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欧洲中世纪中后期四大英雄史诗中,《尼伯龙根之歌》展现的骑士精神有其独特性。与其他三部相比,它既没有护教争爱国的内容,也没有表现英雄们的无条件的勇猛和忠诚。《尼伯龙根之歌》成书晚于其他三部史诗,作品中却没有以主流骑士精神为准则的骑士形象,反而具有较多的蛮族气息。德意志民族独特的基督教接受史、漫长的民族和国家形成吏、作者独特的社会生活观念都与《尼伯龙根之歌》中骑士精神的独特性相对应。
关键词:《尼伯龙根之歌》;骑士精神;独特性
中***分类号:IO-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81(2011)05-0134-04
《尼伯龙根之歌》是德国中世纪最富盛名的文学作品之一,与《罗兰之歌》、《熙德之歌》和《伊戈尔远征纪》同属欧洲中世纪中后期四大英雄史诗之列。全诗分上下两部分,以西格弗里特、哈根、恭特尔等英雄四处征战及最后覆灭的故事为主题,上部叫《西格弗里特之死》,下部叫《克里姆希尔特的复仇》。这部史诗不仅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也极具史料价值。它既为研究者提供了考察欧洲中世纪骑士生活的“全景画”,也为现代人解读欧洲中世纪骑士精神的实质提供了素材。
《尼伯龙根之歌》的主题与欧渊中世纪同时期的其他几部史诗――《罗兰之歌》、《熙德之歌》、《伊戈尔远征纪》一样,都是以骑士的征战生活为主轴。国内学者普遍将这四部史诗放在一起介绍和论述,并不加以区分。如:“中期英雄史诗的主人公是封建国家的英雄,表现的是他们忠君、爱国的观念和统一祖国、为民族建功立业的封建时代的英雄主义精神”;又如“这类史诗往往会塑造忠于祖国,忠于君主的英雄,他们英勇善战,不畏,是封建关系下人民理想中的爱国英雄”。但是仔细研读《尼伯龙根之歌》,可以感受到其展现的骑士精神和风貌与其他几部史诗大相径庭。《尼伯龙根之歌》塑造的并不是勇敢、忠君、爱教的理想骑士形象,而是展现了骑士们的贪婪、残忍和背信弃义。这部史诗所描写的战争也是一场内部私斗,无关国家和民族大义。史诗并没有为骑士们歌功颂德,反而刻画了全体毁灭的结局。在这部史诗里完全没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
一
与其他三部欧洲中世纪中后期的史诗相比,《尼伯龙根之歌》中骑士精神的独特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外表勇猛而内心懦弱幼稚
勇猛是中世纪骑士崇尚的品质和美德。这与日耳曼人尚武的战士品格是一脉相承的。《尼伯龙根之歌》对“勇猛”极为推崇和赞赏。但是主人公们的勇猛没有内在的信念支撑。西格弗里特就是以武艺高强、勇敢不惧而闻名于日耳曼人诸王国的。史诗对他的武艺和厮杀时的奋勇都做了详尽细致的描写。西格弗里特也因其十足勇猛而成为后世德意志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然而,西格弗里特的“勇猛”,除了因其自身的素质外,很大程度上仰仗于两种外在的神奇力量。其一,西格弗里特杀龙之后用龙血沐浴全身而全身刀***不入。荷马史诗中的阿喀琉斯也有一身相似的皮肤。在实际作战中,阿喀琉斯并不利用那个保护层,他的勇猛和作战的信心是天生使然。而西格弗里特的作战中却实实在在地利用自己的皮肤。其二,在尼伯龙根宝藏里还有一件隐身帽,“每当壮士西格弗里特/头上带起隐身帽时/冥冥之中他便突然有了/特别巨大的力量:/那是十二个男人的臂力/全部附上了他的身体。”这件武器无疑降低了英雄的磊落形象,多少让人觉得阴暗、猥琐。对上述两种神奇外力,黑格尔也多有诟病,认为是这位史诗英雄身上违反逻辑的做作的东西,“不能替……希格弗里特的勇敢增加多大光彩”。这位英雄竟然做出了偷布伦希特的腰带的幼稚行为,并埋下了自己被害的祸根。史诗中的另一英雄哈根,武功不及西格弗里特,竟阴谋设计陷害并从背后行刺将他杀害。这些英雄们外表都很勇敢而其实内心怯懦而幼稚。《罗兰之歌》中的罗兰、《熙德之歌》中的熙德和《伊戈尔远征纪》中的伊戈尔大公的勇猛除了源于自身的体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更源于基督教信仰和爱国忠君的信念。这是来自内心的动力。与西格弗里特对外物的仰仗有天壤之别。虽然罗兰也使用有神力的宝剑,但和西格弗里特那充斥着保护色彩的皮肤与不够磊落的隐身帽有本质上的区别。
(二)忠诚不是至高无上的原则
忠诚是欧洲中世纪骑士阶层倍受重视的品德。“它存在于从农奴到君主的层层等级关系之中”。“对骑士来说,‘triuwe’(忠诚)则意味着骑士履行道德义务……‘trluwe’在更广泛意义上则表示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恪守自己的职责……”罗兰、熙德和伊戈尔大公具有忠诚的品格,并被后人树为忠君的典范。中世纪后期亚瑟王传说以及德国骑士文学《帕齐伐尔》都宣扬绝对忠诚。然而,《尼伯龙根之歌》却充斥着背叛,就连以忠诚著称的哈根实质上也是以忠诚之名而行背叛之实。恭特尔和哈根合谋杀害西格弗里特就是对盟友的背叛,他们假借王后受辱之名而***谋西格弗里特的巨额宝藏。在下部《许特格之死》一章中,哈根因许特格伯爵赠送盾牌而许诺“我的双手在战斗中/绝对不会触动于你,/哪怕你打死来自/布尔恭腾的全部男士”。哈根本应与对手许特格浴血奋战,他的这一承诺已经背叛了自己的国王和战士。故事最后,哈根在生死攸关之际,把自己的主人恭特尔推出来做“挡箭牌”,因为“哈根担心,王后将会/杀害了他的性命,/然后让她的兄长活着/赦回布尔恭腾的莱茵”。他的背叛直接导致了恭特尔被斩首以及勃良第灭国。由上述可见。《尼伯龙根之歌》中,忠诚已经不再是至高无上的原则。
(三)没有超越自己利益的基督教意识
自11世纪,随着罗马教会对世俗事务的干预,欧洲骑士阶层从世俗的武士转变为基督的战士。日耳曼各部族间的自相残杀转变为与异教徒的战争。基督教给骑士阶层提供了精神寄托,将“骑士原则和基督教原则相结合,使得骑士具有了一种超越自己利益的宗教意识”。这种意识是骑士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欧洲中世纪的这四部英雄史诗均明显受基督教影响。作品中都出现大量各种等级身份的神职人员;主要人物均为基督徒,就连《尼伯龙根之歌》中的匈奴王艾采儿也在克里姆希尔特的影响下受洗接受基督教;宗教活动场所众多,祷告、弥撒等成为人们的日常活动。这些都说明基督教与这四部史诗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在对待基督教的态度上,《尼伯龙根之歌》却与其他三部史诗有着本质的区别。《罗兰之歌》、《熙德之歌》和《伊戈尔远征纪》中战争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护教(即维护基督教),对手都是异教徒,并根据对战争双方进行了善恶评价,如《伊戈尔远征纪》中称渡洛夫人为邪恶。英雄的行为虽各有瑕疵,但本质上都符合基督教的教义。这些理想的世俗英雄也都是上帝的仆人。《尼伯龙根之歌》中的战争都是为私利和个人恩怨而互相残杀,并非对异教徒作战。这部史诗为我们打开的是一幅充满着贪欲、背叛、阴谋和杀戮的历史画卷。“史诗中所有的人物都不遵从上帝的戒令来行事,而且并不考虑未
来的幸福。他们更多的是作为自主的精神上的人物面对无情的命运。”全然不是基督教光辉下的英雄形象。他们不像其他几部史诗中的英雄那样,拥有广博的胸襟和宽厚仁慈的情怀。罗兰大将、熙德武士、伊戈尔大公都是作品中正义的化身,他们既是虔诚的教徒,也是护教的英雄。就连《尼伯龙根之歌》中的女性形象也都过于强悍和狡诈。布伦希特和克里姆希尔特都是美艳绝伦,却和男人一样凶狠,此外还锱铢必较,睚眦必报。与《伊戈尔远征纪》中的雅罗斯拉夫娜和德国史诗《谷德伦之歌》中的谷德伦相比较,同样是贵族妇女,《尼伯龙根之歌》中的女性却缺乏基督教教化下的女性的隐忍宽容与阴柔之美。
(四)战争是种族内部的个人恩怨。无关国家、民族大义
日耳曼蛮族入侵之后,欧洲大陆上逐渐形成了封建国家。在《罗兰之歌》、《熙德之歌》和《伊戈尔远征纪》中都出现了一个强大的王权。作品都讴歌对外征战的君主和英雄。战争的动机除了包含宗教的因素,更突出了***治动机:为国而战,为民族而战。《熙德之歌》表现了西班牙王国对摩尔人的反击,这是一场长期的反抗外族侵略的战争;《罗兰之歌》中。罗兰在跟随查理大帝对萨拉哥萨人作战回程途中遭到了萨拉哥萨***队的伏击;《伊戈尔远征纪》的重要主题是号召王公贵族们团结起来,驱除来犯的波洛夫人。然而,《尼伯龙根之歌》中虽然描写了勃艮第人与匈奴人的一场鏖战,但这场战争的实质是勃艮第人内部的复仇与夺宝之战,即克里姆希尔特利用匈奴人向王兄恭特尔和其手下哈根复仇。这场战争并没有关照任何国家与民族大义。《尼伯龙根之歌》中各日耳曼部落首领混杂厮杀的行为背后的动机均为个人恩怨、私利和个人荣誉,与集体、国家、民族都无关联。
练上所述,《罗兰之歌》、《熙德之歌》和《伊戈尔远征纪》都表现了骑士阶层的道德原则、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折射出世俗原则与基督教原则相结合的骑士精神。惟有《尼伯龙根之歌》中的骑士并不受骑士精神主流的行为模式的约束,表现出这部作品的独特性。莱茵骑士们的身上残留着较多的蛮族气息――嗜血尚武、残暴自私、掠夺成性的习气。
二
10世纪教会的“和平运动”和“休战运动”,以及11世纪至13世纪长达两百多年的“”,将“行为粗暴、靠暴力来夺取资财”的野蛮武夫改造成为属于上层社会的基督骑士。骑士精神也逐渐成为欧洲中世纪骑士阶层的主导观念和生存哲学,并规定和引导了骑士的道德思想和行为模式:以“忠勇”为骑士的道德原则;以信仰规范骑士的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处处表现出“绅士风度”。
考证比较这四大史诗形成的年份,这四部史诗均成书于改造基督战士的时代:《罗兰之歌》约成书于1087年至1095年期间;《熙德之歌》约成书于1140年;《伊戈尔远征纪》约成书于1185年;《尼伯龙根之歌》约成书于1203年。对照的时间(1096年至1244年),《罗兰之歌》成书于之前;《熙德之歌》和《伊戈尔远征纪》产生在中期;《尼伯龙根之歌》产生于的末期。然而,《罗兰之歌》、《熙德之歌》和《伊戈尔远征纪》中的英雄都是以主流骑士精神为行为准则的骑士形象;《尼伯龙根之歌》成书的时间最晚,其中的英雄倒像是中世纪早期骑士精神未曾形成时的“莽夫”。亨利希・海涅也认为“似乎这部史诗还笼罩着基督教以前的思想方式、感觉方式。粗野的蛮力还没有软化成骑士气质,北方刚勇的斗士还像石像似的挺身屹立,基督教柔和的光芒和道德的气息还没有穿透他们的铁甲”。时代精神与作品中的精神内涵相悖,这个独特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无疑是值得深究的。
或许,对《尼伯龙根之歌》成书年份的考证并不可靠。一种说法是帕骚的大主教于12世纪末委托身边的僧侣把口头流传了几个世纪的尼伯龙根传说编撰整理成书。但这是否属实,并没有得到确切的考古、考据的证实。也许我们目前所能看到的《尼伯龙根之歌》的各个版本都只是后期手抄本,并非第一个将这首说唱诗记录下来的版本。如果将来发现了更古老的手稿,那么上述海涅所言就得到了印证。成书年份与骑士精神内涵相悖的现象也就得到了解释。但是从且前学术界共识来看,《尼伯龙根之歌》应成书于12、13世纪。特别是,分析文本可以看出基督教已经深入骑士们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可想而知,这部史诗不是产生在基督教化之前。结合德意志民族自身的发展史和史诗作者的骑士观分析这一现象才能找到真正的原因。
从德意志民族自身的发展史来看,德意志地区独特的基督教接受史和民族形成史与这个地区的骑士们行为的独特性相对应。
其一。德意志人独特的基督教接受史。日耳曼人基督教化的过程是艰难渐进的,这导致德意志人的中世纪史比其他日耳曼人晚了一个多世纪。德意志人是在法兰克统治者的刀剑强迫下信奉日耳曼化的基督教的。他们为了抗拒基督教付出了血的代价。这种特殊的基督教化的过程使德意志人从日耳曼的环境中突显出来。其他三部欧洲中世纪史诗所产生的地区,均是贵族统治者主动受洗、皈依基督教并将其奉为国教。血腥强压下接受基督教的历程,使德意志人对待基督教的心态从一开始就较为复杂。直到公元962年奥托一世加冕为“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之时,基督教才成为德意志地区占统治地位的,溶入了德意志社会之中。此后,中世纪千年的历史中,基督教成为德意志人食而不得下咽的一颗苦果。主宰“欧洲帝国”和“基督教世界”的理想就像两道符咒箍住了德意志人的头颅。罗马教皇为了保持其在德意志地区的势力和掠夺财富,不断支持其他公国,在德国本土架空德国皇帝,甚至炮制了所谓的“选帝候”来钳制德国皇帝在本土的势力。教皇的所为直接导致了德国中世纪小国林立,诸侯混战,国家长期无法统一,德国沦为当时欧洲大陆***治、经济极为落后的地区。在中世纪的德国,皇权与教权进行了悲壮惨烈的斗争,一代一代德国皇帝前仆后继,却仍然以失败而告终,饱受教皇的屈辱。英雄史诗《尼伯龙根之歌》就成形于这个时期。在追求“欧洲帝国”和“基督教世界”主宰的理想的过程中,德意志人奉献了民族性的牺牲、求真和执着的精神,同时却失去了安宁、务实和宽容的内心素质。因此,史诗所反映的民族性格展现了冲动、狭隘的一面。另外,德意志被迫信奉基督教的历史、不断与罗马教廷对抗的过程,使顺从和反抗这两种相悖的性格特征一同沉积到德意志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当中。从马丁・路德引发的宗教改革运动首先在德国爆发,我们可以窥探到德国人对基督教复杂、矛盾的心理状态:虽然信奉了基督教。却仇恨基督教会给这个国家和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因此,在潜意识里无法完全接受基督教,反映在行为上就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虔诚。只有在需要利用这个宗教形式来达到目的的时候才会披上宗教的外衣。《尼伯龙根之歌》中无论是国王西格弗里特、恭特尔还是臣子哈根,或是贵族女性克里姆希尔特、布伦希特,他们的身上都鲜明地表现了极其恭顺与
强烈抗争两种截然相反的性格。这两种互为矛盾的性格交织体现在这部史诗里几乎所有人物的行为之中。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受到的压抑越大、行为表现越顺从的人内心的反弹越大,某些释放渠道宣泄的力度就越强。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何以这部史诗中的英雄与女人个性鲜明、脾气暴躁,似乎每个人物的心中都燃烧着爱与恨炙热的火焰,要把世界毁灭。他们虽然都皈依基督教,接受基督教的清规戒律,却没有基督教化下的顺从、隐忍、宽容的心境,行事往往突破基督教的精神和戒规。他们披上宗教的外衣,内心却不向上帝的神性靠近。德国与基督教在历史上不同于其他欧洲国家的特殊关系,反映在这部史诗上就是基督教的影响带有浓厚的德国色彩。
其二,德意志迟缓的民族国家形成史。在欧洲民族形成史上,德意志民族和民族国家从萌芽到形成都是非常缓慢的。德意志民族的前身是日耳曼人即Germani,主要指在民族大迁徙时期没有迁出中欧平原的日耳曼人,包括东法兰克人、萨克森人、阿勒曼人和巴伐利亚人等。他们都使用deutsch。deutsch(德意志)首先是指的一种语言,之后使用这种语言的人产生休戚相关的感觉,公元8世纪这些人才自称为德意志人即deutsch,到13世纪才以“民族”意义上的整体而出现。在欧洲大多数其他地区,日耳曼人很快被罗马人同化,湮没了与土著的差异。惟有在德意志地区,至少是在民族大迁徙时期,日耳曼人在整体上没有与任何其他民族交融。由于教会的势力在德国特别大,也使得德意志的民族意识形成较欧洲许多其他民族晚。德意志民族国家的产生就更晚。除了教会的原因,日耳曼人的***事采邑制也是导致这一结果的重要因素。在采邑制度时期,领主和附庸在忠诚基础上的服从关系,实际上是以物为基础的。即,附庸宣誓效忠领主,提供兵役义务,领主宣誓保障附庸在分封土地上的特权,提供保护义务。只要任何一方违反契约,另一方就不受义务的约束,有权采取行动加以纠正。这种松散的结构使得中央集权的***权难以建立,国家难以形成统一。教会的强大势力和封建采邑制度致使德国历史上曾小国林立(一度有300多个小公国),直到19世纪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国家。从德意志民族形成史和民族国家形成史不难得知:《尼伯龙根之歌》成书时期,正处于民族萌芽期,还没有鲜明民族意识和国家概念,因此这部史诗当中的英雄们也就无从谈起为民族而战,为国家而战了。同时,封建采邑制以物作为维系服从关系的基础,那么无论多么强调。忠诚”的意义,都无法改变骑士和主人们的利益关系。一旦国王不能为骑士获得财富与土地提供保障,骑士便可以不对国王效忠,甚至背叛。在《尼伯龙根之歌》中忠诚不再至高无上。而许特格伯爵对女主人的一番话更是体现了这一状况:“我不能否认这点。/王后,我对你做过宣誓,我愿把生命和荣誉/通统贡献给你。可是我从来没有发誓/丧失我的灵魂。”许特格所谓的灵魂悲剧正是忠诚观念动摇的写照,展示了一种新的价值观念。
从史诗作者的骑士观来看,作者对于所处时代有着较为清醒的认知。他无意粉饰骑士们和骑士制度,没有在史诗中凭着主观臆造一个理想化的骑士世界。作者着眼于现实,以表现人物的命运悲剧为主旨,而不是为封建骑士制度和骑士精神歌功颂德。这部“史诗使人幻想破灭,清醒地把目光转向现实世界”。无论是早期骑士的自相残杀。还是十字***组织的对异教徒的圣战,实质上都是为了财富和土地而进行的,只不过10世纪之后打着护教、忠君的幌子来行掠夺之实。作者清醒地看到了骑士精神掩盖下的虚伪、贪婪和残暴。所以,在作品中对这些也不加掩饰。《尼伯龙根之歌》的主人公西格弗里特的后背上有一块地方因一片菩提树叶而未曾沐浴龙血,这一处是西格弗里特的致命弱点。西格弗里特的后背心和阿喀琉斯的脚后跟一样,是作者的隐喻,即暗指骑士阶层的致命弱点。虚伪、贪婪和残暴就是骑士阶层的致命弱点,而史诗中的骑士几乎全部毁灭的结局,也预示了骑士和骑士制度本身的弊端导致骑士精神的最终完结。作者对骑士和骑士制度的观念也可能使没有像《罗兰之歌》、《熙德之歌》和《伊戈尔远征纪》中那样对骑士的勇猛、忠诚、护教和爱国的品德极力宣扬。
通过将《尼伯龙根之歌》与同时期的其他三部史诗比较,可以看出这部史诗所反映的骑士精神的独特性。排除史诗形成年份考证不准确的因素,结合德意志民族独特的发展史和史诗作者,可以看出德意志民族独特的基督教接受史、漫长的民族和国家形成史、还有作者独特的社会生活观念都与《尼伯龙根之歌》中骑士精神的独特性相对应。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论《尼伯龙根之歌》中骑士精神的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