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随着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营状况、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的不断改善,利润分配模式也应该随之改进。而作为“过渡措施”利润留存企业的办法却十几年没变,显然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本文就《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暂行办法》,从不同方面论述收益上缴的合规性及实际操作中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产权制度
中***分类号:F812文献标识码:A
经***批准,***会同***制定并于2007年12月11日印发实施了《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暂行办法》(下称《收益收取办法》)。终止了1994年以来,大部分国有企业不向***府上缴税后利润的现状,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收益收取办法》共分四章十七条,详细界定了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的内容、性质和收取单位;规定了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的申报时间、申报方式和企业税后利润的收取比例,以及收取单位对国有资本收益的审核内容;明确了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的上缴程序、减免方式,以及监缴措施等实施内容。
一、国有企业上缴收益的必要性
1、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是由国家的双重职能所决定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府具有两种权力,即***权与财产权。这两种权力以及相应的社会行***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管理职能的行使,都必然要求通过与之相适应的方式参与社会纯收入的分配,从中获得一部分经济利益作为***府各种权力运行的物质基础。***治权力以税收方式参与分配,而财产所有权则以获取税后利润来参与社会纯收入的分配。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所有者和社会管理者身份及与之相对应的职能适当分离,只要国家作为国有资产法定所有者这一根本原则不变,国有企业的资产无论是在初建时财***投入的还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积累的,其产权及其收益都应属于国家。
2、所有制上的理论依据。从所有制层面上讲,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中的国有资本属于公有制性质,属于全民所有,则应为全民带来利益。一个国有企业使用了国有资本,主要是为该企业职工提供了就业、生存的条件,并不是所有人都享受了该部分国有资本带来的好处,因而他的净利润未分配之前,只体现了作为该企业利益的集体性,只有企业将国有资本应分得的利润上缴财***之后,纳入公共预算,用于公共服务、提高全民福利时,才能恢复其本来面目――全民性。
3、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产权制度的必然要求。现代产权概念更明确的定义是:产权是追求效益最大化所做的制度安排。但是,现阶段的情况是,***府或说***作为人民的代表拥有国有资本的所有权,却不能享受收益权,这是极不合理的。而部分企业认为,产权不归自己,没有动力追求利润,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不负责,那么不管是从***府还是从企业角度来讲都无法解释“产权是追求效益最大化所作的制度安排”,更无法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基于此,无论采用何种剩余收益的索取形式,只要国家是国有资本的所有权主体,就必然应当行使对国有资本的收益权,或者说拥有对国有企业的剩余收益的索取权。
4、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税后利润分配是维护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需要。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重要特征。国有企业尽管是以国家为产权主体的企业,但在市场经济中,它首先应该是一个普通的市场主体,因此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首先必须按市场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进行――先征税,后给所有者分配投资收益;相反,如果国有企业实现利润采取税利合一的形式上缴国家财***,或以纳税代替利润上缴,就使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处于一种特殊的优势地位,各企业就不是站在一条起跑线上竞争,这既不利于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也不利于市场经济环境中各市场主体公平竞争机制的形成。
5、《公司法》要求进行收益上缴。从法律法规角度讲,《公司法》第三十五条规定: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国有控股企业,国家或说***只是企业众多股东中的一个,按公司法的规定,没有理由不接受企业的分红。
二、国有资本收益收取额度的确定
国有资本收益主要包括:国有独资企业按规定上缴国家的利润,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取得的国有股股利、股息,国有产权、股权转让收入和国有企业清算收入。目前,大部分一级企业为国有独资企业,因此国有资本收益的主要形式是国有企业上缴的税后利润。
1、收取基数的确定。《收益收取办法》规定:拥有全资或控股子公司的中央企业,应交利润根据经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年度合并财务报表反映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按规定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后为企业应交利润基数。除此以外,不另外规定扣减项目。
2、收取比例的确定。确定企业税后利润上缴比例是一项***策性很强的工作。我国不同行业企业由于受不同条件因素影响,税后利润水平差异很大,既不宜采取“一刀切”的办法,统一确定一个上缴比例,也不宜一对一谈判,一个企业一个比例。因此,《收益收取办法》采取区别不同行业适用不同比例的方式,即将企业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具有资源性特征行业企业;第二类为一般竞争性行业企业;第三类为国家***策性企业。
按照“适度、从低”的原则,《收益收取办法》规定,应交利润的比例,区别不同行业,分三类执行:第一类为烟草、石油石化、电力、电信、煤炭等企业,上缴比例为10%;第二类为钢铁、运输、电子、贸易、施工等企业,上缴比例为5%;第三类为***工企业、转制科研院所企业,由于企业总体利润水平不高,暂缓3年上缴。
三、落实国有资本出资人权利和责任
国有资本收益问题要想从根本上得以解决,除了要把握好国有资本出资人的准确“定位”外,还应做到出资人权责的及时落实“到位”,只有这样,出资人才能够对所出资企业的国有资本经营收益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获取投资回报。
国有资本相关利益主体就是指在国有资本监督、管理和运营中具有特殊经济利益目标并在一定条件下一切可能的行为追求其目标的一切个人、经济单位或经济组织。在国有资本管理运营过程中主要涉及以下五类利益主体:国有资本的终极所有者――全国人民及其代表;国有资本的所有权代表――***府及其官员;国有资本管理机构――***;国有资本经营主体――中介经营机构、国有企业及其经营者;国有资本的部分所有者――企业职工。
十六大报告指出: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府和地方***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府及其官员涉及的主要是产权问题,经营者涉及的主要是环境问题。本文认为,理顺产权关系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同时必须注重环境建设,其实质是改善经营者和所有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现状,环境是基础。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税后利润留存企业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而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不管从理论层面还是从现实经济情况考量,***府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获取投资收益都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府以国有资本出资人身份真正行使国有资本收益权,这既是市场经济形势发展对现阶段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要求,也是法律赋予国有资本出资人的正当权利。
(作者单位:山东财***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关于印发《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2]许凤琳,纪东.国有资本收益的归属与收缴问题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9.
[3]郝臣,张二红.国有资本相关利益主体行为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6.1.
[4]胡苏.国有资本投资收益征缴制度的重建[J].发展研究,2006.7.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国有资本收益收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