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王郎祖师首创螳螂拳后,福居、升霄道人等辗转传到著名螳螂拳家李之箭(“快手李”),李之箭首传山东福山人王永春(字云生),继传山东安邱人王少飞(字云鹏),王云生、王云鹏各有所传。
王云生融长拳、地躺拳、螳螂拳为一炉,发展了七星螳螂拳,王云生传范旭东,范旭东传杨维新、林景山、罗光玉、王传义,其后各有传人。
王云鹏在传授七星螳螂拳的过程中遍访名师并与同门进行学习探讨及交流,王云鹏所传弟子有王庆斋(沈阳)、王秀华、田炳江、刘玉芳(大连)、王谦武、王谦龙、宋立山等(青岛)。王云鹏一系套路丰富,但外传不多,非重要弟子仅以常见套路授之,但跟随多年的入室弟子才得以窥其全貌并嘱之留之保命之用,并令之不得轻易传人。
王云鹏先生传给其衣钵弟子宋立山的拳谱名称即为“七星螳螂拳拳谱”,其内容丰富,详细记载了套路各称,如与众不同的五趟肘法、膀肘、滚龙肘、托肘、欣肘、辘辘肘,还有五趟古典拳即滑机、落叶卷、天巴掌、蜗牛、乾坤,还有三蝉,扑蝉、地蝉、落蝉,加之螳螂入门、螳螂手、崩步、拦截,仙人摘桃、摘要系列,偷桃、大小翻车等,这些都极大丰富了七星螳螂拳的技术体系。
七星螳螂拳以人体头、肩、肘、手、胯、膝、足与北斗七星相对应,故有分身七星之说。七星螳螂拳以基本架势七星式为基础,讲求身为七星,步走七星。身为七星即指身体七大部位,以头为魁,肩、肘、胯、手、膝、足弯曲,使身体曲如七星。步走七星是指步法之进、退、躲、闪似循北斗七星之轨迹,此拳长短兼施,刚柔相济,擒纵有度,趋避有法,弧中求直,滚漏提缠,内外兼修,虚实正奇,勾搂采叠,沾粘贴靠;手法上讲勾搂采挂、刁进崩打,沾粘贴靠;步法上讲拖滑跟踏;身法上要求拧腰坐胯,尾间中正、势偏骨正,枝摆跟固。
少林螳螂拳的源流与延革
霍瑞亭
少林螳螂拳也称少林罗汉短打螳螂拳、通臂螳螂拳、九字螳螂拳。自王郎祖师首创螳螂拳后经福居传至北京白云观道长闫万修。闫万修承其衣钵传至恩善耆、后有沧县城东大白头村(也称大白兔村)杨俊谱。他跪拜恩善耆为师得全部螳螂拳技艺并创立福顺镖局课徒授业。杨俊谱一生传人扬名者甚多,众多弟子当中以其子杨进元、以及杨德清、杨德符、杨德玉,***马站村戴氏兄弟戴荫田、戴莘田,孙芝谱等尤为出众。戴荫田传其子名第、名篪,戴莘田传其子戴竹轩承其艺业,名震武坛。孙之谱传其子孙文渤;著名武术家孙文渤投戎***旅,先后在张学良、于学忠部传授螳螂拳、青萍剑,罗氏断门***之三大技艺并在河北沧州,天津、大连、沈阳等地及东北***中广收门徒传授武艺,其著名弟子有沧县孟昭惠、孙之山、天津张宝山、孟祥云、孙忠义、沈阳王庆斋、大连王秀华、刘玉芳、田炳江等。
王庆斋(1905~1993年),原籍山东省安丘人,曾任辽宁武术协会副***。青少年时期在辽宁大连度过,上世纪30年代末到沈阳定居。少年时期习练长拳;青年时期从著名七星螳螂拳家王少飞(字云鹏),习练七星螳螂拳;后又从著名武术大师孙文渤习练少林螳螂拳,青萍剑,罗氏断门***。1937年到沈阳设馆授徒,任武道振兴会理事,建立第二十六武术传习所。1979年、1983年两次参加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其青萍剑获一等奖。1982年参加全国武术工作会议,曾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武术辅导员,全国健康老人,弟子遍及海内外。王庆斋先生杰出弟子有王淑萍、霍瑞亭、李德昱、田雨时等。
另外少林螳螂拳经杨俊谱之子杨进元以及杨德清、杨德符、杨德玉等的传播,使更多的人了解掌握了少林螳螂拳这一古老技艺。杨德符在奉天(今沈阳)开设福顺镖局,人称“关东大侠”。杨德符之徒杨积善绰号“杨八楞”,其螳螂拳、铁砂掌。闯王刀均声震乡里。杨春霖武功超群被袁世凯部下聘为武术教师。杨氏后代也为少林螳螂拳的传播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自杨俊谱算起,少林螳螂拳已传八代之多。
少林螳螂拳内容丰富,技击陛强,其套路结构严谨,短小精悍,古朴无华,长短兼施。勾、采、搂、叠、粘、拿、贴、靠,擒纵有度,趋避有法。步用连环,腿用买根、扑蝉、撩阴、肘击、肩撞、胯打、头锤、膝顶、贴身近打、少跳跃,不封不架,藉势而用,随手而出,千变万化。
螳螂拳的前七螳中最要诀法为:崩、漏、贴、捆、扣,后九螳中要诀为勾、挂、折、掳。其套路有前七趟、后九趟(俗称前七后九),螳螂打六趟,翻车打四趟。破骨打八趟,九转十八跌等。各种练功方法皆有歌诀述之。如劲力歌、操练拳歌、软硬虚实歌、行功歌、手脚歌、撞送沙袋歌、气力歌、螳郎手法总论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少林螳螂拳授法于徒要求严谨,理象并重,使可练者,既通其形,又明其理。该拳手法非常突出,在重视桩功训练的基础上,尤为重视操拳练砂,手功必强。因此,本流派成名者多铁掌、铁裆。
少林螳螂拳这朵武林奇葩,历经数代人的传播,辛勤耕耘,早已花香四溢,蜚声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