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对医学检验分析前的质量保证进行了论述,总结在实际工作中影响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因素及解决对策。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对于检测结果的影响很大,可靠的医学检验结果依赖于分析前的质量控制。说明检验前的质量控制是整个质量控制中一个非常重要却容易被忽视的环节. 检验人员应高度重视分析前阶段的工作,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标本、高质量的检验,为临床提供真实有效的检验结果。
关键词: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影响因素
中***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11-153-01
医学检验分析的质量保证分前、中、后 3 个阶段的控制,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通过检验人员的标准化操作,建立室内质控及室间质评使检验结果在这两个阶段得到有效控制。而分析前的质量常被检验人员忽略且难以发现。据报道,检验误差 60% 以上出自于检验前质量的不合格。可见,检验前质量控制是整个分析过程质量保证中的重要环节。
1.申请单书写不规范
目前临床医师常出现的问题有检验项目不明确、患者信息错误或缺少、未注明标本采集时间、用药情况和临床诊断、遗漏其他相关信息。检验人员在接到样本时要认真核对检验申请单,包括患者姓名、检验项目、唯一标号等基本信息,标本容器选择是否正确,标本是否溶血,抗凝血中有无凝块等。不合格标本应及时通知临床医师重新留取标本,建立不合格标本记录。
2.患者准备不充分
2. 1 饮食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标准餐后,血中甘油三酯、胆固醇、血糖、血磷、血钙、尿酸、白蛋白的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如让患者空腹时间过长( ≥16 h) ,血清中白蛋白、补体 C3、转铁蛋白、血糖含量下降。因此除急诊患者或特殊情况,一般主张空腹 12 h 后采血。
2. 2 运动对结果的影响
剧烈运动或寒冷可使白细胞总数一过性增高,情绪紧张可使血糖含量增高。因此采集标本时患者应处在基础代谢状态再进行。
2. 3 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药物一般通过直接参与检测反应、激活或抑制检测反应、颜色干扰等影响检测结果。为了得到真实准确的检验结果,必须事先停用某种药物 2 ~3 d,但实际上难以做到。因此临床医师应在申请单标注用药情况及时间,当临床诊断与检验结果不符时及时与检验科沟通了解药物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程度。
2. 4
直立时血容量比平躺时减少 600 ~ 700 ml,卧位到直立时血容量减少 10%。静脉采血应取坐位。
2. 5 生活习惯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吸烟、酗酒、素食都对检测结果均造成影响。因此采血前 72 h 不饮酒。虽然以上情况均为患者准备不够充分,造成的检验结果不准确,但是大多数情况为病人并不清楚或者临床医生没有告知,如果条件允许检验科可多做一些宣传,加强临床对检验要求的了解,或打印一些临床医生应向患者多做解释的项目或标本留取方法的宣传单,各科室进行发放。
3.样本采集问题
3. 1 止血带绑扎时间太长
止血带扎带 1 min 会导致白细胞、血钾、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等检测结果增高,静脉找不到时拍打手臂比静态采血的血钾浓度高 0. 8mmol / L 以上。因此进针后即刻松止血带 ( 应在 1 min内) ,找不到静脉时及时更换部位。
3. 2 抗凝管选择错误
根据不同检验项目的要求,应选择合适的抗凝管。如抗凝管使用错误,一定不要把标本随意转移到含正确抗凝剂的抗凝管中。采血量与抗凝剂比量失调会影响检验结果,如血液与枸橼酸钠的比例由 9 ∶ 1 降低为 7 ∶ 1 时,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 APTT) 测定结果显著延长。因此真空采血不可中途停止,应以血液不再流入试管为止。
3. 3 输液同时采集血标本
输注的液体不仅会稀释血液内物质,同时输入的物质局部浓度过高,此时所得检测结果不能反映患者的真实情况。应在停止输液 1 h后采血,当重症患者输液又必须采血时,应选择对侧肢或远离输液部位采血。
以上多为临床医护人员专业知识欠缺或工作中粗心大意造成,因此应多开展专业知识培训及医学讲座,提高医护人员的素质,加强医护人员的责任感。
4.标本传送不及时
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往检验科,一般不得超过 1 h,许多检测项目对标本离体后的保存有特殊要求,如血气应密封立即送检,天冷时白带、标本应保温送检,标本需送到院外检验时,凡测血清或血浆成分者,应先分离血细胞,血清或血浆 4 ~10℃条件下运送。
5.检验科预处理出现的问题
样本开盖过早并未加罩防止挥发。应在检测前几分钟开盖,开盖后立即检测,检测完毕加盖防止挥发。检测前应注意样本低温保存,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 ,抽完血后应始终放入冰浴内保存。冷冻保存的样本取出后处置不当,冷冻保存的样本取出后 3 步处理: 完全溶解、颠倒混匀、重新离心并将处理步骤写入标准作业程序( SOP) 文件。
6.结语
对于分析前的质量保证有很多因素的影响,如质量缺陷、因素复杂、责任难确定等,使得很多医学检验的工作人员很难进行工作。解决该类问题,主要可以通过提高认识,加强专业培训,有条件的医院应安排新毕业检验人员进行临床轮转,了解临床工作流程及对检验科的实际需求,听取临床科室的意见,把分析前阶段质量保证作为全面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来对待,并定期的举办讲课,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使其工作更加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吕珏. 浅谈医学检验前质量保证[J]. 临床检验杂志,2007,25( 6) : 468.
[2] 陈梅,黄丽云,谢文锋,等. 检验标本采集对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 4) : 170.
[3] 熊立凡,刘成玉. 临床检验基础[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试析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