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柴科夫斯基是俄罗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他在交响曲、歌剧、舞剧、协奏曲、音乐会序曲、室内乐以及声乐浪漫曲等方面都留下了大量名作,其中交响乐在他的作品中占有突出地位。本文通过对柴科夫斯基创作的早、中、晚三个时期生活及背景的分析来探究他的音乐创作风格。并从创作背景、曲式结构、配器以及情感等方面对他的第六交响曲《悲怆》进行解读,从中剖析他交响乐作品的独特性。
关键词:柴科夫斯基;交响曲;悲怆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俄文: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是伟大的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也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同时又被称为舞剧音乐大师。柴科夫斯基开始隐居,一方面追求心灵的平静,创作出类似《睡美人》《胡桃夹子》这样美丽的舞剧;另一方面心灵又无法平静,1893年创作了《第六交响曲》(《悲怆》)。在首演《悲怆》九天后,柴可夫斯基死于圣彼得堡的家中。有些音乐家认为柴科夫斯基对于死亡早有觉悟,而第六号交响曲正是他写给自己的安魂曲。第一主题之后紧接着快速的弦乐变化旋律以及强而有力的和声,随后出现的旋律和前后都没有关联,此种突兀插入的乐段,一般认为是俄罗斯东正教死者弥撒典型的曲式。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充满激情,乐章抒情又华丽,并带有强烈的管弦乐风格,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很多后来者,为俄国音乐文化和世界音乐文化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一、第六交响曲的创作背景
柴科夫斯基这部最后的交响曲,是他的带有总结性的代表作,是他全部创作活动的终结,他特别深刻而有力地体现了个人的苦难和斗争,愤怒的抗议以及对生活、幸福、欢乐和爱情的热烈探求;这是作者对生活和世界的悲哀感受,其中关于内心的痛楚、逐渐熄灭的绝望、郁郁寡欢的断肠愁绪,表现的那样淋漓尽致,一个人不知要经历多少苦难,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来,柴可夫斯基曾说他把整个心灵都放进这部交响曲,这是一点也不夸张的。
二、第六交响曲的曲式结构、配器及情感
第六交响曲套用古典交响曲的四乐章结构,但是作者从表达作品内容的需要出发,改变了当中两个乐章,末乐章以悲惨的情绪结束了整部交响曲。然而全部作品却不能说是悲观主义的,因为一直到交响曲的结尾,作曲家都在表现鲜明的生活形象,流露出人们热烈而奔放的感情。
1.第一乐章
第一乐章从第一段阴暗、深含抑郁的慢引子开始,呈现出个人沉重苦难的主题,这个主题不但在音调上为乐章的第一主题做好准备,他同时还是整部交响曲的思想内容的发端,决定整部作品发展的核心。这个主题由大管在低音区用它晦暗的音色奏出,这时候,陪伴着他的只有低音提琴半音下行的缓慢蠕动,这样的配器大大地加强了音乐的阴暗和悲痛的情绪和悲剧性色彩。紧接着在引子之后,一个小停顿,音乐活跃起来,呼吸急促了,紧张的期待和不安的预感显然也加深了。现在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奏出的第一主题,是从引子主题滋生出来的,但是它从原来的沉重变成焦虑的高吁长叹,饱尝忧患的心灵正振奋着,燃烧着渴望的火焰;这时候它的音调也失去原有的歌唱性特点,变成短促的一阵阵发作,显得特别惊慌不安,这个主题的一些动机和素材,有时在不同的乐器声部中模仿出现,有时按复调的方式相互交织在一起,不断地变化和发展。
乐章的第二主题从中提琴的一个富有表情的乐句引入,这个晦暗不明但充满着向往之情的乐句打开了进入明朗的抒情世界的通路。现在,好像从迷雾中出现了对过去的一些回忆,正如作者所说,仿佛又呼吸到故乡的空气,听到亲人和故友的声音,感到很甜蜜,同时又叫人不敢置信,这个抒情的主题包含着多方面的深刻内容,体现了个人对幸福的充满诗意的崇高幻想。它的气息宽广平静,更富于歌唱性,五声音阶的进行使它显得特别清新,带弱音器演奏的小提琴和大提琴的特别柔和的音色,又为他增添了不少温暖诚挚的感情。
2.第二乐章和第三乐章
这两个乐章都是以描绘其他景物的笔法来反衬原先的悲剧性主题;而其中的第二乐章由于进一步发展明朗而抒情的形象,暂时脱离了阴暗的现实和悲剧性的矛盾冲突,产生了缓和的感觉,因此它不但同戏剧性的第一乐章也同随后的两个乐章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二乐章用复三部曲形式写成,它的头一段是一首抒情的五拍子圆舞曲。这圆舞曲主题的节奏自由,伴奏活跃,显得特别流畅、灵活而轻快,大提琴的如歌的咏唱还为它添加了一种柔和而优美的色调,同作者的一些舞剧中的圆舞曲音乐十分相近,乐章中段是作者为这个痛苦的心灵所作的特写:悲伤的音调,二度下行的,在低声部执拗反复的持续D音,很容易使人想到第一乐章的悲剧性形象,最后一段音乐重现了开头一段的明朗、娇媚的舞会形象,但是后来的圆舞曲又有点戏剧化,特别是当他最后在长号上出现时更是如此。在整个乐章的尾声中出现一系列合唱风格的下行和弦乐句,又呼应了第一乐章中那些二度下行的悲剧性形象。
第三乐章是一首诙谐性进行曲,或者说从诙谐曲转为进行曲,它把轻巧优美的诙谐性同进行曲式的坚强步调结合在一起。这一乐章用奏鸣曲形式写成,但删去其中的发展部,变奏的原则在乐章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乐章的第一主题像旋风呼啸般的急速进行,神秘莫测,每一瞬间都在改变自己的怪诞形貌,这就是主人公在同生活告别前的最后一次回顾,乐章的第二主题很早便在第一主题的进行中萌生,这个主题的四度上行音调,斩钉截铁的节奏,急剧的上升和疾驰,都使这一主题具有一种虽然有点机械,但终究十分刚毅有力的特点,这一乐章总的特点虽然同作者前几部交响曲的最后乐章有点相似,但是在这里,庄严的胜利进行曲的特点却有不同的意义――它只是用来强调最后乐章的悲剧性而已。
3.第四乐章
这一乐章体现了绝望和死亡的悲剧性形象,作者把它作为一种悲悼的戏剧性独白处理,发挥其中的抒情性因素,使它成为人对精神的美和对光明的生活理想的信念的象征。
这一乐章的结构接近于没有发展部的奏鸣曲形式,乐章的第一主题酷似第一乐章的引子,这个主题悲戚的下行旋律,乐句结尾的二度音调,极不稳定的和声(七和弦的交替),弦乐器的深情的色泽,使主题显得特别热情而悲壮,同悲剧性的主题相置,乐章的第二主题是一个比较明朗的形象,它也是抒情性的,但更活跃、急速,其中虽然也出现叹息的音调,但它同宽广的咏唱结合在一起:最后,乐章第二主题的沮丧消沉的音调,在持续低音(小调主音)的背景上几次露面,然后逐渐停止呼吸,整个交响曲便在这悲惨的情绪中结束了。
三、第六交响曲的历史意义
第六交响曲有着庄严宏伟的哲学构思,也是柴可夫斯基交响乐作品的最高顶点,在这里,以撼人的现实主义力量体现了悲哀和不安的情绪,同时,在这部交响曲中有着比其他任何作品都强烈的生命力和对于生活的渴望。
这部作品真实地樊颖了在那个黑暗的时代,俄罗斯知识分子惶恐不安的情绪,这就是它伟大的现实主义力量以及不朽的历史意义。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谈柴科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悲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