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任务型”“做中学”等教学模式逐渐成为主流,于是,课堂中出现了更多的情境、游戏、活动,学生的口头表达得到了更多的训练。然而,在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又留下了新的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堂课下来,学生只需要看看课件或板书就可以了,翻书的次数很少,有时几乎一次都没有。然而明明课上已经掌握的要点,当堂口头反馈情况也很不错,一到课后各式各样的错误就出来了。书上的课文或词语就像没学过一样不会朗读,知识点就更易模糊、混淆了。课上不是讲过了吗?这是怎么回事呢?反思一下,不难看出,我们学生的听说能力在不断地提高,然而读的能力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遭到了冷遇。
那么,如何在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读的能力,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乐读,朗读的前提
两千多年前孔子在《论语》中早已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只要学生对语文感兴趣,他就会积极地开动脑筋,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活动,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1、加强示范,诱发兴趣。成功的范读,把文章的意境、情韵用准确的声调、气势和富有魅力的声音外化,具有强烈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是诱发朗读兴趣的催化剂。成功的范读应做到:准确、规范、流利、富有节奏感 ,声音有变化。教师范读优秀,学生会素然起敬,内心也希望像老师这样,由此调动起学习模仿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
2、多种方式,深入感受。感受是大脑反映现实的最简单的心理过程,是阅读与朗读的逻辑起点。深入感受一般设定在进入具体的朗读训练之前,是朗读进行的必要的情绪准备和情感表达的前提条件。教师在教授之前可首先做一系列的铺垫工作,如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事情发生的背景,以此来告诉学生要用怎样的口气来读这段话,或在读之前看一段生活故事场景,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
3、适时鼓励,给予成就。学生的成就感是推动学生努力取得成就的原动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适时、恰当、真切地鼓励学生的成功。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尤其是模仿能力较差的学生,多多鼓励以免产生朗读的惧怕感。朗读并不是枯燥的重复,“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不同的读法,教师不应强制性的要求学生就用自己的一种读法,扼杀他们的朗读的积极性,而因在适当点拨的基础上,肯定其对的一面,使其产生一种成就感。
二、善读,朗读教学最高目标
善读是朗读教学最高目标,唯善读才能全面发挥其沟联听说读写、知情意行的多功能。这就要求教师应教会学生一定的朗读技巧。这是朗读的关键,如何使自己的语言让人听起来感到悦耳、优美、动听,这是个看似简单而实际上难以解决的问题。除了读准音,把握住句子的结构外,还要注意一些技巧,如轻重、长短、快慢的节奏和语调语气等,并在不同的朗读形式中,逐步渗透。
1、变速朗读。在采用变速法时,我们用清晰明快的节奏,并借助手势控制快慢,犹如指挥合唱队练唱,这样就减少了学生坐不住的盲动性,甚至他们惊讶地感到,原来读书和音乐一样,具有强烈鲜明的节奏感,于是就兴趣十足,有板有眼地跟着“唱”起来,极其流畅自然。那种和谐、欢乐的气氛,会立即洋溢于课堂。
2、角色朗读。小学语文书中内容丰富,有许多课文中人物鲜明性格突出,借此来分角色朗读,不仅可以让复杂的课文看起来浅显易懂,而且学生们能亲身深入课文情境,用自己的语音语调,有时还配上自己的动作,用自已个性化的理解来朗读,这种照本宣读的朗读方式简单,易被学生接受,也极易引起他们朗读的兴趣。
3、表演朗读。生动活泼的表演朗读使平淡的语文教学变得形象,富有活力,学生自由发挥想象,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创设真实的情境,他们依据自己的需求,准备道具,配合自己想要的动作表情,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创作表演,达到有声有色、情境交融、真正理解性的朗读。
三、勤读,朗读的有效手段
学生朗读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光靠在有限的课堂上的多种形式练读,是不可能将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全部吸收的,必须充分利用起早读课等课余时间进行指导,将内容和方法落实,即教师对学生“手把手”地点拨,直到“开窍”为止。而且早读课不象上正课那样规矩严格,师生之间的交流也不拘形式,这样不但有助于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还容易发现学生发音、朗读、理解等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示范和指导,更能掌握学生学习水平的第一手资料,有针对性地调整各阶段的教学计划及具体教学安排,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在课外,如何有效地指导朗读训练呢?
1、合作朗读,找寻适己的朗读方式。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可让学生学会寻找朗读的最佳方式,探究最适合自己的朗读,积累朗读经验。如设计全体学生的演讲活动,由语文老师来当评委,安排一篇短文,提前发给学生内容,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抽一位同学进行演讲,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使全组同学都团结起来,出谋划策,一面小小的锦旗上凝聚着他们的心血,也洋溢着他们的笑脸。而且,此项活动并不是只组织一次,而是经常举行,活动范围也可扩展到班与班之间的较量,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学习,创设一定的组与组、班与班之间竞争的氛围。
2、游戏朗读,激起朗读的长久兴趣。在众多的语文课外活动中,游戏最适应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也深受他们的喜爱。它把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语文言语技能的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又可以训练学生灵活运用语文的能力,从而真正做到寓教于乐。结合我们的朗读教学,我们可设计:猜一猜、集体编故事、击鼓传花等游戏,变着法地让学生乐读、勤读。
总之,朗读是阅读者把文字符号转化为语音符号的过程。但朗读不是随意大声读,而是要用正确的语音、重音、节奏、语调等语音手段。让我们师生共同重视起来,让学生真正读好书。
【作者单位:常州市钟楼实验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