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市中心医院院长姜岩最近有点忙。深秋时节,辽东山城本溪已略显萧瑟,本溪市中心医院(下称“中心医院”)这一域内最大市属三甲医院内,仍是一派火热景象:医务人员脚步繁忙,患者如织,急救车呼啸而至……不仅如此,三年一度的中层干部竞聘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是自2010年中心医院兼并该市职业病医院以来的首次竞聘,“合二为一”后如何动作,牵动着全院上下的心。
为了竞聘方案的制定可行性论证,姜岩费尽心思:与******班子成员多次讨论,初定基调;院领导会议、职工代表大会上反复论证,直至整套方案得到上下认可;接踵而至的各路程序包括公开报名、资格审查、人事报批及备案、竞聘演讲、科室测评……每个环节,她都将女性管理者特有的细腻发挥得淋漓尽致。
初识姜岩者,会觉得人如其名,短发一丝不苟,简约得体,实乃“江中一岩”也。再识姜岩者,会认识到她的严谨认真中不乏亲切自然、爽朗聪慧。作为女院长,对于角色分寸的把握,姜岩拿捏得恰到好处:既不刻意凸显,也无意抹煞女性管理者的风格特色。
“女性管理者就应该发挥特长以柔克刚,追求男性化不一定是好事。”姜岩笑呵呵地说。
性格成就人生
1985年,姜岩从大连医学院(后更名为大连医科大学)毕业,正式步入本溪市中心医院,成为一名眼科医生。正如那个年代大多数人一样,从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到主任医师,姜岩的每一步走得兢兢业业。她这样介绍自己:“我觉得医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敬业、善良、不断学习。我在学校努力用功,工作要求上进,目标就是做一名好医生。”
回忆起职业生涯,姜岩直言自己非常幸运,最关键的因素是遇到一名好老师――眼科原主任熊秉兰。谈起恩师,她打开了话匣子:“熊主任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她对科室医生、患者都照顾有加,每天早来晚走,安排四次查房,了解患者需求,雷打不动。她这种敬业的工作态度也感染到我,使我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令我整个职业成长都非常受益。”
“在她身上,我还学会了老前辈的担当。”姜岩一字一顿地说,话语里充满了敬佩与感激,“刚开始做手术时,我们这些小医生还处于学习阶段。手术做得好,主任会夸奖说,‘这是我徒弟做的,做得多好!’效果做得一般时,主任就自己把责任包揽下来。熊主任的担当精神,让我觉得没有理由不好好做。”善于总结、敢于承担、用心付出――老前辈的言传身教令姜岩受益匪浅。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姜岩很重视自我学习,她从创刊号开始一期不落地阅读《中国实用眼科杂志》;在北京协和医院学习期间,她勤奋、努力,工作付出不计得失,以进修生身份赢得了海外课题的参与机会。最令她兴奋的是,进修期间“所有眼底病学术期刊上出现过的病例全都见识到了”。
凭着这股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姜岩当仁不让地成为业务上的一把好手。回到中心医院,她开始着手开展荧光眼底血管造影等当时本溪市尚未运用的眼科技术,大大提升了地区眼底病诊治水平。
随后,姜岩这种勇于探索、不计付出的性格,又为她赢得更多的机会与荣誉:本溪市卫生系统第一个公派出国的访问学者,全国三八红旗手,辽宁省人大代表,2008年奥运火炬手,省劳动模范,青年岗位能手,本溪市科技拔尖人才……但姜岩并没有沉浸在荣耀织就的光环里,她用一句朴素的话剖白内心:“生活已赋予我很多。我非常满足,没有理由不努力工作!”
管理新兵蜕变
2007年,本在眼科主任岗位上干得红火的姜岩又遇到新机遇:医院干部竞聘上岗,姜岩参加副院长竞选并脱颖而出,一年后又接任院长。从22年的眼科医生一下子被推上管理岗位,姜岩诚恳地表示,自己是个新兵。
“科头儿”和“院头儿”截然不同。姜岩深有感触:“过去,我主要关注专业的前沿发展,现在关注的领域远远超出了技术范畴。我当副院长时间比较短,从‘实习’到‘转正’仅仅一年有余,宏观管理经验积淀不足,微观管理知识亟待提升。说心里话,刚开始接手时,我对医院的发展大计、目标定位等方面,思想还没有达到应有高度,管理经验也不够。”姜岩略微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然而,只有敢于承认自己是“新兵”,工作才会有新意;打法才会有创新;思维才会有新突破。
担任院长后,姜岩努力学习,力求完美转身。她开始阅读大量的行业管理期刊、参加院长年会、听取专家讲座、与行业内外人士交流,多方获取经验。近几年,通过各项学习积累,她渐有所悟:医院发展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一样,要有目标定位和既定的发展方向。
在日后工作中,她抓团队建设:以绩待人,以绩用人,以绩品人;她重人才培养:德在前,技在后,品在前,能在后;她抓作风建设,推崇讲真话,办实事;她推业绩考核,讲求在其位,谋其***,有其为。她重干部管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贤者常在;她抓院际管理:树立“自危、自惜、自尊、自重”四个理念。她抓质量、抓信誉,树立“四心”服务理念,把握责任清、是非清、问题清、结论清的“四清”原则。
在她看来,医院不缺好的制度,但制度执行上的偏差,是决定医院成败的核心。因此,她在管理上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常常周末都在忙工作。
“现在,我们的发展目标已经确定。从医改和区域卫生发展规划来看,要将本溪市中心医院打造成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引领本溪地区医卫事业的发展;从医院文化角度来说,我们的愿景是要成为辽东名院。”姜岩声音不大,但却字字掷地有声。
如今的她,发展思路已更加清晰:要打造区域卫生中心,须有内涵支撑――技术、服务都要做到地区领先。“域内其他医院不能治的病、尚未开展的技术,我们要承担起来。倘若别人看不了的病,我们也无能为力,如何让人信服?”在姜岩的规划中,中心医院要完善服务功能,包括建立市级急诊急救中心、肿瘤综合***中心、健康管理中心、市级康复***中心以及省级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如今,急诊急救中心业已建成,其他几个项目也蓄势待发。
尽管医院的发展规模已在本溪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姜岩却没有一味沾沾自喜。她告诫大家,这是机制不同造就的运营差距,去除机制差异后,中心医院是否还能保持明显优势?另外,本地二级医院体量虽小,但发展速度却很快。姜岩习惯从不同角度为员工们解读数据,“数据解读可以有多重角度,目的还是希望激励大家向前看。总的来说,我们既要追赶省级三甲医院,也要向同级医院借鉴学习。”
姜岩坦言,本溪仅有170万人,医疗服务需求总量不算很大,除两家三甲综合医院与一家三甲中医院在规模及能力上有明显优势,不少二级医院也在迅速崛起。“我经常告诉大家,发展要关注纵横两方面。纵向上要自我超越,横向上也要关注别人如何发展。”姜岩清醒地认识到,中心医院要在发展中求发展,在优势中识不足,牢固树立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
激发内涵潜力
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思路框架,中心医院的发展步伐迈得更大了。下一步,重点学科建设即将成为医院发展的重头戏。
姜岩计划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打造出一两个省级重点学科以及更多的市级重点学科,除现有中西医结合病房为省级重点专科,眼科、妇科、循环科、血液科、肾内科、泌尿外科、普外肿瘤等传统优势科室也要有所突破,成为地区绝对领***学科。“有些科主任会夸奖自己科室是本溪地区最好的――要说自己最好,就要真刀真***拿出来‘亮剑’!”
姜岩希望用实实在在的数据说话。竞聘期间,她适时推出考核体系,把医疗服务、科研技术等指标量化、细化,揉进科主任及护士长考核体系中。“我们的目标要靠全员努力完成,尤其要发挥科主任和护士长的中坚力量。”
姜岩坦言,对于中心医院这样的地市级医院来说,除了常抓不懈的能力提升外,人才问题是当下面临的最大挑战。姜岩在2013年职工代表大会上提出三个层面的人才培养计划,分别针对年轻医生、中青年骨干和科主任。
对于年轻医生,中心医院联手中国医科大学举办委托研究生班,首期开班就有50人参与。姜岩表示,提升本科基础学历只是开办初衷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在全院烘托出学习的氛围,给予年轻人学习的动力。
对于中青年骨干,姜岩鼓励他们带着项目外出学习。“只要项目是先进的、有潜力的,无论他们提出到哪个单位进修,我们都愿意开绿灯。”尤其是对于学科带头人和科主任这一层级,中心医院不遗余力给予支持,鼓励他们到国内外知名医院学习进修,拓宽视野。2013年,医院已派出5名技术骨干前往美国进修。
“在人才外出培养上,我们下了不少功夫。有条件的可以自己选择,没条件的我们院方来协助联系,一定要找到最领先的地方进行全方位学习,既要学习技术,也要兼顾管理,要对学科发展水平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回来以后如何引领该学科在中心医院的发展。”谈及此,姜岩不由自主地提高了声调,不难看出她对人才培养的迫切心情。
“这不是喊口号,2014年还要继续强化。”姜岩强调,科主任走不出去学习,的确有着工作量大的客观原因,但也有着惰性作祟的主观原因。为此,姜岩向医教部提出量化学习指标,落实到每个人。“并不是人人都有强烈的学习愿望。但根据学科情况,我们必须要有计划地强力推行。为什么出不去,有什么困难,只要能提出合理原因,院里将帮忙沟通解决。”
除此之外,姜岩也在反思,尽管医院已在不断完善并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为何仍有部分患者流失?哪些适宜技术未能实现?这都将成为2014年的重点攻关目标。她举例说,“例如冠脉搭桥技术,我们喊了几年也没能正式开展起来。新的一年,我们要在学科建设方面做做文章,为重点项目的引入创建条件,成立攻关小组。”
润物细无声
谈话间,一位医生敲开姜岩办公室的门,略带腼腆地问:“院长,这次竞聘报名我没赶上时间,现在还能补报吗?”姜岩温和地笑笑,委婉却不失坚定:“这次不行,下次多注意时间吧,否则对其他人不公平。”
姜岩“心细”。这次中层干部竞聘,她考虑了无数细节:中心医院有18个职能部门,如今这18个职能部门是否都适用于现阶段的管理需求?兼并当地职业病医院后,两套中层干部管理班子能不能平稳消化?这不是简单的1+1=2。竞聘年龄段的设定,既要考虑大家的精力和心态接受程度,还要平衡现任人员的能力和年龄结构。
“年轻人的机会相对较少,所以基本门槛也要有相应变化。现在本科生普遍,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也不少,我们就把学历门槛提高。假如年轻人想晋科主任一级,从普通医生到副主任、主任,台阶跨度有点大,为此我们增加了一项兼有科室管理性质的‘负责主治医’,垫了个台阶,既是对他能力的肯定,也是一个筛选的过程。”
姜岩“心粗”。 竞聘一事备受全员瞩目,院里不免有些风言风语,“有人说,又得找关系花钱了。”姜岩听后不以为然地摇摇头:“这个时候,允许大家猜测,但不要去解释。作为领导,要有这个胸怀。”她哈哈一笑,十分坦然淡定。
从临床一线出身的姜岩,格外能体会一线员工的需求。她为医院职能部门提出的工作口号是:心系员工,情注一线。
“过去,职能部门难免有些老爷作风,现在我们提出要改变观念。临床员工很忙很辛苦,所以我们制定的方案和规则要站在他们的角度,既要有理性的规范,还要有文化的约束,更要有情感的倾注。”从“管理新兵”直至“渐入佳境”,衷心希望姜岩能够一直“有点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