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篇《琵琶行》是高中学生唐诗学习中的重要篇目,但在课文注释上却存有争议之处。《中学语文杂志》去年第四期黄昊、黄灵庚两位在《高中语文课本(苏教版)古诗文注释补正(下)》一文中,指出教材的纰漏,将《琵琶行》中“去来江口守空船”理解为“琵琶女所乘的船离开江口”。依据有二:其一,从语义上看,认为既然下句承以“绕船月明江水寒”,四周光水相绕,那么船当在江中,而非“江口”,即离开“江口”;其二,援引唐诗作为例证,将“去来”释为“离开”。我以为,此解甚谬。
先说语义。首先,“去来江口”句后接”绕船月明江水寒”之景,更紧衔“前月浮梁买茶去”之事,怎能在理解时断章取义,只顾其后,而不瞻其前?况且,明月在天空高悬,江上何处无月明?若见月儿绕船景,岂必非得在江心!其次,何为“江口”?《辞海》对“口”字作如是说:“出入通过的地方。如:关口,港口。”诗中“送客湓浦口”“浔阳江头夜送客”“住近湓江地低湿”等句又点明,此处的“江”特指湓江。所谓“江口”者,湓江流入长江的地方,小序中所言“盆浦口”是也。若依二黄所说,琵琶女乘船离开湓浦口,那她欲往何方?难道随夫君往浮梁买茶不成?如此,又何来“商人重利轻别离”的怨言?再看上下文,主人(诗人)随客下马在船,忽闻琴音,沉醉至于忘归,进而按捺不住欣赏之情“寻声暗问弹者谁”,“暗”者,不显露秘密也。可见问声不大;而答者隔着自己的琴音不仅听见询问,所做的回答还让对方感到了自己心绪的流露——“欲语迟”——些许的迟疑。若二船此在江边,彼在江心,那双方想通过语言交流,恐怕得喊号子唱山歌吧?这髙声吆喝与后文琵琶女“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羞怯之美实在是相差万里之遥。可见,黄说从语义逻辑上是荒谬的。
再看字义。二黄将“去来江口”解为“离开江口”,“江口”为宾语,“去来”做其谓语动词,为“离开”义。但黄文所举例证,无一例外,均无“离开”义。“征客去来音信断,不知何处寄寒衣”(张汯《怨诗》)、“去来悲如何,见少别离多”(李益《长干行》)、“去来年月多,苦愁改形容” (孟郊《古意》)、“武帝去来罗袖尽,野花黄蝶领春风”(王建《过绮岫宫》)、“燕局崇三朝,去来历九春”(乔知之《定情篇》)、“学仙去来辞故人,长安道路多风尘”(李端《杂歌呈郑锡司空文明》),以上“去来”皆为“离开以后”“走了以后”之义。显而易见,两位黄老师太大意,将“离开”这一动词与“离开(走)以后”这一时间状语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混为了一谈。
那么,“去来江口守空船”当做何解?结合语义的贯通和字义的把握,此句是说,(商人)走了以后(从离开到现在),我(琵琶女)就在湓浦口独守空船,只有绕船的月光和寒冷的江水为伴。这种说法合情合理,在《唐诗鉴赏集》袁行霈先生的《〈琵琶行〉赏析》一文中也得到了印证:“丈夫经常外出经商,抛下她一个人在江口守着空船,只有绕船的月光和寒冷的江水为伴。”由此看来,人教版、苏教版把“去来”一词注释为“走了以后”并无不妥,只是对其所以然语焉不详。在此,我做一点补充:“去”,离开,走,与来相对;“来”,以来,表示时间从过去某时持续到现在,如“夜来风雨声”“春来江水绿如蓝”“别来无恙”“吾数年来欲买舟”等例均是如此;二词合一,才有“走了以后”之义。苏版所说“来,语气助词,无义”,实在是误解了“来”字。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去来江口守空船”作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