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它不仅有技术原理和技术知识的学习,更需要有技术与设计的实践。充分挖掘身边的资源,并将其运用于高中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对技术产品不再有距离感,从情感上对于技术产品与设计、制作过程的理解积极主动起来。教师应探索一种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生活化的教学,多关注身边的技术产品,多观察生活中使用的物品,在教学中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拓展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思考、实践,实现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让技术课堂“活”起来。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技术资源;通用技术教学
一、缘起与动因
1.通用技术课程的特殊性
在国家课程改革的推动下,作为基础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改革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通用技术课程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它的教育价值正日益凸显。但是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经验的缺乏、师资力量的短缺以及实验设施的不足、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等是学校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充分挖掘、利用身边的资源,上活、上好通用技术课。
2.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困惑
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实施,而实施的关键在于课堂。受传统知识本位、考试本位思想的影响,当前通用技术教学尽管不断深化改革,但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性变革,“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受传统教育的影响,通用技术教学很容易采用“灌输”的模式,从而使教学变的无趣,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失去兴趣。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改变教学策略,构建一个学生愿学的有效课堂。
3.通用技术课程的资源优势
学生对一些技术产品平时见过但不关注、思考,平时用过但不研究,因此对技术产品有陌生感、距离感。笔者尝试拓展高中通用技术教材,用身边、生活中丰富的技术产品资源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技术资源优势让学生感觉到其实技术就在我们生活中,为教材内容做有效互补。
通用技术资源本身有很大的优势,它是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相区别的技术,它不能仅仅局限在教材内容上。江浙有丰富的可供利用、改造自然技术资源,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资源,有独具特色的民间工艺……这些技术资源非常宝贵,教师要有效地进行挖掘,为我所用。这些技术教学资源有些学生已经熟悉,有些可能也不了解,但通过教学,学生从情感上拉近了与技术对话的距离,提高了学习兴趣。
4.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
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改实验,在教学过程中,着眼于身边的和学校现有的资源,将技术资源运用于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感觉到身边技术无处不在,不断创新,提高了学生求知的欲望与兴趣,使通用技术课不再枯燥乏味。更重要的是,通过技术资源的利用,学生养成了观察、思考、实践的习惯,促使学生夯实基础、挑战自我、享受创造与发展乐趣。
二、认识与理解
1.目标
一是强调体现学生的主体功能,以学生为本,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课堂尽量为学生提供机会和平台,展现学生的所见、所想、所闻。
二是尽量充分应用身边和学校现有的技术资源为教学所用,使那些学生感觉难以理解、抽象的知识通过自身的观察和体验、近距离的接触、搜查资料和文献以及积极主动的探究设计制作的过程,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
三是通过课题探索,根据教学内容,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能使学生感到熟悉和亲切的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让技术课堂“活”起来。
2.原则
(1)实践性
本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原则,将研究贯穿于教学始终,坚持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领悟,在领悟中升华。
(2)全员性
所有备课组教师是实践的主体,备课组每位教师都要积极参与教研。
(3)互动性
通过互相听课、评课营造平等研讨的平台,构建互动的研究方式,在思维碰撞中形成共识。
(4)个人反思性
采取教学随笔、课后反思等形式,让教师反思课堂教学行为,引导教师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反思、总结,对教育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共享。
三、实践与操作
挖掘利用资源,设计提高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如下:
1.优化教学情境
在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否则,枯燥而单调的理论、书面化的实践等,根本吸引不了学生。教师要敢于打破各种思想束缚,建立一个愉快、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并把学生感兴趣的技术资源应用于课堂中,盘“活”课堂教学。
(1)引入视听片段
新课程建议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可以利用视听片段创设情境,因为影视片段具有形、声、色、动等相结合的特点,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感受,很容易吸引学生,有助于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但视听片段也是把双刃剑,应用过多或不当会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也容易偏离课堂主题。因此在实践中视听作品的选择一定要紧密联系教学内容。
案例1:稳固结构的探析――结构与稳定性
课间利用多媒体将播放视频《比萨斜塔》后要回答的问题先进行展示:①比萨斜塔为什么这么多年来能斜而不倒?②比萨斜塔以后会倒吗?为什么?③比萨斜塔的形状与你所见到的杭州的塔有什么异同?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片断,对斜塔的斜而不倒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视频中解说人充分介绍了比萨斜塔的倾角度、为什么会发生倾斜以及当地人为了让它能吸引众多游客而让它继续斜而不倒所采取的措施等。学生看了视频后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对教师提出的几个问题也能进行相互交流,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
(2)创设实践演示
通用技术的知识涵盖面非常广,不仅跨越古今,而且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将学生身边的技术产品或产品的制作与生产使用过程到课堂进行实践与演示也是非常形象、直观的。在课堂中进行实践演示的情境创设,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课堂导入,它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对于技术产品的认识与理解。演示可以是教师演示,也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这样的活动学生都非常乐意参与,既活跃了课堂,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案例2:流程与设计――电风扇的安装
在这一课里,教师将常用的新买未安装的台式电扇拿来让学生代表安装演示。
①安装成功:让演示学生谈怎么安装,为什么要这么安装。②先末安装成功,后安装成功:让演示学生分析先前为什么没有安装成功。③末安装成功:让观众学生回答为什么失败了并帮助其安装好。
无论出现何种情况都能很好地解决我们要完成的课堂任务。
(3)分享文化故事
通用技术教学优化教学情境,可以针对具体教学内容,用有关故事,特别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故事进行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的兴趣。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不时穿插几个与课程有关的小故事,加上教师或者学生绘声绘色的讲演、交流,往往使学生凝神聚气、目不转睛。正是这种情境,能激发学生热爱通用技术的兴趣,成为学习通用技术的动力。
案例3:工艺
地方戏《九斤姑娘》在杭州家喻户晓,学生也在祖辈那里多多少少听到一些,但知道的不多。在本节课中,笔者安排了《九斤姑娘》片段让学生看,让学生分析:①九斤姑娘父亲从事什么行业?②这个行业现在多不多?为什么?③谁家有类似于张师傅做的产品?你能讲解做的过程吗?
通过观看《九斤姑娘》,学生学习、讨论的激情被点燃,使技术课堂“活”了起来。
2.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方法的取舍完全决定于教师,在通用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动手操作、参观体验、互助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使课堂“活”起来。
(1)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是启迪学生积极思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现行的新课题加入了很多动手操作的篇目,学生的兴趣很浓,都想一显身手。在教学闭环控制系统时,笔者让学生回家时观察家里的抽水马桶的工作原理,思考一下怎样让抽水马桶节约水;查找家里的闭环控制系统等,可以询问长辈、请教水电工,也可以通过网络、查看使用说明书等多种途径,把自己的收获带回学校。这个过程的关键是亲自动手探寻和研究,了解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
通过这样的安排,学生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他们回家都没有闲着。下面例举一二。
案例4:动手编――麻编鞋
麻编鞋的设计和发展非常迅速,现在街头不时会发现脚穿麻编鞋的潮女。麻编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90后的学生并不是很清楚。在这里,教师通过提问、生生合作、师生合作、总结等来完成本部分内容。在工艺教学探讨时,原来不知道麻编鞋的学生都跃跃欲试。
案例5:鸡蛋承受石板压力
在“结构类型”中的关于“壳体结构”的教学中,笔者将技术实验搬到课堂,让学生共同参与这个技术实践实验,学生在亲历了这个实验之后得出结论:通过将负载的受力均匀传递到壳体表面,就使得壳体结构能够承受较大的负载力。在教学中,多设计一些类似的技术实验,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现象和应用实例,让学生有更多体验实践与技术实验的机会,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又能让学生学以致用,真正提高技术素养。
(2)参观体验
通用技术活动是一个探究的过程,需要激情和创新。在进行模型制作教学时,笔者让学生参观博物馆和生产企业,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技术活动。
案例6:走进下孙文化村
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课堂教学中的书本,但是书本有它的局限性。而外面的实物,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业、生活用品,只有看到实物学生才有直观印象。在下孙文化村,用实物展示的“竹篓”的编制过程、木桶的制作以及人们从古至今利用技术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等,使学生收获颇多。
(3)互助实践
通用技术课是一门立足实践的课程,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是一门注重创造的课程。通用技术课需要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专用的教室、齐全的设施开足、开好书本实践课程,在教学设施设备缺乏时,教师应该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学校固有的资源和身边的其他资源,创造条件,弥补不足,上活上好通用技术课。
3.优化评价方式
在生活化教学中,为充分发挥正负情感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必须优化考评。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使学生觉得只要努力就会获得成功,并在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中变得更加努力。
(1)展示研究成果
进行专题研究,让学生找到一个技术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把自己置身于研究者的角色。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给学生机会,并协助学生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查找资料、寻找***片、利用网络媒体、实践记录等途径,以两个同学或两个以上同学进行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专题研究。小组里面的成员可以根据特长来分配任务,对一个专题进行全方位的研究,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它要求学生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师可以将专题研究的成果进行梳理归纳,可以是文字感受,也可以是直观性的***片、制作或其他表现形式。
案例7:杭州的桥文化
桥能融入环境、美化环境,一座著名的桥梁肯定是一个地方亮丽的风景线。且桥是路的延伸,给人们带来交通的便利,没有桥,人们就失去了接应,失去了贯通。我们见到的桥结构各异,学生主要从技术设计与艺术设计上进行专题研究。
①学生对杭州的桥进行大搜索,可以是***片、摄影、绘画等等。②把搜索好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侧重点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是桥的文字介绍、桥梁上的石刻、桥梁工艺等。每个组形成一个展示的方式,拿出来进行分享、展示、评比。
这样的课题研究,不仅贴近生活,而且可操作性强,锻炼了学生协同合作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了学生对技术产品的理解。
(2)展示设计创造成果
通用技术学习要体现的是“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的课程目标,加深了广大教师对尊重学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学生作品凝聚着学生的奇思妙想,也记录了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的成果。
四、成效与思考
笔者经过教学实践,摸索出通用技术教学的有效性设计,在教学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问题。
1.激发了学生兴趣
有效性教学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其愿意参与到学习中。其次,从活动的整个过程来看,学生是在寻找快乐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特别是运用各种情境导入、组织小组活动时,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与高涨的情绪,课堂气氛活跃,和谐,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和丰富的情感状态中。在兴趣的驱动下,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2.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造性思维活动是一种心智活动的过程,是一种内显的行为,不易检测,而创造性思维是以创新意识为前提的。通过实践中和实践后的调查、观察发现,学生提出问题的频率、深度和广度都有明显的提升,对问题探究的欲望更加明显。
3.挖掘了学生的潜能
学生中敢于提问的人多了,敢于回答问题的人多了,有独到见解的人多了。
4.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通过有效挖掘教学资源,学生多种能力得到了锻炼,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在活动当中,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合作意识得到相应发展;在总结过程中,学生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得到培养。
5.***了学生的身心
旧的教学模式把学生的身心都束缚了起来,学生必须按教师的思路走。现在能充分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学生身心得到***,可以大胆地去想、去创造、去发现,使大脑***出来。学生的空间开放了、开阔了,学习热情自然高涨。
参考文献:
顾建***.技术与设计1[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挖掘教学资源,让技术课堂“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