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代是制墨业的辉煌时代,墨的制作工艺有明显的变化,功能也由实用性为主逐步转向观赏性为主,制作风格由古朴转向豪华,由简略转向繁缛,因而产生了不少非常精美的墨品。当时朝廷重视徽墨,徽墨仍独步天下,因而那时散居各地的墨工为了生存和发展,又逐步聚集到皖南一带,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墨派。
就艺术趣味和墨品而言,明清时大体分为两个墨派。
一是歙县墨派,其代表人物是罗小华、程君房和方于鲁,因制墨风格以“富丽堂皇,制工精细”为主,而被人们称为“精鉴型”墨派。明清两代朝廷御墨及地方官员贡墨多由他们制作,而那些文人雅士或达官贵人用墨也多来自“精鉴型”墨家。该派领***人物罗小华,名龙文,字含章,生于明嘉靖年间,歙县人。他用桐油烟制出的优质墨“坚如石,纹如犀,黑如漆,墨如金”。他所制的鹿角胶墨“色黑有光,藏之越久越黑”,号称天下第一墨品。他精通文学,曾为严嵩之子严世藩的幕宾,官至中书舍人,后严世藩伏法,他也下落不明。程君房,名大约,字幼博,号筱野,生于1573年,卒于1620年,活跃于明万历年间。他制墨集前人之长,又精制各种配方,得到皇家赏识,授以“鸿胪寺序班”。其墨磨而试之,有“五色云起,坚而有光,黝而细润,舔笔不胶,入纸不晕”的特点。他有《墨苑》一书传世。方于鲁,名大激,号建元,室名佳日楼、如如室,安徽新安县人,明万历年间制墨名家。初为程君房手下墨工,后自立门户。方氏制墨喜用油烟,并配以麝香、龙脑、熊胆等名贵药材,成墨“纯净细腻,略有香味,经久不变质”,世人颂其墨“妙人神品,前无李廷,后无罗小华,词林宝之,不啻圭璧”。著有《方于鲁墨谱》。
二是休宁墨派,其代表人物有汪中山、邵格之和吴叔大。他们的制墨技艺均能代代相传,后代中不少人既是墨家又是文人士大夫。他们的墨品以文雅著称,且朴素实用,价格低廉,适合中低阶层用墨的口味,销路较为畅通,因而这一派也被称为“市肆型”墨派。在这一墨派中,以汪中山为代表的墨家还独辟蹊径,创造出一套集艺术性、观赏性和收藏价值于一体的“集锦套墨”。其墨造型优美,构思精巧,涂金添彩,工艺之精,与歙县墨派“精鉴型”优质墨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所谓“集锦墨”,就是将各种形状的墨配成一套,冠以十分雅致的名称,每套一般几锭、十几锭,多则几十锭,有的为组诗、组画、组景或拼镶画屏,其***案、造型、名称等皆以古雅为宗旨,从形状上看,或如书画卷,或如钱币,或如亭台楼阁等等,装在精美的锦缎盒或木匣中,显得十分庄重和珍贵。这种“集锦墨”的制作一直延续到清代中期。
明清两代墨模的雕刻技巧、手法迥然有别。明代书法多遒劲,墨家一般采用铜版制模,刀法要深厚有力,字体要雄健俊厉,锋芒崭然,且擅长以深刀阴刻花纹。清代书法多秀丽,其墨模雕刻必须精秀润细,才能表达柔丽清雅和精细的特点,且名墨一般均有铭文,大都选用名人书法。
特别是到了清代前期,康、雍、乾、嘉、道5代皇帝均痴迷于墨,在宫廷内务府御书处特设作坊专制御墨。各有关地区在其影响下,专制贡墨,逐步形成多处制作中心,但制墨名家大多集中在皖南一带,徽墨仍占主导地位。这个时期全国制墨名家不少于200人,其代表人物有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和胡开文等四大墨家。
曹素功,名圣臣,字昌言,生于1615年,卒于1689年,安徽歙县人,清初秀才。他凭借明末著名墨家吴叔大的基础,接收了他的制墨作坊和墨模,为避康熙“玄烨”之讳,将吴叔大“玄粟斋”墨店更名为“艺粟斋”。曹氏制墨20余种,其配方神秘,做工考究。康熙南巡时,曹献上“黄山***”集饰墨1套36锭,黄山36峰***案跃然墨上,十分精美。颇得康熙帝赏识,康熙遂题“紫玉光”3字赠他。事后曹素功以此名制成贡墨,进呈皇上,从而闻名天下。他所制的“天瑞”“天书”“天琛”“千秋光”“紫玉光一青麟髓”“黄山***”“文溯阁”等名墨,天下无匹。他为名人制作的墨也不少,为曹寅制作过“兰亭精英墨”,为刘墉制作过“柳汀仙舫墨”,其后代还为李鸿章制作过“封爵墨”,为日本著名书画家富冈铁斋制作过“铁斋翁书画室”墨。曹氏制墨相传13代,延续300余年。其制墨作坊于清末迁址上海,是如今上海墨厂的前身。曹氏著有《墨林》一书。
汪近圣,安徽绩溪人。早年是曹素功“艺粟斋”店的墨工,后自立门户,在歙县开设“鉴古斋”墨店,以制集锦墨著名,其“雕镂之功,装式之巧”,无不两臻其美。乾隆六年(1741年),因其子汪惟高被召到清宫内庭教授制墨,汪氏“鉴古斋”墨店由此而制作的御墨、贡墨不少,与曹素功平分秋色。汪氏所制之墨“坚硬细腻,光泽明亮,其声锵锵,其色苍苍,制法精致,当世宝之”。所遗名墨“御制耕织***”“御制西湖名胜***”“御制罗汉赞”和“文源阁诗”等墨,后人评价甚高。著有《鉴古斋墨薮》。
汪节庵,名宣礼,字蓉坞,安徽歙县人。他成名晚于曹素功、汪近圣,但他开设的“函璞斋”墨肆在乾隆、嘉庆初期与曹素功“艺粟斋”、汪近圣“鉴古斋”鼎足而三。其所制名墨如“兰陵书画墨”“青麟髓”“新安大好河山”等极富盛誉,当时江南的官员向朝廷贡献地方特产时,其墨常在被选之列。
胡开文,原名胡正,字天柱,休宁派传人。他的制墨技术在选料配方、操作工序上均较前人有成功改进。其墨色泽深黑,舐笔不粘,入纸不湮,深受书画家喜爱,被誉为“墨柱”。他的经营方法在四大墨家中最具特色:一方面精心研制一些高级的集锦墨,作为贡品在上层社会有一席之地;另一方面又大量制造普通墨,以满足群众的需求。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起,在休宁墨店的基础上,开始在安徽海阳、屯溪开设分店。同治、光绪年间,其后裔又先后在歙县、安庆、南京、上海、杭州、苏州、扬州、镇江、武汉、长沙、广州等地设立分店,在晚清制墨业普遍不景气的时候,胡开文墨肆却保持着比较繁荣的局面。其所制的集锦墨“御园***”“苍佩室”“西湖十景”和“十二生肖”都是墨家公认的艺术珍品。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胡氏墨店所制的“地球墨”获得金奖,名扬中外。胡氏著有《胡开文墨谱》。
清末民初,进口工业炭黑大量用于制墨,因价格低廉,也曾风行一时,其质虽不能与古墨抗衡,但却使传统烟墨受到了严峻挑战。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我国书画工具也发生了极大变化,特别是液体墨汁的发明,打破了我国几千年的制墨传统。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文学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制墨业在许多城市和地区得到振兴。上海曹素功墨店、休宁胡开文墨店以及歙县、屯溪等地的制墨单位,首先点火炼制油烟,恢复了精品墨和普通墨的生产,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另一方面,他们还根据制墨的基本原理,在油烟或松烟中加适量的冰片、樟脑创制出香气扑鼻的液体墨汁,又根据兑胶比例不同,或适宜书写,或适宜绘画,或适宜于捶拓等等。这种省时简便的液体墨汁逐步占领了全国文化市场,但这并没有给传统固体烟墨画上句号,供人们欣赏和收藏的精制墨品和书画用的某些专用墨仍得到了保留和发展。
责编 潇 然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古墨沿革与制墨名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