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每件器物的从其产生之初至今都历经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本文尝试以儒学在中国的传播普及为背景,立足欹器形制演变,结合其使用方法与其变化的演变关系,进而理解形制变化的规律,印证器物造型的原理,即形式与功能的相互关系,从而得出结论,希望能对今天器皿设计有所启迪。
关键词 欹器 演变 功能
一、引言
欹器又名“卮”、“宥卮”或“侑卮”,是先秦时的一种劝戒之器。“三皇五帝有观戒之器‘侑卮’(《文子・守弱》)”。孔子曾在鲁桓公庙见到过欹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其后,他又让学生注水十六一下,果真如此。孔子:“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荀子・宥坐》)欹器慢慢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被放置于座右,并开始于当时处事为***的哲学思想相联系,以劝勉自己。
“周庙欹器,至汉东京犹在御座。汉末丧乱,不复存,形制遂绝。”(《晋书・杜预传》)据说,欹器在先秦时候已经绝迹。后来,历代仿制成功者很少。“晋时杜预有巧思,造欹器,三改不成。永明中,竟陵王子好古,冲之造欹器献之,与周庙不异。”(《南史》卷七十二《祖冲之传》)杜预曾多次仿制欹器未能成功,看来欹器的制造是存在难度的。
二、欹器的产生和形制特点
对于欹器的产生学者有着仁者见仁的观点。有人认为我国仰韶文化时期的小口尖底瓶就是欹器。也有人认为,尖底瓶“这种精巧的生活用具,正是我国古代庙堂之器----欹器的原型。”据《辞海》载:欹器原是灌溉用的汲水陶罐,其系绳的罐耳,位于罐腹靠下的部位。罐空时其重心位于罐耳以上,用绳悬挂或提起时,罐身倾斜,便于打水;到了半满时,由于重心下降到罐耳以上,很易倾覆。这种汲水陶罐略加改型,便是“欹器”。
欹器最典型的特点是“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欹器最初的用途尚且存在争论,但是可以推断最早欹器是做汲水和灌溉之用。随着儒家思想在中国的统治地位的确立,加之欹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的特点,恰巧迎合统治者的思想,渐渐失去其使用功能演变成居庙堂之高,警示世人的礼器。
三、 从欹器的形制演变看设计的形式与功能
欹器的演变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受到中国儒家思想和审美标准的影响。
(一)最早的灌溉用具
欹器是古代一种巧器。人类在未发明农业之前,仍是“缘水而居,不耕不稼。”从“焚林而天”以后,人们依然“靠天吃饭”,对于自然灾害素手无策。知道后来人们进一步发现了水与农作物的关系,于是,每逢干旱时,人们便从河里背水进行灌溉。用欹器灌溉确实反映了原始人的聪明才智。它具有以下几点优越性:第一,人们利用陶瓶装水后的重力来做功,使其灌溉十分轻便。灌溉是,只要用手拎瓶绳,陶瓶即可倾覆,达到浇地的目的。第二,尖底瓶因其口小,不仅浇得准,且出水慢,可以边走边浇,可浇6-7米长的一段路,陶瓶可自动倾翻,颇为省力。
(二)神秘的葬具和明器
仰韶文化时期,人们除用尖底瓶作为随葬品外,还专门烧制一些小型的尖底瓶作为明器放在墓室中。临潼姜寨等遗址就出土了一些小型尖底瓶。他们似乎并没有使用价值,仅仅是作为明器而已。当然作为明器的尖底瓶(器)种类繁多,大小不一,它除了被人们用作水器外,还被用于农业灌溉或充当酒器,有的则用作随葬品和明器,有的被用作葬具,形制各有不同。
(三)居庙堂之高的礼器
原始人利用欹器的重心原理做功,或灌溉农田,或 酿制饮料,可能只是考虑到实用和方便,并没有作为座右铭。而欹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的特点被阶级社会所利用,也是新的社会需求的产物。
作为礼器的欹器,形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材料不再仅限于陶,而出现了青铜等金属材质,而且制作相当精美,有些并有铭文。
综上所诉,从欹器不同的形制变化得出结论:
(一)使用功能决定器物的造型和材质。围绕设计就是为人们的食衣住行服务的,其不同的使用功能决定不同的形制。
(二)使用功能上任何细微的思考都导致新功能形态出现的一条途径。功能决定形式,新功能产生新形式。
四、小结
正如美国的历史学家特纳告诉我们的,美国社会制度并非在东部十三州预先制定好了,然后原封不动的像西部延伸,而是在延伸的过程中形成、发展、建立,没有这个空间过程,就没有美国。也就是说空间区域的变化过程实际上是对一个社会的塑造过程,这一过程也包括着对空间中的人文景观的塑造和变迁。
以欹器的形制变化为例,我们不难看出设计中的形式和功能是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的关系。器物创造的过程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它受到国内***治、文化、市场等因素的影响而不断改变自己的结构和功能。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从欹器的形制演变看设计的形式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