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戴望舒对诗歌理论中诗情“新形象”的追求

摘 要:戴望舒诗歌理论的核心是对诗情抒发新方式的阐述。通过实践探索,他找到了诗情抒发的新方式——诗歌的内在音韵代替外部形式上的韵律。这个方式是戴望舒在继承前人诗歌理论的基础上,将法国象征主义元素融入中国诗歌抒情传统而获得的成果。

关键词:戴望舒 新诗 诗情 象征主义 音乐

在中国现代新诗发展史上,戴望舒是一位产量不高却领导了一个重要流派的诗人。他一生只出版了四部诗集(共90多首),被称为中国象征派诗歌的代表人。戴望舒在《诗论零札(一、二)》中对诗情具有独特的理论见解。他认为“诗不能借重音乐[1]”,“诗的韵律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即在诗情的程度上[1]”。从诗情出发挖掘诗歌的本质特征、发现与音乐相通的诗情“新形象”,不仅是戴望舒探索诗歌理论的初衷,更是他诗歌创作的结晶。

一、由外到内的转变——诗歌内在韵律的理论新高度

戴望舒的诗歌理论是对格律诗派提倡从外在诗形探寻诗质的反驳。他在《诗论零札(一)》里旗帜鲜明地提出:“诗不能借助音乐,它应该去了音乐的成分。韵和整齐的诗句会妨碍诗情,或使诗情成为畸形的。[1]”戴望舒不认同新格律诗派的诗歌理论核心之一的“音乐美”,认为“音乐美”会妨碍诗歌的创作。他认为“诗的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即在诗情的程度上。[1]”其实,在新格律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徐志摩就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他察觉到这样切豆腐似的切齐字句并不是真正的诗歌创作方法。戴望舒结合中国诗歌传统与法国象征主义,提出现代诗歌的诗情抒发方式,回答了这个问题。他在《诗论零札(一)》里写到:“倘把诗的情绪去适应呆滞的,表面的旧规律,就和把自己的足去穿别人的鞋子一样。愚劣的人们削足适履,比较聪明一点的人选择较合脚的鞋子,但是智者却为自己制最合自己脚的鞋子。[1]”也就是说,他认为诗歌不需要一个统一的、固定的形式来束缚自己,而是需要找“合脚的鞋”。

戴望舒所找的“鞋子”,并不是他的凭空想象,而是继承前人和向外学习后的成果。五四时期新诗创作的显著的特点就是 “诗体大***”。旧诗的格律被淘汰后,虽然诗人们对于诗歌要建立的体制都还没有成熟定形的主张,但都不约而同地推崇诗歌的内在韵律性。郭沫若认为:“诗之精神在其内在的韵律……内在的韵律便是‘情绪的自然消涨’。[2]”胡适、鲁迅、俞平伯、朱自清等人都进行了创作的尝试。这一阶段被赵景深在《现代诗选》命名为“无韵诗”时期。20世纪30年代前后,戴望舒等人将这种无韵诗推向了一个新高潮。戴望舒的无韵诗得力于法国象征派。法国的象征主义诗人魏尔伦认为诗歌是内外音律的并重:“万般事物中,音乐是第一位,为此最好是奇数音节。[2]”他追求诗歌外部韵律、节奏和内在情绪的一致。此外,戴望舒还吸取了耶麦、保尔等象征主义诗人的诗歌理论,继而产生了诗情的nuance(变异)代替字句上的nuance这类由外向内挖掘诗质的理论主张。

二、情绪的律动——诗情音乐性抒发的具体形态

戴望舒在《诗论零札(二)》中用昂德莱·纪德的话表达了自己的对于诗歌音乐性与语辞关系的看法:“语辞的韵律不应是表面的,矫饰的,只在于铿锵的语言的继承;他应该随着那由一种微妙的起承转合所按拍着的,思想的曲线而波动着。[3]”诗人应该努力地用语辞的律动来表达感彩的变化,诗歌随着情绪的起伏而涌动。在戴望舒的创作中,不少随情绪而动的诗歌,如《赠内》:“即使清丽的词华/也会消失它的光鲜/恰如你鬓边憔悴的花/映着明媚的朱颜。”这首诗没有整齐的形式,词句组合自由,但情绪却表达得十分顺畅。花与朱颜的比喻在情绪的触动下,显得精巧恰当,让读者禁不住想起明日黄花的典故。戴望舒认为:“不一定拿新的事物来做题材,旧的事物中也能找到新的诗情。”古典诗歌常用的花、朱颜,在这首诗里不但没有让读者有堆砌感,反而使人有了旧词新意的感觉。在情绪不受旧规律束缚的条件下,情感的韵律便赋予了传统事物现代的感觉,诗情由此发生了 “nuance(变异)”。

戴望舒的内在韵律是对一切诗歌而言的,不同情调的诗歌都适用,例如表达相思之情的《村姑》:“村里的姑娘静静地走着,/提着她蚀着青苔的水桶/溅出来的冷水滴在她的跣足上,/而她的心是在泉边的柳树下。/这姑娘会静静的走到她的旧屋去/那是在一棵百年的冬青树萌下的旧屋/而当她想到在泉边吻她的少年/她会微笑着,抿起了她的嘴唇……。”这首诗描写了村姑打水时的心情变化。打水的过程在诗里被减了速,它随着村姑的情绪而缓慢进行着。脑海里的回忆替代了她身边的实物,变成了她思绪所能触及的事物。诗中不断分行,将村姑打水的动作切化为多个情绪的定格,造成缓慢、轻悠的节奏的同时又对应着内心的变化,成就了独特的音乐美。从《村姑》可以看出,戴望舒的现代诗将情绪的律动代替了传统的格律,摆脱了传统诗歌旧的体制,却保留了我国诗歌的抒情传统。王光明评价戴望舒用回归的方式的抵达了现代。

三、象征主义——诗情传达的新介质

戴望舒的诗歌是中国诗歌抒情传统与法国象征主义嫁接的产物。正如王光明所说,戴望舒能够立足于自己的感情和表达的需要去接受象征主义。他所使用的象征物大多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背景的事物,如《印象》:“是飘进深谷去的/幽微的铃声吧,/是航到烟水去的/小小渔船吧,/如果是青色的真珠;/它已经坠到古井的暗水里。//林稍闪着的颓唐的残阳,/它轻轻的敛去了/跟着脸上浅浅的微笑。//从一个寂寞的地方起来的,/迢遥的,寂寞的呜咽,/又徐徐回答寂寞的地方,寂寞地。”在中国传统诗歌中,古井、深谷、渔船等都是寄情藏意的常用事物。在《印象》中,它们虽然没有现实联系,却有相似的情绪走向。《印象》的第一节里有四个场景:铃声飘进深谷、小船航到烟水、真珠坠入古井和残阳敛去微笑。第一个场景:幽微的铃声飘进深谷去。深谷的深与铃声的幽微相对,说明铃声渐行渐远,越来越小,它的命运是有去无回的。整个变化表现出情绪的下滑。第二、三、四场景有着同样的下滑:小船、真珠和残阳与铃声一样在远去、消退。具有同样情感走向的象征物参与诗情的构建,让整首诗具有了衔接紧密的结构。

除了《印象》,《望舒草》中大多诗歌也是由意象谱写而成的。王文彬在《中西诗学交汇中的戴望舒》中结合《望舒草》的创作,将戴望舒诗歌中的意象组合分为三类。第一类:相同色调的意象在诗中轮番出现而形成情绪的节奏,如《印象》;第二类:具有不同色调乃至相反色调的意象在诗中相比较而产生情绪的节奏,例如《二月》;第三类:一个主体意象在逐层展示中显示出情绪的节奏,如《单恋者》。就像戴望舒所说的那样:“情绪不是摄影机摄出来的,它应该用巧妙的笔触描出来[1]”,这些象征物与诗情密不可分,为诗情的表达提供了新的介质。

在戴望舒关于诗情与音乐关系的理论里,可以看到他寻求现代诗质所做出的尝试。他找到了现代的诗情抒发方式——诗歌的内在音韵代替外部形式上的韵律。这个方式是戴望舒将法国象征主义元素融入中国诗歌抒情传统中找到的,是他追寻诗情的“新形象”的成果。(作者单位:河源市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 [3],戴望舒.戴望舒经典[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1年3月第一版:264—267、270

[2] 王文彬.中西诗学交汇中的戴望舒[M],合肥:安徽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41-42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论戴望舒对诗歌理论中诗情“新形象”的追求

学习

叫一声父亲太沉重

阅读(14)

小敏再填写档案时,亲属那一栏大大方方地写下这样4个字:父亲,鞋匠。小敏有俩父亲,一个是山村跛腿鞋匠,一个是城里的国营工人。小敏对同学从不说父亲是鞋匠,只说父亲在城里。在小敏的学籍档案中,家庭关系那一栏赫然写着:父亲,工人。鞋匠是养父,城里

学习

风停了,云还会散吗?

阅读(26)

我一直认为:山是水的故事,云是风的故事,你是我的故事,可我却知道:我不是你的故事!――题记繁华里的瞬息,倒塌的誓言,被夏天催眠的斑驳的脸,风去云涌的流离的指尖,和她欠我的一千个永远,在她离开后轰然沦陷……1认识云的那个春天,桃花开得特别美艳,风

学习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内容包括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译文。翻译语言学分为四个分支,重迭是英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段,汉语的重迭比英语用得广泛,在英汉翻译时恰到好处地运用重迭,能使译文生动活泼,通顺达意。英汉翻

学习

妻子坦白和男同事酒后出轨,能原谅吗?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妻子坦白和男同事酒后出轨,能原谅吗?,内容包括被同事撞见老婆出轨最后怎么样了,老婆出轨被老公发现后坦白一切。网友咨询:我和妻子都是安徽合肥人,因为刚刚大学毕业没多久,工作经验不足,所以我们都没有找到很合适的高薪工作,不得

学习

千古雄文千古阁

阅读(25)

霉运复霉运,坎坷复坎坷。王勃自16岁“对策高第,授朝散郎”,到27岁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12年间,一遭贬斥,逐出沛王府;一杀官奴曹达,死罪当诛,遇赦除名,几乎未过几年消停日子。王勃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父亲王福历任太常博士,雍

学习

《说文》“卑”声符的形声字音义关系考察

阅读(98)

作者简介:郝平(1988-),女,汉族,山西吕梁人,单位: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形声字由声符和形符构成,部分形声字的声符不仅有示音功能,还兼有表意功能。本文通过对《说文解字》中“卑”声符的一组形声字音义关系的考察,说

学习

“未雨绸缪”胜过“亡羊补牢”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未雨绸缪”胜过“亡羊补牢”,内容包括未雨绸缪亡羊补牢,未雨绸缪和亡羊补牢的区别。我们常讲,“亡羊补牢,犹未晚矣”。所以,在现实中,往往看到的是事故后如何整改,各层领导如何被罚,且不论到底效果如何,但往往于事无补,企业遭受损

学习

严羽《沧浪诗话》中的辨体意识

阅读(97)

本文为您介绍严羽《沧浪诗话》中的辨体意识,内容包括沧浪诗话严羽随笔,严羽在沧浪诗话中的理论。严羽的《沧浪诗话》是宋代诗话的压卷之作,它对宋以后的诗学理论发展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其中的“辨体意识”是严羽诗学理论体系中的重

学习

锦河农场旅游投资的热土

阅读(23)

锦河农场位于中俄边境口岸城市黑河地域内,是一片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生态完好的神奇土地。近几年锦河农场在探索现代化发展之路的过程中,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兴旅、抓城、强工、带农”的实施举措,从而使农场产生了巨大的变化。2006年

学习

灰色聚类在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应用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灰色聚类在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应用,内容包括灰色聚类划分依据,灰色关联与聚类分析的差别。摘要:为了综合评价大学生素质,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灰色聚类的大学生素质评价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对评价大学生素质的各单一性能评价

学习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绷带镜术后角膜修复及复发率研究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绷带镜术后角膜修复及复发率研究,内容包括眼睛翼状胬肉手术后几天去掉绷带,翼状胬肉术后角膜瘢痕怎么描述。目的研究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绷带镜术后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及复发率。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九

学习

网银:e路走好

阅读(131)

网上银行(简称网银)以其方便、快捷,迅速走入百姓的生活,但网银频繁发生的一起起事故,让人们又爱又怕。近日,兴业银行北京分行科技部总经理黄晟和北京宇信易诚科技有限公司网上银行事业部总经理张岩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对网银的发展提出一些

学习

老子的“冲气以为和”理论与家庭和谐

阅读(39)

[摘要]道家和谐思想不仅对我国历史上的文明进步产生过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也是一笔难得的宝贵财富。从老庄的哲思中,可以延伸出很多家庭和谐的智慧,其中“冲气以为和”理论认为执中之道才是和谐的正道,只有执中而“

学习

县委书记和一位老上访户

阅读(72)

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曾集镇肖院村农民孙天大曾是远近闻名的老上访户。8年里,为反映农民负担过重和自己因上访被抓被关等问题,他多次到市、省、北京上访。长年上访使他穷困潦倒,妻离子散。一个春天的雨夜,新上任的县委书记走进了他的小屋,孙天

学习

论白族诗歌的产生发展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论白族诗歌的产生发展,内容包括诗歌中的白族女性意识,白族野夫诗歌。白族民间诗歌丰富多彩,内涵深厚,历史悠久,是祖国艺苑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华夏民族文艺的母体艺术之中的一分子。本文对白族民间诗歌的产生发展作简要分析

学习

2011中国电影:诗情现实主义的流光溢彩

阅读(28)

2011年中国电影仍在多元创意中坚持现实主义,注重个体的日常生活描摹、反映小人物的人生冷暖,在平实自然的讲述中又注入诗情的温馨浪漫,二者自然交融浑然一体,在诗情的现实主义中积极传播着当代中国人性的真善美。关键词:2011中国电影诗情现实

学习

诗情画意说钧瓷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诗情画意说钧瓷,内容包括关于钧瓷的诗句,钧瓷诗句。泥巴与火焰相遇那些泥巴,柔软温柔,如少女的皮肤。那些火焰,窑炉中的火焰,如男人般强悍,力大无比。经过揉搓造型的泥巴与燃烧的火焰相遇,幻化出无可比拟的美丽情缘,这就是妙不可言

学习

“落花”诗情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落花”诗情,内容包括落花诗十首原文,落花诗文征明。天气渐渐闷热起来了,雨水也渐渐多了起来。早晨起来,走在小区的院子里,看见夹竹桃的花瓣扑扑簌簌落满了别人家的车子,车顶上、车窗上、车轮上都是,车顶上的依然有着闪亮的洁白

学习

穆旦诗歌中的独特意象

阅读(20)

穆旦的诗歌迥异于其他中国新诗派诗人的风格,关键在于他诗歌内容的丰富性和意象的独特性。其中意象最为重要,大胆的把现代事物纳入诗中,并且其意象的运用有着强烈的反差,对读者的心灵造成猛烈的撞击。关键词:意象;独特;反差面对穆旦,评论家以及研

学习

简论英语诗歌格律

阅读(51)

诗歌在任何国家的语言里都被认为是思维表达的最高形式。它那谐美的音韵,严正的格律,千锤百炼、概括简洁的文字都是一般散文所望尘莫及的。“盎格鲁-萨克逊时代给我们留下的诗歌中,最重要的、也最有价值的大概要首推《贝奥武甫》(Beowulf)。”

学习

浅析徐志摩的诗歌之美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浅析徐志摩的诗歌之美,内容包括徐志摩诗歌回顾与思考,徐志摩诗歌赏析范文。摘要:有着“现代柳永”之称的徐志摩,其诗歌总是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清新美感。本文主要探讨了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分别从诗歌的语言、音律、结构等

学习

王禹诗歌浅论

阅读(31)

王禹作为宋初重要的诗人,写过许多闲适诗,但他并不局限于学习白居易的闲适诗,而是更加重视白居易的讽喻诗。他入仕后,八年三黜,一贬再贬。尤其谪居在商州时,写出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篇。统观王禹一生的诗作,他的诗平易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