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实地调研为基础,探讨韩城庙后村在形成发展过程中村落选址、街巷空间及公共空间三个物质要素演变规律,总结演变过程中的启示与问题。希望在一定程度继承与发展传统村落中所具有的多样文化与地域特色,为今后农村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资料。
关键词:村落形态结构演变;村落选址;街巷空间;公共空间
中***分类号:TU-098.1文献标识码:A
一、庙后村概况
庙后村地处陕西韩城市古城南关遽水河中游东北岸,与韩城古城,新城毗邻,曾经是连接古城南部城镇与古城、及东部山西,川道地区通往古城的重要驿道(***1)。村落具有较长的历史渊源,自新石器时期就作为人类居住之地,且是清朝第一位陕西籍状元王杰的故里,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但受城市发展的巨大影响,村落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呈现出不同时期不同的演变特点。
二、村落选址演变
庙后村位于河谷川道区和黄土台塬区的交界处,西南面临遽水河,至西向东三级台塬,居住领域均位于每级台塬的平坦处,村落北高南低,东高西低。老村位于一级台塬处,依塬傍水,是村落最早的居住区域,明嘉靖2年在澽水河畔设供奉水神的二郎庙一座,村落也因位于二郎庙以北,而得名“庙后村”。明末,社会动荡,农民起义蜂起,明万历27年(1599年)在距老村约1公里的三级台塬处建造寨子。[薛引生主编.韩城古城[M].韩城:韩城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2004
]明崇祯16年(1644年),王姓部分人搬至老村与寨子间的二级台塬处建立新村(新庄村)。***后,寨子因不利于生活而被逐渐废弃,80年代在寨子东面去往新城更加便利的平坦耕地内建立寨子新村,最终形成了以村委会为中心的四个组群并立的组群式集村形态格局(***2)。
老村的选址除风水方面考虑外,依塬而建,亦靠近水流,便于形成宜居的环境和灌溉农田,老村和新村着重考虑两块用地的平坦性和可发展性,寨子三面临崖,另一面修建簸箕形城墙和壕沟,相对险峻的自然地形起到天然的防御功能(***3),充分体现了“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下勿近水,而沟防省”、“依塬傍水”、“负阴抱阳”的传统选址观。
***后,随着***策的改革,经济的发展,村落建设大规模展开,村落选址、建设已经相对较少考虑风水因素,发展趋势以便于生活为优先条件,各种防御设施逐渐消失,或沿道路发展,或见缝插针建设,新建的内部居住形态、功能也趋于均质化,空间单调无序。
三、街巷道路演变
街巷道路是村落的骨架,是决定村落脉络结构的线性要素之一。庙后村的街巷道交叉口以“丁”字形交叉口为主,主要的大巷大部分是两个“丁”字形交叉口错位连接的形态,并且早期巷道一条较垂直,另外一条则一定较曲折,此种道路节点处易形成村落的交往空间。***后,村落建设开始受到新的城市交通规划的影响,更多考虑交通便利性和可建设性,开始出现十字交叉路口,或是减少交叉口,将原有两个“丁”字路口合为一个,延长垂直路径。这两种形态交通性较强,很难产生场所感,识别性引导性也较弱。
不同时期,街巷的空间尺度、边界线、立面等形成不同的空间层次效果(***4)。***前,大巷宽度4m左右,建筑外墙高约4-5m, 1/2
四、公共空间演变
(一)祠庙
据调查,原来村内的庙很多,约有18处。娘娘庙,二郎庙,关帝庙,财神庙,梅氏庙,观音庙等。58年后受***治***策影响陆续被拆除,现仅剩二郎庙,观音庙、文昌洞,土地庙(***5)。从原有庙宇的设置情况可以看出,大都在主要街巷的交叉口处、巷子尽头或台塬土崖边,各有不同的作用。人们往往根据精神上的需求在适当的位置设庙,且多设置在村内较高处的开阔地,便于祭祀活动,形制上根据祭拜对象及周边环境而有所不同。现存的庙精神功能不再,不同时期进行了功能转换,甚至被废弃。
祠堂是传统村落中最具有宗族象征的建筑,村内原有祠堂共7处,大多位于村落的中心部位或同族居住领域的重要位置。祖祠对于“大宗”的宗族成员,具有“认祖归宗”,维系宗族成员亲和力的特殊作用。老村王家祠堂现仅存厅房,其余祠堂或者随着宗族的衰落而逐渐消失,或因为宗族观念的淡化而被普通居住功能所取代。祠堂的消失减少了同宗族间的公共活动场所,减弱了村内同宗族间的凝聚力,对研究具有历史价值的祠堂空间形态造成损失。
(二)公共场所
早期,村落中的祠堂、庙宇、水井、麦场、涝池等都是村民集会和公共活动的重要场所。原来各个组群均有各自的公共活动场所,现在以整个村落来看,老村现存的二郎庙以及原有的观音庙、关帝庙、戏台、迎相楼等所在位置,村中的各种演出集会活动曾经都在这里举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祠庙或拆除,或改造为私塾,到后来的大队部,再到村委会,直到现在的诊疗所,功能虽几经变更,在村民的主观意识里,一直是村落存在并发展演变的主要公共活动中心。随着四个组群的不断发展与融合,2011年村委会迁址,至老村与新村之间,位于村落整体的几何中心,成为新的公共中心,持续了村落的活力(***6),但并不能完全满足村民交往、交流的精神需求。
从以上可以看出,村落的公共中心的迁移与村落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精神性较强的公共中心不易被居住功能建筑所取代,空间上需要有较丰富的公共性建筑,易于展开各种活动。而以使用功能为目的而产生的公共活动空间则容易被转化成居住或废弃。
五、结语
村落演变的过程中,有给我们启示的部分,如村落自然风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有其自主发展导致的盲目性,如沿道路发展,或见缝插针建设,导致空间趋于均质化,单调无序以及对传统院落、公共空间的废弃。希望在今后的建设过程中以此引导传统村落健康发展,更好地满足村民生活需求。
参考文献:
[1]韩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韩城市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
[2]周若祁,张光.韩城村寨与***家村民居[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薛引生主编.韩城古城[M].韩城:韩城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2004.
[4]李立.乡村聚落:形态、类型与演变——以江南地区为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传统村落形态结构演变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