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体育是西方社会的产物,随着现代西方社会的发展,原本属于游戏的体育与追求高额经济利益的商业主义越来越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经济利益集团不仅拥有体育用品生产业,而且几乎垄断体育设施的建设和经营,利用体育使其利润最大化。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体育商业化奠定了基础。由于体育商业化的形成和发展,以及高度重视物质回报的职业体育的出现,致使体育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下面,我们就对体育经济商业化的若干问题进行相关探讨。
一、体育经济商业化必要性分析
1、体育经济商业化有利于体育事业的繁荣
1976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在经历了80年辉煌而艰辛的历程之后,陷人了从所未有的困境,只有美国洛杉矶市一家提出了申办申请。一个使国际奥委会极为窘迫的舆论压力是:承办奥运会是一桩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买卖。专家们列举了以下的事实:1972年,德国慕尼黑市因承办第20届奥运会而陷人巨大的财务困境。1976年,第21届蒙特利尔奥运会亏损9.97亿美元,所欠债务10多年后才得以还清。1980年,第22届莫斯科奥运会,前苏联共耗资90多亿美元。洛杉矶市议会在奥委会作出决定之后召开会议,就是否由市***府承办奥运会问题进行了专家讨论。不幸的是,与会专家作出了拒绝使用财***收人承办奥运会的决定。全球奥林匹克运动面临着夭折的危机。出面打破这一僵局的是美国著名企业家尤伯罗斯。他以私人企业筹资承办的方式扭转了奥运会命运乾坤,并使23届洛杉矶奥运会成为了全球奥林匹克运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典范。1984年的奥运会不仅没有亏损,还盈利了2. 2亿美元。此后的奥林匹克运动呈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1988年汉城奥运会赛国160个(比蒙特利尔奥运会多72个),运动员8143人,开支30亿美元,却赢利4. 97亿美元。有140个国家和地区的226个电视台对汉城奥运会进行了转播,总收视人数为40亿。1981年只有汉城和名古屋两个城市竞办1988年夏季奥运会,1986年有6个城市竞办1992年奥运会,争办1996年和2000年奥运会的城市都有6个。而竞办 2004年奥运会的城市已多达11个!各城市对争办夏季、冬季奥运会趋之若鹜。这些都足以表明体育运动商业化给体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2、体育经济商业化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所致
在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势不可挡的今天,跨国商品、服务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增强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世界各国经济更加走向开放,走向市场化,整个世界经济趋于整合。在这种条件下,任何企业、商家都毫无选择地必须面对这一趋势,而企业要树立自己的国际形象,产品成为国际品牌,就应该充分利用全世界对运动的关注与带来的商机。比如利用奥林匹克形象——对其知识产权的有偿使用,即采用赞助与特许专利等商业模式,借助奥运会巨大的传播力使自己的企业和产品品牌实现最可观的全球性影响,奥运会便成为一个最有价值的选项。所以,体育经济商业化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所致。
二、体育经济商业化负面效应
1、直接促进了体育丑闻事件的频频发生
体育经济商业化,一方面可以让人类有更充分的理由向自己极限挑战,比赛场面也更加激烈和扣人心弦。但另一方面,运动员为了取得优异成绩,赛场上出现了兴奋剂,竞赛不公平、暴力、受贿丑闻,这一问题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此外,尽管金钱无法凌驾于奥林匹克精神之上,但谁也无法忽视奥林匹克运动蕴藏的对经济发展巨大的推动力。奥运和经济彼此联系,相互促进,是现代经济的崭新形式。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导致申办国家逐年增多,竞争激烈。申办城市受贿,奥委会委员索贿丑闻不断。盐湖城丑闻就是例证。
2、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竞技体育人才的流失
加强竞技体育人才交流与合作是当今世界体育发展的基本特征。在竞技体育商业化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这种以交流与合作为手段、以互补与提高为目的的商业性活动正逐步趋于国际化、频繁化和规范化。然而,日益浓厚的商业化运作在促进我国竞技体育弱势项目发展的同时,也给我国竞技体育队伍的稳定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一些很有发展潜力的年轻选手或相关人员( 优势项目) 在国外优厚物质生活待遇和训练环境的诱惑下,远走他乡,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实力,妨碍了我国竞技体育事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3、运动员的伤残问题
“重在参与”是奥运会的口号,但商业化的奥运会已经远离其意义。商业化的竞技奥运已经使运动员为获得奥运入场券明争暗斗,为能在奥运会获奖而不顾一切,为能获金牌同胞而反目成仇。他们视对手是敌人,视比赛是商场,缺乏和平和友爱,更多的是冷漠和仇恨。另外取得参赛资格运动员的训练更是残酷,其训练的量和强度已经远远超过一个人所能承受的程度。如今的竞技体育训练比过去虽然更科学化、系统化,但难以承受的训练强度仍然知使很多运动员身体伤残,或者过早退役。疯狂的大运动量大强度的训练与其说是在提高竞技水平,倒不如说是在训练运动员对痛苦的忍耐程度。再加之经常或过量服用兴奋剂,使许多运动员的一生几乎是在痛苦中活着。奥运健儿本是世界的骄傲,为什么会走到这种地步?他们可能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但更可能是为了自己的短期功利。商业化下的奥运会使奥林匹克精神功利化了,使运动员的价值趋向用金钱来衡量一切,金钱取代一切付出的价值,也许这就是金牌文化的意义。
三、体育经济商业化对策分析
1、开发多种形式的商业化表演和比赛,提高竞技技巧表演的可观赏性,扩大集体项目的比例和发展力度
“观赏型”体育消费是体育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大观众消费观念的更新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奠定了竞赛表演市场的基础,同时,我国竞赛体制的改革、主客观赛制和俱乐部制的实行,推动了竞赛表演市场的发展。目前己形成了相当规模、相当稳定的观众。由于技巧运动是一项极富观赏性的竞技体育项目,是集多门艺术形式相融合的综合体,同时技巧运动还具备艺术、美学、动感等相关特点。结合当今沉重的社会生活压力、环境压抑以及情绪紧张导致的精神空虚等社会现状。惊险、刺激、冒险的体育运动己愈来愈被大多数人所追求,相对提高竞技技巧的难度、掠险度、刺激感已成为竞技技巧生存、发展以及市场化必不可少的发展方向之一。根据市场的改变提高自我发展,技巧运动才能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技巧运动作为一种运动其本身的生命力才会得以体现。因此,在体育商业化的大潮中,要把开展多种形式的商业性表演和比赛作为现阶段竞技技巧商业化的突破口。
2、完善职业体育的市场结构,建立健全各项法规与制度
我国的职业化改革由于时间较短,各俱乐部对于市场化运作规律还不是很熟悉,因而经营绩效不佳。同时,运动项目的市场化运作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目前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体制还未完全建立起来,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职业体育的发展。运动赛场的丑陋现象频频发生,运动员伤残问题越来越严重都和我国职业体育制度的不完善有直接关系。然而,我国也具有发展职业体育的有利条件。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有了长足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普遍得到了改善,有些地区已经到了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这就为职业体育的开展提供了相应的条件。从美国职业体育的发展经验来看,俱乐部完全通过市场方式进行单纯的竞争并不一定是资源配置的最佳方式,这是由体育竞赛产品的特性所决定的。而我国的职业俱乐部相互之间的恶性竞争层出不穷,单项运动协会的宏观管理能力不足,在处理矛盾与纠纷时缺乏权威性,甚至掺杂着行***行为,使我国的职业化改革受到了阻碍。因此,我们应借鉴美国职业体育的运作经验,在改组单项运动协会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垄断竞争市场,由单项运动协会对运动赛事进行整体经营,提高谈判能力,从而保证成员俱乐部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失。职业俱乐部在协会章程及相关法规的制约下,自主进行市场开发,从而形成“共赢”格局。职业体育是通过市场机制运作体育项目的管理体制,如果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必然导致交易成本上升。因此,必须出台各类法律、法规,从制度上保证职业体育的运行,而且人们的制度意识要得到相应的提高,才能形成遵守市场规则的习惯,使职业体育得以健康、有序地发展。这样,对消灭运动赛场的丑陋现象,解决运动员伤残问题在制度上有了突破口。
3、注意环保,提倡绿色体育
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也是经济发展中最值得重视的课题,体育运动与环境的冲突,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1972年,美国的丹伟市迫于当地生态组织的压力,不得不拱手让出举办第12届奥运会的权利。1974年,加拿大的温哥华为了不破坏植被损害自然景观不得不撤回举办第13届冬奥运的申请。有人提出,体育能促进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举办奥运会,但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否则得不偿失。有些国家或地区为了经济效益,大量修建高尔夫球场,破坏了大面积绿地,用于高尔夫球场草坪的消虫剂大量流入河道,造成环境被破坏,还有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对此类问题有所注重,但却使用了掠夺的手段,它们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大量修建高尔夫球场,获取经济利益,这应引起发展中国家的注意。体育商业化不能仅放在眼前利益上,而应特别关注环境的保护、资源的节约,着力建立有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和再生产机制。
现在,商业比赛之所以热潮不断,以及体育发展之所以越来越商业化,纠其根本原因,还是由体育有着肥沃的商业土壤这种现实决定的,所谓体育商业化不过是顺应这种发展的现实和潮流罢了。所以,也可以这样说:商业比赛至少在中国还有更多可供开发的空间,而体育的进一步商业化无疑也是体育向前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我们应该让体育进一步商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