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安全论文篇1
【关键词】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 食品添加剂课程 教学革新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生产中最活跃、最具创造力的因素,是食品工业的灵魂。食品添加剂课程立足于应用,让学生掌握各类添加剂的性质及使用策略毕业论文,适当引入食品添加剂的最新研究成果,在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食品科学技术和食品工业的飞速发展,许多新思维、新工艺、新技术、新手段不断出现,人们对食品的安全、营养、功能更加关注,这些都对食品添加剂的发展,以及食品专业学生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我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三个方面对食品添加剂的课程教学做了研究与探索,提出了相关革新倡议。
1.教学内容的革新
随着高新技术在食品生产上的应用,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在不断更新和增加。理论教学内容应有一定的稳定性,但 论文格式范文一成不变的,应随时代的变化做出相应调整,在此基础上对食品添加剂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环节进行革新。
理论教学上,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不断增加和完善理论教学内容。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已经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关注,由于多起滥用、超范围、超剂量使用添加剂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有些人谈"添"色变,对食品添加剂没有正确的认识。我在食品添加剂概述中增加了有关食品添加剂安全性方面的内容,补充了有关食品添加剂利弊的权衡不足,让学生对添加剂的安全性有上一个正确认识;并及时补充和更新食品添加剂的有关新标准,使学生强化法制观念,强化对标准的认识,强化职业道德,为日后从事食品行业打好基础。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我结合食品加工工艺对各种食品添加剂介绍,如果冻加工过程中增稠剂和香精香料的使用,火腿肠加工过程中亚硝酸盐的使用,冰淇淋生产过程中增稠剂、***化剂等的使用,等等,使枯燥的添加剂特性和作用的介绍形象起来,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添加剂的作用原理和正确的使用策略毕业论文。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开展对食品企业、食品市场进行调查研究。利用到食品企业实习的机会,向技术人员了解产品生产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了解生产过程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主要包括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使用量、适用范围等。并针对调研结果组织讨论,讨论该添加剂的使用是否符合国家标准,作用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该种食品添加剂,使学生能将理论与实际有机联系起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食品市场进行调查,通过查看标签,了解食品添加剂在众多食品中的应用,对添加剂的适用范围和使用量有具体的了解。通过企业调查和市场调查,学生走出课堂,接触到了实际,不仅增加了对本门课的感性认识及兴趣,而且提高了浅析硕士论文不足分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
2.教学策略毕业论文的革新
在食品添加剂课程内容不断调整的同时,相应的教学策略毕业论文和手段也要不断改善,这样才能满足新世纪对高素质食品专业人才的需要,才能推动论文范文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在教学革新过程中,我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首先,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电化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讲授内容丰富,形式形象生动、直观易懂,对增强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教学中过程中播放电视、影像资料的短片,如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每周质量报告》,综合频道的《焦点访谈》等栏目中有众多的与食品添加剂有关的精彩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食品添加剂的理解。加大对网络资源的使用,要求学生对影视资料中提到的热点不足进行网络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加深对热点不足的了解,进行课堂讨论,学生学习热情高,教学效果很好。上网查资料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而且是学生培养综合能力的一种手段。其次,由于食品添加剂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每一个内容都与应用息息相关。因此,采用案例教学可以强化基本知识的教学效果,也是推进学以致用、增进对食品添加剂直观印象的一种手段,还可以提高食品安全意识。案例教学法是以真实案例为引导的教学策略毕业论文,其核心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即通过具体案例浅析硕士论文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与运用,丰富课堂内涵,激发教、学双方的活力和效率。
3.考查形式的革新
成绩考查是教学过程的 重要环节,运用得好,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达到教学要求。优化考核内容比例可加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考查内容包括平时成绩、食品调查、课程论文、期终考试等。
结合考勤和课堂表现考查平时成绩。通过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等考查学生的平时表现,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
组织学生进行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使用的市场调查,并完成市场调查报告,增强学生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并锻炼学生发现不足和解决不足的能力,为撰写课程论文做准备,食品调查报告占总成绩的10%。
在讲授完食品添加剂理论后,我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撰写课程综述文章。通过撰写论文,学生不仅更加主动深入地学习和掌握了食品添加剂知识,还锻炼了查阅、阅读文献和写作的能力。课程论文的成绩占总成绩的30%。
本门课程在内容全部讲完之后进行期终考试,考试不是论文格式范文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可以促使学生全面系统地进行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通过考试教师可以知道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借以改善教学策略毕业论文。期终考试的成绩占总成绩的40%。
总之,食品添加剂课程的教学革新与实践,大幅度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提高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胡国华.食品添加剂应用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 郝利平,夏延斌.食品添加剂[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3] 孙保国.食品添加[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4] 邓后勤,夏延斌,王燕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体系的革新与实践[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1,(8):147.
营养安全论文篇2
尽管湖南“黄金大米试验”主要的国内作者荫士安、王茵、胡余明已分别受到各种处分,但由此事引发的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又一波争论并没有降温。
争议多年的转基因食品到底是魔鬼还是天使,仍没有结论。有专家表示,现在的一些安全检测,在时间长度上还远远达不到真正能够说明问题的程度,必须要花大力气做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检测。
浙江澄清未涉黄金大米
湖南“黄金大米试验”事件曝光后,浙江省医学科学院(以下简称浙江医科院)研究员王茵9月份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2004年在浙江仙居所做试验是“黄金大米”试验的“预试验”。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月初的通报显示,美国塔夫茨大学汤光文主持的“儿童植物类胡萝卜素维生素A当量研究”项目于2002年12月由美国国立健康研究所(NIH)糖尿病消化道和肾病研究所批准,项目内容是研究菠菜、黄金大米和β-胡萝卜素胶囊中的类胡萝卜素在儿童体内的吸收和转化成维生素A的效率。荫士安以课题中国部分项目负责人的身份,与浙江省医科院签订了美国NIH课题合作协议书。塔夫茨大学于2004年8月与浙江省医科院签订合作研究协议备忘录,合作项目负责人是汤光文,中方负责人是荫士安和王茵。
该项目的初步论文成果为《浙江仙居农村175名学龄儿童营养状况分析》,发表于《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年06月第13卷第3期,并注明了是美国国立健康研究所NIH基金项目(05/2003-02/2007)。作者除王茵以及荫士安,还包括仙居县卫生局卫生监督管理所原所长应焕友,汤光文不在署名作者范围内。
论文显示,作者于2004年3月对浙江省仙居县某农村小学175名儿童进行营养状况评价,年龄10-12岁,其中男生89名,女生86名。试验内容包括对参与试验的儿童进行膳食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以了解农村学龄儿童存在的营养问题。
浙江医科院副院长倪崖告诉媒体,据院方向王茵了解,可能是黄金大米“还没有拿到,当时的量很少,所以这个项目就没有开展下去”。
该项目中断之后,荫士安转而以类似的项目名“植物中类胡萝卜素在儿童体内转化成为维生素A的效率研究”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5年获得批准(No.30571574)。根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网站上检索显示,项目负责人为荫士安,批准金额33万元,项目起止年月为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之前。
但根据标注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0571574)的两篇研究论文《平衡膳食对改善山区学龄儿童营养状况的初步观察》《学龄儿童体内植物源性胡萝卜素转化成维生素A的效率研究》显示,荫士安早在2004年就已经着手操作,有人士怀疑,论文的数据实际上取自中断的NIH基金项目,只是冠上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发表在2006年05期《卫生研究》杂志的论文《平衡膳食对改善山区学龄儿童营养状况的初步观察》显示,2004年11月份在某山区选取二年级小学生60名,分为两组,每周5天在学校进食3餐,干预组根据营养素推荐摄入量配餐,对照组则保持日常膳食模式,实验期为30天,观察实验前后两组儿童营养状况的变化,目的为研究平衡膳食对山区学龄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
两篇论文的作者同样涉及了王茵、荫士安,论文中没有提到黄金大米。
随着谴责湖南黄金大米试验舆论的升温,一同被卷入漩涡的浙江医科院以及试验开展地仙居县步路乡中心小学对媒体坚称,2004年该项目在仙居县的试验,未涉及黄金大米。
为了了解有关试验的更多细节,记者对浙江医科院表示了采访意愿,但风口浪尖中的浙江医科院选择了回避。该院保卫部一位吴姓负责人表示,卫生部要求只接受央视和新华社的采访,其他媒体一概不接待。
两次黄金大米喂养试验
2008年,研究项目转移到了湖南。致力于推广黄金大米工程的黄金大米人道主义委员会执行秘书AdrianDubock博士在给国内媒体的答复中表示,2008年3月,用于实验的黄金大米已经准备就绪,但此时浙江暴发了麻疹***情,而维生素A缺乏会提高麻疹的死亡率,实验不得不迁至其他地方进行。
AdrianDubock向国内媒体提供的资料还透露,美国塔夫茨大学在中国先后进行两次黄金大米喂养试验,试验标注地为山东和湖南。试验时间、方式和具体受试人群,资料未有提及。据称,称该资料选自2009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一次学术会议报告,上有汤光文和荫士安的署名。
记者检索资料发现,一篇署有王茵、汤光文、荫士安的论文《菠菜中β-胡萝卜素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的效率》曾于2007年7月发表在《卫生研究》杂志上。试验在山东省济宁市的三个自然村募集受试者,从195名成年(40‐60岁)男性筛选出10名健康受试者。试验补充物氘标记的菠菜亦由美国塔夫茨大学提供。论文中注明,基金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0271121)、浙江省科技厅项目(No.2005F13026)、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
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检索发现,(No.30271121)项目标题为“人体内β-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效率的评价研究”,项目负责人为荫士安,资助经费19万元,项目共发表10篇论文。
此试验是否黄金大米人道主义委员会提到的黄金大米在山东的喂养试验,尚不知。
但记者检索研究论文还发现,汤光文和荫士安在中国各地儿童营养试验的合作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黄金大米问世之前。早在1996年,在国际原子能机构部分经费资助下,二者于1996年9-12月在山东省泰安市某幼儿园,对两个班41名儿童使用富含类胡萝卜素的蔬菜进行了干预试验。他们还曾在北京市顺义区板桥小学选择80名10岁儿童,了解血清维生素A的季节性波动以及视磺醇营养状态对维生素A营养状况的影响。
遭抗议的黄金大米试验
湖南“黄金大米试验”曝光后,荫士安、王茵、胡余明等人分别受到了相关处分。美国夏威夷大学农业与资源经济学博士顾秀林认为,将黄金大米试验定论为“学术不端”,只涉及了问题的10%,真正的问题是转基因作为粮食的无限长期的安全性。
黄金大米人道主义的网站收录的汤光文的一篇论文还显示,2009年,科研人员还以美国成年人作为被试对象,进行过黄金大米的实验。
就在这一年由22位全球知名教授联名签署抗议信提出“这些不道德的和有潜在危险的试验必须停止”。在这封联名信里列举的三个有关黄金大米的人体临床试验项目,都与汤光文有关系。
联名信里提到,“在临床试验网站和其他公开的文献中,对试验中所用的黄金大米的品种描述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特性是不足的,是远远不够作出预临床评价的。它是一种没有经过时间考验被证明是独特的,均匀的和稳定的转基因产品。并且从来没有在世界任何地方通过法规审批程序。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人类受试者(包括已经患有维生素A缺乏症的儿童)的转基因喂养实验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央视称,2013年菲律宾将要商业化种植黄金水稻。顾秀林在其博客里表示,黄金大米人体试验是为转基因水稻商业化当开路先锋。
中国人对转基因并不陌生。来自中国科学院的资料显示,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棉花、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等转基因作物的研究,目前已批准6种转基因植物的商业化种植——棉花、矮牵牛、番茄、柿子椒、杨树和木瓜,现只有抗虫棉在大规模种植。中国农业部于2008年、2009年分别给“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转基因抗虫水稻Bt汕优63”以及“转植酸酶基因玉米BVLA430101”发放生产应用的安全证书。
实际上,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有关转基因安全性的争议从未间断。人们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质疑和担忧,主要集中在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和它是否会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产生严重破坏。
营养安全论文篇3
目前,中国疾控中心已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展开进一步全面、深入的调查。
到底是几个试验?
8月1日,美国塔夫茨大学科研机构发表《黄金大米中的β—胡萝卜素与油胶囊中的β—胡萝卜素对儿童补充维生素A同样有效》的论文。
论文中称,为了比较儿童摄入“黄金大米”、菠菜和β—胡萝卜素油胶囊对补充维生素A有何不同,美国塔夫茨大学、湖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浙江医学科学院等工作机构的研究人员于2008年共同在湖南省的一所小学进行试验,针对的是6~8岁健康的在校小学生。
据报道,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荫士安表示,他本人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植物中类胡萝卜素在儿童体内转化成为维生素A的效率研究》课题负责人。该课题的目的是通过研究获知我国儿童膳食中胡萝卜素在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的效率,最终获得的结果将作为评估我国儿童维生素A需要量、制定膳食维生素A推荐摄入量的重要基础数据。
疾控中心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荫士安研究员,考虑到其负责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与美国塔夫茨大学汤光文博士负责的美国NIH项目均有菠菜中类胡萝卜素转化效率研究内容,故将两个项目的现场工作合并在一起进行。
疑问:既然是两个项目合并了,为什么只说了他本人主要负责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植物中类胡萝卜素在儿童体内转化成为维生素A的效率研究》?
项目资金支持来自何方?
湖南省衡阳市***府表示,该课题全程由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专家进行指导,课题实施方案由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制定,湖南省疾控中心与衡南县疾控中心负责课题的实施。
在湖南省疾控中心出具的该项课题协议书上,协议书的委托方和受托方分别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和“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课题所需经费均由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拨付,并非来自国外的科研机构。衡南县疾控中心出具的一份银行转账单也显示,付款人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荫士安在声明中也言之凿凿地说,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植物中类胡萝卜素在儿童体内转化成为维生素A的效率研究》课题承担单位,项目实施是与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进行,在实验室分析技术上得到了美国塔夫茨大学的支持。
疑问:既然是项目合并,为何不公开?是否存在隐瞒?将两个项目合并,为什么经费却全部由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拨付?
是否涉及“黄金大米”?
据报道,涉及此事的三名中方研究员:湖南省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胡余明、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荫士安和浙江医学科学院研究人员王茵均表示对黄金大米数据不知情。
疾控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荫士安在文章发表前就收到了《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的通知,文章是经他签字同意后发表的。
疑问:既然看过了论文全文且签了字,为何荫士安此前表示自己对“黄金大米”数据不知情?
试验食材究竟谁提供?
此次事件争议的焦点就是在此次试验中,是否出现了关键性的食材“黄金大米”。
此前湖南省衡阳市***府发表声明称,通过调查,在衡南县江口中心小学进行的试验不是转基因试验,而是“植物中类胡萝卜素在儿童体内转化成为维生素A的效率研究”。
湖南衡阳市***府表示,课题组所用的米、油、调味品均由衡南县疾控中心在衡阳市步步高超市采购;肉、禽蛋等生鲜食品由学校在江口镇采购;给学生吃的大米则是湖南省金健米业的“桃花香米”,不是“黄金大米”。
美国塔夫茨大学科研机构称,研究所用材料——“黄金大米”和菠菜都是在美国生产、处理和蒸煮,然后冷藏运至中国试验所在地加热后供小学生食用的。
疾控中心调查后称,研究中所用的有稳定同位素标记的菠菜由美国塔夫茨大学提供,并由美国塔夫茨大学汤光文博士于2008年5月从美国携带到湖南。
疑问:多种说法中,究竟是谁在说谎?
营养安全论文篇4
梁晓春,49岁。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科主任。
出诊时间:每周二、三上午,每周四下午
地址:北京东城区王府井帅府园1号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
邮编:100730
个人简介:1978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1987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获医学硕士学位。毕业至今一直在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工作,于1993年和1997年先后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和教授,1998年批准为博士生导师。已培养硕士生2名、博士生5名,在读3名。1999年~2000年在美国德州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研究中草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医学科学院、首都发展基金等重点课题9项。90余篇,获优秀论文5篇。曾获卫生部、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科技成果奖9项(2003年、2005年获北京市科技成果三等奖2项,2005年获中国中西医结合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作为主编、副主编和编委的书著12部。1997年获北京市高等教育委员会教学成果二等奖。1998年获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优秀科技工作者。2005年获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2006年获北京市首届中青年名中医。目前担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北京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北京中医药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临床医生》杂志编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中药杂志》、《中成药》、《中华全科医师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北京中医》、《糖尿病新世界》等十多种杂志的编委。
专业特长:擅长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相关科室信息: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成立于1956年,曾聘请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著名中医学家任应秋、陈慎吾、钱淇光、李重仁等为顾问。1975年聘请北京四大名医施今墨的入室弟子著名中医祝谌予作为中医科主任。几十年来全科以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和发展为主要方向,中西医结合开展医、教、研工作,培养了大批中西医结合的骨干人才。曾获得卫生部科技成果、北京市科技成果、北京市教学成果、中国医学科学院科技成果及世界传统医学成果等多种奖项。数百篇,获优秀论文多篇,主编与参加编写的书籍40多部。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交流。科室成员在全国学会担任理事、常务委员、委员及部级杂志担任编委的人数达15人以上。2002年被批准为北京市综合性医院示范中医科。
于康,38岁。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每周五上午
地址:北京东城区王府井帅府园1号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
邮编:100730
个人简介:现任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营养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首席营养专家、北京市健康教育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临床营养杂志》编委、《食品安全与健康顾问》杂志编委、《糖尿病天地》杂志编委、《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编委会顾问。
在中国核心医药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编学术专著《临床营养***学》和《临床营养医师速查手册》。副主编学术专著《临床肠外与肠内营养》、《肠内营养》、《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诊疗手册》和《临床营养学》等。作为编委参加16部学术专著编写。主编科普丛书《作自己的营养医生》、《临床营养解决方案》、《营养与疾病防治241问》、《***型肺炎营养防治90问》、《小食物大功效》、《糖尿病高血压高血糖饮食自疗法》、《代谢综合征的营养***》、《营养门诊》、《宝宝的第一口食谱》等45册。
先后获2004年度日本外科代谢和营养学会青年研究奖、2003年度中国营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研究成果奖、1997年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优秀教师奖、1997年度和2004年度北京协和医院优秀科研论文奖等。
营养安全论文篇5
过去十几年,“世卫组织公布的十大垃圾食品名单”流传甚广,“垃圾食品”
>> 理性看待食品安全 理性看待近期食品价格上涨 理性看待有机食品 缩短认知差距理性看待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垃圾食品 垃圾食品&垃圾吃法 理性看待“东盟热” 理性看待新能源 理性看待中国GDP 理性看待“体制”缺陷 理性看待“高房价” 理性看待升值 理性看待“兔年行情” 理性看待热门专业 理性看待热钱 理性看待“破发” 理性看待奢侈消费 理性看待IPTV发展 理性看待“夫妻癌” 理性看待“名人现象”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医学 > 理性看待“垃圾食品” 理性看待“垃圾食品”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云无心")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并不存在的“垃圾食品”
过去十几年,“世卫组织公布的十大垃圾食品名单”流传甚广,“垃圾食品”这个概念也深入人心,以至于包括一些营养专家在内的许多人,把不喜欢的食品都归类为“垃圾食品”。而最近,世卫组织正式明确辟谣“没有过这样的名单”,甚至也不认可“垃圾食品”的概念。这些食品的生产经营者,许多喜欢这些食品的人,还有一些媒体,又露出“沉冤昭雪”的欢喜,以至于奔走相告“世卫组织说了,XX不是垃圾食品,这下可以放心吃了”。
食品的价值是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也就是说,任何一种食品,只要能为人体提供某些营养成分,而不附带有毒有害成分,那么它就是有价值的食品,就不会是“垃圾”。从这个意义上,那些著名的“垃圾食品”,比如炸鸡、薯条、饼干、火腿肠、甜品、方便面……这些食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或者碳水化合物――而它们都是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对于那些热量得不到保障的人群,这些食物都是精细优质的食物,炸鸡和火腿肠甚至还富含优质蛋白。而饼干、火腿肠、方便面、罐头这样的食品,易于保存食用方便,对于物流落后地区的食物供给,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在一个走好几里地才能到镇上的乡村小学,要给孩子们补充营养的话,提供这些“垃圾食品”就远比让他们每天吃新鲜的禽肉鲜奶要现实可行得多。 “垃圾食品”VS“健康食品”
“垃圾食品”与“健康食品”的概念之所以出现,是因为人体对于各种营养成分的需求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各有一个合适的范围――任何一种营养成分,少了不好,多了也不好。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多数人都已经能获得足够的食物。这样,“营养均衡”就成了新的目标。像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我们可以轻易地获得,也就很容易“过犹不及”,营养变成了负担,反而不利健康。而优质蛋白,在我国还有许多人摄入不足,但在欧美,也差不多跟脂肪和糖一样,快成“垃圾食品”的原因了。而腌制品、烧烤食品、加工肉制品,通常说“含有一些有害成分”,其实也是吃得太多、跟那些“健康食品”相比才能体现出来――跟没有吃的(比如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相比),或者具有长期单一饮食习惯的人相比,它们依然是“健康食品”。 “垃圾吃法”更可怕
不过,说“XX不是垃圾食品,这下可以放心吃了”,也是矫枉过正,走入了另一个误区。对于许多人来说,这些食物提供的营养成分在其他饮食中很容易获得,也就不会“不足”。但是,它们往往缺乏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成分。多吃了它们,也就影响了吃那些“富含容易缺乏的营养成分的食物”,从而造成营养不均衡。它们不是垃圾食品,只是说它们无毒无害,可以作为合理饮食的一部分,而不意味着就“可以放心吃了”。
营养安全论文篇6
关键词: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改革;路径
中***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2-0006-03
一、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建设现状
黑龙***一农垦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始建于2004年5月,2004年9月招收第一届学生,至今已建设11年,共毕业七届741名学生。目前招生规模稳定在80人到100人,在校生341人。学生来自黑、吉、辽、皖、湘、冀、鲁、豫、川、宁、陇等十多个省份,第一志愿录取率高,生源充足。近五届毕业生413人,平均就业率93.2%,就业形势较好。本专业现有教师28人,其中任课教师24人,实验教师2人,实验员4人。年龄、专业、学历、学缘、职称结构较为合理。本专业现有食品微生物、食品化学与营养、物理化学、食品分析、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六个课程组(即教研室);有一个食品化学实验室(省教育厅挂牌的教学实验室),由食品微生物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分析、物理化学、分子生物学五个分实验室构成。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毕业须修满160学分到164学分,其中专业部分(基础平台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习课、技能训练课)88学分到94学分,其中实践教学为35学分到40学分。
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改革的路径
(一)以课程建设推动专业发展
课程建设是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也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基础。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本专业在“物理化学”、“食品法规与标准”、“粮食化学”、“食品分析与检测”、“仪器分析”和“食品工业与环境科学”等课程建设中,不断根据专业特点完善课程体系。课程建设规划方面,六个教研室和系里都有年计划和五年规划,分期分批地培育校级精品课、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印记课,并严密组织,开展其教学工作。教师授课能力培养方面,采取外派进修学习、参加“***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注册培训、听校外教学名师讲座、参加全国性教研学术会议、老教师和新引进教师签订师徒合同、岗位自学及互学等方式,学习其他院校课程建设经验,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授课方面,结合教学改革,积极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理论授课追求“准、精、透”,实践教学坚守“实用、灵活、综合”。教学管理和检查方面,每年都在开课前对新开课程或新任课教师的教学文件(教学大纲、教案、讲稿等)进行检查;举办青年教师课件评比、授课技能比赛;实施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制,每年对所有授课教师进行听课和讲课水平排序。目前,后三种课程建设正在有序推进。近年先后在“食品营养学”、“食品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和“食品分析”校级精品课建设中涌现出4名优质课教师、1名校优秀教师,成效斐然,名列学院前茅。
(二)以教材建设奠定课程改革基础
课程是教改的基本元素,教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教材建设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教改成败。目前已有《应用物理化学》《应用物理化学实验》《食品工业环境污染与治理》和《功能性食品》4部本专业教师主编教材在用,前两部为规划教材,后两部为学校立项特色教材。前三部教材紧密结合专业实际,突出新颖性、实用性和系统性,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国内教材空白,在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方面发挥了示范作用。还自编了12门课程的实验教材和13门课程技能训练讲义,使用效果均很理想。《应用物理化学》教材获2010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教材)二等奖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11年度优秀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在黑龙***一农垦大学与河南科技大学等校连续使用多年。本专业教师主编的《食品分析》和《粮食化学》两部2014年出版的教材也分别用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和粮食工程专业的相应课程教学中。近四年,本专业教师主编、副主编和参编出版教材8部,其中主编教材3部,副主编教材2部,参编教材3部。
(三)以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提高育人质量
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不断深化。有效的方法就是好的方法,好的教学方法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采用的课堂教学方法主要有:案例式教学、研究型教学、启发式教学、驱动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等[1-6]。教师们致力于教书育人,多人受到学校教学督导、学生和同事的好评,得到了职能部门的肯定与表扬。教学中普遍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按照板书体例制作多媒体并使之与板书互补,内容充实,详略得当,文***并茂,动静相合。使教学内容展示更清晰,既提高了教学效率,也增加了教学内容表述的灵活性。每年都组织教师多媒体课件比赛,涌现出以“食品营养学”等课程为代表的一批优秀课件。授课教师每学期初都申报教学方法、考试方法改革立项,要求其教学中严格执行并有所突破,年底写出总结,有力地促进了教学改革扎实有序地推进。
以研究型教学为代表的教学方法改革促进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开展研究型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手段,在“物理化学”等课程研究型教学实践基础上,选定食质12―1班作为研究型教学试点班,确定了“物理化学”、“食品生物化学”等10门课程为研究型教学课程,构成了系统的研究型教学课程体系。选配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任课,要求任课教师设计好教学环节和内容,在课堂管理上有创新、教学内容上有探索、教学方法上有突破。采取“理论联系实际,以用为先,授导结合”的方法教学;以科学、灵活,能够体现研究型教学本质的考试方法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采用新颖、高水平的教材,采撷相关专著和论文精华充实讲稿;课前认真备课,教学文件特色鲜明、内容充实;教学情境与任务设计契合学生状况,确保高效和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研究型教学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所学知识更贴近实际。教学中教师布置学生在课堂上讲解课程的部分内容或习题、讲解课程技能训练的设计方案、进行实验课前的实验准备工作等。在该过程中,学生提前学会了查文献、制作PPT讲稿,提高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水平,强化了实验技能训练,锻炼了写作能力、表达能力,一举多得。在2015届毕业生座谈会上,这些做法得到学生的普遍推崇。目前已完成7门课的研究型教学工作,教学效果突出。已结题的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研究型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和实施”,其研究内容包括人才培养方案中必修课及重要选修课的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课程技能训练、专业综合技能训练、专业调查(社会调查)、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所有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模式新颖,实施效果理想。研究型教学理论联系实际,问题联系专业,教学内容注重实用,知识技术注重新颖,有力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在教学改革中具有推动与引领作用。
(四)以实践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品质
1.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在实习基地建设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推动实践教学改革,促进校―企、校―***联合,培育和扩展实践教学基地,因地制宜地开展实践教学。在增加课程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针对食品质量与安全实际问题,将实习教学行为与企业生产经营、***府宏观监控和百姓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融教学内容于实际需求之中,积极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7]。2014年下半年以来,与《大庆晚报》合作,开辟“较真儿实验室”专栏,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检测工作,解答市民关心的食品营养与安全问题;协同《大庆日报》主办了“大庆市首届食品营养知识竞赛”(面向市区中小学师生、幼儿园教师及家长)。这两项活动在大庆市引起强烈反响,受到广泛好评。参加此项工作的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此外,在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采取有力措施开展实习教学也获得满意效果。
2.创新实验项目研究促进实验教学内容的不断更
新。创新实验项目研究是实践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学工作与时俱进的基本要求。近四年较系统地开展了以“山梨酸燃烧焓变测定”、“食用植物油热值测定”、“植物凝胶食品制作”、“淀粉的糊化性质测定及粉丝的制备”、“水数法测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HLB值”和“响应面法优化苣荬菜多糖的提取工艺”为代表的院、系两级创新实验研究项目11项,其研究成果分别以课程实验(包括开放性实验)、毕业论文教学等形式应用于教学中,一些成果还作为研究型教学实例用于理论课。这项工作促进了实验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与课程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已成为本专业教师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3.课程技能训练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针对大众食品的质量与安全问题,充分利用校内教学资源,开展以食品质量与安全检验为核心的综合技能训练。近年共开展了“仪器分析技能训练”、“食品分析与检测技能训练”、“食品微生物学技能训练”和“食品法规与标准技能训练”等11门课程技能训练,实践证明,技能训练是强化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8]。
4.管理创新促进了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适度提前开展毕业论文教学和毕业论文教学的科学管理,提高了教学质量,也为学生就业、考研等腾出了更多时间,客观上为提高学生考研录取率与就业率做出了贡献[9]。2008届到2011届在第六学期就启动毕业论文工作,部分教师甚至物色大二学生参加其科研项目研究或创新实验项目研究,学生也以此为基础提前完成其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教学紧密结合教师科研、创新实验项目研究、学生“大创项目”及社会实践,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这种做法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也深受教师赞同。近三年本专业22名教师共指导2008级―2010级毕业论文366篇,其中优秀论文10.93%,良好论文79.51%,中等论文8.74%,及格论文0.82%,答辩一次通过率100%。2004级至2007级毕业论文平均成绩是:优秀13.9%,良好62.4%,中等20.2%,及格3.4%。总的情况是近三届毕业论文整体质量好于以往,优秀率略低是严格控制比例的结果,优良总率为90.44%,比以往76.3%的优良总率高出14.1%,而中等率和及格率分别降低11.5%和2.6%。2012年以来广泛开展的“大创项目”研究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0]。
(五)以考试方法改革兴盛尚学之风
本专业教师讲授的所有课程,指导的所有课程实验、课程技能训练、实习、毕业论文等,在执行学校有关成绩考核规定的前提下,不断深入探索,制定了适合各门课程的成绩考核方法。涵盖项目涉及:出勤、笔记、教材、提问、作业、实验、测验、课程论文、试卷等。该做法体现了成绩考核的综合性与科学性,对督促学生努力学习十分有益。不少课程的考试方法改革特色鲜明。“物理化学”等课程开展并不断完善开卷考试改革[11],同时探索闭卷考试改革。针对不同专业,开展不同方式的考试,使考试方法系统化、专业化。“食品分析与检测”课程实施“一页开卷”和实验操作技能测试并举的考试方法。“食品化学”课程尝试了“半开半闭式考试”改革。这些改革对良好学风的形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了很好的助推作用。
(六)以教改研究增强教学活力
近三年,本专业教师围绕课程建设、专业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积极申立各类教学研究项目。2012年以来获批了省教改工程项目1项(“食品质量与安全实验示范中心建设”)[12]、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3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研究型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和实施”等)、“食品专业‘物理化学’课程研究型教学探索”等校教改研究项目6项。专业建设取得不少研究成果,发表34篇教研论文,较系统地总结了教学研究成果,对一些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也弄清了今后教改工作的努力方向。
三、结语
第一,教学改革要充分发挥教育主导者和主体者的作用。教师和学生是教改的基本力量,需要师生全力投入其中。只有激发出教师的创造力与使命感,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性,才能取得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专业建设的飞跃。教育教学管理的职能是引导与服务,但该功能在目前高校中并未得到应有的发挥,更多的是主观意志与行***指令。
第二,教学无定法,教改无止境。在专业建设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更不能一劳永逸或坐享他人成果,一切都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而异地不断探索与完善。
第三,学制改革、学分改革仍须深化。虽然多数高校的学制为四年到六年,但依既定的人才培养方案,特别优秀的学生也很难提前毕业,较差的学生也能在四年毕业。修学分还缺乏灵活性,选修学分的自主性受客观制约较多,学生选定专业后的自由发展空间也很有限。
参考文献:
[1]刘志明,孙清瑞,李秀波等.食品类专业“物理化学”课程
研究型实践教学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13,(6).
[2]包鸿慧,周睿,曹龙奎等.食品专业渐进式实践教学改革
与探索[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3,(6).
[3]唐彦君,张丽媛,余丽芸等.多方位互动式教学模式在
“仪器分析”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36).
[4]张丽媛,于润众,姚笛等.基于网络信息技术“仪器分析”
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9).
[5]王颖,徐炳***,姚笛等.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课程教学
改革探索[J].现代农业科技,2012,(23).
[6]张洪微,崔素萍,刘海***.“食品化学”课堂教学方法改革
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12).
[7]刘志明,张丽媛,张丽萍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践教
学改革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5).
[8]刘志明,王欣,姚笛等.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技能训练
教学改革的认识[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2).
[9]刘志明,张丽媛,马萍.食品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
实践与认识[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1).
[10]刘志明,张影,于洋.食质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的
实践与认识[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4).
[11]刘志明,孙清瑞,王琴.高校扩招背景下开卷考试模式
探讨――以物理化学课程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
研究与评估,2011,(9).
[12]崔素萍,闫丽,张洪微等.食品质量与安全实验教学示
营养安全论文篇7
【关键词】 消化内科; 护理风险; 原因分析; 对策研究; 历时研究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research advancement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nursing risk causes and measures in recent 10 years. Method: In the abstract search column of the website , two key words of “digestive internal medicine” and “nursing risks” were input to search for relative papers. Then after artificial identification, 60 papers concerning digestive nursing risks were finally obtained. Next, statistical analysis,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contrast were conducted. Result:The results showed the acquisition and attention levels of nursing risks by the nurse staff, the distribution span of the researchers,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their researches, and the research defects as well in some way determined and guided our research trends and directions. Conclusion: Under new historical background, all clinical units integrating with their practical working conditions, should learn to study, exchange and innovate their working conducts, so as to predict the nursing risks and take measures against them in advance.Also, hospitals should adopt various operating and management models to perfect their nursing backgrounds so as to provide well-equipped and well-served treatment places for the patients, which will be an effective way to maintain harmoniou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reduce medical disputes, control nursing risks,ensure nursing qualities and clinical safety,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reduce the risk of nursing in the digestive medicine department.
【Key words】 Digestive medicine department; Nursing risks; Cause analysis; Measures; Diachronic study
风险指某种随机性意外事件发生后,给人的利益造成损失的可能性。风险管理在国外形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从八十年代中开始研究。风险管理就是要识别、认识这可能性存在的内在依据,在正确认识基础上,采取合理措施,控制其向现实转化的条件,避免和减少可能的损失[1]。黄飞[2]定义风险管理“指经济组织通过发现风险、认识风险,进而估计或衡量风险,并寻求最佳对策,以最小成本来达到控制风险最大效益,从而减轻其损失,获得整体安全保障的管理方法”。Ruekelshaus[3]认为区别风险估价和风险管理的基本作用至关重要,估价风险有客观方法,但无纯客观方法来控制风险。有效管理风险须求新方法,使决策过程考虑民众意见,即调动员工智慧。
医疗卫生行业风险管理概念提出始于对港澳台医院质量管理的介绍和交流。何兆伟[4]最早介绍香港医疗风险管理,即系统评估各种临床程序风险,包括输血、药物处理、手术室程序、临床***程序等,制定预防措施,设立医疗事故呈报系统,汲取经验,指导服务质量改善等,相关学者也有此种介绍[5-7]。聂有智[8]介绍了日本的状况。蔡铜山等[9]对增强意识培养进行阐述,认为医疗风险是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因医疗工作复杂性,药物学和人体生命科学研究未知性,医疗风险存在于医疗活动全过程。有医疗活动就存在医疗风险,存在医疗风险就必然发生医疗差错或医疗事故。因此,完全杜绝医疗事故发生根本不可能,这是共识。
3.2.4 管理模式探讨多,技术性讨论少 多数对策性和措施性探讨文章中,都对护理工作管理模式进行思考,像人才培养、技术增强、护士排班、责任制、宣教等,而缺乏具体的技术性探讨,比如减少用药错误、针刺、坠床、老人摔跤等。因此,感觉这些研究显得内容空洞苍白,缺乏研究专业性和深入性。
3.3 研究方***分析比较
3.3.1 参考文献引用数量 除博士和硕士论文外,在其他所调查分析的文章中,发现文中引用参考文献数量一般4~6篇左右,最高引用数22篇。引用参考文献数量的多少,既是科研方法问题,也是科研态度问题,同时也是评定科研论文质量的重要依据。刘叶灵等[19]引用文献22篇,介绍几个临床营养评估工具,特别是营养风险筛查表2002(NRS-2002)的应用。黄秀芹等[20]引用文献13篇而位居第二,详细分析和阐述消化内科护士职业损伤特点和防护策略。陈淑红等[21]引用12篇文献,主要介绍讨论营养风险筛查表2002的临床应用。引用10篇参考文献的有三篇论文,分别是付慧玲等[22]介绍营养风险筛查表2002的应用研究,覃文娴[23]对消化内科常见护理风险统计分析,杨耀丽[24]对临床护理常见风险发生原因和分布特点分析。另有两篇文章引用文献达9篇,三篇引用文献达8篇。参考文献引用量表明研究者论文写作时的准备工作态度,并从侧面反映出文章质量和深度。
3.3.2 SPSS统计分析软件使用 在回顾分析这些论文时发现,绝大多数都使用不同版本的统计分析软件SPSS,越是后期发表的文章,使用该软件的比例越大。是否现在学术期刊中,如果不使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的话,文章就难以发表,难道会是各医疗期刊的硬性要求?抑或是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上的进步表现?计算机全面影响护理教学和科研,不使用统计软件的话,就无法做科学研究?SPSS只是研究工具,而科学研究关键靠的还是人本身。尽管医疗和护理工作绝大多数属于自科,某些时候也使用社科研究方法。因此,科研方法的自我培养和采纳意识方面,护理从业科研人员还需加强。
3.3.3 经验总结性介绍应用多,回顾反思性比较研究少 全面梳理60篇论文后发现,除几篇真正意义上的统计分析性文章,多数采用方法属经验总结性。采用的写作套路是拿一些病例,做一简单统计分析,套用SPSS软件,得出一个或几个或简单或复杂的表格,再把实际工作中的经验稍加总结,把操作方法或未来设想稍微整理成文章。这样的文章缺乏研究深度与广度,缺少对前期或他人研究的评述,即缺少对过往研究回顾性思考和梳理比较,这也与前面所述很多论文引用参考文献较少现象相吻合。
4 讨论
护士是与患者接触最密切的医务人员,临床风险事件大多发生在护理工作中。了解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常见种类和分布特征,对提高护士风险防范意识,预警风险发生,保障患者医疗和护理安全,起到积极作用。对10年来60篇消化内科护理风险研究方面的论文全面梳理和比较分析发现,消化内科护理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研究已取得一定研究成果,为风险防范提供了很多积极措施和实际效果,值得有关医院借鉴。
另一方面消化内科护理风险管理研究还有很多值得改进和完善的方面,比如研究深度和广度、研究方法、具体研究内容等,特别是在***策风险、纯技术性分析比较和应用总结等方面。
本研究在资料收集和梳理总结过程中,有许多不足之处,得出的结论也很疏浅,需要有更多研究者和从业者对此进行批评并提出改进建议,目的都是为了可以把消化内科护理风险防范工作做好,也同时为医疗卫生事业风险管理做出各自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育宪.企业管理的一个新分支―风险管理[J].管理世界,1985,1(3):79-86.
[2]黄飞.风险管理本质概论[J].科学管理研究,1987,7(5):41-45.
[3]Ruekelshaus.科学、风险和公共***策[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4,7(2):13-14.
[4]何兆伟.医院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策略[J].中国医院管理,1999,19(1):56-57.
[5]张仲明.加强医疗风险管理,确保医疗质量[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9,15(9):569-572.
[6]江耘.塑造良好形象,争取广泛支持[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9,15(9):572-575.
[7]陈辽平.香港医院的医疗风险管理[J].******医院管理杂志,2000,7(4):313-315.
[8]聂有智.提高医疗质量[J].国外医学:医院管理分册,2001,18(2):64-67.
[9]蔡铜山,钟德富,张海林.推行医疗风险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J].******医院管理杂志,2001,8(5):342-343.
[10]连斌,孙亚林.医院医疗风险管理初探[J].******医院管理杂志,2002,9(6):587-588.
[11]程红群,陈国良,蔡忠***,等.医疗风险管理的探讨[J].******医院管理杂志,2003,10(1):94-95.
[12]周颖,王文静,申小青.耳鼻咽喉科门诊***护理工作中潜在风险与防范措施[J].护理管理杂志,2004,4(7):54-55.
[13]李加宁,宋燕宾.建立护理风险管理机制,确保护理安全[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9):57-59.
[14]秦静,楚燕萍,陈增智,等.康复护理风险与防范措施[J].海***医学杂志,2004,25(3):238-239.
[15]杨西宁.临床护理风险相关因素及对策[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8(4):122-123.
[16]李晓惠,邹晓清.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75-377.
[17]郑怀芳,田雯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情况分析[J].现代临床医学,2005,31(4):275-276.
[18]巩越丽.护理风险管理在提高患者安全目标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D].吉林:吉林大学,2014.
[19]刘叶灵,高立硕,李明子.营养风险筛查表2002在消化内科住院病人中的应用与分析[J].护理研究,2014,28(9):3146-3148.
[20]黄秀芹,黄崇敏,王辉娥,等.消化内科护士职业损伤特点及防护对策[J].家庭护士,2007,5(5):12-14.
[21]陈淑红,唐有为.欧洲营养风险筛查方法在消化内科住院病人的应用[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0,17(4):221-223.
[22]付慧玲,田字彬.住院病人营养不良风险的调查[J].齐鲁医学杂志,2007,22(4):356-358.
[23]覃文娴.消化内科常见护理风险及临床防范要点探讨[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7):1260-1261.
[24]杨耀丽.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防范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1):20-22.
营养安全论文篇8
摘要:在对珠江河口及近海水体中Cu的含量和形态以及主要营养盐水平及形式进行监测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水体中Cu的总浓度、总溶解
>> 春、夏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无机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分析 珠江口表层沉积物铜铅锌镉的分布与评价 滇池水体和沉积物中营养盐的分布特征 三门湾表层海水氮磷营养盐含量及分布特征 基于GIS与RS的珠江口两岸耕地流转空间格局分析 珠江口智能航线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珠江口油田的崛起 珠江口航运综合服务体系的构想 珠江口14种习见水生动物体内滴滴涕含量的测定与评价 适航水深技术在珠江口港口通航作业中的应用研究 珠江口“眼线” 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文昌组断裂活动性特征及其对沉积的影响 基于微信平台的珠江口水文气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对铜盐中铜含量的准确测定 浅谈珠江口水域的水上VHF频率应用优化 创新体制加强珠江口的采砂管理 大宝山矿区污染水体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及迁移转化 海河及近海水体混合过程中无机氮行为研究 流域-河口-近海系统氮\磷营养盐输移研究概述 ******秘密视察珠江口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治 > 珠江口及近海水体中铜的含量和形态及其与营养盐的空间分布关系 珠江口及近海水体中铜的含量和形态及其与营养盐的空间分布关系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在对珠江河口及近海水体中Cu的含量和形态以及主要营养盐水平及形式进行监测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水体中Cu的总浓度、总溶解态Cu、颗 粒态Cu以及游离态Cu与水体中主要营养盐及其主要赋存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水体中Cu的总浓度和各营养盐之间存在着对数分布的 函数关系,其相关性N〉Si>P,水体中游离态Cu与养分的相关性顺序为:NO2-〉SiO32-〉PO43->NO3-NH4+。通过计算得到研究水域中的N/Si 原子比为0.78,接近浮游生物体内的比值,说明水体中Cu的分布与N,Si养分的再生循环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关键词:珠江口;铜;形态;营养盐 中***分类号:X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929(2004)04―0010―04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营养安全论文范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