中毒心搏骤停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国外的统计表明,院外发

学习

关于海堤的设计和施工问题的探讨

阅读(118)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海堤的设计和施工问题的探讨,内容包括海堤工程设计规范,海堤加固的方法。海堤在防洪和保护地区经济建设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海堤设计时需注意一些关键性技术问题,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并在后期施工时严格遵循施工要求,从而

学习

紫外线C对A549细胞HSPs表达的影响

阅读(26)

[目的]研究紫外线C(UVC)对热休克蛋白(heatshockproteins,HSP)27、70及90的影响。[方法]用紫外线不同照射剂量(0、10、20、40、80J/m2)来照射A549细胞株,用Western-blot检测HSP27、HSP70、HSP90的表达水平。[结果]随着UVC剂量的升高,HSP70和HSP27的表达

学习

浮华背后:论西晋绮靡诗风之成因

阅读(60)

论文关键词:西晋;绮靡;“文的自觉”;功利心态;声色之美论文西晋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这时的诗歌创作,一扫前代质朴的文风,朝着绮靡华丽的诗风发展。西晋绮靡诗风的形成与“文的自觉”发展的必然趋势、寒素文人的功利性心态以及当

学习

正能量战胜病魔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正能量战胜病魔,内容包括战胜病魔的鼓励句子,战胜病魔正能量的句子。癌症和背叛同时降临陈美惠出生于上海,她喜欢唱歌,嗓音甜美,被誉为“沪上邓丽君”。婚后,陈美惠跟随同是歌手的丈夫雷龙南下广州。在陈美惠的帮助下,雷龙凭原创

学习

ESI期刊的计量分析及发文策略

阅读(43)

ESI(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即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作为衡量科学研究绩效[1]、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重视[2]。它作为国际权威科研分析平台,将全球学科分成了22个学科,滚动统计汤森路透Webof

学习

浅析当前旅馆业治安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

阅读(508)

本文为您介绍浅析当前旅馆业治安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内容包括旅馆业治安管理的现实困境,论旅馆业治安管理对策。[摘要]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带来了旅馆业的迅猛发展。但由于旅馆业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以及监管力度不够等因素,该行业存在

学习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观察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观察,内容包括青光眼晚期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后发性青光眼患者的术前护理。青光眼可以致肓的眼科疾病,主要是因为病理性的高眼压或是正常跟合并了视、视网膜、视神经纤维层损害等情况所导致的一种眼科疾

学习

苏轼词的清雄之风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苏轼词的清雄之风,内容包括苏轼词精品,苏轼的词风总结。提起苏轼,那可是人类文学史上的大家,清雄之风、豪放之风皆有之。苏轼的一生坎坷无比,仕途不得志,常常用词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情怀,苏轼的思想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也就使得他随

学习

忠君爱国爱小马等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忠君爱国爱小马等,内容包括甘国宝忠君爱国的故事,关于忠君爱国的小故事。忠君爱国爱小马诸葛猫夏天的时候《赤壁》就火烧连营,小乔的“萌萌加把劲”和曹操的“欲望使人年轻”都让人浮想联翩。吴宇森声称片中的爆笑台词是他自

学习

应天时 接地利 顺人和

阅读(30)

“内容为王”是媒体成长的铁律,节目是电视媒介的核心竞争力。电视节目的创新之路在何方?让我们把视线投向在市场环境下发育得最为充分和完善的美国电视。美国电视节目的供应机制美国电视节目的供应来源主要有三类:电视网(广播电视网、有

学习

秦始皇陵:两千年无间之地

阅读(84)

本文为您介绍秦始皇陵:两千年无间之地,内容包括秦始皇陵纪事,秦始皇陵最新文章。盗墓,很难听的词儿,因为盗不仅仅是偷,更意味着一种野蛮、强行的开掘和破坏。第一个光顾始皇陵的名人就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历史记载,项羽火

学习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与《青蛇》比较论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与《青蛇》比较论,内容包括法海与白娘子传奇故事,雷峰塔白娘子与许仙的故事。《警世通言》中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与香港女作家李碧华《青蛇》都是改编白蛇传说的经典作品,同一素材却有不同的风貌。本

学习

中国国际重要湿地

阅读(133)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国际重要湿地,内容包括关于中国湿地的简介,中国重要湿地公示。1.扎龙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东南,松嫩平原的西部,面积21万公顷。保护对象主要是丹顶鹤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栖息的淡水芦苇沼泽湿地生态系统。2.向海吉林省西部的

学习

史学家司马迁的生卒之谜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史学家司马迁的生卒之谜,内容包括司马迁的史学成就,司马迁史学绝唱。关于司马迁的卒年,正史中没有记载,有人认为这是司马迁善终的证明,也有人认为这恰恰是司马迁死的不明不白,大有疑问。《史记·集解》引东汉学者卫宏《汉阳仪注

学习

旁证考据 深化理解

阅读(37)

设计说明:借鉴“考据”理论,对课文三处对比深入挖掘,从旁证文献出发,指向课文文本,弥补文本分析不足,深化学生对梁启超情感与形象的理解。学生发现疑问,提出质疑,讨论探究,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目标:1.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梁启超先生演讲的魅力

学习

浅析日本蒙元史学家箭内亘

阅读(49)

箭内亘是日本东京文献学派的著名史学家,在日本的蒙元史研究领域留下了重要的业绩。本文对箭内亘的生平成就、代表著作以及中国学者金毓黻对其的评价进行简要的梳理概括和分析,以期对日本蒙元史研究领域的代表学者箭内亘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学习

义理、考据和辞章

阅读(25)

从前有人说,做学问,写文章要从三个方面下功夫,那就是义理、考据和辞章。我们现在可以借用这种说法来谈谈写文章的问题。义理和考据,是属于文章内容方面的问题。在我们说来,讲究义理就是要求观点正确,论据充分;讲究考据就是要求材料准确。辞章是

学习

外国教育史学科发展的世纪回顾和断想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外国教育史学科发展的世纪回顾和断想,内容包括70年中国教育史学科体系,教育史的学科精神有哪些。摘要:外国教育史学科在我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曾经历两次发展的高峰期,但近些年因种种原因步入低谷,危机四伏。因此,复兴外国

学习

《明实录》编纂与明代史学的流变

阅读(29)

[摘要]明朝没有起居注制度,只能临时征集资料修纂实录。明实录编纂所用资料,主要向中央各部与地方征集。地方资料的采集前后有所变化。前期,朝廷直接选派办事进士下各省征集资料;隆庆以后,改由各地提学负责史料征集。地方征集史料一般要设立史

学习

史学家眼中的剧情:试析《国王的演讲》

阅读(36)

[摘要]《国王的演讲》引起观影热议,但同时遭到非议。无论成功的掌声,还是对败笔的苛责,究其原因,都源自两点:一是思想、价值上的争议;二是艺术上的优秀表演及其瑕疵。因为思想价值观的别异,拥趸者眼里土石亦可成金,同样,在非议者看来,其高超优秀的

学习

正确认识学好历史学科的重要性

阅读(31)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展,素质教育作为一个全新的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关注。提高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提高学生的成绩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们努力的目标。而我觉得在这场教育方式的改革中,教师所起是作用是巨大的。教师要改变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