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这里不是要叙述一个故事,而是向大家介绍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这个传统节日就在农历的五月十三日,节日的名称就叫“关老爷磨刀”日。
关老爷就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名人关羽关云长,由于人们尊敬他,就把他亲切地叫为关公。后来,人们把他尊为了神,开始称他为关老爷。老爷,是我国民间对神仙的统称。不过,关羽可不是一般的老爷,而是帝王级的老爷,被人们呼为关帝。我国的封建社会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妄自称帝是要招致灭门之灾的,死人也不例外,可朝廷却允许关羽、李冰极个别活着为地方官员死了被尊为神的人称帝,除了在***治上的需要以外,其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已经与帝王齐平也不无关系。
在古代,关老爷磨刀节有很隆重的祭拜仪式。人们盛装集会,祈求关老爷赐福人间,让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关老爷磨刀节也是一个雨节,祭拜仪式同时也是为了祈雨。磨刀必须用水,因为关老爷不是凡人,他磨刀则必须用天水,所以这一天就会有龙来布雨。民间传说如果这一天龙王没有布雨而误了关老爷磨刀的话,关老爷则会大闹龙宫至六月六日,并强令诸龙在六月六日布下大雨。农历六月六日是龙晒架日,如果这一天龙没有晒成架,它就会一年间都处在阴暗发霉的环境里,身上的寄生虫也没法清除。这已经是相当严厉的惩罚了。
有人说不是只有玉皇大帝才有权命令龙什么时候布雨吗?怎么关老爷也有这个权力?你可别忘了,关老爷也是帝,当然也有这个权利。不过关帝平时是不过问龙事的,只有在影响了他磨刀的情况下,他才会惩罚性的暂问龙事。
如今的关老爷磨刀节已经很淡然,没有祭拜仪式,没有庆典,甚至连节日饭也取消了。可人们并没有忘记这个节日,总是在嘴里念叨。人们关心这一天下不下雨,关老爷能不能磨成刀,甚至关心到20多天以后的六月六,龙能不能晒成架。实际上,人们真正关注的是天气。农历五月中旬,正是夏种的结尾,需要足够的墒情保苗,而到了六月上旬庄稼则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
一说关云长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后,他的青龙偃月刀已经钝的没法用了,需要磨一磨。可因为多日干旱无雨,根本就找不到磨刀的水,他走出帐外,站在沙岗上,环顾四周,悲哀地长叹道:“天不助我也!”他的长叹惊动了上天,玉皇大帝速派雷公、云母、东海龙王前来帮忙。顿时,天空浓云密布,雷电交加,瓢泼大雨倾泻而下。关羽就在磨刀石上“嚯、嚯”磨起刀来,一个时辰后大刀的缺口磨平了,刀刃锋利了。他问周仓:“今天是什么日子?”答曰:“五月十三。”正在这时,三里五村的老百姓抬着酒、赶着猪、牵着羊向关云长的***帐涌来。原来多日无雨,无法下种,老百姓焦急万分。今幸得喜雨,便纷纷前来向关云长谢恩。关云长便令全***上下与民举杯共饮。为了纪念这个吉日,人们就把它定为节日每年都祭拜庆祝。也因玉皇大帝在下令助关时没说清,雷公、云母、东海龙王便每年的这一天都来下一次雨。在天地人神的共同促成下,关老爷磨刀节就形成了。
另一种说法是与借荆州有关。当年刘备借荆州后就没有打算归还,并把镇守荆州的大权交给了关羽。刘备在成都当了皇帝后,孙权多次向他索还荆州,都没有结果,只好派人到荆州送信,邀请关羽前往陆口赴会,当面提出索还荆州事宜。他打算用软的不行就来硬的,扣住关羽要挟刘备归还荆州。关羽当然明白孙权的企***,但他还是答应了去单刀赴会。他需要磨一磨刀,可这年荆州遭遇百年不遇大旱,田里禾苗枯蔫,老百姓人心惶惶,根本就找不到磨刀的水。原来关羽使用的大刀,名叫“青龙偃月刀”。它是青龙变化的宝刀,每次磨刀时,必须天降大雨,青龙喝够了天河水,才能显出威力,锋利无比。可天不降雨,就无法磨刀,无法磨刀就不能保证单刀赴会时的胜利。关羽急红了脸,对着天大吼一声:“你不借我磨刀雨,我不准你龙晒衣!”谁知关羽这一声大吼,惊动了东海龙王。传说,农历六月初六是龙晒衣的日子。东海龙王听说关羽单刀赴会,是为了荆州百姓免遭战祸,只好借他一场磨刀雨。当夜,荆州下了一场透雨,让关羽磨成了刀,不仅解除了旱情,又避免了一场战争,老百姓欢欣鼓舞。据说,龙王答应关羽借雨后,一直忘了收回成命,所以每年在这个时候都要照例下一场磨刀雨。如果五月十三下了雨,六月初六一定是个好天气,这已成为老百姓观察天气,安排农事活动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们不难看出,无论哪一个版本的关老爷磨刀节,都与关老爷要磨他那口青龙偃月刀有关。实际上,关老爷磨刀节是我国民间关公文化的一种体现,而青龙偃月刀已经成为了关公文化的一个象征。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官家一直推崇的是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学。而关老爷是以为人处世的方式赢得了平民百姓的尊敬从而统治了平民思想。在不讲理论只有人物表演的戏剧舞台上,关老爷成为了民间社会理解与仿效做人道理的活教材。
很奇怪,关羽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武将,就连他效忠的刘备也实在算不上伟大的君主。他们既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能力,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的文治武功,就连修水坝开河渠的功劳也没有,何以赢得了万民景仰?说到底是关羽为人的“忠”、“义”成就了他死后的名声。人们欣赏他把“桃园结义” 当成一生不变的重大承诺。这也成为了人们为人处世的最高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