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功是调身、调息、调心三调合一的传统养生方法。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日渐衰弱,不适于剧烈的活动,而气功是一种柔和的比较适合于老年人养生的方法。科学实验结果表明,气功对生物分子构象和对器官脏器生理功能具有明确的影响,从而论证气功养生的科学基础。
从1990年至2001年间我们做了气功外气对生物分子构象的作用研究,方法是应用不同型号的园二色谱仪在不同的实验室分别请25位气功师作了126个实验样品的园二色(CD)谱,测量受外气作用后CD谱的改变。实验表明在外气作用下生物分子构象发生了具有统计意义的改变,其结构变得更加有序或更加无序和发功人的手法及意念想法有关。
从2002年至2006年我们继续研究了外气对生物器官脏器生理功能的作用,测量气功外气对蟾蜍离体再灌心脏和在体心脏的跳动强度和心律的影响。共请12位气功师作了117次实验,另请6位志愿者做了39次对照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气功可以明确影响动物心脏跳动的强度和频率,具有加强和减弱的双向调节作用;能消除心脏跳动的间歇,使心律恢复正常。最有兴趣的是当心跳濒于停止时,气功能使其恢复跳动。
我们认为人体生命依赖“气”的系统维系;外气是人体内气的外放;实验表明气功确实存在明确的生理效应。我们呼吁老年人进行气功锻炼,强化内气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
一、气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养生方法
1.气功是什么?
气功是调身、调息、调心融为一体的心身锻炼技能。自古以来习练气功的各种方法就在民间和宗教界流传,因其目的各不相同,各为所用,为达到“三调合一”的具体操作或程序不同,再披上各种外衣,就形成了各种门派。 不管哪家哪派,万变不离其宗,所谓万法归一,本质相同,究其根本离不开“三调”即调身、调息、调心,并达到三调合一的状态。通过简单、反复的习练方法使人的身体(身)、精神(心)和呼吸(息)调整到一种高度忘我的状态,暂时忘记人世间一切纠缠、欲望和烦恼,达到返璞归真,天、地、人合一,也就是把自己融入大自然,觉得自己好像融合到了天地之中,甚至连自己的身体都感觉不到了。孔子的高徒颜回曾向老师报告自己练习***已经达到“坐忘”了,孔夫子问他“何谓坐忘”,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心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这种不知自己肉体存在的高度入静就是一种气功状态。 这种状态下人会暂时摆脱后天的纷乱思绪进入先天状态,好像回到妈妈温暖的子宫里什么都不用去想了。在这种状态下人体先天的机能会被激活,平时搁置不用的一些自我调节功能开始自动工作了,现代神经学把人的神经系统分为自主神经和植物神经,后者就是不用人的主观操控就会自动工作的系统,证实人体内确有不需要人的主观意识控制就能工作的系统,但是现代神经学却不能告知我们如何激活这些自动工作的系统,而气功锻炼恰好能够激活这些人体潜能。按照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医理论,人活着就有“气”,这个气不是指呼吸的空气,是指人的先天之气,被称之为“元气”,是在娘胎里由父母给的,出生以后成长和生存又需要吸收来自饮食和天地万物精华的后天之气。元气加上后天之气(中医称为营气和卫气)以及气在体内运行的通路――经络组成维持生命的气系统,有生命征候的个体就存在自身的“气”系统。 为什么说气是生命之本呢?因为气和血是相联系的,中医理论认为“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到血到,气滞血瘀”,气血通畅,百病不生。由现代生理学已知血液向人体细胞组织供应新陈代谢所需要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并且把细胞和组织产生的新陈代谢废物搬运出来,通过肝脏和肾脏的系统排出体外。中医认为血液在体内循环并非单一由心脏搏动完成的,气通过经络在体内运行引导血液在体内循环,所以中医总是把气血联在一起。练气功就是摈弃世间杂念把气血理顺,通过气来调整偏离平衡态的各种偏执(病)。
围绕“气功是不是科学”,“是不是伪科学”,在社会上和学术界争论不休,借用佛祖慧能的一句偈语“明镜本无台,何处惹尘埃”,气功只是中国人的一种养生方法和技能,现代人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对其审视和研究,但它本身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也就谈不到是伪科学。有一个比喻,如果我们争论某种电器是不是假酒,人们一定觉得很可笑。如果硬要把两种不可比较的东西拉到一起,那么一定是荒唐的。
2.气功的起源及与中医的关系
气功起源于原始人的自我保健。可追朔到上古时代。1975年在青海省出土的彩陶发现古人服气吐纳的彩塑人像,考古证实此文物至少已有5000年历史(公元前新石器时代)。史书《尚书》、《史记》、《孟子》等记载4000多年前唐尧时期人们用“舞蹈”来宣导气血以治病养生,可以认为舞蹈也是气功的一种形式;20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经典《黄帝内经》记载了“呼气,***守神,肌肉若一”,“去世离俗,积精全神”的健康长寿方法,此外还指出“起源于上古,发源于中央(原),流布于四方的导引术”和按(即今之按摩)能够治病。全书以气为总纲,命名了80余种气,深入论述气在人体生理活动、病理变化、诊断***中的作用,从而说明气是生命的总根源。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中发现有关气功的《导引***》、《却谷食气篇》、《养生方》等。《导引***》彩绘男女多种练功姿势,***载的44幅练功***中28幅清晰可辨,记载了2100年前的气功功法。以后历朝历代的气功文献浩如烟海,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人的“吐纳”、“导引”之术通过呼吸和意念导引人体气血在体内进行吐故纳新的运动即是气功的基础。古代中国的导引术是最早的气功。古人通过入静打通人体气机,在“松、静”状态中体验到气在体内运行,并体察到气在体内的运行通路,从而发现了经络,这是气功对中医最大的贡献,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指出“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照察之”的名言是他练功的切身体会,也是他对经络学说的巨大贡献。经络学说在气功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中国最早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详细记载,人体经脉分为正经与奇经两大类。正经有12条,即手三阳经、足三阳经和手三阴经、足三阴经,是人体内气运行的主要通道。12经脉各有起、止点,循行路线和走向,各经之间通过络互相交接;每个经脉分属一个脏、腑。通过气血的运行维持人体生命和健康,脏腑的健康状况和病变都在经络上得到反映。气在经络中“不通则痛”,而“通则不痛”,“气滞则血瘀”,血瘀则造成各种疾病。通过气功锻炼打通经络,活血化瘀,则可以***有些脏腑的病变。这就是中医关于气功可以治病、健身、养生的道理。中医是以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以气血和经络为核心的医疗养生系统,几千年来在中华大地维系着炎黄子孙的生息繁衍。 现代科学和西医通过传教士零散传播到中国不超过三百年,1896年严复翻译“天演论”,第一次系统把现代科学思想引入中国,至今才一百多年,西医也是清末民初才兴起的。因此我们不能轻易摒弃中华民族赖以接续生存的传家之宝――中医和气功,我们有责任使其发扬光大,让她继续为中华民族和全人类服务。
现代中国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逐渐形成了全民气功热,本来是件好事,有利于改善和提高民众的身体素质,减轻国民医药费用的开支。但是大潮之下沉渣泛起,鱼目混珠,真假难辨,百姓受害,国家不得不用猛药治理。本世纪初民众对气功的认识有一些误区,为了气功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不致被误解和断送,我们有必要通过现代科学实验方法对其进行科学的研究,从而推动气功事业健康发展。
3.“气文化”反映中华民族的气功传统
“气”渗透在中国人的骨髓里。古往今来中国文化的主要代表领域――医、道、释、儒都采用气功的方法修身养性,形成无所不在的气文化。历代大医学家、大文学家、大诗人、大画家包括大***治家无不习练气功,民间为健身长寿修炼气功亦源远流长,世代不息。不但人体健康和气有关,人的品质修养也和气的修炼相关。“人之气,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庄子),气是生命的本源,这一概念已融化到汉字和汉语中,今体简化汉字“气”,和甲骨文与小篆的象形文字“气”同形,其形状表达自然蒸腾的云气,字头上有三条横线,上为天之气,下为地之气,中为人与万物之气,表征天、地、人、万物皆由气的聚散而生化;考察繁体字的“”由气和米合成,“气”即代表天地万物自然之气,“米”则为五谷之精华,五谷在体内运化为营、卫之气,“气”、“米”合之为“”,其含义为人的生命在于呼息吐纳天地日月之精气,还需吃饭饮水纳五谷粮食之营气,由精气和营气涵养生命之元气。由此可见,一个汉字“”就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宇宙和生命认识的哲学观点。在汉语中频繁使用许多与“气”有关的词语更是生动地反映了中华民族把“气”看作生命根本的哲理。人体的气在不同的状态下会有不同的表现。中国人看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观察他的“气”是“正”还是“邪”,以判断他的基本人品;描述人体健康程度要看气色、气血、气息;描述人的意志品质用气质、气度、气概、气魄、气量、气节;父母鼓励孩子要有志气,孩子要为父母争气;描述人的力量用力气;人际关系也和个人的气有关,人气旺表示人缘好;说话做事要考虑周围的气氛。形容一个人忠勇,正派,公正,无私,不怕牺牲、不畏强权等优秀品质,汉语用正气浩然,气宇轩昂、大气磅礴,气贯长虹、气冲霄汉,气壮山河等词句;赞扬一个宏大场面为气势恢宏;歌颂我们伟大祖国的发展生气勃勃;一个修养好的人,为人处世就会心平气和,有上进心就表现为朝气蓬勃;胸怀大志的人往往表现气度不凡;两个好朋友一定是意气相投,书法家、画家完成一幅佳作往往一气呵成;做事要“一鼓作气”才能成功;在挫折面前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描述愤怒的心情为气愤、生气,对别人低头认输就叫“服气”,遇到高兴的事就喜气洋洋;批评某种不良作风习气,有官气、娇气和骄气;形容威武雄壮为雄赳赳气昂昂,有人倚仗权势盛气凌人、气势汹汹;作坏事还自以为得势的就表现气焰嚣张;描述凶狠残忍为杀气腾腾;而人在屋檐下不得不忍气吞声;做不可告人之事当东窗事发时往往表现气急败坏;意志不坚强的人遇到挫折就灰心丧气、垂头丧气;人在临终气息奄奄等等。 几千年来形成的这些词语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哲理和文化,其中无不贯穿着“气”,表明“气”和气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和瑰宝,已经渗透在我们的思维、语言和习惯里。上面这些词语中的“气”字不是指空气的气,而是指人体内在的生命之气,中医认为维持人体生命运行的根本动力是父母精血授予的先天之气,即所谓元气(古语写作)和后天从五谷、天地环境吸收的营气与卫气共同维持人的生命活动。 中医的所有***手段和养生之道都是围绕着加强、维护和维修人体的气机系统来操作的。所以中医把气看作人体生命的核心。所有中医的***方法,包括针、灸、砭、按摩、导引、草药、金石等无一不是引气归经,打通经络,扶正气祛邪气,达到气血通畅、阴阳平衡,从而使人健康。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气功是老年人养生的好方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