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定名 开启辉煌前程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下,20年代以后的上海剧坛掀起了建设新戏剧的思潮,出现了大批人才和剧作,推动海派话剧渐趋成熟。
1920年,汪仲贤和京剧界的夏氏兄弟等人在新舞台演出萧伯纳名剧《华伦夫人之职业》。这场纯欧洲近代剧在中国的首次公演,竟以票房惨败告终,引起了汪优游、陈大悲、欧阳予倩的反思。他们认为,今后需要效仿西洋“Amateur”(业余演剧),团结研究戏剧的同道,从事非营业性质的演剧活动。陈大悲将“Amateur”译成“爱美的戏剧”,并成立上海民众戏剧社,明确了社会戏剧、艺术戏剧的演剧观念。此后,各种“爱美”剧社纷纷成立,其中以应云卫、谷剑尘、欧阳予倩、汪优游、徐半梅在上海戏剧社基础上扩建的上海戏剧协社声势最大、影响最著。
1922年,经欧阳予倩介绍,留美回国的洪深加盟戏剧协社,出任排演主任。
受过美国编、导、演和舞台美术正规教育的洪深认为,演戏须有完整的文学剧本,须有严格的排演制度,须男女合演,须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加以严格执行。这些主张,都在他翻译、编剧、导演并参演的《少奶奶的扇子》中展示出来。
《少奶奶的扇子》编译自英国王尔德小说《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在洪深的严密调度下,《少奶奶的扇子》展示了很高的演剧水平。剧本编导严谨,演出自然流畅,加上逼真的舞台布景和灯光音响,营造出统一、和谐的风格,标志着正规的导演和排演制度在中国正式成型。《少奶奶的扇子》1924年在中华职业教育社小礼堂首演,后移至夏令匹克大戏院再演,深得好评。一位观众看后感慨地说:“原来在京戏和文明戏以外,还有这样的戏!”《少奶奶的扇子》彻底摆脱了以往文明戏的陋习,被公认为“确定了现代话剧的艺术形态”。洪深声名大振,此后创作了30多个剧本,其中以《五奎桥》、《香稻米》为代表作。1928年,洪深又将英文“Drama”正式命名为“话剧”,话剧从此定名。
在《少奶奶的扇子》公演当年,从日本回到上海的田汉写成了他回国后的第一部剧作《获虎之夜》。两年后,田汉创办南国电影剧社,后更名南国社,极力倡导“在野”、“硬干”的戏剧文学精神,提出“艺术运动应该由民间硬干起来,万不能依附草木,要靠自己的实力去实行自己的计划”的主张。此后,田汉又写了《名优之死》、《苏州夜话》和《江村小景》等剧,将强烈的思想性、文学性和观剧效果,通过南国社清新质朴的表演流露出来,实践了田汉让观众“知道真正的新剧不是单叫人白相、开心,是叫人思想的”目的。
将话剧的文学性和观赏性结合起来的佳作还有《幽兰女士》(陈大悲)、《三个叛逆的女性》(郭沫若)、《赵阎王》(洪深)、《泼妇》、《潘金莲》(欧阳予倩)、《好儿子》(汪仲贤)、《琳丽》(白薇)、《冷饭》(谷剑尘)等大批作品。与此同时,上海的戏剧杂志大量出现,陈大悲、熊佛西、宋春舫、余上沅、谷剑尘、向培良等戏剧理论家和教育家大量译介外国戏剧作品和理论,为海派话剧的创作演出提供了丰富的借鉴对象。在各种杂志中,以民众戏剧社的《戏剧》和田汉、易漱渝的《南国半月刊》影响最大。
进入30年代后,随着形势的变化,海派话剧在艺术上更趋成熟的同时,***治化色彩也日渐浓厚。1930年8月,“中国左翼剧团联盟”成立,成员包括上海艺术剧社、南国社、青鸟剧社、光明剧社、摩登社、大夏剧社和以“专演难剧”著称的辛酉剧社等七个团体。联盟后来改组为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田汉、刘保罗、赵铭彝、于伶先后担任领导人,并建立大道、曙星、春秋、光光、三三、骆驼、新地、无名、蓝衣等多个剧社,大力推动工人和学生演剧运动。夏衍、冯乃超、沈西苓、朱穰丞、唐槐秋、陈白尘、郑君里、金焰、陈鲤庭、楼适夷、宋之的、赵丹、魏鹤龄、吴湄、金山、姚时晓、杜宣、吴琛等人大显身手,编演了《马特迦》、《乱钟》、《血衣》、《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工场夜景》、《SOS》等大量剧作。陈鲤庭1930年编剧首演的《放下你的鞭子》,首开街头剧先河,抗战期间被广泛搬演。
抗战期间,爱国救亡运动主题成为海派话剧的主旋律。1933年,上海戏剧协社推出苏联剧作家特列亚柯夫的反帝名剧《怒吼吧!中国》,在黄金大戏院公演,每天3场,连演3天,强大的冲击波不仅震撼全城,更激荡了全国。1936年,上海戏剧界打出“国防戏剧”的口号,呼吁爱国戏剧工作者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洪深、于伶、章泯、石凌鹤等纷纷推出鼓舞人民斗志的抗日新作,其中以夏衍编剧、四十年代剧社演出的《赛金花》尤为轰动,被誉为“国防戏剧的力作”。
夏衍认为,置现实生活和艺术要求于不顾、一味***治宣传的创作态度与方法,正是话剧需要“痛切的反省的”。他在1937年创作的《上海屋檐下》,用细腻真切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底层平民的凄苦生活,用严密的布局与清晰的线条将小学教员、失业学生、、老报贩和工厂职员五个人的命运遭际串连起来,形成剧情高潮。《上海屋檐下》的笔调深沉凝重,却又不失清新淡远,呈现了夏衍举重若轻的创作风格。
偏重艺术性的话剧演出同样颇受欢迎。成立于1935年的上海业余剧人协会在当年演出《娜拉》、《钦差大臣》;在沪成立的中国旅行剧团于1936年回沪,在卡尔登大戏院演出《茶花女》、《雷雨》,这些作品都展示了当时话剧的最高水准。
“七七事变”爆发后,上海剧界成立中国剧作者协会,决定集体创作《保卫卢沟桥》,并在蓬莱大戏院演出。“孤岛”期间,于伶、阿英、李健吾、姜椿芳、唐槐秋等剧界人士留在了租界,继续以上海剧艺社、上海戏剧交谊社和上海职业剧团等名义进行演出,《这不过是春天》、《女子公寓》、《花溅泪》、《夜上海》、《不夜城》、《洪宣娇》等剧目的思想和艺术水平均属上乘,尤其是于伶的《夜上海》,因“运用孤岛题材,不落公式的巢臼,不触当道的忌讳”而深受民众赞赏。这段时期,在戏剧史上称为“孤岛剧运”。
“孤岛”及沦陷后的上海,频繁的创作和演出再次提升了海派话剧的思想和艺术水准,表、导、演等各方面都出现了大批成就卓越的名家。其中,有导演黄佐临、费穆、吴仞之、朱端钧、胡导、吴琛,演员有石挥、张伐、乔奇、丹尼、英茵、孙景璐等。
此时,出现了一个旨在“齐心合力、埋头苦干”的剧团――苦干剧团。1942年,“苦干”在卡尔登大戏院演出《秋海棠》、《大马戏团》、《荒岛英雄》,著名演员石挥以其宽广的戏路、精湛的演技得到了“话剧皇帝”的美称。此后,“苦干”又在巴黎大戏院、辣斐大戏院长期演出,陆续推出了《梁上君子》、《视察专员》、《舞台艳后》、《夜店》等20多台剧目。
写意话剧 大师艰辛探索
1939年,黄佐临和丹尼夫妇来到“孤岛”,先后受聘于上海剧艺社、职业剧团、艺术剧团,导演了《小城故事》、《边城故事》、《蜕变》、《荒岛英雄》、《大马戏团》、《秋》、《秋海棠》等剧目。1942年,黄佐临与吴仞之、柯灵、姚克等人组建苦干剧团,集中石挥、张伐、韩非、黄宗江等青年表演才俊,导演了《梁上君子》、《乱世英雄》、《家》、《夜店》、《升官***》等,成为沪上著名导演之一。
由柯灵、师陀根据高尔基剧作《底层》改编的《夜店》,说的是在一个不见天日的夜店里,生活着形形的小人物、“社会渣滓”――小偷、戏子、、报贩、皮匠、落魄少爷、拾荒少年等。店主“闻太师”嗜财如命、阴险狡猾,其妻“赛观音”更是心狠手辣、恶毒无比,她毒死了丈夫,嫁祸于小偷杨七,卖掉了妹妹,卷财与人私奔去了。这出戏在1945年公演,石挥饰闻太师、丹尼饰赛观音、张伐饰杨七,掀起一股观剧热潮,旋即由原班人马摄制成了故事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