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重庆渝中区大坪英利国际广场,小洞天正式开业迎宾。这个沉寂多年,闻名川渝的老字号川菜招牌再一次出现在人们面前。让人惊喜的是,老字号背后那延续差不多一个世纪的川菜传承竟然保持了最初的水准。
老字号重现江湖
1924年,重庆后祠坡上开了一家川菜馆。菜馆依山而建,以洞为室,店内装饰古色古香,花瓷桌面、鼓型瓷凳无一不是精品。更难得的是,洞中冬暖夏凉,置酒席期间,品珍馐,饮美酒,几乎让人恍若置身洞天福地之中,时人遂以道教掌故“仙人休憩之所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为之命名――这家川菜馆便是日后名扬天下的小洞天。
此时的小洞天由创始人廖青廷、樊青云、朱康林等名厨坐镇,尽展出神入化的烹饪技艺,加上对食材选料精益求精,菜肴广受世人青睐,小洞天之名渐渐享誉巴渝。到了抗战时期,重庆成为陪都,******要人、学者大家一时齐聚山城,到小洞天办席设宴的社会各界名流络绎不绝,就连刘湘、戴笠等大员都多次上门一饱口福,说是“日有百宴,座无虚席”毫不夸张。一时间,小洞天的声望达到顶峰。
任何事物都会在岁月变迁中磕磕碰碰的一路走下去,作为百年老字号的小洞天也不例外,光是店址就曾数度迁徙。一开始是从最早的后祠坡迁往长安寺,1930年迁至打铜街25号,1940年迁往观阳巷口,二十世纪40年代末期因为种种原因歇业,到了1982年才在重庆民权路107号(较场口)回复字号。到了90年代,“小洞天”影响遍及全国,在北京、广州等二十余城都开设分店,成为当时独树一帜的重庆餐饮品牌。尤其是在南方,小洞天俨然成了川菜的代表。可惜到了2006年,由于场地被收回,小洞天歇业,这个闻名天下的老字号川菜品牌,竟然在它的起始之地重庆销声匿迹了。
而这一消失便是8年,直到2014年3月12日,小洞天的招牌再次悬挂在了大坪英利国际广场。店门口,商务部颁发的“中华老字号”招牌向着重庆人宣告:这个沉寂已久的百年老店重出江湖了。
老字号的另一种可能
一直以来,我对老字号的观感还停留在那些市井酒肆之中的陈旧小店,店面不需大,桌椅不需多,却人满为患,最旺的时间少不得要拼桌就食。店内热闹非凡,充盈着小二的招呼声,食客的谈笑声,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鲜香,让人食指大动。价格也算是平易近人,要不了几个钱就能享用美食。
但重出江湖的小洞天显然脱离了印象中老字号的范畴――门口是特制的石刻浮雕,上书“别有滋味在洞天”,商务部颁发的“中华老字号”牌匾悬挂其上。进门右侧,一面照片墙上,黑白色相片记录着小洞天历代大厨名菜名宴,那是小洞天曾经的辉煌。
整个大厅的装饰也没有一味的仿古,实际上还颇为新潮,到处能看到现代科技的影子,水帘幕布、投影下欢快的游鱼,玻璃幕墙中郁郁葱葱的竹林……虽说比不上当年后祠坡中的天然景致,但借助现代科技,倒也能感受到几分洞天福地的韵味。一看价格,数十到数百的菜品都有,不算太贵,但也算不上心目中的平民价格。
我不由感叹如今的小洞天少了几分烟火之气,多了几分高端大气。和同行的朋友说起感受,朋友笑笑,说老字号也分多种,其一类似我的观感,多是市井街巷之中,茶寮酒肆一类,以小吃闻名,价格平易近人,但始终不能做大做强。其二便类似小洞天,百年传承,精益求精,堪比米其林老店,想想当年名流云集的胜景,如何能和普通小店相提并论。我突然释然了,这也算得上是老字号的另外一种可能吧。
老字号背后的大厨们
说到底,老字号要彰其声名,还是全在味道上,必须非得是让人想起便食指大动的那种,一如九园的包子,山城羊肉馆的羊肉米线,吴抄手的锅贴饺子。而之于小洞天,便是几道名震天下的金牌川菜了。
这招牌传承自小洞天的历代主厨。祖师爷廖青廷本人便是一代大厨,功底扎实、烹技精湛,不仅能继承发扬川菜传统,而且能博采各家之长,在那时的川菜界赢得“七匹半围腰(烹饪全才)”之称。其后,曾亚光、张国栋、李燮尧等多位烹饪大师都曾主理小洞天厨***。
更难得的是,这些大厨们对本身技艺传承的重视超过一般同行。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小洞天开始建立川菜培训基地,多年来培养出多位部级烹饪大师以及高级烹调技师和特级厨师,一家川菜店,竟然成了当之无愧的烹饪名师摇篮。现任的主厨李镛正是出自小洞天的正统传承,目前掌厨的也几乎都是曾经小洞天的老人,保证了当年小洞天的正宗滋味。
说到小洞天声名最盛的“金牌水煮牛肉”,看似普通,却是传承几十年的精品。背后功夫倒也贴切于袁枚《随园食单》中所说,“大抵一席佳肴,司厨之功居其六,买办之功居其四”。这道菜品工艺并没有太过特殊的地方,胜在选料精细。一斤牛肉只选3两出来,制作的时候根本不用任何添加剂,就用水和盐调出来,天然去雕饰,吃起来却意想不到的嫩滑爽口。
除了经典菜品,小洞天也有改良之作,比如传承自廖青廷祖师本人的“紫气东来”。这道创立时期便有的名菜是由牛尾、瑶柱、药材等多味食材烹制而成。如今“紫气东来”依旧严格照古法制作,工艺据说和百年前完全一样,惟一的改变是为了适应现代人口味,将牛尾换成了鸡肾。 此外还有“玉珠鲶方”、“洞天牛排骨”,都是值得一尝的好菜。
而小洞天对烹饪技艺的精益求精也让人咂舌,为了人们享用健康饮食,绝不多放调味料。提味多配以高汤,俗话说“唱戏的腔,厨师的汤”,小洞天平日准备的汤料就不下30余种。一味“酸汤肥牛尾”,其使用的酸汤属古法熬制,从制作到出炉要经过3-5个月的时间。
可惜小洞天曾经辉煌之时我尚年幼,去过几次也记不得当年的味道,虽然口中滋味不错,也说不出当年和如今重出江湖的小洞天到底哪个味道更好。倒是旁桌一位老食客给李镛大厨打招呼,连声称赞味道和当年一样。重现江湖后的快意恩仇,大抵是别的新晋店子无法领略的情怀。
一张梦想的小床
《爱丽丝梦游仙境》、《盗梦空间》、《哈扎尔词典》……这些描述梦的文艺作品总让我们着迷,梦很神秘,从未向我们揭开过它的神秘面纱。虽然梦不可描摹,它却又和每个人的生活如此的接近,让我们面对繁务琐事后还一直保持激情。在重庆这摩天大楼林立的城市里就存在着一个小地方,网络上正当红火,名字叫做“OURS床吧”,与梦有染。
当我走进“OURS床吧”的时候,这间高楼中的静室没有开灯,落地窗放进了黄昏的光,外面的楼市在雨后活像画境。棕色日光洒落的飘窗上坐着人,好像在看书,也像在看景,或是什么也没看。走进它敞着的门,感应式自动门铃发出蜂鸣,她好像被吵醒了,起身来对我说了句:“你好,欢迎”。我像个偶然闯入别人梦境里的人,生怕这突然的造访扰乱了情景,也怯生生地答了句“你好”。她是这里的老板,有一个简单到容易被忘记的名字,叫“王静”,在后来深入的交谈中她告诉我,她是个筑梦人。
环顾四周,这个地方的装修没有特定的风格,糊在墙上的有旧电影海报与波普感的招贴,有时下明星的剪贴画,有夹带医学院***书馆借书证的旧籍,亦有堆砌起来做成柜台的摞摞杂志、鲜活盆栽与塑料花草交错在一起。如果不是屋中有几座大躺椅和奇异的床榻,这里散发出的生活气息会让人以为误闯了民宅。
我问老板这里都有些什么,她答“如你所见”。我问在这里可以做些什么,她答“因为这里太多布,你不能在这里抽烟,其它想做什么都可以”。其实我想知道的是,这地方到底是什么性质的店铺:咖啡厅?酒吧?还是私房菜?她告诉我都不是,“这里就是一个床吧”。这种店铺我从未见过,好奇问她怎么消费。她拿来一个册子,前后只有三页,整篇都是歪歪斜斜的手写字迹,有几种常见单品咖啡和茶饮的名称,剩下大篇幅的都是名称奇异的甜品:盆栽水果沙拉、木糠杯、桃之夭夭……看到这些奇异的名字,我又对这里产生了一种失真感。
王静说:“这些甜点是我一个朋友做的,她除了上班之外,做甜点是她的梦想。所以她每天都会手工做一些创意甜点在这里售卖,都是日销,非常新鲜,你要不要尝?”我表示好奇,她便去盛出一碟蔓越莓小饼作茶点,与我对坐在飘窗上面,这时斜阳正好洒落茶几,忙里偷闲的老板便和我开始了关于梦的一些话题。
她原来的生活是极其现实与乏味的。学校毕业后便一直在IT行业做一个程序员,每天运行于高效运算与公式中,高薪高强度的工作占据了所有生活。突然有一天,程序员的“系统”崩溃了,她意识到生活并非如此,于是“裸辞”了工作,开始了一段长时间的漫游式旅行。入住古镇、搭车、露宿、住帐篷、进藏等这一系列经历也让她发现生活其实是如梦般多彩的,于是她向朋友宣称,“我要自己的生活,一个属于梦想的生活”,这便是“OURS床吧”在重庆落成的前因。王静的小梦想实现了,她一方面为维持床吧这个小梦境而操劳,一方面也为身边人“筑梦”。好读书不求甚解的人会来这儿捐书换书、以做甜点为梦想的人业余时在这儿售卖自己的作品、电影爱好者在这儿分享看到的好片子。而王静开心地看着这一切在她的梦想里慢慢发生,她告诉我:“这儿成了一个梦想加油站”。
对于每个人来说,梦想都是珍贵的,我们应该保护好它。如果有人告诉我们他的梦,我们应该坐下来细细的倾听,为他梦想之火加一捆材,就像OURS床吧做的那样。
看到这儿,是不是还很疑惑:这家店到底是做什么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小洞天别有滋味在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