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丧考妣”的使用范围和感彩
“如丧考妣”语出《尚书t尧典》:“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汉・孔安国传》:“考妣,父母。言百官感德思慕。”后遂用来形容像死了父母那样悲痛。例如宋・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升遐之日,天下号恸,如丧考妣。”清・钱彩《说岳全传》六十三回:“朱仙镇上众百姓闻知岳元帅被害,哭声震野,如丧考妣一般。”李英儒《女游击队长》:“现在一听到院门口响机***,全院一片惊恐号叫,抢地呼天,如丧考妣,作鸟兽散。”徐铸成《旧闻杂忆・***与张学良》:“当阎[锡山]听到部下向他报告蒋在西安被扣的消息时……发出呜呜声,装出如丧考妣的样子。”也作“若丧考妣”。如鲁迅《且介亭杂文・忆刘半农君》:“那是十多年前,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会有一大群人‘若丧考妣’,恨不得‘食肉寝皮’的时候。”
这条成语不难理解也不难使用,但是要注意两点:
第一,这条成语只比喻极度悲伤的感情,因为死了父母一般不可能产生别的感情。忽略了这一点就会造成误用。例如:
1.老板念着念着稿子,突然卡了壳……原来稿子钉错啦,前后页次颠倒了,碰巧又没打上页码。会议结束后,众秘书如丧考妣,在主任的带领下,负荆请罪,犹不能平息老板的一腔怒火。(《广州日报》,2008年12月25日)
2.高考素以公平而严格著称,近年来却爆出舞弊丑闻,真让我等天真烂漫之士闻之如丧考妣,对“天下第一考”的信念一时间地动山摇。(《检察日报》,2010年6月25日)
工作失误致使老板当众出丑,众秘书的心情只能是恐惧和愧疚,绝不可能像死了父母那样悲痛。高考爆出舞弊丑闻,只能令人愤慨和失望,而不会痛哭流涕、悲恸欲绝。这两例使用“如丧考妣”显然都是错误的。
第二,这条成语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贬义成语,常常用来讥讽别人。前举三则现代书证,都用于贬义,鲁迅用例讥讽意味尤为明显。所以《现代汉语词典》明确标注“含贬义”。有人忽略了这一点,用“如丧考妣”形容自己、我们或广大群众的心情,显然也是不妥的。例如:
3.中国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心以后,少不了被人评头品足,对此我们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别人说我们好,不必欣喜若狂;讲我们不好,也不必如丧考妣。(《北京日报》,2010年9月27日)
4.一旦经济衰退、萎靡,甚至只是增长率不够高,整个社会就人心惶惶,如丧考妣,仿佛世界末日就要到来,忙不迭地就要刺激经济,提高增长率,却没有想到,经济列车重新加速,冲向的却是悬崖。(新华网,2010年2月12日)
5.被加拿大人称为“我们的项目”的冰球,男队小组赛输给USA,举国如丧考妣。(《体坛周报》,2010年5月1日)
例3用于“我们”(看样子是指我国人民吧),例4用于“整个社会”,例5用于“举国”(全体加拿大人),“打击面”之大令人吃惊,显然更加不妥了。
“如火如荼”不用于贬义
“如火如荼”语本《国语・吴语》:“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旃、素甲、白羽之,望之如荼……左***亦如之,皆赤裳、赤旗、丹甲、朱羽之,望之如火。”意思是像火一样红,像荼一样白(荼:一种茅草的花,色白)。原比喻***容壮盛。例如晚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五十八回:“如火如荼,***容何盛。”后多比喻气势旺盛,气氛热烈,感情炽热。如郭沫若《骑士》:“各种各样的如火如荼的热辩,各种各样的如火如荼的狂呼,把十万人的工农大众的心血沸腾到了一百二十度以上。”巴金《家》六:“报纸上的如火如荼的记载,唤醒了他底被忘却了的青春。”茅盾《清明前后》:“她跟着学校撤到武汉,就卷入了那时候如火如荼的抗敌高潮。”
从“如火如荼”的出处和古今典型用例都可以清楚看出,这是一条感彩鲜明的褒义成语。遗憾的是,现在却有人把它用于贬义。例如:
1.各种***府公祭活动大行其道,如火如荼,奢侈华丽,劳民伤财……大把烧钱,天怒人怨。(中国***新闻网,2009年6月1日)
2.早在1958年11月25日,也就是“”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空话、大话连篇累牍地发表,虚报浮夸之风盛行的时候……(中国***新闻网,2009年8月6日)
3.在当下的一些省级卫视中,名目各异的相亲类节目如火如荼,呈泛滥之势。6月9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了……两份文件,对最近引起很大社会争议的相亲类电视节目进行整改。(《人民日报》,2010年6月12日)
4.联系近年来的“地瓜王子”、“太医传人”和这次的“著名养生专家”、“中国食疗第一人”等事件,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前“伏”后继的造“神”运动如火如荼?(《学习时报》,2010年6月19日)
***府公祭活动本来是好事,弄得不好也会成为坏事。既然用“劳民伤财”、“天怒人怨”加以谴责,显然不应再用“如火如荼”加以褒扬。既然对“”的批判如此尖锐,又怎么能说它“如火如荼”呢?至于***府已下令整改的“相亲类电视节目”,以及最近揭露的对张悟本的“造神运动”,更不应使用褒义成语加以肯定。以上诸例的误用都是显而易见的。
“不情之请”是客套话
“不情之请”,《现代汉语词典》释为“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语出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不情之请,惟君***之。”例如晚清・王韬《淞滨琐话・蕊玉》:“仆有不情之请:君囊中琴,欲仍归旧主;倘许割爱,不吝重酬。”恽代英《致柳亚子(一九二五年)・二》:“此事关系***国甚重,故敢以不情之请相冒渎也。”曹靖华《哪有闲情话年月》:“所以烦同志们勉为其难,当场各来一小篇吧,这是不情之请呵。”
以上书证,“不情之请”毫无例外都用于说话人向别人求助之时。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要求不合情理,无非是想把话说得委婉一些,纯属客套,事实上未必不合情理,而且通常都是可以得到满足的。如果当真按照字面又把“不情之请”坐实为不合情理的请求,用以介绍或评价别人的请求,那就错了。请看几条例句:
1.我不明白的是,面对高官及其周围爪牙的不情之请,为什么下面的一些官员就可以罔顾原则和法律,不惜放弃起码的职业道德和做人的底线,去助纣为虐,为虎作伥?(《珠江晚报》,2009年11月11日)
2.为此我等劝告某些女艺人……你们不是女,有权拒绝一切不情之请。(金羊网,2009年10月10日)
3.早年家乡每有大小事来“化缘”,做父亲的每次边称生意难做,边将千儿八百元递上。儿子则不一样,但凡是助学、修路、架桥一类公益的事,他都积
极认捐,但对不情之请则果断说“不”。(《长江日报》,2007年9月14日)
4.按原定方案,浙江省对口援建的并非是青川县。然而,青川县委、县***府却向上级提出了由浙江省来援建的请求。这,并非不情之请,而是灾难深重的青川人民与浙江人民之间一段世纪情缘的延续。(《中国建设报》,2009年12月29日)
只有“罔顾原则和法律”才能满足的要求,肯定不是合理合法的;对“女艺人”提出只有对“女”才能提出的要求,无疑是非礼的;“儿子”对之果断说“不”的“化缘”,当然也是不合情理的;而且这些请求毫无例外都出自别人之口,无须作者替他们自谦,因此都不宜使用“不情之请”。最后一例说青川人民的请求“并非不情之请”,也是把客套话“不情之请”坐实为“不合情理的请求”,并用来评价别人的请求,显然也属误用。
“虎视眈眈”是贬义成语
“虎视眈眈”意思是像老虎扑食那样贪婪而凶狠地注视着(眈眈:注视的样子),形容心怀贪欲,伺机攫取。语出《周易・颐》:“虎视眈眈,其欲逐逐。”(逐逐:急于得利的样子。)例如明・凌漾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四:“我一生止存此骨血,那边大房做官的,虎视眈眈,须要小心抵对他,不可落他圈套之内。”《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黛玉叹道)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风姐姐两个,他们尚虎视眈眈,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许姬传《侧记》:“当甲午之战败于日本,赔款割地,列强胁割,虎视眈眈,朝野有志之士,主张变法维新。”
从“虎视眈眈”的出处和古今典型用例可以看出,这是一条感彩鲜明的贬义成语。现在有人忽略了这一点,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他密切注视并争取得到什么,就说“虎视眈眈”,以致造成误用。例如:
1.男单现在仍是由王皓领***,但是马琳、马龙两入虎视眈眈,后面还有小将张继科、许昕紧追不舍。(《河北青年报》,2010年11月11日)
2.和去年相比,今年的贺岁档更是猛片云集。这一次,朱延平的对手换成了陈凯歌(《赵氏孤儿》)和姜文(《让子弹飞》),后面还跟着一个虎视眈眈的冯小刚(《非诚勿扰2》)。(《都市快报》,20lO年11月23日)
3.除雄鹰俱乐部外,浙江广厦也一直对阿尔斯通虎视眈眈,奇货可居的“街球王”最终花落谁家,目前来看还是个未知数。(《青岛日报》,2010年10月13日)
中国乒乓球队人才济济,谁都想争取代表祖国参加世界大赛,这是可喜的现象;果真能有几部像样子的影片展开角逐,使市场繁荣、观众受益,无疑是件好事,几个俱乐部争夺一位大牌运动员,更是正常现象。在公平的竞争中,对于自己的对手尚且应该尊重,作为媒体更没有理由对任何一方加以贬损,因此把贬义成语“虎视眈眈”加在马琳、马龙、冯小刚和浙江广厦身上,显然是不恰当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如丧考妣\如火如荼\不情之请\虎视眈眈的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