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新旧观念的冲突,独生子女的增多,小学教育也出现了令人担忧和深思的问题。比如,在少年儿童中普遍出现了“行为霸道、不懂礼貌、磨蹭马虎、自私任性、孤僻胆小”等不良倾向。这些行为虽然在其严重性和稳定性上还没有达到违法的程度,但是如不及时加以矫治,就会不断恶化、甚至影响一生。正如教育思想家乌申斯基所说:“人的好习惯就像是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钱,你可以随时提取它的利息,享用一生。一个人的坏习惯就好像欠了别人一笔高利贷,老在还款,老还不清,最后逼得人走入歧途。”约·凯恩斯也曾说过:“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由此可见,加强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实应当成为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
影响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因素有很多,既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等客观因素,也包括小学生自身发展的主观因素。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行为习惯主要也从这几方面入手。
一、以身作则,榜样激励,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老师作为学生学校生活接触的主体,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一直是学生心目中最完美的形象,小学生会有意识地将教师的一言一行作为自己模仿的对象,如教师自觉拾起一片废纸,扶正课桌椅,与学生一起劳动等,学生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也都会自觉去做,教师的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其次,老师要大力表扬同学中的好人好事,树立尊重同学,遵守纪律,刻苦学习,努力锻炼等各方面的榜样。
家庭教育是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阵地。家长是学生的启蒙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相当长,家长的一举一动往往成为学生判断是非得失的标准。因此家长尤其要提高对自身要求,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多种渠道,密切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和各方面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且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二、学校、家庭、学生相互配合,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习惯是在教育过程中和个人的生活实践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的。小学生一半时间在学校度过,还有一半时间在家里度过,仅凭个人之力终究有限,需调动同事、家长、学生多方合力,因此教师应当加强与同事、与学生、与家庭的联系,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首先,班主任要与任课老师保持沟通,了解学生各科学习情况。其次,定期和学生沟通,了解班级情况,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针对学生中的不良现象召开主题讨论会,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防微杜渐,把坏思想,坏习惯扼杀在萌芽状态。再次,积极和家长沟通。家长会是一种方式,除了开家长会,还可以到学生家进行家访,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平时可利用便捷的通讯如校讯通等和家长深入交流,并提出学校的建议与要求取得家长的配合。
三、创新班级管理形式和培养方式,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教师要给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创设一种情境,拉近彼此的距离。通过组织一些具有竞争性、新颖性、促进性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创建班刊,开通班级博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身心的参与其中,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根据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容易重复犯错误,或者是说完就忘的特点,可以尝试把一些规则规范编成歌谣,让学生每天在边唱边记,时刻把好习惯要求铭记在心。如:少先队员要做到,讲文明,讲礼貌。唱着童谣去学校,遇到老师先问好。同学相见说声早,礼仪常规最重要。进校要走人行道,不穿操场和跑道。上下楼梯不乱跑,遵守规则向右靠……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学生养成好习惯。
四、注重训练,持之以恒,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养成一个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由于小学生学生自制能力较差,一些良好学习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师生须密切配合,老师督促学生认真练、经常练,学生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学生的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培养的,坏习惯也不是不能改变的。教师要不断地引导、监督。要允许孩子犯错误,分析他们的错误并引导他们养成好习惯。实验证明,一项行为习惯至少要经过21天不间断的训练才能形成。可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平时要注重训练,不能轻易松懈。无论老师、家长,还是学生,都要准备好为养成一个好习惯打一场持久战。
五、建立评估机制,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有训练,就要有评估。评估,作为训练的最终环节,同样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培养过程中,要对认真实施,持之以恒的学生以肯定和奖励,对一些行为习惯差的学生,教师也应当做出一些批评教育,但切不能过分冷淡,言辞激烈,同样要给予他们鼓励。同时,也可进行同学互评,个人自评,对照一定的标准规范,让学生主动地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有利于学生不断改正,不断进步。
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对他们至为重要,作为教师任重而道远。同时也需要家长,学生自身的多方努力。一步一脚印,在汗水和坚持的浇灌下,他们一定会长成栋梁。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关于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