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日本密宗造像艺术是日本古代造像艺术中的重要分支,在日本文化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通过讨论日本佛教不同发展时期造像题材的变换发展和密宗特有的本尊思想的基础内容,论证日本密宗造像在源流与内涵上的三个特点:一是源流上来自唐密,题材与造型与他宗不同;二是功用上是修法所依,非单纯偶像崇拜,三是内涵上受密宗独特的本尊思想影响,是“心本尊”的体现。
关键词: 密宗; 造像; 本尊
中***分类号: J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6-0057-01
日本佛教乃北传佛教之一。佛教自印度,至中国朝鲜,再传入日本,于今已有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要谈论佛教造像,就不能不涉及日本佛教史。对日本佛教史的分期法,学者间偶有不同,大致则可分为七期——飞鸟、奈良、平安、吉野及室町、江户、明治维新之后。从各宗的引入、创立来看,按时间序有古京六宗(即奈良六宗)、平安二宗等等[1]。随着不同宗派的兴盛,当时主要供奉的对象也有所不同,比如净土宗主要供奉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而禅宗讲究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留下的艺术品则以禅师顶像为主。其中密宗因其独特的本尊思想,修法仪轨、道具的繁复性,留下了大量丰富多彩的佛教造像,如大日如来、十一面观音、不动明王等等,可以说是整个佛教造像艺术中最绚烂多彩的一支。本文旨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介绍日本密宗的一些基本知识,略探日本密宗比较广为人知的一些造像背后的历史文化含义。
一、日本佛教前期造像题材
为了说明密宗引入的背景和在日本佛教史上的位置。也为了阐明不同宗派在佛教造像题材方面的不同,笔者根据圣严法师所作的《日本佛教史》,以及日本美术史整理了一个表格,主要涉及各宗派兴盛的时间,代表人物,以及主要供奉对象(造像题材)。
日本佛教在本土化的过程中产生了诸多流变,比如日本天台宗融合了中国天台宗、密宗、禅宗、律宗这四宗的思想而成,与中国的天台宗大相径庭,如此种种差别,一言难尽。表格中列出的主要宗派也只是当时比较有代表性的流派,比如在平安时代后期,禅宗就已开枝散叶,但当时以弥陀信仰为主,故未列出。供奉对象也只涉及当时的新兴对象,对于一些在各个时代都广受崇拜的对象,如观音菩萨、药师如来就没有一再列出。
表格虽然简陋,但仍然可以看出日本佛教在引入、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由显入密,又由密而显的过程,而各宗创立的顺序基本与中国一致,如唐秘兴盛时,日本真言宗始创,宋元禅宗广开源流时,相对应的各派也在日本有了发展与融合。另外也可以看出,各宗教义的不同决定了其供奉对象的不同,供奉对象的不同又影响了当时造像的题材。如净土兴盛则多供弥陀,禅宗兴盛时则留下了很多禅师的塑像和画像。
从表中可以看出,密宗主要产生、发展、兴盛与平安时代前期。关于密宗诞生的一些背景,主要流派和基本教义,以及与造像艺术相关的一些基本知识将在下面的章节中介绍。
二、密宗造像源流
密宗,即密教,亦称真言宗。此宗以毗卢遮那成佛经,金刚顶经等为依。立十住心,统摄诸教,建立曼荼罗,三密身、口、意、相应,即凡成圣。其不思议力用,惟佛能知,非因位所能测度,故曰密宗。[2]
桓武天皇迁都平安后,规定旧京的寺院,仍当留置原地。到了新都,另外创建东西两寺,以作庄严及镇护国家。于是面目一新,在这段时间里,最澄开创了天台宗,空海则建立了日本真言宗。前面已经说到日本的天台宗,是承受了台、密、禅、律四宗的思想而成。故而也可称为台密。可见平安前期教界主流是密教。[3]
空海与公元804来华,师从真言宗第七代祖师惠果,被选为第八代祖师,可以说习得唐密真髓,空海回国后,开宗立派,成为了日本真言宗的创始人。自空海之后,日本密宗门流繁多,弟子甚众,随着弟子的修法,以及各大寺院为贵族举行的息增怀诛等事业的法会的展开,密宗特有的各种雕塑、***像、法器也出现了。其中既有显教供奉的形象的变相,如十一面观音,又有密教特有的一些本尊。这些密宗造像,比起以往的显宗造像,花样更加繁多,造型也更奇特,比如,以往的佛教造像以优雅娴静为主,而密宗因其独特的“寂静尊”“忿怒尊”的理念,创造了一批造型夸张,面目狰狞的“忿怒尊”形象,然而,显密造像的不同,不仅仅是题材的不同,更有深刻的内涵上的不同。
三、本尊思想与密宗造像的内涵
在不同的佛教派别中,佛像的存在意义是不同的,佛灭后很长一段时间是没有佛像的,信徒以佛足印、的较为抽象的形象来忆念自己的导师,至今上座部(即小乘)的佛像存在主要意义还是引导信徒忆念佛陀。而随着大乘佛教的开展,尤其是净土思想的发展,佛教造像逐渐成为请求加持,满足愿望的崇拜对象。许多大乘经典都宣扬了造像的功德,如《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中,如来宣说了建造药师佛像的益处“信心善男子善女人。若欲供养彼如来者。此人应作如来形像。(中略)如所思念如所愿求。一切所欲皆得圆满。求长寿得长寿。求福报得福报。求自在得自在。求男女得男女。”[4]
要谈论密宗造像的意义,就不得不涉及其教义。日本真言宗的基本思想无疑是继承唐密的,密宗的内容繁复,名相众多,教义深秘,阐述起来难免挂一漏万。这里仅讨论与造像艺术相关的本尊思想。唐密在汉地虽然逐渐式微,但在藏地得到了较好的保存。下面对于本尊的阐释主要来自藏密系统。
关于什么是本尊,上师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在“诸护法大会供”法会开示中有如下说明:“密续的本尊通常有三种形式:身、语、意。在这三者之中,我们可以说‘意本尊’是最重要的。简要来说,这个没有造作的‘当下’的心,这个由上师给你引介的,这个你在维续保持着的——那就是究竟的本尊。(中略)接下来我们有咒语作为‘语本尊’。最后,身本尊。我想你们对这应该相当熟悉了。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橙色、蓝色、红色;标志如金刚、莲花、月轮、光圈——这些全都是身本尊。同样的,我们能做得最好的就是试***观想本尊不断地来回发光。如果做不到,那你可以塑一个佛像,画幅唐卡或者请一幅***像;供在佛坛上,注视它、做供养,并恭敬顶礼。”可见密宗造像作为“身本尊”的具体化,不仅仅是一种崇拜对象,也是修本尊法、认识心性的重要工具。
综上所述,日本密宗造像从源流上讲传承自唐密,是平安时期密教在日本流布发展的结果,具有与显宗不同的造像题材和独特的造像形象。本尊像不仅仅是庙堂之上供奉的对象也是是密宗修法仪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从内涵上来看,按照密宗教义,供养、礼拜佛像的究竟目的是认识“心本尊”,意即明心见性,因此密宗的礼拜佛像与禅宗的止观一样,是一种修行方式,以此而言,禅宗的不着一字,与密宗的名相纷繁,可谓殊途同归。
参考文献:
[1] 释圣严.日本佛教史[J].现代佛教学术丛刊,1980,82:115-231.
[2]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3] 释圣严.日本佛教史[J].现代佛教学术丛刊,1980,82:115-231.
[4] 雍正敕修.乾隆大藏经[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10.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日本密宗造像的源流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