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拥有1500年悠久历史的贺兰砚雕刻技艺是宁夏本土最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通过对贺兰砚雕刻技艺的历史、工艺特色以及实施各种保护方式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积极探寻贺兰砚雕刻技艺传承与发展的新途径。
关键词:贺兰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
中国的砚文化流传久远,博大精深,砚雕技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显得弥足珍贵。宁夏虽偏居西北,但制砚历史并不短,贺兰石砚历史悠久,雕刻工艺复杂,文化内涵深厚,深得名家喜爱。我们该如何将贺兰砚文化发扬光大、绽放异彩?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进行分析、阐述。
1 贺兰砚的历史
贺兰石是宁夏五宝之一,用贺兰石雕刻制作的砚台叫贺兰砚。早在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编撰的《宁夏府志》地理山川部中就有记载。
贺兰石形成于13亿年前震旦纪中前期,后经造山运动而推出。贺兰石石料结构均匀,呈天然深紫、豆绿、黄、红等色,其中豆绿、深紫两色相互交错,并镶有石眼、玉带、朱砂带、云纹、眉子、银线、金线、金眼、绿豆点等,自然纹理妙趣天成。石质硬度为3度,是优良的砚材。贺兰石砚具有发墨、存墨、护毫等特点,加盖后砚内余墨数日不干不臭。历史上,贺兰砚曾与广东的端砚、安徽的歙砚齐名,素有“一端二歙三贺兰”的美誉。
贺兰砚雕刻工艺已有1500年的历史。早在秦代,贺兰砚与“蒙恬制笔”的“秦毫”同富盛名,留传至今。在宁夏,贺兰砚雕刻技艺已经生存发展了200多年,从清光褚年至今,宁夏贺兰砚雕刻史上产生和造就了一个传承百年、历经四代的制砚世家――“闫家砚”,制作出不少代表时代风格的好作品,为后人发展贺兰砚雕刻艺术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技术和经验。
2 贺兰砚雕刻的技法与特征
贺兰砚的雕刻过程比较复杂,要经过选料、相石设计、下料、粗加工、精细雕刻、打磨上光、配盒七道工序方能完成。因贺兰石天然具有深紫、豆绿两种颜色,根据石材的这种特点,采用两种颜色互相衬托,俏彩雕刻各种***案,就成为区别于其他砚种单一色彩的主要艺术特色。贺兰砚创作题材广泛,人物、山水、龙凤走兽、动物花鸟、草虫、瓜果皆可入砚。在造型上有随形砚、仿形砚、规矩形、带盖砚等。贺兰石雕除了砚台之外还有印章、镇尺、笔筒、屏风、摆件、石壶、立体雕件等。工艺表现手法讲究因材施艺,相石俏彩,雕刻上做工精细,风格多样,有的清新典雅、有的苍劲古朴,两种颜色互相映衬,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在中国的砚材中独具特点。
3 贺兰砚雕刻技艺的价值及现状
贺兰砚雕刻艺术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使用收藏价值,从古至今,历来受到文人墨客、社会名人的赞赏。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对贺兰石砚及雕刻艺术的发展及其历史、艺术、使用、收藏价值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较高的赞誉。
(1)历史文化价值。贺兰砚具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砚文化中独特而优秀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发展记述了历史的变迁,也承载着民族的文化,保护、发展、创新贺兰砚文化,是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对创新发展宁夏地方特色文化产业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艺术价值。贺兰砚雕刻艺术讲究“相石”“俏彩”,依据原料的质地纹理和石质中“深紫”“碧绿”二色的分布随彩造形,这种独特的造型艺术使贺兰砚在众多砚雕艺术品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贺兰砚及其相关雕刻艺术品由于形式多样、题材广泛,已逐渐形成独具风格的艺术特色。在《当代中国丛书》(1984年版)中,贺兰砚在雕刻类刻砚排名第四,其重要的艺术价值可见一斑。
(3)商业价值。贺兰砚作为独具地方特色的工艺品,由最初的文人用砚发展到多种系列工艺品,集实用、观赏于一体,目前已成为宁夏旅游形象的代名词。由于贺兰砚在生产、销售方面已形成相当规模,形成广泛的产业链条,在树立品牌、开发创新方面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
4 贺兰砚雕刻技艺传承、发展现状
贺兰砚雕刻从第一代传承人张云亭开始,经过了闫万庆、闫万年(第二代),闫子江、闫子洋、闫子海(第三代)以及闫森林(第四代),形成了以闫氏家传为主的一批传承群体。但令人担忧的是,目前闫氏一脉能继承技艺的已然不多,传统手工技艺已处于濒危状况。由于缺少受过专业美术教育的接班人,学此技艺很难在短时期内掌握并形成经济效益,受过高等教育的城市青年一般不愿学此手艺。大部分从业者因技艺、原材料、销售等原因,收入普遍不高,严重制约着传统技艺的传承。
5 贺兰砚雕刻技艺的传承与保护
作为一门承载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技艺,贺兰砚的发展一直受到宁夏各级***府的高度重视。2008年,贺兰砚制作技艺进入银川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09年进入第二批宁夏回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11年经***批准,被列入第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2012年12月,闫家砚第四代传承人闫森林被命名为第四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与此相关的贺兰砚雕刻大师张向东、石飚等被评为部级工艺美术大师,陈梅荣、施克俭等被评为自治区一级工艺美术大师。这一举动很好地体现了***府对贺兰砚雕刻技艺的重视与支持,大大提高了从业者的自信心和职业自豪感。
未来,宁夏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才能有效促进贺兰砚雕刻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
(1)互利互惠,培养人才。目前,宁夏各级***府已经建立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借此鼓励贺兰砚雕刻培养后继人才,但这只是杯水车薪之举,真正的人才培养计划还要依靠分布在各地的贺兰砚雕刻大师。银川市级非遗传承基地塞上雕刻工作室走出了一条培养人才之路。2010年,工作室与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实用工艺美术系雕刻专业开展工学合作的模式,将贺兰砚雕刻教学与培训相结合,实现了学校拓展教育实践,企业补充人才,学生创业创收的“三赢”局面。
(2)资源整合,规范市场。贺兰石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稀有资源,据勘测,贺兰石在贺兰山一带的总储量为35.23万立方米,中心区储量不足6万立方米。目前,宁夏唯一审批发证的贺兰石开采企业宁夏金石工艺公司,每年的开采规模仅为20吨。由于该公司也在从事贺兰石制品的加工生产,所采石料很少外销,根本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由于原料紧俏,许多盗采者铤而走险,采用炸药爆破的方式开采贺兰石,对石料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浪费。目前,贺兰石原材料价格一路上涨,开采成本由过去的每吨几千元上涨到几万元,原材料购进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府应加大对原材料开采的管理力度,制止掠夺性开采,做到合理开采,合理分配原材料,使贺兰砚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3)有效宣传,打造品牌。经过近20年的发展,宁夏贺兰砚雕刻艺术推陈出新,融会汇和汲取了玉雕、石雕、木雕等兄弟种类的优秀工艺,在雕刻内容和技艺上有了新的飞跃,进入发展最迅速的阶段。除了闫家兄弟在清末光绪年间创下的“闫家砚”这一古老品牌,宁夏还需要着力打造新的、更具影响力的贺兰砚雕刻品牌,将这门技艺推向更大的舞台。可以通过在全国范围内举办旅游品设计大赛、贺兰砚雕刻大赛等提升贺兰砚的品牌知名度,以***府行为推动贺兰砚精品创新;还可以举办贺兰砚展览,汇集各路雕刻大师作品,让人们在观赏中领略砚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通过新闻媒体、影视作品、互联网、微信平台等各种渠道贺兰砚相关信息,让更多人了解贺兰砚、喜欢贺兰砚、收藏贺兰砚,从而将这一古老技艺发扬光大,让贺兰砚雕刻的魅力传播得更远,传承得更久。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谈贺兰砚雕刻技艺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