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唱”“咏”“吟”三词从历史产生之初虽然意思相近,可以互换,但三者的内涵和外延却有明显区别。本文着重从“唱”“咏”“吟”三字历时发展的进程出发,通过使用语料库,运用数据对比方法得出三者在各朝历代使用次数的差异,并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关键词:唱 咏 吟 演变
“唱”“咏”“吟”三个动词均表示人们通过语言或言语、以声音为媒介将自我的思想或想法表达出来这一行为,虽然三者在日常生活中所出现的语义场及所要表达的意思略有相似,但这三个字的意义及在使用频率和语境上还是有细微的差别,本文将从历时发展演变角度出发,试做一个比较系统的梳理,以说明三者的发展脉络。
一、先秦时期
使用次数
朝代 咏 唱 吟
周 170 126 107
春秋 37 26 20
战国 4 18 33
首先从咏开始,咏在这三个字中出现的最早,大概从周朝起就已开始被使用。
(1)夔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虞宾在位,群后德让。(《今文尚书》)
(2)金石以动之,丝竹以行之,诗以道之,歌以咏之,匏以宣之,瓦以赞之。(《国语》)
(3)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
(4)适馔省醴,养老之珍,具;遂发咏焉,退修之以孝养也。(《礼记》)
“咏”明显早于“唱”“吟”的出现,在周时期使用次数为170次,春秋战国时期略有下降但达41次,在这一阶段“咏”意思比较固定,即唱,但声调要有抑扬,也可以表示用诗词等来描述、抒发表达感情。
而“唱”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的《国语》中:“吴王夫差还自黄池,息民不戒。越大夫种乃唱谋曰:‘吾谓吴王将遂涉吾地’。”
(1)推之必往。说在废材。唱和同患。说在功。买无贵。(《墨子》)
(2)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唱而三叹,有进乎音者矣。(《吕氏春秋》)
(3)又以恶骇天下,和而不唱,知不出乎四域,且而雌雄合乎前,是必有异乎人者也。(《庄子》)
(4)三年之丧,哭之不反也,清庙之歌,一唱而三叹也。(《荀子》)
在这一阶段唱的意思主要是:唱,歌唱本义或按照韵律发声,也有高呼,大声叫的意思。相比较于“咏”,唱的使用频率较低。
至于“吟”最早现于《墨子》中。
(1)臣下重其爵位而不言。近臣则喑。远臣则吟。怨结于民心。(《墨子》)
(2)君臣失位,父子失处,夫妇失宜,民人,其以为乐也,若之何哉?(《吕氏春秋》)
(3)傥然立于四虚之道,倚于槁梧而吟:目知穷乎所欲见,力屈乎所欲逐。(《庄子》)
(4)立江界而长吟兮,愁哀哀而累息。(《楚辞》)
“吟”在此时期主要意思是:唱,声调抑扬地念,也有叹息,指痛苦的声音的意思。
在此阶段可以说“咏”字暂居上风,使用较高,其本身的内涵就带有高雅性,这大概与先秦时期教育普及率不高有关,所以高雅文字的使用仅限于贵族大夫身上。
二、汉代—宋朝
朝代
使用次数 汉代 六朝 隋 唐 五代 宋
咏 203 239 92 2449 71 2153
唱 138 130 140 1331 346 2211
吟 238 101 171 4111 188 2601
综合上表三字在汉到宋六个朝代时期的使用次数及频率可以发现:“咏”“吟”在汉朝时期平稳使用但在唐朝其使用率和出现次数翻倍,得到广泛普及,可谓大飞跃。这也许与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其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且唐诗得到极大发展有关。在那时,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诗人们喜欢吟诗咏对,借用工整整齐的韵律表达思想和感情,所以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咏”及“吟”二字在唐朝的使用会如此频繁。更何况,在实际使用中“咏”“吟”二字总会让人联想到文雅、对仗、整齐而又有格律的语境。如:
“咏”在历代作品中出现为:
(1)歌《采绿》之章,发《东山》之咏。望明月而抚心,对秋风而掩镜。(《全汉文》)
(2)礼行江汉,而美化斯远。故能垂大哉之休咏,廓造周之盛则。(《全刘宋文》)
(3)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唐诗三百首》)
(4)吟丝咏竹向红楼,沉醉便为身快乐。(《敦煌变文集新书》)
(5)遇之过望为之御侮罔避艰难虽不能混一区宇大庇苍黔而君臣之际亦可咏矣。(《册府元龟》)
至于“吟”则体现在:
(1)***韩说等俱击东越。大破有功。初。买臣家贫。好读书。樵薪自给。吟咏且行。(《前汉纪·荀悦》)
(2)若乃三***陆迈,粮运艰难,谋臣停算,武夫吟叹。(《全刘宋文》)
(3)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唐诗三百首》)
(4)有无实说莫沉吟,人间***哺最恩深。(《敦煌变文集新书》)
(5)竹林二君子,尽日意沉吟。相对终无语,争先各有心。恃强终有失,守分固无侵。(《江南野史》)
在这一时期“咏”“唱”“吟”三者的语义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基本表示“唱,歌唱,用韵调表达自己思想”的意思。
而“唱”则保持比较稳定的渐进增长,毕竟“唱”的外延让人总是想到大声出声将自己的感情或想法表达出来,所以“唱”在以高雅、对仗的唐诗闻名的唐朝来说则不那么受人青睐了。值得一提的是“唱”的另一个意思:倡导,发起,同作“倡”。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史记·陈涉世家》
而这个意思在当今来说基本鲜为使用,仅见于近代孙中山先生的《黄花冈七十二***事略·序》:
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
而“唱”基本上还是保持常用语义即:歌唱、叫、呼的意思。
(1)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全汉文》)
(2)此固偏见之恒疑也,真宜所共明。夫圣神玄发,感而後应,非先物而唱者也。(《全刘宋文》)
(3)礼妻郭、嫡孙亻品之、仲子修义、次子修德,晨鸡晓唱。(《唐代墓志汇编续集》)
(4)张良见韩信煞人交(较)多。张良奏曰:臣且唱楚歌,散却楚***。(《敦煌变文集新书》)
在宋代,三者的使用频率基本持平,不相上下,对以“宋词”闻名的宋朝来说其个中缘由也很容易明白,相比较唐诗的严格格律限制,及其诗的内容受到束缚,文人们不容易自由创造和发挥,宋词对字数、韵律的要求则没有那么严格,柳永和苏轼在创作上的重大突破,使词在形式和内容上均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词的长短句形式更便于抒发感情,只要符合一定的格律要求,只要有一定的意境美,不管是大唱还是小吟,包括文人墨客在内的民众均可以借“词”明志言情了,诗歌词簇逐渐以大众化、民间化的趋势发展。所以“唱”“咏”“吟”的使用便形成了旗鼓相当之势。
三、元朝—民国
朝代
使用次数 元 明 清 民国
咏 801 819 1765 792
唱 9605 1372 2123 935
吟 988 1258 2377 1024
结合上表及本表,可以看出:
在元朝对于“唱”字来说可谓是一个转折点,元朝由蒙古族建立,是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一的国家,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仅存在了97年,但在这短短的统治时期文化得到了发展,即“元曲”的蓬勃发展。元曲虽有定格,但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用词酌字更加大胆、真实,它不仅是文人咏志抒怀得心应手的工具,而且也被元代人民广泛地使用、传播以反映他们日常及社会生活。它具有民间性,元曲是人民群众的戏曲,与圣殿神曲、宫廷诗剧不同,它是市民和农人的艺术;也有广泛性,元曲题材极为广泛,绝不局限于朝***权位、贵胄家事之类,涉及士农工商,妇幼老弱各种人间生活;更有艺术性,元曲以唱、做、念、打等艺术硬功将歌、话、舞、斗紧密结合,虚拟与实演相生,形态与神理兼备。所以说不难理解为什么“唱”字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因为在元代,随着元曲的发展,艺术逐渐揭开神秘的面纱走下殿堂,走向普通的人们生活中,而且,“曲”表现的主要形式就是“唱”,通过唱来表达抒感,因此和“诗”“词”的阳春白雪需要“咏”“吟”的形式相比,曲唱出了民众心声,因而得到了更广泛地使用和普及。所以在这一阶段,“咏”“吟”的使用相比就略微落后,但其原有的基本意思没有太大变化。
“咏”出现的例句为:
去岁在王荆公府中,见他《咏菊诗》二句,道:“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元代话本选集》)
“吟”的意思也是保持了原有的含义,即:“吟咏、作诗、诵读”。
孙富吟诗,正要引李公子出头,他好乘机攀活。(《元代话本选集》)
抑或换一个角度看,如果用在中国历朝历代有突出代表的文学特色来对比,也能发现同样地的发展趋势。
作品
使用次数 诸子
百家 全唐诗 全宋词 全元曲
咏 120 1709 485 176
吟 88 3274 1434 471
唱 100 638 690 8798
在明清时期,随着小说的繁荣及昌盛,从明代开始小说显示出了优越的社会作用和文化价值,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对于文化娱乐要求的需要越来越高,小说由民间口头创作转向文人专职创作,它将中国宝贵的优秀传统文化以通俗易懂、有趣生动,情节丰富的形式走入千万民众中去,并不断世俗化、生动化、情节化,打破了中国长期以来的正统诗文的专断,而由于小说题材的多样性,所以在不同文本中包括讲史小说﹑神魔小说﹑世情小说和公案小说,因为对其内容和语义特色的考虑,所以在表达“说唱、将内心感受用声音表达出来时”会依照不同题材特征要求或根据发话者主体不同性格特征等具体选择恰当字的使用,如在历史小说中表达这一动作时“吟”“咏”就会比较合适,而一部世情小说的主人公在表达这一行为时就会使用“唱”字,总之要根据不同语境和文本在这三个字中进行恰当的选择。
试体会以下区别:
(1)百万之众,允天下之望,刘毅固以此服明公!至于涉猎记传,一谈一咏,自许以雄豪加以夸伐。(《两晋秘史》)
(2)三人一进村庄,见那路北有一个大门,里面有吟咏之声,仿佛读书的样子。(《康熙侠义传(下)》)
(3)我坐了主位,月卿招呼过一阵,便自坐向后面唱曲。我便急要请问这沈月卿豪侠多情的梗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虽然民国时期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时期,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压迫,国内***阀腐败剥削,但整个民国时期,人们对民主、科学的追求从来不曾停息,以此为宗旨接连发生了一系列的思潮和运动,率先举起这两面大旗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五四以后,追求科学、民主的思潮和运动继续得到发展。全面抗战爆发前夕,左翼文化人还曾发起一场新启蒙运动,以继承五四和超越五四自任,再次将民主与科学作为启蒙的目标,显示出文化思想运动发展的螺旋式上升。不仅抗战时期,甚至抗战以后,都仍然能够看到此运动的余波。对民主与科学的崇尚,成为民国文化的时代之魂。这一时期,文化各个领域的发展中,无不渗透着民主化与科学化的精神追求。从五四时期起,白话文开始代替文言文,揭露和鞭挞封建蒙昧主义成为中国文艺最为重要的主题之一。另外,30年代兴起的大众语运动,延安时期崛起的“工农兵文艺”,也都是崇尚民主精神的直接产物。并且出现了一系列的“大家”,国学大师:黄侃、赵元任、钱穆、王国维、梁启超;思想大师:冯友兰、李叔同、蔡元培、胡适;文学大师:辜鸿铭、梁实秋、闻一多、张恨水、林语堂、沈从文、郁达夫、鲁迅等,可谓“乱世多人才”。而文人大家又喜欢吟诗作对,在白话小说中以普通人物生活场景居多,所以在这一阶段“吟”“唱”使用率就比较突出。如:
(1)时选择会吟诗、作画、下棋、弹射、踢球等技能的人以及会演奏和歌唱的人约三十多人带在自己身边。(《古今情海》)
(2)论不出来。算了罢,你也诌几句,来应应景。我们不是作诗,只当是唱山歌罢了。”黄文汉笑道:“你这话很对。(《留东外史》)
四、现代阶段
数字为使用次数 吟 咏 唱
现代使用次数 6720 2962 29763
自进入现代以来,随着教育普及、知识使用接收的大众化、人们社会交际的世俗化,“咏”“吟”作为文雅书面的表达法越来越少见于人们的正常实际交际中,毕竟这两者的内涵确实比较“雅致”,而且也多用于固定的搭配中,比如“吟风弄月”“吟游”“借物咏怀”“咏叹”,虽然“吟”“唱”“咏”三者意思相似,在一定场合下可以互换使用,但是仔细体会其中的内涵则是绝不相同。比如“歌咏比赛”和“歌唱比赛”,前者则更加正式和规范,而且前者还包括“歌与诗比赛”两种形式,而后者则仅仅表示歌曲唱歌比赛,由此可见,三者还是有细微差别的。所以上表中表明在当代社会中“唱”的使用已经完胜于“吟”“咏”,而“咏”则多用于有丰富感情需要表达时,还需要用整齐、对仗、有韵律的“诗”这一形式来表达,所以在实际生活中被使用的机会则更少。而“唱”完全则为大众化的表达法,人们可以通过唱这一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无需考虑输出形式或其它限制,而大众文化的兴起更是推动了“唱”的普及,人人都可以做自己都可以唱。这样的趋势将会持续存在。
所以综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唱”“咏”“吟”从历史产生之初虽然意思相近,可以互换,但三者的内涵和外延区别明显。本文着重简述了“唱”“咏”“吟”三字历时发展的进程,通过数据对比方法得出三者在各朝历代使用的普及率,并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并得出结论,即从历时演变的角度来说:“咏”从开始歌唱到后面的“曼声长吟、赞叹”呈现“文雅化”的发展趋势,“吟”从开始的吟咏、诵读、鸣叫到后来的、作诗、写诗呈现“抽象化”的发展趋势,而“唱”从开始的倡导、发起、表演到来的叫、呼、歌唱、吟咏呈现“大众化、通俗化”的发展趋势。
(附记:文中的统计数据以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的检索结果为线索,加上笔者的分析判断,综合得来。)
参考文献:
[1]张一建.古汉语同义词辨析[M].福州:福建亿出版,1987.
[2]王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赵佩萌 南宁 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530006)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唱”“咏”“吟”的历时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