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从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出发,创造性的提出了影响消费支出的重要原因:居民财产累积行为,这一重要心理规律。在此基础上继承并发展了消费理论,认为:边际消费倾向不总是递减的,在达到一定的财富积累后,边际消费倾向就会增加等理论,并通过改进的消费曲线进行说明。最后,通过对边际消费倾向的研究,对当前及未来的经济发展提出建议及预测。
【关键词】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消费曲线 居民财产累积
一、关于消费理论概述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凯恩斯认为,在诸多影响家户消费的因素中,有决定意义的是家户收入。关于收入和消费的关系,凯恩斯认为,存在一条基本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做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即c=c(y)。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率,也就是增加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称为边际消费倾向(MPC)。其中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凯恩斯重要的理论支柱之一,即消费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但增加幅度越来越小于收入增加幅度。
二、对消费曲线的发展
在诸多影响消费量的因素中,文章认为具有决定意义的是居民收入。关于收入和消费的关系,文章认为存在一条重要的心理规律:财产累积行为,即随着收入的增加和时间的推移,居民财产(文章用财产来代替储蓄,因为在居民的累积收入中主要用来储蓄)逐渐累积,当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即居民认为累积的财产已经够安享晚年或者认为已经可以完全承受各种风险后,居民的消费倾向就开始增加。
横轴表示收入Y或时间T,纵轴表示消费C,45°线上任一点到横纵轴的垂直距离都相等,表示收入全部用于消费。C=C(Y)曲线是消费曲线,表示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B点和E点是消费曲线和45°线交点。面积S1代表居民财产积累的初始部分;(45°线可以理解为收入,对45°线和消费曲线进行积分,便得到面积S1)面积S2代表居民财产累积的第二部分。面积S4代表负的居民财产累积。
(一)对改进后的消费曲线的描述
改进后的消费曲线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A点到B点,代表消费大于收入,指必不可少的自发消费部分。在这个阶段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第二部分,从B点到C点,代表收入大于消费;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C点还是一个拐点,因为此时已经有初始财产累积S1,具备了基本的风险抵挡能力。
第三部分,从C点到D点,边际消费倾向递增;在D点,边际消费倾向等于1,此时财产累积速度达到最大,人们认为自己累积的财产已经完全有能力抵挡各种风险,或者说如果此时不再进行财产累积也都是可以的。
第四部分,从D点到E点,该阶段是人们的疯狂消费阶段,人们只是会把花剩下的钱存起来,而不是先存起一部分钱来把剩下的消费掉,这两者是有区别的。此时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增,而且递增速度很快。
第五部分,E点以后,消费支出大于收入,财产累积开始为负值,总的财产开始减小。人们在财产减少的情况下仍然会消费支出大于收入一段时间,这是由于人们的消费惯性所导致。面积S4应该等于或稍微大于面积S3,因为S1+S2的面积是人们理想的财产累积,而面积S3可以算作财产的“意外收获”,当S4的面积逐渐增大至和S3相等或稍微大于S3时,人们就会意识到如果继续增加消费支出,理想的财产就会越来越少,人们消费支出逐渐等于或小于收入了。
(二)对高、低收入者关于消费曲线的讨论
高、低收入者在消费曲线上的明显区别在于,第一,边际消费倾向递增或递减的速度不一样,第二,初始财产累积完成的时间不一样。
(1)高、低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的讨论。高收入者在初始财产累积S1时,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速度快一些,在达到理想财产累积面积S2后,边际消费倾向递增的速度又快一些。而低收入者正好相反。
(2)高、低收入者面积S1的讨论:不论对于高收入还是低收入,最终的S1的面积都是大致相等的。对于低收入者,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速度慢一些,面积S1形成的时间也就长一些。因为低收入者收入起点比较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要保持较高的消费比率,因此用于财产累积的那部分收入增加的就慢,所以低收入者的初始累积的财产S1的面积就显得狭长些。而对于高收入者,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速度相对较快,面积S1形成的时间也就短一些。总之:低收入者用延长时间的代价换取了完成初始财产S1的累积。这就是为什么高收入者可以提前步入边际消费倾向递增的原因。
***中ABC面积为高收入者初始财产累积部分,AED面积为低收入者初始财产累积部分。两者的面积是大致相等的,但是高收入者明显比低收入者提前完成了初始财产累积的过程。
三、新消费曲线的现实意义
正如前文所说的,有很多经济学家对凯恩斯关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假设提出异议,这种质疑主要基于近几十年各国经济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文章完善了消费曲线,并回答了边际消费倾向递增的原因是由于存在居民财产累积行为。
需要说明的是,上文所述消费曲线是从家户消费函数的角度进行的分析,而社会消费函数是家户消费函数的总和,所以上述观点同样适用于国家间的分析和比较。
发达国家完成初始的财产累积后,就会进入边际消费倾向递增阶段;而不发达国家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初始的财产累积,然后才能进入边际消费倾向递增阶段。正如库兹涅茨对美国经济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的结论一样,美国正处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增阶段。而像一些比较落后的国家,正处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阶段,也就是初始财产累积阶段。
通过文章对消费曲线的研究和扩展,能对一国或家庭消费比重的高低和消费时期的把握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文章得出的另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结论是,国家***策不应该偏向于鼓励消费,不要担心过多的储蓄会抑制经济的发展。相反,储蓄达到一定水平后自然会消费,而且是有“底蕴”的消费。
四、结论
文章通过对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扩展了消费曲线,提出存在一条重要的心理规律:财产累积行为。认为如果居民累积的财产能够安享晚年或者认为已经可以完全承受各种风险,那么居民的消费倾向就会开始增加。并创造性的利用消费曲线间的面积描述了财产累积,并分为了初始财产累积和理想财产累积,并和实际相联系,解释了有些发达国家的边际消费倾向在递减之后又开始递增的现象。并预测了未来国家将会进入边际消费倾向快速递增阶段。
参考文献
[1]杨亚沙:《对消费及消费曲线的探讨》,国际经济合作,2010年第11期.
[2]黄丹,席酉民:《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论》,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年第5期.
[3]连建辉:《城镇居民家庭的财产积累行为分析》,福建社论(经济社会版),总第216期.
作者简介:汪(1983-),女,甘肃兰州人,助教,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析凯恩斯消费曲线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